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芬
摘? 要:數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一門基礎、重要、實用的學科,也是人類進步和發展的重要基石。在過去的數十年里,我國的數學教育一直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特別是在小學數學教育領域,我國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的單一性、教育重點不夠明確、學生缺乏數學思維能力等。因此,進一步深入挖掘和探索小學數學教育的核心素養,針對現有問題制訂改革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核心素養
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與要點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是指小學數學學科教育應該培養和發展的關鍵能力和素質。這些能力和素質包括數學抽象思維、數學推理能力、數學模型思維、數學應用能力、數學創新思維等方面。這些能力和素質是學生在小學階段必須掌握和養成的,也是學生在后續學習和生活中需要繼續發展和完善的。具體分析如下:
數學抽象思維是指學生能夠通過對具體數學對象的觀察和分析,形成相應的概念和抽象思維能力。在小學階段,學生需要掌握的數學概念和抽象思維能力包括數的概念、數軸和平面直角坐標系、幾何圖形、變量和代數式等。這些概念和思維能力是學生在后續學習中的基礎,也是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基礎。
數學推理能力是指學生能夠運用數學知識進行邏輯推理和問題解決的能力。在小學階段,學生需要掌握的數學推理能力包括分類、歸納、演繹等。這些能力不僅是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關鍵,也是學生發展思維能力的重要基礎。
數學模型思維是指在數學學習中,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通過建立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方式。新課標中也指出,小學數學中,模型意識主要指對數學模型普適性的初步感悟。模型意識的建立有助于扎實奠定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
數學應用能力是指學生能夠將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和學習中的能力。在小學階段,學生需要掌握的數學應用能力包括計算、測量、統計、圖形應用等。這些能力是學生將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和學習中的關鍵,也是學生終身學習的重要基礎。
數學創新思維是指學生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和方法的基礎上,能夠進行獨立和創新思考的能力。在小學階段,學生需要養成的數學創新思維包括獨立思考、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創新性思維等。這些能力不僅是學生未來發展的關鍵,也是國家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石。
二、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科學的教學方法和策略的支持。下文將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評價機制等方面,提出小學數學教育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第一,小學數學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包括上文所述的抽象思維、推理能力、模型思維、應用能力和創新思維等方面。同時,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能夠獲得快樂和滿足感。
第二,小學數學教學內容應該體現數學教育的多樣性和實用性。在教學內容方面,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包括數學概念、數學運算、幾何圖形、數據分析等。此外,教學內容還應該與實際生活和學習相結合,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和魅力,以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第三,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應該具有多樣性和靈活性。在教學方法方面,應該注重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采用啟發式教學法、探究式學習法、合作學習法等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在實踐中掌握。
第四,小學數學教育的評價應該是全面和多元化的。在評價機制方面,應該注重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學習態度的評價,包括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小測驗成績、綜合評價等。評價機制還應該多元化,采用不同形式的評價方式,如自評、互評、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等,讓評價更加客觀和準確。具體而言,評價體系可以包括三個方面。1. 課堂表現是學生數學核心素養評價的重要方面之一。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反映了學生的學習態度、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等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觀察、聽取學生的發言和解答問題等方式,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針對性評價。2. 作業完成情況也是學生數學核心素養評價的重要方面之一。作業是學生鞏固和拓展數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學生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的體現。教師可以通過檢查作業的正確性、完整性和質量等方面,對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進行評價。3. 綜合評價是學生數學核心素養評價的重要方面之一。綜合評價是基于學生在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小測驗成績等方面的表現進行綜合性評價,以全面反映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三、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重點
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重點應該是突出數學素養的培養和發展。具體而言,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應該重點關注以下方面:
第一,注重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數學是一門學習難度較大的學科,教師應該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發展,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策略,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和感受數學思維的魅力。
第二,注重課程內容的更新和拓展。小學數學教育的課程內容應該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和拓展。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調整和優化課程內容,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和能力,同時也要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和魅力。
第三,注重教學方法和策略的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和策略應該具有創新性和靈活性。教師應該探索和實踐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如生活化教學、信息技術支持的教學等,讓學生扎實掌握數學知識和能力。
第四,注重評價機制的改革和完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結果,還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促進學生學習。教師要充分采用多元主體和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做好階段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不僅有助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也是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獲得快樂和滿足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使教師更加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習慣的培養,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小學數學教學改革還可以有效推動教育現代化和創新發展,讓教育更加貼近時代和社會的需求,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能力培養,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創新奠定堅實的基礎,并且促進學生的終身學習。
四、結語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促使學生提升數學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小學數學教學改革需要注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發展,注重課程內容的更新和拓展,注重教學方法和策略的創新,注重評價機制的改革和完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可以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推動教育現代化和創新發展。小學數學教育的改革和發展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支持,促進學生終身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建. 深度學習“有結構”:《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與思考[J]. 教育研究與評論:課堂觀察,2020(04):57-60.
[2]顏世民,李永民. 構建深度課堂的“兩支架”“三路徑”[J]. 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20(11):7-9.
[3]高文娟. 單元整體視角下小學數學教學評一體化應用分析[J]. 理科愛好者,2023(06):182-184.
[4]吳華盛. 聚焦新課標,落實小學數學核心素養[J]. 山西教育:教學,2023(12):31-32.
(責任編輯:張涵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