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寶榆 劉釗
摘要:中文科技期刊近年來蓬勃發展,影響力與日俱增,而期刊內容質量是期刊影響力的根本保證。目前,多數期刊的論文評價標準較為單一,無法適應期刊不同類型論文評價的需求,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論文分類評價標準至關重要。文章通過對國際出版機構評價體系的調研,結合刊物實際,建立了適用于中文科技期刊的評價標準,提出了綜合評價、分類評價和審稿意見撰寫3個方面的標準,給不同類型的論文差異化評判,能夠更好地篩選高質量稿件,從而提升中文科技期刊的影響力。
關鍵詞:中文科技期刊;評價標準;綜合評價;分類評價;審稿意見撰寫要求
中圖分類號:G237.5中圖分類號文獻標志碼:文獻標志碼A
0 引言
中文科技期刊的迅猛發展不僅提升了國內學術環境的活躍度,也在國際學術舞臺上顯著提高了中國的學術影響力[1-3],而期刊內容的高質量是期刊影響力的根本保證[4-6]。權威期刊通過嚴格的論文評價體系,確保了發表內容的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而對于論文評價標準的問題也有很多方面的研究[7-9]。對于論文的評價標準,中文科技期刊的多樣性和復雜性要求評審系統不斷優化和創新。以筆者所在的《中國電機工程學報》為例[10],評價標準涉及多個維度,具體包括:創新性、學術性、實用性、編寫水平、重要參考文獻引用、總體水平、選題意義、傳播價值等,同時引導審稿人在論文覆蓋群體、觀點、意義、論據支撐、實驗完整性、數據分析合理性、論文結構編排、圖/表/公式/算例等角度提供具體意見。這套審稿標準雖然全面,但在應對不同類型論文時缺乏具體和針對性的評價標準。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快報、綜述等不同類型的論文各有其獨特性和重點,一套固定通用的評價體系難以充分評估各類論文的特點和價值。
因此,中文科技期刊在制定評價標準時,需要更多地考慮論文類型的多樣性。制定具體、細化的評價指標不僅能更準確地反映論文的質量和創新性,也能更好地引導作者和審稿人對學術論文的要求。此外,隨著新技術、新理論的不斷涌現,期刊也應不斷更新其評價標準,以適應科學研究的最新發展。
建立一套細致且動態的論文分類評價體系對期刊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這不僅可以提高審稿人的專業能力,確保審稿質量,還可以通過高標準的篩選機制提升期刊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同時,這種制度的建立也有助于培養一批具有高度專業審稿能力的青年學者和編輯,為我國科技期刊的發展培養后備力量。此外,完善的評價體系還能為國際學術交流提供高質量的學術資源,促進國內外學術的相互影響和交流,進一步提高中國科研在全球的競爭力。
1 國際出版機構評價體系調研
Elsevier、Springer等綜合型出版機構均設有專業的審稿人培訓課程或審稿指南,并在各自的官方網站上進行公布,頂級期刊Nature、Science也在網站中針對稿件審理流程、稿件審理標準、如何撰寫審稿單等做出了詳細的規定。通過調研發現,國際出版機構稿件評價體系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綜合評價和分項評價。
綜合評價階段是審稿過程的初步篩選,其目的是快速判斷稿件是否有足夠的質量繼續進入審稿流程。在這一階段,編輯或審稿人首先會對稿件進行全面通讀,評估包括學術不端現象、語言表達、寫作質量、研究目的、研究價值、創新性、實驗方法的合理性、結果的正確性以及論文結構的合理性等多個方面。這一階段的判斷標準嚴格,任何一項未達到期刊的出版標準,都可以直接導致稿件被要求改后重投或直接退稿。此階段的主要目的是過濾掉明顯不符合期刊要求的稿件,節省資源,同時確保只有具有一定質量基礎的稿件能進入下一步的詳細評審階段。
當稿件通過綜合評價階段后,就進入分項評價階段,這是一個更細致和深入的審查過程。在這一階段,編輯或審稿人會對稿件進行第二次詳細閱讀,針對稿件的具體內容逐項進行評估,提出具體的修改建議。這包括對研究方法的具體性、數據的準確性、分析的深度、論點的支持力度以及結論的有效性等進行仔細評估。分項評價的結果通常以具體的修改意見反饋給作者,這不僅能夠幫助作者理解如何改進其研究和論文,也保證了稿件在被接受前達到了期刊的具體學術和格式標準。分項評價可概括如下。
1.1 題目、摘要、關鍵詞評價標準
題目必須準確反映論文的主題和內容,簡潔且具有吸引力。摘要應概括論文的主要內容,包括研究目的、主要方法、重要結果和結論,同時避免包含不必要的細節,確保其自明性和完整性。關鍵詞應準確反映論文的核心內容,選擇適當的術語以便于目標讀者通過搜索引擎找到該論文。
1.2 引言評價標準
引言部分不僅要總結相關領域的研究現狀,而且要明確指出本研究的必要性。引言應詳細說明現有研究的不足和漏洞,從而為論文的研究目的和重要性提供充分的背景和理由。
1.3 方法或材料評價標準
方法部分的描述必須足夠詳細,以便其他研究者能復制或驗證實驗結果。評價標準包括是否需要補充實驗以增強結果的可靠性,研究設計是否存在潛在偏差以及是否進行了合理的對照。此外,實驗的重復性是評估科學研究嚴謹性的重要指標,方法應詳細到足以允許實驗的重現。
1.4 結果和圖表評價標準
需考量數據呈現的適宜性和圖像的發表質量以及數據及圖像是否有篡改的痕跡。研究結果應與所用方法相對應且僅描述結果本身,避免進行不必要的解釋。圖表應具備完整的格式,包括清晰的圖例和自明的表格。此外,圖表數據應與正文中提及的數據保持一致,并應明確表示結果的不確定度和所涉及的樣本量。
1.5 討論與結論評價標準
需評估當前結果是否支撐研究結論以及這些結果與現有研究成果的對比情況。論文應討論本研究對未來研究方向及其潛在應用價值的影響。同時,也應詳細探討研究的局限性和任何存在的數據矛盾。此外,結果應通過邏輯性分析得到合理解釋,并探討其他可能未被考慮的解釋因素。
2 建立論文分類評價體系
中文期刊的論文評審流程可以簡單概括為“編輯初審-同行評議-主編(編委)終審”,當前存在審稿標準偏重剛性的現象,審稿專家多根據統一的審稿標準,結合自身經驗和認知進行評價,使得部分具有特點的論文失去發表機會。基于上述原因,結合調研結果,嘗試建立適用于中文科技期刊的綜合評價以及分類評價標準,基本原則如下。
2.1 綜合評價標準
綜合評價標準在科技期刊的稿件初審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它幫助編輯和編委全面判斷提交的論文是否符合期刊的發表標準。這一標準涵蓋了從論文的選題到完成質量,再到所引用文獻的質量等多個方面,確保了期刊內容的專業性和高質量。綜合評價標準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1 論文選題質量
論文選題應與對應期刊所涉及的專業方向和辦刊宗旨相符,不存在一稿多投、抄襲或剽竊現象。選題應聚焦于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展現新的研究成果,并圍繞尚未解決的問題。此外,選題應具有較強的啟發性,能夠引發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2.1.2 論文完成質量
論文結構清晰,寫作規范,結構完整,從語言表達到公式、術語的使用都需清晰一致,并符合學術規范;論文中的圖表、公式等元素應完整、精確且與期刊的出版標準相符。此外,論文的題目、摘要和關鍵詞需要相互對應,作者署名也應規范,確保論文的正式性和權威性。
2.1.3 參考文獻質量
文獻選擇應全面、準確,文獻內容與選題相符,選用最主要和最新的文獻,文獻選擇的主要標準包括:來源于關鍵論點和論據的文獻,能夠為分析討論提供強有力支持的文獻,為理論構建和機制解釋提供實驗根據的文獻。此外,應優先選用發表在權威期刊上的高質量文獻,尤其是最近2~5年內的文獻。不同類型的論文,例如研究型論文、綜述類論文和快報類論文,應根據其特點推薦適宜的文獻數量:研究型論文建議包含15~25篇文獻,綜述類論文30~80篇,快報類論文10~15篇。這樣可避免過度堆砌文獻,確保所選文獻真正促進論文的深度和廣度發展。
2.2 分類評價標準
分類評價標準主要是結合《中國電機工程學報》論文特點,按照不同論文的類型分類制定評價標準,協助審稿人判斷論文質量。
2.2.1 研究型論文
研究型論文應指出特定領域的重大突破,反映所在學科領域的最新和前沿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及其發展趨勢。論文應在促進科學技術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研究型論文的核心價值在于其原創性、嚴謹性和科學性,通過多種方式顯著推動科學技術的進步,主要包括提供新的觀點、開發新的分析方法,引入新的數據和結論。研究型論文應確保研究問題和解決方案的創新性,采用科學嚴格的方法驗證其假設和結論,確保所有研究活動都符合科學研究的標準。
2.2.2 綜述類論文
綜述論文是對特定學術領域內已有研究成果的全面評述,旨在綜合展示該領域的發展現狀和學術成就。綜述內容應涵蓋以下幾個方面:該研究領域內已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核心學術觀點、研究成果及其水平、主要的爭議焦點及存在的問題和成因。此外,綜述論文還應結合作者自身的研究體會,提出獨到見解,指明該領域的發展趨勢和未來研究方向。高質量的綜述論文要求作者具備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豐富的科研經驗,能夠對相關文獻資料作出準確的評估,展現出強大的分析和綜合能力。同時,作者應對所討論的專業知識領域有深入的理解和廣泛的把握。一篇優秀的綜述論文應具備綜合性、代表性和評議性,能夠為學術界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和指導。
2.2.3 快報類論文
快報應呈現一個極其重要的、新穎的、原創的研究結果,這類論文通常涉及最新的研究領域或重大科學突破,該研究結果對跨學科研究或專家來說具有強烈的興趣。相比傳統的研究論文,快報類論文通常篇幅較短,具有重要性、突破性、及時性和簡潔性。
2.2.4 工程類論文
工程應用型論文主要針對工程技術領域中的具體挑戰,如技術問題的解決、新標準的設計與應用、新技術的運用以及復雜問題的處理。這類論文側重將已有理論應用于解決實際的設計、技術、工藝、設備和材料等問題,其研究成果直接促進技術進步和生產力提升。高質量的工程應用型論文應展現技術的先進性、實用性和科學性。研究應涵蓋重要的技術改進,并帶來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論文中需對實際問題、關鍵技術的特點及其經濟和技術效果進行清晰和準確的論述與分析。此外,研究內容應具備科學性和先進性,工程方案應具有實用性、實踐性和合理性,確保具有實際應用價值。方案應新穎、能有效解決實際問題,并具有一定的可重復性。為確保研究的可靠性,方案必須通過實驗、仿真及工程現場的結果驗證,所得數據應具有真實性和普遍性。
2.3 審稿意見撰寫要求
撰寫審稿意見是科技期刊審稿過程中的核心環節,除了制定論文評價標準,還應對如何撰寫審稿意見做出要求,幫助審稿人快速有效地完成審稿,同時也可有效指導作者完成稿件修改,提升稿件質量。審稿意見可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2.3.1 總體意見
總體意見應全面評估論文的整體質量,包括其創新性、科學意義、技術貢獻度和結論的合理性。審稿人需要明確指出論文在這些方面的表現,同時評價研究方法是否存在缺陷、實驗設計和數據分析的準確性,論文的語言表達是否清晰準確。這一評價應直接而具體,明確指出稿件的優勢和主要問題,為作者提供一個清晰的改進方向。
2.3.2 必要的修改
詳細說明論文中必須進行的修改。這包括對研究方法的完善建議,數據的補充或重新分析以確保結論的可靠性以及文章表達中的語言問題。審稿人應具體指出哪些部分是論文接受前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確保所有建議都與最終審稿決定相一致。如果終審意見為“小修”,適用于稿件只需少量修改的情況,如完善研究方法、改進語言表達、消除模糊歧義等細節方面。除此之外,可以建議“大修”或者“退稿”。這部分的意見應具體到足以指導作者進行明確的修改,以達到期刊發表的標準。
2.3.3 建議的修改
提供一些可供作者參考的改進意見。這可能包括對論文內容的補充建議,如理論背景、實驗部分或討論的擴展,改進圖表和公式的表達,或更新和補充相關文獻。這些建議旨在提升論文的整體質量和表達,但不是影響論文接受的決定性因素。通過這種方式,審稿意見不僅指導作者處理關鍵的修改需求,也提供了額外的建議幫助作者優化和豐富論文內容。
3 結語
中文科技期刊的快速發展反映了中國科研實力的顯著提升。期刊內容質量,尤其是如何通過精確的評價體系確保文章的高標準和深遠影響,是其成功的關鍵。目前,多數中文科技期刊覆蓋了基礎、應用研究、綜述、快報等多種論文類型,不同類型論文需由對應評價標準進行甄別,才能夠更高效、準確地挑選并發表高質量、高水平、有影響力的論文,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論文分類評價標準至關重要。本文通過建立綜合評價、分類評價、審稿意見撰寫3個方面的標準,綜合評價關注論文整體質量,包括研究的原創性、深度和對學科的貢獻程度;分類評價則針對論文的具體類型,評估其在該類別中的表現和重要性;審稿意見撰寫標準則指導審稿人提供具體、建設性的反饋,確保評價的客觀性和公正性,盡可能避免“誤判”現象的發生,以便更好地篩選高質量稿件,從而提升中文科技期刊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劉冰,姜永茂.奮力推進中文科技期刊建設的思考[J].編輯學報,2019(2):119-123.
[2]劉志強,王婧,張芳英,等.新時代我國中文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之路探析:基于2022年度中文科技期刊發展情況[J].科技與出版,2023(3):58-66.
[3]何曉燕,王婧,張芳英,等.2020年我國中文科技期刊發展盤點[J].科技與出版,2021(3):67-77.
[4]詹文海.精準把握國內外數據庫研究熱點,優化中文科技期刊辦刊策略[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24(2):226-234.
[5]徐艷,蔣永忠,鄺文國,等.中文科技期刊吸引高水平英文論文回流的策略[J].編輯學報,2023(增刊2):77-80.
[6]初景利,王譯晗.中文科技期刊的定位與作用再認識[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22(1):1-7.
[7]廖建橋,文鵬,胡凌芳.我國學術論文評審標準研究[J].科學學研究,2010(8):1128-1134.
[8]王志強.實施量化審稿加強科技期刊論文質量控制[J].采寫編,2023(2):103-105.
[9]李瑛.專家審稿意見在科技期刊論文中的合理呈現探討[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6(9):938-942.
[10]韓蕾,李澤榮,劉津,等.科技期刊提升學術服務能力的方法及實踐:以《中國電機工程學報》為例[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22(11):1484-1489.
(編輯 何 琳編輯)
Exploration of classification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papers
QIAO? Baoyu, LIU? Zhao
(Journal Center,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0192,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journals have flourished and their influence has been increasing day by day, and the quality of journal content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of journal influence. At present,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papers in most journals are relatively single and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evaluating different types of papers in journals. Therefore, it is crucial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set of paper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This article conducts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institutions, and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ublication, establishes evaluation standards suitable for Chines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journals. It proposes three aspects of standard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classification evaluation, and review opinion writing, providing differentiated evaluation for different types of papers, in order to better screen high-quality manuscripts and enhance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journals.
Key words: Chines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journal; evaluation criteri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classification evaluation; requirement for writing review comment
基金項目: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項目編號:C-150。
作者簡介:喬寶榆(1989— ),男,編輯,碩士;研究方向:科技期刊編輯與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