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黨的十九大提出“高質量發展”理念以來,社會各領域追求高質量發展已成為時代要求。中職教育作為與經濟社會發展尤為密切的類型教育,其課程質量是職業教育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關鍵。中職語文課程,在中職教育中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公共基礎課,它是學好各個專業、干好每個行業的基石,更應與時俱進,適應新時代、新行業、新市場需求。但目前關于語文課程適應性研究不足,缺乏與其他學科、專業的關聯性,課程總體依舊被“關”在“象牙塔”中。本課題組基于校企合作背景,通過任務分解,將合作經營性項目子任務融入語文教學中,以訓練學生閱讀、抓取信息的能力,提升寫作、表達技巧,訓練溝通能力、培養審美品位,通過對目標任務的完成,樹立職業自豪感、自信心,培養自主學習、延伸學習能力,為他們自身發展、行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關鍵詞:校企合作;項目導入;中職語文;課程適應性
黨的十九大提出“高質量發展”理念以來,社會各領域追求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時代要求。職業教育作為與經濟社會發展最為密切的類型教育,在不同層面將教育、經濟、民生等諸多領域緊密嵌合。而職業教育的課程質量,既是職業教育自身高質量發展,也是職業教育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關鍵。因此,以高質量發展理念為引領,提升職業教育及其課程適應性,至關重要。中職語文課程,是訓練學生閱讀并快速抓取信息的能力、訓練寫作以強化表達技巧、訓練溝通技巧以增進社交能力、培養審美品位以提升素養、通過心靈感召汲取精神力量以培養美好品質的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公共基礎課。它是學好各個專業、干好每個行業的基石,更應該與時俱進,適應新時代、新行業、新市場的需求。
一、中職課程適應性研究現狀
以“課程適應性”為研究成果關鍵字在知網數據庫檢索,可知相關研究成果近600條,時間跨度從1997年開始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歷程,涵蓋范圍從中小學教育到高等教育,成果相對豐碩;但以本項目“中職+課程適應性”為關鍵字搜索,研究成果則不過十來篇,可以說中職階段相關研究處于極度匱乏的狀態;中職語文課程適應性研究更是空白。
關于課程適應性,國內外現有的研究成果(含高職類)頗豐。
國外相關研究主要包括對課程內涵的研究;對課程開展過程的研究——以種族文化和個體差異為切入點;還有對評價方式的研究。
國內研究成果也各有側重:
一類側重于對基礎教育綜合課程開設的探討,重在強調教師寬厚的知識結構和良好的綜合能力。旨在消除各類知識間界限,以使學生形成整體性認識和全息觀念。
一類側重于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適應性研究。強調理論、實踐并行,側重理論;引導學生形成知識自我建構能力;加強教材體系建設。
一類強化“崗——課——人”適配的高職課改理念,以提升職教課程適應性。
一類強調技術變革背景下課程適應性建設,旨在通過數字化轉型等舉措推進教學品質提升。
只有極少數論文研究關注到“以‘工作任務需要’為邏輯基點”、“跨學科開放性融合”的課程體系框架構建。
二、中職語文課程適應性研究意義
由目前研究領域而言,針對中職階段的課程適應性研究不足,成果不豐,也較少立足于學生立場進行研究,且很少關注語文與其他學科的關聯性,缺乏學科整合視角。因此,本項目的研究,就顯得緊迫且必要。以高質量發展為理念,研究中職語文課程適應性及提升策略,能夠對提高教育質量、滿足市場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提升語文課程適應性基本思路
本課題主要研究如何在產業結構調整的社會大環境中,利用校企合作項目提升中職語文課程適應性。
課題組利用學校行業辦學優勢,以學校引入的校企合作項目為切入點,首先通過對學生學情的調查,了解其共性與差異性,從而對不同專業、不同成長背景的學生學習適應性有初步認知。其次,樹立開放包容的價值取向,增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溝通、理解渠道。第三,制定統一課程目標,但要根據長期校企合作項目的任務分解,構建先進的課程范式,有效銜接教育與實踐。第四,堅持自組織課程內容的開發,在日常教學中融入校企合作項目子任務,強化不同專業的資源共享。第五,關注學生差異性,注重均衡與協調,堅持公平性。第六,利用信息化手段,使課程發展邁向智慧化和信息化。第七,構建家校協同體系。第八,進行多元化課程評價。
四、本研究的創新點與突破點
本項目所謂的“語文課程適應性”,便是教學計劃安排、課程內容設置、教學過程安排、教學評價體系等既要適應學生學情與學校實際,又要適應國家產業結構調整、行業發展變化。因此課題組旨在研究如何利用學校行業辦學優勢,緊扣產業、行業需求,以校企合作項目為切入點,通過對項目的任務分解,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基礎學科與專業的相互滲透與整合,使師生雙方在完成項目子任務的同時提升文化與專業素養,并觀照學生個體、鼓勵學生培養自主能力、釋放個體潛能。
如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專業的學生,不能只停留在專業知識學習與技能訓練上。在校企合作酒店運營項目中,涉及到酒店產品服務設計、軟文推廣、顧客群畫像等工作,語文課程可以通過提取具體經營性項目子任務發布閱讀、寫作、交流任務,培養學生抓取和傳達信息的能力、高效溝通的能力、審美能力等,并訓練學生如何有效地通過圖文將酒店產品信息傳遞給目標人群。
通過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的語文課程適應性研究,課題組將建立起與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相吻合的課程開發體系,并進一步完善與崗位人才需求相契合的課程內容構建;在策略實施過程中,注重能力培養與學生未來崗位的高度耦合,并優化課程質量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高職課程適應性提升的策略研究》,溫貽芳、張琦英、桂德懷,《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2年第32期;
[2]《高質量發展視域下職業教育課程適應性提升策略》,高慧、桂德懷,《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年3月;
[3]《技術動蕩背景下職業教育課程的適應性建設研究》,易嘉悅、李峻、林家星,《職教發展研究》202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