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明 任文匯 于新強
摘要:當前,核心素養成為教育改革的關鍵詞。在各學科教學中,教師要創新教學理念與方法。從初中到高中的過渡期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教學銜接對于學生未來探究能力的發展極為重要。因此,文章首先對核心素養下初高中生物教學銜接的重要性進行了介紹,然后對初高中生物教學銜接項目進行了分析,并對具體的初高中生物教學銜接策略進行了闡述,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高中生物;探究能力
在新時期背景下,教育的主要任務正在從傳統的知識傳輸轉變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探究能力作為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終身學習能力發展有重要影響。在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而且能促進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能力發展。在初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面臨著從基礎學習到高級學科知識學習的過渡,需要在學習方法上做出相應的調整。這一過渡期的教學銜接處理不當,可能會阻礙學生探究能力的發展,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對核心素養下初高中生物教學銜接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進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
1? ?核心素養與教學銜接
1.1核心素養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在現代教育體系中,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是讓學生能夠應對快速變化的社會和復雜的生活挑戰,以促進其終身學習和個人發展。在教育改革中對核心素養的重視體現在課程設計、教學方法和評價體系的更新上,旨在通過全面、針對性的教育方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問題解決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1.2教學銜接
教學銜接是指在不同教育階段或者學科之間建立起連續性和一致性的教育過程,以確保學生知識和技能學習的順利過渡。教學銜接的關鍵是學習階段的轉換,如從初中到高中,要求教育者設計課程和教學活動時,鏈接前后知識點,使學生能夠在已有知識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在教學銜接的實施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已有知識進行評估,系統規劃教學內容,靈活運用教學策略,避免學習中斷和知識斷層,使學生的學習具有連續性。通過教學銜接,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識,增強學習自信心并激發其學習興趣,同時為更高階段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2? ?核心素養下初高中生物教學銜接的重要性
在初高中生物教學中,注重教學銜接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生物學作為一門科學學科,其知識體系的連續性對學生的科學認識至關重要。通過有效的銜接,學生可以順利地由初中階段的生物學基礎知識和技能學習過渡到高中更深層次的生物學概念和復雜知識的學習。例如,初中生物學通常聚焦于基礎概念和生命現象的觀察,如細胞結構和生物分類等;而高中生物學則進一步探討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等復雜領域。通過系統的教學銜接,學生能夠理解這些復雜概念是如何與之前學過的知識相連的,以促進學生批判性思維發展。
在學生從初中到高中的過渡期中,教學銜接尤為關鍵。在這一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態度正在快速發展,開始接觸和處理更加抽象和綜合的科學問題。教學銜接可以幫助學生對先前的知識有深入理解并很快接納新知識。例如,初中生物實驗一般更注重觀察和描述,而高中實驗則需要學生進行假設、實驗設計和數據分析。通過在課程設計中明確銜接這些技能,可以幫助學生順利過渡到高中的學習環境,促進他們科學探究能力的發展,提升科學素養和新知識的應用能力。
3? ?初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銜接項目分析
3.1課程理念的銜接
課程理念的銜接是指初中和高中生物課程在教學理念和教育目標上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在初中階段,生物課程的理念可能更側重于引起學生對生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激發其興趣,以及對基本生物學知識和生命現象的理解。而高中階段則更加強調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生物技術的應用以及對生物倫理和生態環境問題的思考。因此,銜接項目應確保兩個階段在理念上的連貫,如從對生命的基本理解到深入的生物科學研究和應用。
3.2課程目標的銜接
在課程目標的銜接中,需要將初中和高中生物學的教學目標進行有效對接。在初中階段,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培養基本實驗技能,初步形成科學思維和方法。在進入高中后,教學目標則拓展為更高級的知識理解、復雜問題的解決、科學研究方法的應用以及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在銜接項目設計中,要求能夠平穩過渡這些目標,如通過設計一系列由淺入深的活動,使學生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持續發展。
3.3教學內容的銜接
教學內容的銜接可以確保初中和高中生物課程內容的順暢過渡,避免學科知識斷層。在初中階段,教學內容往往以基礎概念和簡單的生物現象為主,旨在為學生提供與生物學相關的基本框架。在進入高中階段后,教學內容將變得更加深入和復雜,涵蓋更多的生物學分支領域,如分子生物學、遺傳學和生態學等。銜接項目需要保證教學內容的連續性,如在高中課程中回顧和拓展初中學過的概念。
4? ?核心素養下初高中生物教學銜接中學生探究能力培養的策略
4.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探究興趣
在核心素養框架下,創設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是初高中生物教學銜接的核心策略。教學過程應注重將生物學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及社會熱點問題緊密結合,以此激發學生對自然界和生命現象深入探究的興趣和動力。例如,在初中階段,教師可以引入“植物光合作用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這一主題,讓學生通過實地觀察、采集樣本或進行模擬實驗,探討植物如何影響和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幫助學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促使他們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當學生進入高中階段后,教師應擴大探究的范圍,從單一學科過渡到多學科的復雜議題,如探討全球變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這一議題可以結合地理、化學和社會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促使學生從多個角度探討問題,如分析氣候變化數據、研究生物物種適應性變化以及探究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如此,學生不僅能夠深化對生物學概念的理解,而且能培養分析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在整個探究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并設計實驗來驗證,使學生成為學習過程的主體,從而提升科學素養,培養批判性思維以及創新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4.2發展科學探究的方法論
在初高中生物教學中,強調學生通過科學方法掌握生物學基礎知識并探究未知問題,對于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至關重要。在初中階段,教師設計的指導性實驗應注重讓學生了解和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步驟:觀察現象、提出問題、基于已有知識作出假設,并設計實驗來檢驗。例如,通過研究植物對光的反應,學生不僅學會了提問和假設,而且可以通過實驗觀察和數據記錄來驗證自己的想法。此階段的教學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數據記錄能力,可為高中階段的深入探究打下堅實基礎。進入高中后,教學重點應轉向鼓勵學生獨立設計和實施科學探究。
4.3強化跨學科連接
在核心素養下的教育框架中強化跨學科連接,不僅能提升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能夠幫助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之間實現平穩過渡。特別是在初高中生物教學的銜接中,跨學科的教學方法可以促進學生深入理解和應用生物學知識,教師可以通過簡單的跨學科項目將其與數學、化學和物理等學科相結合,形成全面且連貫的學習體驗。例如,在初中階段,如使用基本的數學技能分析生態系統的數據(如物種計數和生物量測定),讓學生理解和應用跨學科的思維方式。通過開展這些活動,學生不僅能學習生物學概念,而且能學會如何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科學數據的分析中。同時,教師可以引入化學基本概念,如解釋生態系統中水循環的化學過程以及物理的能量概念,并討論能量在食物鏈中的流動。進入高中后,教師可以設計更復雜的跨學科項目,如要求學生應用高級的數學技巧來分析更復雜的生態數據,比如物種多樣性指數的計算或者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數學模型。
4.4提升數據分析和評價能力
在初高中生物教學銜接中,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和評價能力是極為關鍵的,有利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應用生物學知識,也是培養其批判性思維和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在初中階段,教師應組織學生參與各種探究活動,教授學生如何收集初步數據和記錄觀察結果。例如,可以利用簡單的電子表格軟件教授學生如何輸入數據、進行基本的數據排序和計算,如計算平均值和標準差,使學生理解數據背后的基本生物學概念,并培養數據處理能力。進入高中后,教學應進一步深化,鼓勵學生獨立設計和執行更復雜的實驗。在這個階段,學生應學會使用更高級的數據分析工具,如專業統計軟件,進行更復雜的數據分析。例如,多變量分析或回歸分析,以探究數據之間的深層關系。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批判性地評估實驗設計和結果,包括對數據進行客觀分析、識別偏差和理解數據的局限,并基于分析結果提出假設和實驗方法的改進。通過案例研究、實驗復盤和同伴評審,可以促進學生深入思考和反思實驗過程和結果。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框架下,初高中生物銜接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通過構建相關問題情境,發展科學探究的方法論,強化跨學科連接,提升數據分析與評價能力,鼓勵學生反思與合作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批判性思維、團隊合作和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指導學生在學科學習中自主探究,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許璇宇.新高考新課標背景下初高中生物銜接教學策略[J].天津教育,2023(24):64-66.
[2]任小楠.芻議初高中生物學課程的銜接[J].試題與研究,2022(20):77-78.
[3]王倩.新高考、新課標背景下初高中生物銜接教學的探索[J].教育觀察,2020,9(47):131-134.
[4]程雪梅,曹芳.初、高中生物實驗教學銜接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20(19):21-23.
[5]楊宏遼.初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銜接研究[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9,36(10):18-20.
本文系慶陽市2022年度教育規劃一般課題《核心素養下初中生物教學中探究能力培養的調查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立項號:QYKTLX 【202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