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將導學案作為教學載體,通過多元活動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在獨立思考與團隊協作中不斷完善自身的英語學習思維,進而取得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基于此,分析了導學案的內涵及其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并以高中英語教材為例,從三個維度闡述了導學案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旨在促進我國高中英語教學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高中英語;新課標;優化教學;導學案
作者簡介:曾燕玲(1980—),女,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江南中學。
導學案是提升學生知識建構能力及思維水平的主要媒介,其本質是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基礎知識,加強學生對教材文本的理解與運用能力,這符合新課標的教學要求,也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教師可充分借助導學案來調動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探究欲、學習欲,組織學生根據課堂學習任務自主探究文本內涵,在掌握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形成包容、開放的文化觀。
一、導學案概述
導學案是近年來教育學者提出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其要求教師提前做好準備工作,熟悉班級學生學情,了解每一位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以及知識接受能力,充分結合新課標指示,基于班級學生的英語學習態度及學習習慣來設計導學方案[1]。此外,教師還需時刻關注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表現,并據此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案,開展分層教學,有效改善學生的學習觀,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二、新課標背景下運用導學案開展英語教學活動的優勢
(一)能夠深度挖掘學生的英語學習潛力
運用導學案開展英語教學活動,英語教師能夠通過層層遞進的方式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思考,還能夠對每一位學生進行精準化輔導[2]。基于此,學生能夠在英語課堂中獲得更多的自我表現機會,并通過任務提示與其他同學進行討論,實現思維的碰撞。在傳統教學模式下,英語教師只是將教材知識一股腦灌輸給學生,學生難以在課堂中快速吸收知識內容,課堂教學節奏看似緊湊,實則效率很低,這不符合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學生根據導學案的指引進行自主摸索,能夠不斷挖掘自身潛力,掌握英語學習技能。同時,難度適宜的導學方案可以幫助學生逐步樹立英語學習的信心,掌握更多的英語學習經驗,并在課堂中積極發言,從而達到查漏補缺的效果。
(二)能夠實現多維目標,深化新課標理念
基于導學案開展英語教學活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技能。新課標要求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及課堂學習目標來制訂教學方案,引導學生按要求完成預習、探究、鞏固等任務,最終夯實基礎,實現知識遷移。導學案能夠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究、獨立思考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發展,符合新課標提出的教學要求[3]。在遇到難度較高的導學內容時,學生可以根據自主探究情況選擇與其他同學合作,在團隊交流中吸取他人的有益經驗,這一學習形式也能夠體現新課標內涵。
(三)能夠完善學生的英語學習技能
在新課標背景下,英語教師需要不斷創新課堂教學形式,及時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表現及其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導學案教學法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中心,讓學生跟隨教師的提示或引導進行自主思考,深入挖掘課堂重難點內容,總結英語學習的規律,進而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的英語學習技能。以閱讀模塊為例,過去高中英語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理念影響,往往采用單一手段對文本進行講解,過度重視對句型、語法、生詞等單一模塊的講授,導致學生的閱讀學習十分零散,這不利于學生宏觀把控文本主旨。而導學案教學法將導學案作為教學媒介,組織學生勾畫文本關鍵句,感悟作者的寫作意圖,能夠幫助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基礎知識,提高其探究能力、分工協作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等,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此外,導學案教學法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為學生營造輕松、平等、開放的交流環境,活躍課堂教學氛圍,進而緩解學生的緊張感,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技能。
三、新課標背景下教師運用導學案開展教學活動的原則
高中英語教師應當依托新課標理念設計導學方案,切不可直接照搬優秀教師的導學內容進行講解,而是應當依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接受能力以及學習基礎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將教育理論與實踐經驗相結合,充分貫徹“以生為本”的教育方針,嚴格遵循以下原則。
(一)啟發性原則
英語教師設計的導學方案應當注重啟發性,通過開放式問題發散學生思維,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探究問題,進而獲得能力提升。一些教師錯誤地認為啟發性導學案就是為學生設置高難度的學習任務,這不僅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讓其對英語學科產生畏懼心理,還會影響課堂整體效率[4]。英語教師應當根據班級學生的英語水平及學習偏好設計挑戰性問題,適當引導學生,鼓勵學生進行深層探究,幫助學生不斷完善自身的英語學習體系,讓學生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
(二)趣味性原則
英語教師在設計導學案內容時可以適當融入趣味性元素,將班級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滲透到導學案中,充分提高學生對導學案的探究欲,讓枯燥的英語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幫助學生快速進入英語學習狀態,并提升學生對單詞、語法的實踐運用能力。研究發現,很多高中生雖然能夠在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但無法使用英語進行表達。趣味性導學方案能夠為學生創設不同的英語學習語境,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自主學習能力。此外,教師還需要在導學方案中增添拓展環節,為學生講解一些中英釋義差別較大的常用短語,讓學生用英語思維來學習。例如,筆者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了“rain cats and dogs”這一短語,并向學生解釋其中文含義為“傾盆大雨”。學生能夠在猜測短語含義的過程中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
(三)層次性原則
新課標指出,高中英語教師應當通過日常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5]。因此,教師在設計導學方案時,需要綜合考慮班級內不同層次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英語基礎及學習狀態將其劃分成三個層次,分別為后進生、中等生以及學優生,并針對三個層次學生的不同學情來設計導學任務,即基礎性導學任務、一般性導學任務以及挑戰性導學任務。其中,基礎性導學任務針對的是后進生群體,其涵蓋基礎的英語知識,通過鼓勵學生完成簡單的任務來提升其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一般性導學任務針對的是中等生群體;挑戰性導學任務針對的是學優生群體,對于一些難度較高的問題,鼓勵學優生在探究過程中深層理解英語知識。在具體實踐中,教師可指導學生完成相應層次的導學任務,確保每一層次學生均能夠從導學案中獲益,促進班級學生整體進步。
(四)主體性原則
新課標指出,英語教師需要將學生當作課堂的中心,通過設置引導性問題來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獨立思考中挖掘英語學科內涵。因此,教師需要基于班級學生的認知水平來營造課堂學習氛圍,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設計導學問題,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來優化教學形式,充分尊重個體學習差異,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進度。
四、新課標背景下教師運用導學案開展教學活動的具體策略
高中英語教師需要積極轉變教學思路,采用多元教學理念來優化導學活動,深度研讀新課標指示,及時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來調整課堂節奏,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高中英語教師可以運用導學案開展如下教學活動:第一,基于導學案開展課前預習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初步認知;第二,層層突破教學重難點,完善學生的英語技能;第三,創新導學形式,調動學生的探究熱情;第四,組織學生合作討論,并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
(一)基于導學案開展課前預習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初步認知
英語教師可在課前為學生展示本節課導學案,并要求學生基于導學內容開展預習活動,熟讀教材內容,勾畫文中的重點單詞及短語。導學案能夠幫助學生明確本次學習的目標,讓學生對新的單詞、語法進行初步認知。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導學案強化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鼓勵學生將已學知識與新知建立聯系,有效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研究發現,課前導學案能夠提升學生的預習效率,并保障課堂教學順利推進。
以“Stop smoking now”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基于如下導學案開展預習活動。
【導學目標】
1.略讀文本,理清主旨大意,并勾畫生詞、短語與關鍵句型。
2.精讀文本,與小組成員進行交流,分享對作者態度的看法,并簡要概括全文內容。
3.預習結束后了解到吸煙的危害,進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導學任務】
1.不借助字典獨立閱讀文本內容,通過上下文語境猜測生詞含義,并在閱讀結束后自行查閱比對。
2.精準概括文本要義。
3.掌握建議信的寫作格式及要求。
(二)層層突破教學重難點,完善學生的英語技能
在導學環節,教師不應為學生布置難度過高的學習目標以及學習任務,而應針對教材中的重難點內容,根據新課標要求,以引導者的身份帶領學生進行探究,幫助學生梳理學習思路,進而完善其學習技能。
以“Stop smoking now”的教學為例,教師需要明確教學重點,即讓學生在閱讀學習后了解到吸煙的危害以及改掉壞習慣的意義。因此,教師可鼓勵學生在紙上列出自己難以改掉的不良習慣,如不愛運動、熬夜等。隨后,教師可組織同桌之間互相交換信息,并在紙上列出改掉不良習慣的建議。在該環節中,學生需要根據范文的寫法來進行寫作練習:先表明自身觀點,再說出壞習慣的危害,最后用一句名言警句進行結尾。這樣的導學任務能夠讓學生深層理解文本主題,并在練習中形成良好的寫作技能。
(三)創新導學形式,調動學生的探究熱情
為了更好地發揮導學案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的教學優勢,教師可以創新導學形式,為學生安排多樣化的導學任務,充分調動學生的探究熱情。例如,在“環境污染”主題寫作訓練活動中,由于高中生很少關注社會經濟新聞,導致其缺少可寫的素材。此時,教師可為學生安排課后調研的導學任務,鼓勵學生對當地環保單位、工廠以及普通市民進行訪談,了解他們對環境污染的看法,進而匯總成寫作素材。此外,教師還可以布置查閱任務,要求學生根據導學案查詢與環境污染相關的新聞事件,通過真實案件來了解環境污染的危害。筆者在課堂上提出了兩個導學問題供學生思考:“How doe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fluence life?”“How can we implement effective measures to safeguard the environment?”學生根據這兩個問題自主查閱相關信息,并在與小組成員討論后給出答案。研究發現,有創意的導學案能夠充分開闊學生的英語學習視野,增強學生跨學科探究的能力,進而使其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
(四)組織學生合作討論,教師及時答疑解惑
為了提高學生完成導學任務的效率,英語教師可先對導學案進行講解,保證學生了解任務要求,再將班級學生劃分為五人左右的小組,鼓勵小組進行科學分工與合作,確保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進行表達。同時,教師還需要關注不同小組的交流成果,為小組答疑解惑,并記錄各小組的課堂表現情況,保證后續課堂評價的客觀性與全面性。
以“Stop smoking now”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與小組成員共同探討吸煙的危害,通過整合文本提出的戒煙建議來提出自身的觀點。筆者班級中有一位學生提出如下觀點:“In my opinion, the third suggestion is not reliable. I think it's better to replace it with e-cigarettes.”組內另一位學生則有不同見解:“Are e-cigarettes less harmful than cigarettes?”為了提高導學案的教學效果,該組學生向筆者求證了這兩個觀點的正確性,最終筆者根據科學研究給出了如下答案:“The harm caused by e-cigarettes is comparable to that of traditional cigarettes.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ports, smoking e-cigarettes can easily lead to cardiovascular harm, ultimately leading to variou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結語
新課標對高中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根據文件指示,完善課堂教學形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針對班級學生學情來設計可行性高的導學方案,充分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技能。實踐表明,導學案能夠激發學生的英語思維,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身觀點,并在互動交流中完成知識建構。
[參考文獻]
吳美霞.英語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下高中閱讀導學案的應用研究:以G市××中學為例[D].固原:寧夏師范學院,2023.
葛伶俐.淺談學案導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理解中的應用[J].高考,2023(7):78-80.
邱雅瑩.導學案應用于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中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22.
楊楠.導學案輔助課文預習活動對初中生英語成績的影響[D].揚州:揚州大學,2022.
許慧.基于沉浸理論的導學案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有效性研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