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描是初中美術課程的重要內容,通過素描學習,學生可以鍛煉自身的創造性思維和提升自身的審美水平。基于此,主要論述從提升積極性、提升規范性、提升專業性、提升藝術性四個方面出發,糾正學生對素描的錯誤認知,夯實學生的素描基礎,挖掘學生的素描潛能,展現學生的素描水平。
關鍵詞:初中;美術;素描教學
作者簡介:樊凡(1994—),男,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文山初級中學。
目前,初中美術課程以素描教學為基礎,設置了基礎素描、構圖色彩和印象速寫模塊。因此,教師需要教授學生專業的素描知識,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學生學會對創造和想象進行藝術化處理,在素描學習中獲得發展。
一、提升積極性,糾正學生的素描認知
在文化課占主要地位的大環境下,美術學科不受重視,學生普遍存在“美術無用”的思想,且缺乏藝術思維,審美能力不足。對此,教師應該糾正學生的傳統認知或錯誤觀念,讓學生正確認識素描,認識美術,逐步體會到黑白色調和光影的魅力,促使學生重視素描學習。
懂得欣賞是打開美術學習的第一道大門,也是教師開展素描教學的第一步。教師可以用幻燈片展示一些優秀的素描作品,帶給學生視覺上的震撼和引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以客觀物象為依據,讓學生根據自身對物象的認知和感受,體會一定光影環境下的物象。比如,教師可以展示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著名肖像畫家薩金特的素描手稿,并順勢介紹道:“同學們,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薩金特的素描作品,他的作品主要強調人物輪廓的虛實和黑白色調的強烈對比,雖然落筆線條不算多,也不糾結于細節的刻畫,似乎用筆松動,但他對人物的神態以及情感氛圍的表達有獨特的理解,下筆干脆利落,在展現人物氣質方面非常傳神。”之后,教師繼續展示幾幅精妙絕倫的素描作品,獲得了學生的驚嘆聲。這時,趁著學生興趣正濃,教師可以順勢進入理論講解階段,為學生講解素描知識:“素描是我們學習美術的基礎,雖然創作工具較為簡單和樸素,但是它留給我們對美術的思考是無限的。素描不需要我們死記硬背,主要靠我們對高光、亮部、明暗交界線、反光、投影、構圖、形體比例、透視結構及體積的理解和能動的感知。也就是說,我們的眼睛不僅需要看物體的外表,還需要借助素描知識將形體藝術化并拆解重組。舉例來說,就像我們看到一只貓,在素描的世界里,它首先不是貓,而是一個長方體連接了幾個圓柱體和一個球體。”教師進行簡單介紹后可以詢問學生:“大家還有什么好奇的或者不理解的問題嗎?可以積極提問。”有學生提問:“老師,我們要學多久才能掌握素描呢?我想畫大衛雕像。”這時,教師告訴學生,學習素描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勤奮地練習。
教師對素描進行介紹,可以使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素描的魅力,對素描產生一定的學習興趣,這對于教師后續素描教學工作的推進和練習課的開展都大有裨益,學生也能增強自己的想象力,豐富自己的思維模式,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素描知識。
二、提升規范性,夯實學生的素描基礎
素描教學看似是簡單的鉛筆畫教學,其實內有乾坤,學生不僅需要鍛煉刻畫明暗和結構的能力,還需要將兩者融會貫通,完成一幅素描畫。因此,教師需要從一開始就抓牢學生的筆法基礎,讓學生的素描學習能力穩步提升。
面對剛剛接觸素描的初中生,教師應該先帶領學生畫好幾何體。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正方體、圓柱體和球體的素描圖紙,讓學生對比觀察,并補充介紹:“大家一起來看,這幾幅圖都有明暗的交錯變化,明暗是由結構不同所導致的光線效果,主要由三大面和五大調子組成。三大面即亮面、暗面和灰面;五大調子即灰調、高光、明暗交界線、反光和投影。我們需要仔細觀察現實生活中光線照射在靜物上的感覺,利用鉛筆處理好這些結構和關系,就是所謂的明暗素描了。”接下來教師可以把明暗交界線劃出來,標注出每一幅圖中的亮面、灰面、暗面和投影,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明暗。然后,教師可以再介紹幾種常用的構圖形式。合理的構圖其實也是在考察我們的視覺美感,在應對需要追求穩定的構圖場景時,我們一般采用三角形構圖。如果想表達寬闊的場景,或者想增加畫面的緊張感,就可以采用水平線構圖方式。如果想追求畫面的律動感,就可以采用水平與垂直相結合或者曲線的構圖方式,這兩個方式都適合表現畫面流動感。
教師可以布置課堂任務:“同學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幾何體,跟著老師的講解步驟,嘗試畫出來。”學生躍躍欲試。教師指著投影儀上的反光面,說:“在開始階段,我們可以在做好結構素描的基礎上把暗部的調子畫好,再沿著亮面過渡,細細地加一些調子,調子為結構服務,而線條又需要跟著結構走。”這里,教師可以突出球體和棱柱的不同:“球體的層次很多,我們在繪畫前需要做出規劃,慢慢地把這種過渡關系表達清楚,球體整體上融合度較高,不像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轉折關系那么明確,我們只需要區分幾個大面的亮度關系,再在細節處理上仔細一些,就可以增強畫面的整體感了。”多數學生能在教師的帶領下一步步感知素描藝術。但也有學生跟不上節奏,難以把握細節,這時,教師可以在教室內走動查看學生的學習情況,發現問題之后統一講解,如:“大家在畫素描時不能心急,有些同學的素描作品線條比較硬朗,這時,就需要我們對畫面進行柔和處理,使線條之間更加和諧,而不是突兀地轉折。即使是正方體這類的靜物,需要的也只是小筆觸的轉折,大家需要在線條方面收放自如,其中的度需要同學們自己把握。”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隨機展示一些錯誤的線條處理作品,詳細地分析問題,再當堂更正,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過素描學習過程中的規范性訓練,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線條的正確處理方式,也可以對明暗和結構有更深的理解,這對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有一定的作用,也能為素描課堂的發展筑牢根基。
三、提升專業性,挖掘學生的素描潛能
素描看似是黑白色彩的單調配合,其實也存在許多的可能性,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隨時會產生新的思想。因此,教師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性,深入挖掘學生在素描學習中的潛能,幫助學生開動腦筋、解放思想,提升學生在素描學習中的專業性。
在課堂上,教師除了指出學生的問題外,還可以引導學生互相提出意見和建議,促進學生共同進步。教師應該通過優質的素描教育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表達自己的疑惑,請求其他同學的幫助。有學生站起來說:“我這幅圓柱體的素描畫總有些讓我說不出來的奇怪感覺,整體上畫面不協調,圓柱體顯臟。但我是嚴格按照老師的繪畫步驟認真完成的,線條方面也沒有很狂放,明暗對比也很強烈,為什么整體的立體感覺卻不太充分呢?希望同學們能幫我看看。”教師點點頭,說:“這位同學提出的問題很詳細,描述得也很具體,那么有哪位同學可以幫助他解決一下問題呢?”這時,有學生給出建議:“我建議這幅圓柱體的素描畫可以再加一些畫面背景,讓整體的構圖更柔和,素描里的構圖也同樣需要經營位置,使畫面更均衡、合適且協調,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畫紙中間的圓柱體突出得很明顯,給人一種突兀的立體感,同時還讓人感受到畫面的沉悶和壓抑。”教師仔細思索學生的建議,認為學生的建議很中肯,值得采納。學生們也紛紛鼓掌表示認同。接下來,教師繼續詢問:“還有沒有同學可以給出其他的建議呢?”沒多久,又有學生主動站了起來,說:“我認為這幅畫還有一個問題,它的明暗對比太強烈了。這位同學把暗部一次性畫黑,明暗交界線那里也比較深,過度渲染了色調,所以我建議在素描畫里不要一次性畫黑,這樣很難把控色調的度,畫到后期也不太好調整。素描作品的明暗應該根據畫面和結構去調整,結合光線,想想黑白灰的調子安排,運用思維邏輯畫出合理的光線。”教師同樣是點頭贊許,并對提問的學生說:“這位同學的建議也很好,希望你可以認真思考同學們的建議,好好修改這幅素描畫。”
互相點評更正素描畫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素描潛能,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讓學生在構圖和幾何體的細節處理方面積累更多的經驗,獲得更好的發展。
四、提升藝術性,展現學生的素描水平
素描是美術學習的基礎,而美術是一種藝術,因此,教師教授學生學習素描的過程也是提升學生藝術創作能力的過程,學生應該借此機會展現自己獨特的審美,提升素描水平。
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主動展示并介紹自己的素描作品,談談自己創作時的心路歷程或者以后需要努力的方向,讓學生深刻感受藝術氛圍,拉近學生與素描之間的距離。在教師的鼓勵下,有學生主動站起來展示:“大家好,我畫的是圓柱體。我認為畫素描幾何體時打形很重要,雖然我畫的只是一個幾何體,沒有多個靜物組合搭配和透視的問題,但在空間構圖上也需要仔細。我在打形的過程中特別注意了圓柱體所占畫面的比例,包括光線下的明暗交界線,我都做了細致的處理。比如面對不同明暗面銜接的問題,我一開始嘗試用橡皮摩擦過渡,但畫面色調不均勻,我再嘗試用手指指腹輕微摩擦,效果很理想。之后我反復修改,在我的堅持不懈下,最終呈現這樣一幅素描作品。”該學生將素描作品交給教師,由教師投影展示給大家欣賞。教師指出學生做法中可取的部分:“從你的素描作品中可以看出你對素描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并且,你在這種感知下,還做出了恰當的選擇和修改,讓你的素描作品變得柔和自然,這一點值得肯定。同時,你在學習素描的過程中也深入挖掘了自己的潛能,擁有了獨特的藝術感知能力,采取了合適的方法突破困境。”教師在點評過程中需要以肯定為主,以鼓勵學生繼續進行素描創作。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下,其他學生也踴躍分享:“大家好,我畫的是一個球體。我畫圓時發現有些困難,在線條處理上,我發現如果線條畫多了就容易雜亂,畫少了又突兀,所以我落筆很輕,順著明暗對比加重打線的力度,盡量控制線條的走向。但在暗面背景上我用力較大,這樣對亮面的突出強調作用會更加明顯,能讓我的球體在畫面中更突出,使整個素描畫的主題更明確。這次的素描作品我比較滿意,之后我想腳踏實地,多練習單個的幾何體,然后學習組合靜物。”教師點頭表示肯定,同樣也投影了這位學生的素描作品:“看來大家在這節素描課中收獲豐富,對素描有了一定的理解,也掌握了基礎知識。但是我們要記住,我們在學習素描的過程中不僅要運用技巧,也要重視飽滿的情感投入,這樣我們的作品才是靈動的、有藝術氣息的。”
通過展示學生的素描作品,教師可以有效掌握學生的素描學習情況,也可以了解學生的創作心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讓學生更好地提升素描水平。
總之,素描是學生學習美術的“敲門磚”。學生不僅可以體驗到素描世界中光影變化的奇妙,還可以鍛煉空間思維能力。教師在素描教學中,既要教授學生素描的技巧,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從而促使學生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劉貞.淺談初中美術素描教學[J].中國教師,2018(增刊2):110.
費樹勛.淺談初中美術教學中素描的教學[J].新智慧,2018(29):71.
涂欣.初中美術素描教學策略探究[J].教育界(基礎教育),2018(1):122.
孫艷偉.初中美術素描教學中的困難及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20(20):160-161.
何東.淺析如何提升初中美術素描教學有效性[J].吉林教育,2017(37):88.
尤翔.因材施教:初中美術教學中素描寫生訓練技巧[J].新智慧,2020(27):65-66.
徐海建.初中美術課素描靜物教學策略的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0(1):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