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等研究方法,通過梳理、深入分析廣東省競技體育發展狀況。指出廣東省在高質量發展視域下競技體育發展面臨著體育場館建設和基礎設施滯后、體育組織和管理不規范、人才培養機制不完善、同質化競爭加劇及社會關注度和支持度不足等挑戰。揭示了問題的成因:體制機制不完善、后備人才不足、管理模式滯后、市場營銷不足和缺乏資金支持等。并提出建立多元化的資金來源;創新運營模式,提高市場化水平;提高競技體育運動員的整體素質;開展體育文化宣傳,推動社會體育健身事業發展和建立健全的監管機制等破解策略,帶動廣東省競技體育行業發展,實現彎道超車。
關鍵詞:廣東省;競技體育;高質量發展;破解;路徑
[*基金項目:2021年度廣東省高等教育改革項目:新師范教育與服務社會特色的體育保健學課程改革模式研究(項目編號:202129)。
作者簡介:陳春莉(1988—),博士生,助教,研究方向:教育學、運動訓練學。]
Problems, Causes and Solutions i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EN Chunli
(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512005, Guangdong, China)
高質量發展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新要求,也是廣東省經濟發展的方向之一。競技體育是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與高質量發展密不可分,體育產業是廣東省重點發展的戰略產業,高質量發展是其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1]。競技體育對于廣東省培養優秀人才、提高吸引力和知名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其發展關系到廣東省總體質量和競爭力的提升[2]。經過現場走訪及組織專家訪談發現廣東省競技體育體制機制不完善、管理模式滯后、后備人才不足等,影響了其高質量發展[3]。深入探討廣東省競技體育發展的困境、致因及破解策略,不僅是建設體育強省的必要舉措,也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有助于為廣東省競技體育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實際的政策建議和發展思路。
1" 研究方法
1.1" 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內容,使用中文數據庫和英文數據庫,如CNKI、萬方數據、PubMed、Web of Science等對相關文獻進行檢索。中文關鍵詞包括“競技體育”“困境”“廣東省體育競技發展”“破解”“體育后備人才”“體育場館”等等,初步獲得109篇論文,按照納入和排除標準最終獲得有效論文57篇,為本研究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1.2" 專家訪談法
訪談法是一種定性研究方法,包括提出開放式問題,以便與受訪者交談并收集有關該主題的數據。為了更好地分析影響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廣東省競技體育發展的困境、致因及破解路徑,采用焦點小組訪談和電話訪談的方式對國內一些專業研究人員和專家進行了訪談,了解廣東省競技體育發展的現狀,并聽取專家的建議。從而為論文的寫作提供更全面的材料。
對13位專家進行訪談,并對訪談的內容進行了效度檢驗,在訪談的內容安排上,經專家評價的測試項目IOC均值在0.94以上,見表1。
2" 廣東省競技體育高質量發展的現實困境
2.1" 體育場館建設和基礎設施滯后
廣東省競技體育場館建設和基礎設施滯后,數量不足,網絡不暢通,缺乏一些體育場館[4]。
歷史問題。廣東省相對較早地開展體育活動,但在體育場館建設和基礎設施方面起步比較晚。雖然已經有多個大型體育場館,但也存在老化、損壞、低效等問題。如廣州體育館位于廣州市越秀區,建于1987年,是廣州市體育場館的代表性建筑之一,但由于年代久遠,建筑結構老化,存在消防安全設施不足、停車位不足等問題[5]。深圳體育場于1993年建成,目前該場館除了部分羽毛球、臺球等運動場地外,其余的場地多年未開放使用,導致場館資源浪費[6]。東莞市體育中心位于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是東莞市體育場館的代表性建筑之一,由于年代久遠,已經降為三級場館,多年來未進行重大的改造。如今的珠海市體育館,存在場館的燈光設備、音響設備、空調等老化,運行效率降低,交通不方便等問題。惠州市體育館建于1991年,該場館存在基礎設施老化、設備陳舊,停車場不足,員工設施不足等問題,影響了場館的使用效果。
土地資源受限問題。廣東省是一個經濟發達、人口密集的省份,土地資源十分緊缺,無法滿足體育場館的擴建與建設需求。如美麗華體育公園,美麗華體育公園是深圳的一座大型綜合性體育公園,包含體育館、游泳館、網球館、羽毛球館等多個場館,但這座建筑的建設需要大量土地資源,附近地區的房價和商業價值也受到其影響,導致周邊地區的土地成本高昂[7]。深圳市體育中心是深圳市最具特色的一個體育場館,包括籃球館、游泳館、體操館等,但其建設面積達到12.8萬平方米,需要大量的土地資源,加之位于市中心地區,導致土地成本極高。深圳大運中心是深圳市體育新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包括了游泳館、田徑場、體操館、籃球館等多個體育場館,其建設面積高達24.3萬平方米,需要大量的土地資源,使用了原深圳市安寧村的土地。由于土地資源緊張,導致周邊地區的土地成本加大,同時限制了廣東省體育場館建設的規模和空間。
城市規劃缺乏體育設施規劃問題。查閱相關文獻發現,廣東省人口密集,城市規劃一直以來缺乏體育設施規劃,導致大量城市開發項目中缺少體育設施建設。如珠海橫琴新區是由廣東省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共同合作開發的一座新城,因地理位置等因素,日益成為大灣區的重要中心。然而,由于城市規劃缺乏體育設施規劃,導致在城市開發過程中未考慮足夠的體育設施建設,且建成的一些設施也不夠完善,如球場缺乏種類、籃球場地建設不達標等問題。另外,順德區是佛山市的一個重要城區,區內的城市開發也較為活躍,由于城市規劃缺乏體育設施規劃,導致在城市開發過程中未考慮足夠的體育設施建設,許多小區在建設時也未考慮配備足夠的體育設施,使得該區域的體育設施建設不夠完善。
投資不足問題。體育場館建設需要大量投資,同時投資回報期長,因此,懈怠和缺乏投資意識成為了現實問題。體育場館建設需要大量投資,與其他基礎設施建設相比,其建設成本更高,投資回報周期較長,這導致了許多體育場館的建設經費不足,甚至停滯不前。同時,由于缺乏足夠的投資,一些體育場館的設施陳舊、管理水平低下,無法滿足市民的體育需求,從而加劇了社會對足夠的體育設施資源的需求。收入來源單一,體育場館的收入主要來源是門票收入及廣告費用等,而這些收入波動性非常大,如果一些富人贊助一些大型體育場館,則可能會使體育場館建設時的經費更加合理,因此尋找豐富多樣的收入來源也是非常必要的。體育場館的建設成本非常高,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能立即回收這些資金,即使有了資本支持,也需要一定的財務回報受托人保證。不能忽視經營成本高問題,體育場館的經營成本非常高,除了設施設備的維護保養、人力成本、照明設備運營成本等基本成本以外,一些體育場館還需要購買更多的場設和器材、改善場地環境等,這是進一步提高運營成本的必要性。
管理體制不完善問題。在體育場館建設和基礎設施方面缺乏現代化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機制,導致資源無法合理配置和投入[8]。管理體制不完善是導致城市體育設施建設和基礎設施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機制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城市體育設施建設和基礎設施的管理通常是由政府或行業主管部門直接管理,但這種傳統的管理模式越來越難以適應現代化的城市體育設施需求。當前許多城市體育設施都缺乏現代化的信息化管理和監控系統,管理運營不完全基于數據分析和判斷,而是基于人工經驗和主觀判斷,這樣的管理體制既低效又無法確保城市體育設施的使用效率和運營質量。隨著科技發展,城市體育設施的智能化服務和安全系統變得越來越受到關注,許多城市體育設施的服務水平和安全系統都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改進,以滿足市民的需求和保障使用者的安全。城市體育設施建設和基礎設施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和資金,隨著管理人員的更替和政策調整,很多體育設施建設和基礎設施的管理機制難以維持,特別是在長期的發展規劃和建設需求下,這種問題會進一步加劇。
2.2" 體育組織和管理不規范
廣東省競技體育組織和管理不夠規范,存在一些經費使用不透明、管理混亂等問題,導致資源無法合理配置和投入。一方面,雖然廣東省經濟發展迅速,但在體育管理、組織和運營方面,仍然存在管理機制陳舊、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足、人才流失嚴重等問題。這些問題導致了體育組織和管理的流程效率低,例如一個項目從規劃、建設、運營到管理流程中出現較多的環節缺少知識的專業人士參與,具有很強的人情色彩,資源配置不夠科學化、合理化,導致了體育組織和管理效率及效益難以顯現。另一方面,廣東省競技體育運動的市場化程度不夠,缺乏強有力的商業推廣和市場開發。這導致一些競技體育項目在籌備或者運營過程中遇到了資金難、政策受限等問題,導致一些投資者不愿意為此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資金。
2.3" 人才培養機制不完善
廣東省雖然已經成為了全國重要的體育人才培養地,但人才培養機制依舊不夠完善,還需加強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數量[9]。
人才培養機制不完善導致缺乏優秀教練員和管理人才[10]。優秀的教練員和管理人才是廣東省競技體育發展的關鍵,由于培養機制不完善,人才的質量和數量都難以保證,缺少具有高水平技能和豐富經驗的教練員和管理人才,無法有效推動廣東省競技體育事業的發展。以廣東省足球行業為例,雖然廣東省在過去曾獲得過許多足球賽事的優異成績,但是當下廣東省足球事業面臨缺乏足球人才儲備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人才培養機制不完善,與大連、上海等強勁的足球人才市場相比,廣東足球的人才儲備相比較低,尤其教練員和管理人才達到高水平的明顯不足。這也導致廣東省與其他地區的足球比賽難以獲得勝利,無法達到目標。而且廣東足球的培養機制缺乏全球化的視野和高水平的理念,績效和經驗虛有其表。在未來,如果廣東省足球能夠在制度上加大對足球人才的投入和建立更加高效的人才選拔和培養機制,才能達到國際化競爭的水平。
培養機制不健全導致年輕人的投入不足,缺乏完善的體育人才培養機制,廣東省的年輕人對于體育職業的認可度和投入度不足,導致廣東省競技體育發展的持續性和未來性受到影響。學校體育教育是培養廣大青少年體育素質和掌握技能的主要途徑。但廣東省目前學校體育教育薄弱,沒有完備的體育教育體系和配套的教學設施,造成體育教育與實際職業需求之間的明顯脫節。
2.4" 同質化競爭加劇
廣東省競技體育場館建設和實力發展相對較好,但同質化競爭加劇,導致廣東省難以在全國范圍內獲得更高的競爭力[11]。場館建設過多導致競爭加劇。廣東省競技場館建設過多,產生了競爭過度的現象。由于場館同質化,導致了場館之間的競爭格局趨同,競爭加劇,進而難以獲得足夠的消費者參與,形成一定的浪費。項目重疊度高導致競爭加劇。廣東省的體育項目重疊度較高,即多個場館都開展同一體育項目的比賽或訓練,導致同質化競爭進一步加劇,難以實現優勝劣汰和精細化的管理。價值鏈拼接不合理導致“價格戰”競爭。由于價值鏈拼接不合理,各個環節之間的協作效率不高,導致價格空間較小,難以通過差異化競爭來提高競爭力,只能通過價格戰等方式來擴大市場份額,導致競爭加劇。
2.5" 社會關注度和支持度不足
廣東省競技體育的社會關注度和支持度并不高,缺乏足夠的社會資金和人力投入,也缺乏對競技體育的認知和理解[12]。廣東省目前的教育資源配置不均,且大部分資源集中在城市地區,運動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質量都較低,讓很多居住在農村和較為偏遠地區的人群,對于競技體育缺少學習和參與的機會和平臺。以廣東省普及度較高的籃球運動為例,由于籃球資源集中在城市地區,導致部分農村和偏遠地區的學校籃球設施和教練力量缺乏,學生無法得到高水平的籃球教育。同時,由于資源不均衡,城市籃球項目的競爭程度較高,城市的優質籃球資源幾乎被壟斷,這使得來自農村和偏遠地區的籃球運動員很難得到公正的競技機會和相應的培養。除了籃球運動,其他體育項目也存在著類似的問題,尤其是在農村和較為偏遠的地區,由于缺少足夠的體育設施和師資力量,許多體育項目在這些地區的普及程度和教育質量都相對較低。這些問題都阻礙了廣東省的競技體育事業的全面發展。因此,需要通過加大對農村和較為偏遠地區體育設施和師資力量的投入,并加強對于體育教育普及的推廣,來提高農村和較為偏遠地區的競技體育發展水平。此外,媒體宣傳缺乏透徹性,廣東省的媒體在宣傳競技體育方面缺乏針對性和深入性,缺少對于競技體育的全方位宣傳推廣,無法讓更多的人了解到競技體育的重要性和價值。
3" 廣東省競技體育高質量發展現實困境的致因
3.1" 體制機制不完善
廣東省競技體育機構層次不夠清晰,沒有明確的職責分工,各機構之間協調不夠,管理體制和體制創新力度不足,影響了競技體育的高質量發展。廣東省內有多個競技體育比賽的組織機構,如廣東省體育局、廣東省籃球協會、廣東省足球協會等,這些機構雖然分工不同,但管理職責往往出現某部分重疊,例如組織全省籃球比賽的工作既由廣東省體育局主管,同時也可能由廣東省籃球協會負責,這就導致相互間競爭不足,管理效率低下,出現了人力、物力和財力等資源浪費的情況。
廣東省競技體育的管理機制與市場化的現代經濟體制之間存在著不協調的問題。廣東省競技體育機構在體制上仍然沿用著國家行政管理體制,這是傳統的行政管理模式,難以適應市場化的潮流,難以有效適應市場變化和需求[13]。各級機構之間職權不明,機構層級較多,職權重疊,職責不清,造成工作重復和效率低下,難以達到高效管理。現存的管理機制問題導致競技體育機構之間缺乏競爭,對于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等方面均有不利影響。具有官辦化的傾向,通常來說,官辦體育團體的運營成本較高,管理效率相對較低,對競技體育領域的高質量發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3.2" 后備人才不足
雖然廣東省在體育人才培養上投入了大量的資源,但光靠數量并不能保證質量[14]。存在著人才培養機制不健全、后備人才內部競爭激烈等問題,導致優秀人才流失或者難以培養。比如,廣東省在足球人才的培養上投入了大量資源,雖然年輕的足球運動員數量眾多,但足球人才培養的機制和內部競爭也十分激烈。由于存在多種足球賽事和多個足球俱樂部,運動員的選擇面廣,使得后備人才內部的競爭十分激烈。同時,培養機制不健全,訓練、比賽等環節缺乏科學性和系統性,導致了人才浪費和流失的問題。這些問題表明,廣東省的體育人才培養目前的問題不在于人才的數量不夠,而是在于培養質量和機制等方面存在不足。
培養機制不完善。在體育人才培養方面,廣東省現有的培養機制還未能完全順應市場化的需要,缺乏有效的人才選拔機制和培養模式。后備人才內部競爭激烈。廣東省內部還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很多有潛力的后備人才沒有獲得足夠的發展機會。這就導致優秀人才流失或者選擇離開競技體育領域。職業發展前景不確定。在廣東省,不僅是職業體育運動員的發展前景不明朗,就連教練員以及裁判員等相關職業發展也往往沒有太多的突破機會,難以吸引優秀人才留在體育領域。投資不足。雖然廣東省在國內體育人才培養方面的投入已經算是很大,但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其投資還是顯得不夠充裕。
3.3" 管理模式滯后
廣東省是中國競技體育的重要發展基地,擁有眾多體育人才和優秀的競技體育項目[15]。但是,廣東省在其競技體育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存在著現實困境,其中之一就是管理模式滯后。例如,當前廣東省的競技體育管理主要依賴于國家和地方政府的管理機構,而這些機構的專業體育管理人才相對不足,缺少對競技體育運營、市場化營銷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深入了解和有效管理經驗。此外,當前廣東省的競技體育訓練基地、體育學校等機構管理不規范,存在著不少的管理漏洞,導致了競技體育運動員的訓練效果不佳。同時,由于競技體育發展較為迅速,原有管理體制和管理機制已無法充分發揮作用,需要進行改革與創新。這些問題都表明,廣東省目前的競技體育管理模式滯后,需要采取相應的改革措施,以適應競技體育高質量發展的需求。
首先,管理體制和管理機制滯后。傳統的體育管理機制無法滿足現代競技體育的需求,一些政策和規章制度未能與時俱進,導致競技體育管理難度加大。其次,競技體育人才培養模式滯后。現行的競技體育人才培養模式主要依賴于體育學校和訓練中心,而這些機構存在一些制度約束和管理問題,在競爭激烈的現代化體育系統中可能難以滿足競技體育人才培養的需求。再次,關注度、資金和資源傾向于部分熱門競技項目。一些項目受到資金、資源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而其他科目的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這會導致整個體育行業發展不平衡,影響競技體育的整體水平和潛力發展。最后,競技體育與社會發展不平衡。競技體育作為一項綜合性的社會事業,需要與社會發展整體保持同步,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競技體育與社會發展之間出現了分裂現象,導致競技體育的發展滯后。
3.4" 市場營銷不足
競技體育是一項獨特的行業,和其他的商品和服務不同。競技體育不僅僅是一種運動,更是一種文化和社會現象,需要深入挖掘其內在價值和市場潛力。但是,廣東省競技體育現實困境的市場營銷不足。首先,競技體育文化和市場價值未得到充分挖掘。競技體育項目在競技、規則、技巧、人才等方面具有其獨特性,在文化和市場價值方面也有著很大的潛力。然而,當前廣東省在競技體育市場營銷方面還比較薄弱,缺少對競技體育文化和價值的深入挖掘和宣傳利用。其次,廣東省的競技體育運營模式落后。傳統的競技體育運營模式依賴于政府的資金和資源支持,存在著對市場的依賴不足、對商業模式的創新不足等劣勢。在現代市場經濟的背景下,需要進行更加開放、靈活、可持續的競技體育市場化運營模式創新。最后,缺少專業化、市場化的競技體育營銷管理隊伍。相比于其他的體育項目,競技體育運營和市場化的營銷管理要求更高,需要具備專業的競技體育知識和市場營銷經驗。但是,當前廣東省競技體育營銷管理隊伍相對不足,缺乏專業化和市場化運作的人才。
例如,廣東省的某個籃球俱樂部在賽事推廣和市場營銷方面存在不足。盡管該籃球俱樂部具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和球迷支持度,但在商業化運營和市場化營銷方面還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在賽事推廣方面,該俱樂部缺乏有效的宣傳和推廣平臺,沒有充分發揮新媒體和數字化營銷的優勢,導致賽事吸引力不足。在市場化收入方面,該俱樂部過分依賴政府的贊助和補貼,缺少自主創收的能力和經驗,導致收入水平不高。此外,俱樂部營銷管理隊伍相對薄弱,缺乏專業的競技體育知識和市場營銷經驗,也限制了其在商業化運營和市場化營銷方面的發展潛力。這些問題影響了籃球俱樂部在廣東省競技體育行業的競爭力和發展潛力,需要通過市場化營銷創新來解決。
3.5" 缺乏資金支持
雖然廣東省一直以來都非常注重體育事業的發展,但有時候資金投入有限,競技體育運營及比賽組織的各個環節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影響了發展質量[16]。首先,傳統的政府補貼及贊助渠道不足以滿足競技體育高質量發展的需求。由于競技體育比較特殊,需要大量的資金用于場館維護、人才培養、運動裝備等方面,傳統的政府補貼及贊助渠道很難滿足這些資金需求。與此同時,政府的資金預算也存在限制,很難長期為競技體育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其次,競技體育市場化收入水平不高。在競技體育運營和管理方面,缺乏良好的市場化運營機制和商業化運營模式,不利于俱樂部等機構通過比賽、商業簽約、贊助等方式獲得更多的商業收入。這種情況下,機構的資金來源受到限制,有時只能依靠政府補貼等方式來確保生存和發展。最后,民間投資的投入比例不高。在傳統的體育領域中,體育機構一般由政府壟斷,缺少民間資本的投入。盡管有不少的人支持競技體育行業的發展,但是受到資金回報率等類似限制,大部分民間投資很難真正投入到競技體育中。這也限制了競技體育的融資渠道和資金來源。
廣東省某個足球俱樂部面臨資金問題,導致競技體育運營及比賽組織的各個環節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影響了發展質量。該足球俱樂部本身在全國范圍內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球迷支持度,但在經營管理和賽事組織方面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由于足球俱樂部缺乏穩定的資金來源,導致運營管理和俱樂部發展困難重重。俱樂部成員薪水和設施設備更新等都面臨成本壓力,且競爭對手多是政府或國際公司運營的球隊,這些球隊具有更為豐富的資金支持。
其次,該俱樂部在賽事組織方面,由于資金限制,往往難以組織高水平的國內外友誼賽、友誼邀請賽等重要賽事。其結果是,缺少比賽機會的球員無法獲得更多的成長,而且賽事的營收也受到限制,無法獲得豐厚的收益。
此外,足球俱樂部的商業價值也存在一定問題,比如缺乏針對品牌和粉絲的授權和控制,贊助商和俱樂部之間的商業合作不夠廣泛深入。這也限制了俱樂部商業化發展的潛力和動力。
4" 促進廣東省競技體育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4.1" 建立多元化的資金來源
政府應該通過出臺相關政策激勵和鼓勵民間資本和社會投資等多元化的資金來源進入競技體育市場,以提高現有的資金體系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17]。在廣東省競技體育中,資金來源單一、財政投入比例大等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競技體育高質量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因此,建立多元化的資金來源可以使廣東省競技體育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優化配置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和財政資金的預算管理水平,保證競技體育資金的穩定性、可持續性。吸引民間資本進入競技體育市場,創立相關的資金鼓勵政策,吸引民間資本進入競技體育市場,減少體育產業的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政策風險,從而為競技體育提供可持續的資金支持。
建立社會體育客戶購買體育(賽事、贊助、品牌等)服務的支撐機制。這意味著可以通過提供更好的服務加強和運動員和觀眾互動,加深球迷對賽事和品牌的忠誠度,進而吸引更多的觀眾和贊助商參與競技體育市場。政府可以提供一系列的企業服務,并減少輸入競技體育市場的門檻,使得更多的企業愿意投入資源,提升市場規模。建立完善的稅收、獎賞、市場營銷等共同支撐機制,以進一步保證競技體育市場的平穩運行和體育事業的全面發展。同時應該成立獨立的審計機構,對于各種體育項目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透明的監察與審查,讓投資者和買家可以很方便地知道使用情況,使更多的投資者愿意參與其中。
例如,廣東省某足球俱樂部如果僅僅依賴政府財政投入,一旦財政支出不足,就會影響該俱樂部的賽事和發展,甚至導致該俱樂部解散。因此,該足球俱樂部可以采取多種策略來建立多元化的資金來源,以避免過于依賴政府財政投入。
4.2" 創新運營模式,提高市場化水平
加強競技體育與商業的結合,推動競技體育市場化水平的提升[18]。開展積極的外聯活動,擴大球隊的品牌影響力,拓寬俱樂部贊助商等商業伙伴的合作,增加收入來源,提高盈利能力。
通過應用數字化技術,提升俱樂部和賽事的數字化運營和管理水平,拓寬俱樂部收入渠道。比如,建立電子商務平臺、推出賽事直播平臺、打造線上社交平臺以及數字化票務管理等等,可以幫助俱樂部實現數字化賽事營銷和票務運營,進而增加營收。推廣品牌文化,俱樂部可以通過推廣品牌文化,擴大知名度,提高競技體育的市場化水平。比如,發布品牌宣傳片、舉辦品牌活動、設計品牌周邊產品等等。采用開放式管理,讓社會力量參與運營,激發社會創新潛力,完善運營模式并增強市場競爭力。比如,建立教育體育合作項目、開放場館提供文化體驗服務、與球迷建立互動交流平臺、與企業合作共建競技體育產業鏈等等。構建競技體育產業鏈,充分利用現有的社會資源和要素,形成產業協同,完善競技體育產業已形成的上下游供應鏈。例如發展競技體育相關產品的代工產業、發展競技體育名流經紀產業、發展無人機拍攝競技體育賽事影像服務等等。
舉個例子,廣東宏遠籃球俱樂部的商業化發展模式,以闡述競技體育與商業的結合,推動競技體育市場化水平提升。廣東宏遠籃球俱樂部是廣東省領先的籃球俱樂部之一,在推動競技體育市場化的過程中,采取了多種措施來加強競技體育與商業的結合,提高競技體育市場化水平。廣東宏遠籃球俱樂部在擴大品牌影響力方面做了許多工作,積極開展外聯、與商業伙伴合作,拓展了大量的贊助商,如騰訊、知名運動品牌安踏、頂級豪車品牌保時捷、酒類大品牌百威、國際旅游品牌凱悅等等,從而增加了俱樂部的收入。廣東宏遠籃球俱樂部在商業化運營方面也有著較高的水平。俱樂部與多家互聯網公司合作,建立了一套全方面、立體化的俱樂部營銷系統,并通過開發球迷節目、賽事文化產品、電商平臺等多種方式,改善球迷體驗,增加營業額。廣東宏遠籃球俱樂部不僅在籃球場上盡力拼搏,在履行社會責任、參與公益方面也非常積極,與多家慈善組織、非營利組織合作,組織公益活動,為當地社區發展做出貢獻,不僅提升了俱樂部對社會的影響力,也為拓寬收入來源提供了渠道。
4.3" 提高競技體育運動員的整體素質
政府應該進一步加大對體育后備人才的投入,加強人才培養、選拔和輸送工作,打造更多的體育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培育具有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的青年運動員和人才。競技體育是在扎實的基礎訓練基礎上練就的高水平運動技能。因此,在提升競技體育運動員整體素質的過程中,必須強化基礎訓練,建立穩固的訓練基礎。競技體育教育是提高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應當優化競技體育教育的體制機制,制定適合當下社會發展需要的競技體育教育體系,培養出高素質的競技體育運動員。競技體育發展需要不斷創新。應當加強競技體育技術研究,推動競技體育科技創新,提高競技體育運動員的綜合素質。為了提升普通志愿者、專業教練、高水平運動員等競技體育領域人才素質和能力,建立和完善競技體育人才培養體系,深入挖掘和培養具有潛力和能力的青年運動員和教練員,為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提供持續的人才支持。為了保持廣東先進性、領先性,競技體育人才培養應當注重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與弘揚,不斷挖掘這些傳統項目的特點和優勢,推動傳統體育項目向更高的水平發展。
以廣東省的“足球夢”行動為例,充分說明政府是如何實現對體育后備人才的投入。廣東省政府高度重視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并于2018年推出了“足球夢”行動計劃,旨在推動廣東省足球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提高廣東足球隊的國際競爭力。廣東省政府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向廣東省內優秀足球俱樂部投入10億元人民幣,用于加強足球后備人才的培養工作。通過投入資金,吸引更多的人才參與到廣東省足球事業的發展中來,同時推動全省足球運動的發展。政府在“足球夢”計劃中還提出了建立完善的青訓體系,培養更多的優秀足球后備人才。該體系涵蓋了梯隊建設、教練培訓、比賽系統等多個方面,旨在讓優秀青年球員得到更好的足球教育和訓練,為足球職業化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政府還計劃在全省范圍內建設足球特色學校,培養更多的優秀青年足球人才。這些足球特色學校將擁有一流的足球場地和設施,配備優秀的教練團隊,針對優秀足球運動員開展系統和科學的訓練和比賽,提高運動員的綜合素質和競技能力。通過“足球夢”行動計劃的落實,廣東省政府加強了對體育后備人才的投入,培養出大批具有競爭力和成長潛力的青年足球人才,打造出多個體育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成為廣東省體育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4.4" 開展體育文化宣傳,推動社會體育健身事業發展
推廣全民健身理念,加強人們對于體育文化的認識和了解,增加個人參與體育運動的意愿與信心,推動社會體育健身事業不斷發展[19]。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加強體育文化的宣傳和推進,讓更多的人了解、熱愛、參與體育活動,激發人們對體育事業發展的濃厚興趣和熱情。建立和完善廣州市、深圳市等文化體育活動中心,打造多樣化的文化體育品牌,鼓勵廣大市民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營造體育文化氛圍。支持和鼓勵各種體育品牌、文化產業的發展,以體育相關產品、服務的開發為主從而促進體育文化上的產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促進社會體育健身事業的發展,通過開展廣場舞、健身操、自行車旅游等形式,提高廣大市民的體育健身意識和參與度,在推動全民健身事業發展的同時,積極跟進部分市民體育健身重點群體、特殊群體的健身保健需求。整合體育賽事、文化等資源,舉辦全省性體育賽事的同時開展相關文化活動,推動體育輕松文化風尚,提高社會認同度和參與感,進一步帶動體育產業現代化發展。
以深圳市的“全民健身日”活動為例,說明推廣群眾性全民健身的理念如何推動社會體育健身事業的發展。深圳市政府每年都會在8月8日舉辦“全民健身日”活動,以推廣全民健身的理念,增強廣大市民體育健身的意識,促進社會體育健身事業發展。這個活動從2014年開始舉辦,已經成為深圳市最大的全民健身活動,每年都吸引上萬市民參與。具體來說,“全民健身日”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開展體育比賽、表演、健身講座等多種形式。例如,2023年,深圳市各個社區都會組織不同的體育賽事,如籃球、足球、羽毛球等,讓市民們在比賽中享受運動的樂趣,同時增強身體素質。此外,活動還會邀請專業健身教練開展特別講座,教市民簡單易學的健身方法,并在活動現場設立健康體檢站,為市民提供全面的健康檢查和評估。通過這些全民健身的活動,深圳市政府積極推廣“運動健康、幸福生活”的理念,增強市民體育健身的意識,同時為市民提供了更加方便、實用的體育健身服務。這些措施不僅促進了廣大市民身體素質的提升,同時為社會體育健身事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4.5" 建立健全的監管機制
建立一套完善的、規范的體育管理機制,并且制訂相應的規章制度和管理規定,對體育產業進行有效監督和管理[20]。政府應提高監管效能,加強對比賽等運動活動,以及運動場館和設施的安全保障和風險防控。在廣東省政府的領導下,成立專門的體育產業監管機構,對所有的體育產業、體育組織、體育賽事進行統一管理和調控。通過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標準,實行定期檢查和監測,確保所有體育賽事和相關活動安全、有序和規范進行。制定各類競技體育賽事的管理規范和標準,逐步提高競技賽事的組織水平和比賽質量,樹立勇攀高峰的精神風貌。從教育的角度出發,加強學校體育教育體系建設,規范體育教學行業的管理,并加強對培訓機構和教練員隊伍的培訓和管理。加強對體育品牌和知識產權的保護,防止盜版、抄襲現象出現,同時制定和完善相關規范和標準,防止不厚道的競爭行為產生。
參考文獻
[1]李帥帥,楊尚劍,董芹芹,等.新發展階段群眾體育綜合實力的生成邏輯、構成要素與提升路徑[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23,38(2):207-214.
[2]祝捷,梁劍同,貝恩渤.析中國競技體育改革與傳統文化心理[J].湖北體育科技,2017,36(1):7-
11.
[3]李圣旺,王建國.廣東省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現狀調查與發展對策[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3,20
(3):31-34.
[4]張強,王家宏.新時代我國智慧體育場館運營管理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1,55(11):62-
69.
[5]屈勝國,屈萍,謝琳,等.公私合作伙伴關系模式在我國公共體育場館市場化改革中的應用——以廣州體育館為例[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4,48
(8):37-43.
[6]張成龍.深圳市高校體育場地資源對居民開放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2,5(3):51-54.
[7]李冰川.我國經濟發達省份能源安全評價——以廣東省和福建省為例[J].煤炭經濟研究,2018,
38(7):31-35.
[8]Leigh DM, van Rees CB, Millette KL, et al.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macrogenetic studies[J]. Nat Rev Genet,2021,22(12):791-
807.
[9]佘曦,許崴.“體教融合”背景下廣州市羽毛球競技后備人才培養的優化策略[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21,41(5):49-52.
[10]劉漢權.高質量發展視域下四川省競技體育發展的困境、致因及破解策略[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23,49(2):128-134.
[11]黃祖輝,沈廷川.把生態化建設貫穿鄉村振興全領域全過程的若干思考——以湛江市為例[J].廣東經濟,2022(6):16-19.
[12]劉蘇,許蘭,湯衛東.地方足協實體化改革的制度困境與紓解之策[J].體育與科學,2021,42(1):
45-55.
[13]任波,戴俊.中國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困境、邏輯與路徑——基于“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的視角[J].體育與科學,2020,41(2):61-72.
[14]孫科,郇昌店,任慧濤,等.危機與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的中國體育敘事[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20,44(5):1-15+46.
[15]王鵬,郝文鑫,郭振.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域外實踐、共性經驗與中國路徑分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22,34(6):620-629.
[16]辜德宏,田兵兵,鄭廣霞.我國競技體育發展中社會和市場力量的成長模式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22,37(2):188-195.
[17]Shi J, Wang X, Wang E. Mycorrhizal Symbiosis in Plant Growth and Stress Adaptation: From Genes to Ecosystems[J]. Annu Rev Plant Biol,2023,22(74):569-607.
[18]Blazek V, Brùzek J, Casanova MF. Plausible mechanisms for brain structural and size changes in human evolution[J]. Coll Antropol, 2011,35(3):949-955.
[19]姚磊.鄉村振興戰略中農村體育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機制的創新路徑[J].體育科學,2022,42(6):
19-30.
[20]袁鋼.論全國性單項體育協會職責的實定化
——基于新《體育法》第65、66和67條的分析[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44(1):83-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