劉文靜 武峰
摘 要:為了使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形成協同育人機制,本文提出在專業核心課程《電子商務數據分析》中充分挖掘和梳理思政元素與課程知識的切入點,從課程思政教學內容設計、教學過程實施、教學后評價三個方面,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落實全過程性思政育人,實現對新時代大學生德育和專業知識傳授的融合,為新時代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
關鍵詞:電子商務數據分析;全過程;課程思政
中圖分類號:G7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24)06-0140-04
基金項目:粵高職商貿教指委教改項目:“職業院校課程思政融入商貿類課程教學研究—以《電子商務數據分析》課程教學為例”(SM2022023);2023年度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高等教育專項)(2023GXJK778);2022數字商貿賦能鄉村振興產教融合平臺(20020605)。
一、引 言
“課程思政”是指施教主體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有計劃、有目標地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營造育人氛圍,將國家主流意識形態所倡導的政治理念、價值觀念、道德要求和思想認識有機融入教學過程,以間接內隱的方式傳遞給受教主體,使其成長為符合國家發展要求的合格人才的教育教學理念[1]。課程思政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教師既不能把課上成政治課,也不能與以往一樣只講專業知識。全體專業課教師是落實“課程思政”大格局的引領者和實踐者,在鉆研專業知識的同時要不斷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挖掘與知識點契合的思政元素,并在授課過程中借助生動的案例,完成傳道授業解惑和“立德樹人”的任務要求。
二、現狀分析
(一)課程簡介
《電子商務數據分析》是廣東科貿職業學院市場營銷專業群的專業互選課程,也是電子商務專業的核心課程,開設于二年級第一學期,課程目標是針對店鋪運營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問題進行數據采集、處理、分析、可視化與報告撰寫等,為決策者提供解決方案和決策依據,培養、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對接數據分析師崗位和省技能大賽要求,授課教師對課程進行了拆分重組,構建了豐富的線上教學資源,采用任務驅動模式、翻轉課堂,線上微課、慕課和線下混合式、模塊化教學模式化解教學難點。例如,不僅組織學生考取1+X電子商務數據分析(中級)相關證書,努力踐行職教20條中1+X證書制度,還以學生為中心,推行“學分置換”制度,在實操過程中重視理論講解,讓學生在“做中學”,提高了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2]。
(二)課程思政現狀
為更好地進行商務數據分析課程思政設計,本文參考了其他學者的文獻。例如,齊芯等從課程設計、教學實施、教學啟示三個環節探索課程思政建設,并提出了課堂結合思政案例的講授方式,具有一定的新穎性[3];蔣麗萍等探討了課程思政的設計思路,并對教學設計和模式進行了更新[4]。本文在閱讀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對課程思政進行了初探,形成了初步思路,如圖1所示。
(三)課程思政目標
《電子商務數據分析》是一門講解運用有效方法和工具收集、處理數據并獲取信息的課程,目的是從雜亂無章的商務數據中提煉出有用數據,用于研究數據的內在規律和特點,從而解決企業現存問題,指導及優化企業運營,是電子商務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子商務數據專業學生在從事網店運營、數據分析工作中,會掌握大量重要數據,這就要求他們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尊重并保護客戶的隱私。因此,一線教師要樹立“立德樹人”的總目標,并以思想引領、情感培養、行為規范、工匠精神為分目標培養學生。在提升學生知識技能的同時注重精神引領,將“課程思政”元素滲透、貫穿于課堂、實驗以及實訓教學的全過程,實現對學生潤物無聲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思政效果可評可測,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水平。
本文在探究課程知識點思政元素的基礎上,學習借鑒其他學者的做法,同時,從課程思政內容設計、教學實施過程、教學后評價教學全過程進行課程思政設計和實施,旨在課程知識目標與思政目標雙達成。
三、課程思政教學內容設計
在充分理解與挖掘課程思政元素的基礎上,本文對課程知識點與思政元素進行了融合與分析,并細化了各章節知識點對應的思政元素切入點及思政教育目標,如表1所示。

四、課程實施過程思政設計
課程的實施過程和環節,是學生掌握知識技能、提升思想認識的主要途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實施過程環節進行有機有意地設計。
《電子商務數據分析》采用的是基于超星學習通的“四學五位一協作”[5]線上線下混合授課模式(如圖3所示)。課前,學生觀看超星學習通平臺的相關章節視頻、PPT、講義等資料,通過“四學”自學、互學、輔學、督學,培養自主學習能力。自學后,學生要完成課前測試題(融入思政)。
課中,教師以學習通為主要工具,通過“五位一體”的課堂教學,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思考、實際動手操作并改正錯誤等,將知識點與思政元素逐步有機結合。

課后,教師借助學習通發布任務單,學生按時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和設計,通過分組任務的方式進行課后協作學習,實現閉環教學管理。其中,學生按時認真完成布置的任務并提交,能夠培養自身誠信、守時的品質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獨立完成作業能夠培養自身獨立自主處理問題的能力;小組作業則可以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團結合作能力。課后學習流程如圖6所示:
除此之外,在學習通的操作步驟環節,也要引入思政育人元素。例如按時簽到,引導學生誠信、守時等,多方位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以營銷推廣章節為例,具體的教學環節及思政育人目標如表2所示:
五、課程思政實施后評價
學生的素質培養需要長期的熏陶和培養,課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展現是一個長期過程[6]。只有內化于心,才能外化于形,在課程思政實施后,為評測思政教學目標的達成效果,本文提出從認知方面采用定量和定性兩種方法對學生進行測試。
(一)定量測量
1.教師在課后測驗和考試中添加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相關題目,從學生認知方面評判課程思政實施效果。
2.課前,教師根據思政教學目標,制作調查問卷,為學生打分;課程思政實施后,再重新進行問卷調查,由此判定課程思政效果。如果學生打分較之前有所提高,說明課程思政效果良好;如果得分無變化或者降低,要根據問卷中的問題,進行統計分析,進一步提出解決辦法。
(二)定性測量
教師在進行數據分析的過程中,通過引入與課程相關案例,讓學生自主探索思政元素,分析其中所隱含的思政目標,例如,在講解采集家鄉特產數據時,以潮汕牛肉丸為例,引導學生采集數據時注意保護客戶隱私,從熱愛美食到熱愛家鄉的角度,把握課程思政方向,培養學生自主探索思政元素的能力。
六、結 語
為了更好地進行商務數據分析課程思政教學,本文從課程思政教學內容設計、教學實施環節和課程思政后評價三個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實踐。在教學內容設計方面,詳細分析了章節教學目標和思政元素切入點及思政目標;在教學實施環節,探討了各環節的思政元素和教育目標;在課程思政評價方面,提出定性和定量方法測評學生思政水平,為《電子商務數據分析》思政教學提供參考。未來,教師要繼續將挖掘專業知識與思政知識作為切入點,提高思政教學水平,創新教學方式,在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同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符合新時代需求的高素質數字電商人才。
參考文獻:
[1] 田鴻芬,付洪.課程思政:高校專業課教學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路徑[J].教育與人才,2018(4):99-103.
[2] 劉文靜,艾于蘭,董小丹,等.高職院校課程思政探索與設計———以數據庫課程教學為例[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2(5):109-111.
[3] 齊芯,方舟,周小暉,等.《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探索與實踐———基于“課程思政”理念[J].現代商貿工業,2022,43(14):147-149.
[4] 蔣麗萍,祝偉萍.高校電子商務類課程思政實踐與探索———以《電子商務運營數據分析》課程為例[J].中國新通信,2023,25(12):242-244+56.
[5] 王旺迪,吳敏,肖志堅.課程思政視角下基于學習通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探究與實踐———以數據庫技術及應用課程為例[J].高教學刊,2022,8(12):107-111.
[6] 嬌.高職院校課程思政質量評價體系構建路徑探究[J].海南開放大學學報,2023,24(3):152-158.
[責任編輯:李慕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