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下,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推動著互聯網核心技術“彎道超車”,隨著媒體融合的深入推進,我們已步入一個多媒體融合、信息傳播方式多元化的全媒體時代。因此,對于黨員教育工作來說,如何把握好這個全新的機遇,是一個全新的挑戰。本文通過深度剖析全媒體背景下黨員教育工作發展現狀,對全媒體時代黨員教育工作的創新實踐路徑進行探索,以期實現黨員教育的精準性和實效性,助力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黨員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實踐
一、全媒體的特征
全媒體是指隨著網絡技術和信息傳輸技術的更迭發展,媒體幾乎可以全程記錄、傳輸社會信息或社會事件,信息傳播、新聞報道和熱點追蹤無時不有。[1]
(一)即時性與廣泛性
全媒體充分發揮互聯網、移動媒體等渠道優勢,突破了時空的約束和限制,信息傳播更加靈活,實現了即時傳播和廣泛覆蓋。這使得黨員教育內容能夠隨時隨地通過互聯網、微信、短視頻平臺等新媒體載體迅速傳遞給廣大黨員,極大地提高了信息傳播的實效性。
(二)多樣性與互動性
全媒體技術綜合運用各種不同媒體形式,如網絡、電視、手機等,將信息以視頻、圖片、文字等多種形式多層次地呈現,使黨員教育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同時,通過社交媒體等互動平臺,實現了黨員不同程度的參與、互動,增強了黨員教育的體驗感和獲得感。
(三)共享性與整合性
全媒體打破了傳統教育資源的局限性,使得優質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得以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共享。同時,通過對各種教育資源的整合與優化,形成了更加豐富、多元的教育內容體系,讓黨員教育內容更加便捷傳遞,可以實現黨員隨時隨地學習。
二、全媒體時代下黨員教育創新的必要性分析
(一)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出臺的《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在黨員教育管理信息化章節中明確規定,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改進黨員教育管理工作。[2]由此可見,在信息化的浪潮中,黨員教育信息化已然成為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這既是順應數字經濟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黨建工作改革創新的必然要求。
(二)提升黨員教育效果的客觀需要
全媒體正在潛移默化改變著我們學習、工作與思維方式,傳統的面對面授課、集中學習的黨員教育方式已難以滿足黨員的學習需求和習慣。全媒體可以通過采用個性化、互動式、多媒體的教育形式,以龐大的數據庫為支撐,源源不斷提供優質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使得黨員教育內容更加立體、全面,有助于激發黨員的學習動力,提高教育效果。
(三)推動單位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
全媒體時代,信息傳播“從有限輸入源、有限時空選擇、有限內容,到無限渠道、無時無刻、無限內容”。[3]在此背景下,使用全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能夠提升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還能夠促進單位文化的繁榮發展。
三、全媒體時代下黨員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黨員教育工作體系和方法有待改進
傳統的黨員教育工作體系和方法在全媒體時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考驗,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因此,現有的黨員教育工作體系和方法必須不斷地更新和改進,以適應新技術帶來的一系列變革。其中,包括黨員教育工作教學手段、教學內容和教育管理模式等都需要根據全媒體時代的特點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改變。
(二)媒介素養有待提升
為了滿足新時代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更加注重媒介素養的培養,這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實踐和總結來實現,需要了解和掌握各種新媒體的特點、優勢和不足,以便更好地選擇合適的媒介來開展黨員教育工作。同時,他們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新媒體技術,以便更好地實現教育內容的傳播和推廣。黨員干部也需要通過不斷加強學習和實踐,熟練掌握新媒體技術應用技巧,將學習到的知識和技能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內容創新有待加強
在傳統的黨員教育中,往往以理論灌輸為主,采用說教和灌輸的方式進行教學,其目的是讓黨員學習掌握黨的理論知識,提高思想境界,加強黨性修養。然而,這種教育方式卻往往忽視了黨員的主體地位,容易使黨員產生抵觸情緒,從而降低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影響黨員教育的效果。由于理論知識內容相對枯燥、道理深奧,在學習過程中會打擊黨員學習興趣,往往需要花費較長時間才能理解掌握,這也導致黨員對于學習的動力不足,難以產生共鳴。
(四)輿情環境管控難度加大
在這個“人人皆媒,萬物皆媒”時代,信息開源化導致真假難辨。在此背景下,思政工作會受到諸多因素影響,其中輿情信息的影響不容忽視。大量的復雜信息和真假難辨的資訊在網絡上迅速傳播,這些信息涉及了多元化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容易對黨員干部的思想產生影響,導致其思想認識出現偏差。
四、全媒體時代下黨員教育工作創新實踐的路徑
(一)構建“全媒體+”黨員教育工作格局
基于全媒體的特點,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多種媒介形態共存的黨員教育平臺。以互聯網思維、全媒體視角審視和謀劃黨員教育工作,通過采取優化政策措施、創新體制機制、重塑管理流程、加大技術革新等手段加快全媒體和黨員教育工作融合步伐,建立以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優質內容為核心的“全媒體+”黨員教育生態。優化資源配置,充分利用線上線下的教育資源,加快推進內容聚合、數據整合、智能服務,實現線上線下教育的有機結合。通過線上平臺提供便捷的學習途徑和豐富的教育資源,通過線下活動增強黨員的參與感和歸屬感,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立體化的“全媒體+”黨員教育工作格局。
(二)加強黨員教育工作方法創新
為了提高黨員教育的效果和質量,需要不斷對黨員教育工作方法進行創新。首先,對黨員的需求開展深入調研,了解他們的背景、興趣和能力,設計出針對性強、內容豐富的教育方案。其次,可以提供優質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和打造互動交流空間,比如微課、慕課、直播講堂等多種形式的課程,同時利用5G全息投影、VR、AR等技術手段,這樣可以讓黨員們在學習過程中更加生動、有趣,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相關知識,打造更加多元化、沉浸式、創新化的黨員教育模式。此外,可以加強黨員之間的交流合作,通過互動游戲、論壇討論、頭腦風暴、在線問答等活動,讓黨員們互相交流學習心得和經驗,激發黨員探索欲,增強黨員獲得感。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素質和能力,選拔和配備有較高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和業務能力的人員,把優秀的人才選拔到思想政治工作隊伍中來,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全員新媒體技能培訓,不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素質和能力。為了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全媒體時代的要求,我們需要注重媒介素養培育,開設專門課程,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養和教育能力。媒介素養是一種重要的素質,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備較高的媒介素養,才能準確地理解新媒體,才能正確地使用新媒體,最終實現全媒體有效管理。同時,可以鼓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積極參與全媒體黨員教育的研究與實踐,推動黨員教育模式的不斷創新。
(四)堅持內容為王
結合當下時政熱點和黨的理論發展,不斷更新單位黨員教育資源庫,使之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黨員。在更新過程中,將黨員教育與新媒體技術相結合,可以采用制作微課程、短視頻、H5等形式,通過具體的事例,形象地將理論知識與單位實際相結合,從而使黨員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身臨其境,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的知識,提高黨員思想政治素質和綜合素養。此外,黨員教育內容可以與調查研究、實踐體驗、志愿服務等相結合,從而實現學用結合、學以致用。
(五)用技術深化管理手段
合理運用大數據分析和AI技術,對黨員學習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從學習數據中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和規律,從而準確把握黨員學習的狀況和需求。通過對黨員學習行為進行深度追蹤和評估,不僅可以了解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效果和遇到的問題,還能根據他們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學習計劃和教學方法,實現個性化的教育管理和輔導。根據黨員的學習需求和興趣點,通過大數據分析和AI技術精準定制個性化的教育內容,實現黨員教育管理的精準化和智能化。
五、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已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隨著AI、區塊鏈、5G、云計算、數據庫等技術蓬勃發展,全媒體時代開拓了黨員教育工作新局面,也帶來了機遇和挑戰,這就迫切要求我們要適應新形勢,黨員教育工作要想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就必須充分利用全媒體技術手段,對黨員教育工作進行不斷的創新與實踐,以此促進思想政治工作在單位深入開展。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鐘杰.全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創新研究[D].山東:山東大學.2023.
[2]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EB/OL].https://www. gov.cn/zhengce/2019-05/21/content_5393554.htm,2019-05-21.
[3]喻國明.未來媒介的進化邏輯:“人的連接”的迭代、重組與升維——從“場景時代”到“元宇宙”再到“心世界”的未來[J].新聞界.2021(10):56.
(作者簡介:孫文歡,北京教育融媒體中心,數字編輯,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