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靜
【摘要】游戲分享可以激發幼兒深度學習的熱情,也是深度學習的催化劑。教師通過組織游戲分享活動,可以強化幼兒的主動參與和情感投入,從而引導他們更深入地理解知識的內在聯系,并學會將這些知識和技能運用到新的游戲情境中。通過游戲分享活動,教師可以確保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明確培養他們高階思維的目標,深層次挖掘他們的興趣點,進一步指導和支持幼兒游戲。
【關鍵詞】游戲分享;深度學習;策略研究
幼兒深度學習是一種在教師引導下,面對復雜問題積極進行思考和探究解決策略的沉浸式學習體驗。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全情投入,積極互動,通過同伴協作,鍛煉高級思維,靈活運用過往經驗,最終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中獲取新的知識和技能。
一、游戲分享對于幼兒深度學習的重要性
游戲分享的核心即基于教師細致而公正的觀察,捕捉和記錄幼兒的游戲行為和感受,幼兒則自發挑選他們熱衷的討論話題,層層深入討論,自主構建知識體系,激發探索精神,并學會將所學靈活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游戲分享在幼兒深度學習的進程中有著重要作用。在游戲分享活動中,教師轉變為觀察者、記錄員、鼓勵者,甚至是活動的參與者。這樣的角色轉換有助于確保在游戲分享中幼兒的主體性得到充分尊重,進而使發展幼兒高級思維的活動目標得以確立。
二、游戲分享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策略探究
游戲背景:在沙水區游戲中,歡歡手持一只碗和一只大盆,他先是把碗安置在懸空的水流通道一端,接著把大盆安放在另一端的出水口下方。隨著水流的啟動,碗在水的推動力下,緩緩地沿著軌道向終點“行駛”,最終從高處落入下方的不銹鋼盆中。這一場景吸引了其他幼兒加入,被孩子們稱為“水上火車”。
游戲片段:在游戲的進行中,幼兒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空中列車”在進入盛水的面盆時,總是會發生翻車的狀況。面對這個挑戰,幼兒開始集思廣益。歡歡提出:“或許我們應該讓它行駛得更加緩慢。”他轉向蘭蘭,建議道:“我們停止向軌道中添加水吧,之前可能是因為水推動列車速度過快了。”蘭蘭遵照建議,減少了水的供應,于是“列車”的速度減緩,順利地從空中滑入了盛水的面盆中,平穩而安靜。游戲的進程并未因此而停滯,他們繼續探索,卻發現并非所有緩慢行駛的“列車”都能避免翻車。于是,他們決定暫停游戲,仔細觀察并尋找原因。過了一會兒,蕾蕾提出:“我想是因為空中軌道的高度,讓‘列車在降落時失去了平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歡歡找來了一根大管子,用它連接了空中軌道與盆中的水面,從而降低了“列車”降落的高度。這個改動似乎起了作用,這次“列車”在進入盛水的面盆時,明顯更加穩定了。
1.借助圖文表征,啟發深度學習原動力
為了確保在游戲分享中,能有效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必須構建出逼真的共享環境。這個環境并非依賴幼兒的幻想來構建,而是建立在實際物體的基礎之上,清晰、形象且易于體驗。
游戲結束后教師不必急切地開展游戲分享,可先引導他們進行表達,如可以引導幼兒通過圖畫,描繪出當天游戲中最令他們愉悅的瞬間、所面臨的挑戰以及他們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他們可以自己的方式描繪游戲,記錄下他們在游戲過程中涌現的思考和所遇的困惑。教師可依據觀察到的情況,整理出游戲過程中的視頻片段和照片,將視覺素材與幼兒的表達相結合,共同構建出一個真實的分享場景。這樣的融合設計激發了幼兒主動分享的欲望,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中更愿意講述自己的游戲故事—玩了什么,如何玩,與誰共玩。在這樣的自由交談中,幼兒們在講述中重溫和整理自己的游戲經驗,不斷深化理解和反思。
如在“水上列車”的游戲體驗中,歡歡與蕾蕾用圖文結合的方式記錄了列車如何從天而降,穿越云霄,最終在地面上的小河邊不幸側翻,以及他們是如何集思廣益、共同解決這一難題的。在幼兒盡情分享這些精彩故事的時刻,教師敏銳地捕捉到了他們的表達渴望,通過巧妙地引導,使得幼兒的獨特經歷在集體中引起了共鳴。
2.創設問題式情境,觸發深度學習
在游戲分享活動中教師除了考量“游戲體驗、表現優劣、遇到的難題及解決策略”外,如何深化幼兒游戲體驗呢?這就需要我們明確觀察的焦點,依次創設“提煉精華”(提煉并分享成功的經驗)、“挖掘沖突”(識別問題、尋求解決)、“揭示新知”(解決問題并引發新的探索,為后續活動鋪墊)等問題情境,引發幼兒深度學習。
(1)提煉精華。游戲推進一:分享你的快樂時刻。游戲結束邀請幼兒參與游戲分享交流,主題是“分享你的快樂時刻”。歡歡向大家介紹了他們在沙水區域最新開展的“水上列車”游戲。老師在一旁助力,巧妙地展示了“縮距”和“減速”的關鍵瞬間,以此激發幼兒對游戲策略的討論。通過這樣的分享,幼兒不僅體驗到了游戲的樂趣,還學到了“減速”和“縮距”這兩個技巧,這有助于他們在未來的游戲實踐中讓“水上列車”更加平穩地行駛。
(2)創造認知沖突。在游戲探索的領域最大的挑戰即為幼兒現有認知與新體驗之間的碰撞。通過游戲,幼兒嘗試“減速”和“調整距離”,成功地讓虛擬的火車駛入地上的小溪,然而,這卻帶來了一個新的發現:火車在溪流中相聚且難以繼續前行。這與他們原有的觀念—火車應當駛向遠方或在水中暢行,形成鮮明對比,構成新的“認知沖突”。這時他們將產生疑問:“有沒有方法能讓火車在河中既平穩又行駛得更遠?”教師快速捕捉到這個新的挑戰,組織引導幼兒的討論和互動,推動游戲向更深層次發展。在共同探索和協作創新的過程中,幼兒不僅豐富了游戲的故事線,提升了理解力,還激發了他們在游戲中進行深度學習的潛能。
游戲推進二:什么辦法能讓列車開到河里又穩又遠?在游戲的深入階段,教師可通過思維導圖,將幼兒的思考過程可視化,協助幼兒將已有的認知與現實情境相融合,引導他們發現新的聯系。同時,教師引導幼兒發現未曾涉足的資源,激發他們嘗試的欲望,以此提升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3)揭示新知。在幼兒游戲技能逐步提升的過程中,他們會碰到一些尚未探索的知識領域。這些未知領域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引領他們進入深思熟慮的情境,進一步產生對未知的渴望。這種渴望驅使幼兒在每次游戲前主動構想問題,以此作為他們深入學習的起點。這樣的主動探索精神,正是他們在游戲中自我驅動學習的動力源泉。
游戲推進三:為什么要用軟管將淺水區進行攔截?第三次游戲中,教師捕捉到了樂樂的一張淺水區河流“攔截”的照片。在游戲分享環節,老師請樂樂說說“為什么這樣做?”樂樂說“我想讓火車靠近軟管滑落下去。”蕾蕾插話道,“你知道嗎?那些水域的水位需要提升。”她的問題引起了樂樂的注意,后者回應道:“是的,那輛火車正在緩緩駛離,穿越那條蜿蜒的小河。”樂樂繼續講述,“直至我移除軟管,火車似乎加速了它的旅程。”對于這個現象,蕾蕾給出了補充:“其中有什么特別的原因嗎?”
在幼兒的世界里,這個問題顯得尤為棘手,他們一時間難以理解水流由“攔截儲存”轉變為“閘門開啟”帶來的瞬間加速,可以讓火車駛向更遙遠的前方。因此,老師建議讓他們在最初的疑問記錄旁補充他們產生的新疑問。這樣,他們既能回顧過往的經驗,又能產生新發現,形成一種動態的學習循環。
3.精準判斷給予支持,讓深度學習彰顯活力
在同一個集體中,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層次各有差異,這就需要教師具備敏銳的洞察力,準確把握每個小生命的成長節點,為他們提供定制化的助力。
(1)分組討論,巧抓問題促推進。在第四次游戲分享中,小朋友們對原有的空中軌道與地面河流間的“滑道”進行改造,將單一的長滑道改造成一長一短的連接形式,從而延伸小火車的行駛路徑。這個變化吸引了更多小朋友加入“水上列車”的行列,促進了他們與沙水區域其他團隊活動的互動。游戲材料的種類和創新性也在幼兒的探索中日益豐富。在游戲分享環節,幼兒根據參與游戲的頻率被分為三個等級:初次嘗試的“小河組”,兩次參與的“山川組”,以及三次或以上的“大海組”。在小組討論中,他們積極提出了三個能夠推動游戲進程的議題。教師根據幼兒先前的經驗和游戲故事情節的發展需求,篩選出“領航者”作為核心議題。他們深入探討了如何選擇“領航者”和“領航者”的職責,以及如何輪換這一角色。通過這樣的討論,幼兒的游戲體驗得到了升華,不僅幫助幼兒明確了“探索的目標、策略與收獲”,也讓其他小組的成員能夠迅速理解并借鑒他們的發現,促進了跨組合作和深度學習的融合。
(2)投票實踐,巧化沖突助成長。在第五次的游戲分享中,蘭蘭的情緒低落,她透露在游戲中嘗試三次加入其他小伙伴的活動,卻都遭遇了婉拒。當她試圖取水時,卻發現水龍頭都被其他伙伴用水管霸占,導致她的水洼空空如也,這些挫折讓她倍感沮喪。教師敏銳地察覺到這一點,引導全班幼兒嘗試理解他人的感受,提出了幾個問題:若是你們處在那個位置,面對新朋友的加入請求,會如何回應?怎樣提出請求能更容易得到對方的認同?如果要拒絕,又該如何表達讓對方感覺更舒適?這些問題激發了幼兒的思考,他們自發地展開討論,并通過投票的方式選擇出最受大家歡迎的解決策略,進而付諸實踐。這些小小的生活沖突,經由教師的智慧引導,轉變成了寶貴的學習時刻,不僅培養了幼兒的同理心,還幫助他們學習有效的社交技巧,從而促進他們社會性的成長。
幼兒的游戲體驗分享揭示了他們探索和認知的深度,這一環節讓幼兒有機會反思和整理他們在游戲中的經歷。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了一扇窗,讓他們得以深入理解幼兒的游戲欲望、興趣所在以及他們對游戲的期望。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是分享的主角,教師則根據他們的年齡特征,巧妙地安排分享時刻,堅持適時且適宜的原則,積極鼓勵幼兒利用象征性的符號、重現游戲的視頻和圖片等多種媒介,充分展現他們的游戲行為和思維旅程。在分享的交流中,教師展現出靈活的教育策略,他們在深度觀察游戲的基礎上,通過解讀幼兒在分享中提出的疑問,幫助他們系統化地整理游戲中的收獲,引導他們拓寬游戲的理解,激發團隊合作意識,將個體的體驗轉化為集體共享的游戲智慧,精準地促進幼兒的深度學習。
總之,在游戲分享活動中教師需要營造一個有利的環境,確保兒童自主地進行發現式學習,深入挖掘知識,同時鼓勵他們靈活運用所學,從而促進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小英,劉思源.幼兒深度學習的基本特質與邏輯架構[J].學前教育研究,2020(1).
[2]莊麗娜.幼兒自主游戲分享環節中的教師教學支持研究[J].中國教師,2023(12).
(基金項目:本文系海口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專項課題“自主游戲中教師支持與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HKZ1452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