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小學數學教學也在不斷追求創新與突破?!熬C合與實踐”教學模式的提出,旨在通過實踐活動與綜合應用,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探討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模式的內涵、存在問題以及實施方法,以期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創新思維
作者簡介:劉祥玲(1971—),女,山東省青島洮南路小學。
一、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模式的內涵
(一)“綜合與實踐”活動的實施理念
在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開展過程中,學生是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和主導者,而非被動的接受者。學生通過實踐活動,能夠親身體驗、感知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從而加深對數學的理解,培養對數學熱愛[1]?!熬C合與實踐”活動通常涉及多個數學知識點,甚至包括跨學科的內容,有助于學生在實踐中了解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數學是一門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關的學科,通過實踐活動,學生能夠將所學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從而提高數學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2]。在實施“綜合與實踐”活動時,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創新思考,通過探索未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能夠培養創新思維,發展綜合素養。
(二)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的組織原則
第一,主體性原則?;顒拥慕M織和實施應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教師應作為引導者,幫助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非替代學生完成活動。
第二,實踐性原則?;顒討⒅貙嵺`,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數學、應用數學。學生應通過實踐活動將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聯系,提高數學的應用能力。
第三,趣味性原則?;顒討哂幸欢ǖ娜の缎?,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師可通過設計有趣的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提高學習效果。
第四,合作性原則。活動應注重合作,鼓勵學生之間相互合作、交流,共同完成活動任務。教師可通過設計合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合作中相互學習、共同進步[3]。
第五,生活性原則。教師可通過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活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提高數學應用能力。
二、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存在的問題
第一,學生參與度不高。在實踐活動教學中,有的學生對活動不感興趣,參與度低,有的學生甚至敷衍了事,完全不參與,使得實踐活動的效果不佳,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4]。
第二,教師準備不充分。由于時間不夠、資源不足等,有些教師對于實踐活動的準備不夠充分,活動的設計和實施有所欠缺,影響了實踐活動的質量[5]。
第三,活動設計不合理。實踐活動設計過于復雜或者過于簡單,都不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和發展需求,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不愿意參與實踐活動,實踐活動的價值難以發揮[6]。
第四,教學方法不夠多樣化。在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教師應該注重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技巧和方法,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7]。然而,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過于依賴傳統的教學方法,導致活動缺乏創新性和多樣性。
第五,教學內容的選擇不恰當。教師在設計實踐活動時,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水平,合理設定教學內容的難易度。然而,有些教師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選擇整體性教學方法,導致活動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需求不匹配,有些實踐活動的內容過于簡單,有些又過于復雜,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8]。
三、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
(一)選擇合適的實踐主題
“綜合與實踐”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旨在將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相聯系,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在這種模式下,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目標,選擇具有實際意義的活動主題,鼓勵學生通過實踐去探索數學知識,在實踐中體驗數學的魅力,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同時,教師還應注重實踐活動的多樣性和趣味性,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能夠主動參與到實踐活動中,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設計以“購物中的數學”為主題的實踐活動,目的是讓學生在實際購物過程中,運用所學的四則運算、比例等數學知識,計算購物總價、商品打折后的價格等,培養他們的應用能力和經濟意識。在以“時間與日程安排”為主題的實踐活動中,可以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時間單位、時間計算等數學知識,通過排定日程表或時間表,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時間,培養時間管理能力和規劃能力。在以“空間與圖形”為主題的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利用所學的圖形知識,設計和制作各種圖形模型,或進行拼圖游戲,培養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在以“數據統計與分析”為主題的實踐活動中,讓學生通過收集和分析身邊的數據,如家庭支出、班級成績等,運用所學的統計知識,繪制圖表、計算平均值、分析數據趨勢,培養數據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維。
(二)提高活動設計的創新性
為了培養學生的跨學科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可以嘗試跨學科融合的教學方式,將數學與科學、藝術等學科結合,設計綜合性的實踐活動。比如,組織學生進行數學建模比賽,讓他們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應用物理、化學等學科的知識,完成創新作品。同時,可以設計一些開放性的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設計、實施和評價活動,為學生提供創新的條件和機會。比如,為學生提供一些數學探究課題,讓他們自行組隊、分工合作,通過查閱資料、實驗驗證等方式進行探究,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探究精神。教師還可以設計游戲活動輔助教學,如借助“木頭人”游戲,融入“平移”“坐標系”等知識,指導學生理解數學概念。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降低知識學習的難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
(三)設計自主探究任務
自主探究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之一。在設計活動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數學問題,發現數學規律。具體來說,教師需要通過與學生交流、觀察他們的日常行為以及進行問卷調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并將這些元素融入活動中,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他們的學習動力,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生動、更有效率。比如,一些學生對游戲和競賽感興趣,因此在設計自主探究活動時,教師應考慮引入這些元素,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
例如,在講解“角的認識”時,教師可以提出“在生活中,當用相同長度的線放風箏時,不同的角度大小會不會影響風箏的高度呢?”“你在生活中發現了哪些‘角’?它們有什么不同?”等問題。這些問題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依靠生活經驗理解相關的數學概念,自主展開知識探究活動,從而培養學習思維,提高思考能力。
(四)利用微課記錄學生的活動過程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具有短小精悍、針對性強、易于傳播等特點,適合用于記錄學生的活動過程,幫助他們討論問題和反思學習。在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來記錄學生的活動過程,讓他們在觀看微課的過程中回顧自己的實踐過程,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提高能力。
首先,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和認知水平,設計符合他們實際水平的實踐活動,可以是數學游戲、數學實驗、數學調查等,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數學的樂趣,培養數學學習興趣。然后,教師可以利用微課來記錄學生的活動過程,包括操作、討論、思考等環節,讓學生可以在課后隨時回顧。在觀看微課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對照教師給出的參考操作,發現自己的問題和不足,思考如何改進和提高。學生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一起探討問題的解決方法,相互學習和借鑒。同時,教師可以提供一些拓展資源和鏈接,幫助學生進一步拓展數學知識,提高數學素養。最后,教師可指導學生通過寫反思日記、優化學習計劃等方式,科學規劃數學學習,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五)優化評價與反饋
小學數學教育在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空間想象、問題解決等多方面能力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提高“綜合與實踐”的教學質量,教師要重視優化評價與反饋機制,加強科學指導。
在“綜合與實踐”教學中,教師應確保學生了解并掌握數學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因此,評價應圍繞學生是否能有效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展開。除了傳統的筆試,還應引入多元評價方式,如項目報告、口頭陳述等,以全面反映學生在實踐中的表現,同時鼓勵學生以多種形式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評價不能停留在給學生打分,更重要的是為學生提供反饋。教師應及時給予學生評價,并指出他們在實踐中的優點和不足,幫助學生及時糾正錯誤,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數學能力。除了教師評價,還應鼓勵學生自我評價和同伴互評,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還可以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團隊合作能力。評價與反饋不應是一次性的活動,而應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教師應建立長期跟蹤機制,定期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調整教學策略,確保學生能夠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家長和社會也是優化評價與反饋的重要力量。教師應與家長保持溝通,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學習中的表現,并鼓勵家長輔助孩子的數學學習。同時,教師還應利用社會資源,如社區、博物館等,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
結語
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模式對于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中創新設計“綜合與實踐”活動,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需要不斷提升專業能力,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深入研究和實踐“綜合與實踐”教學模式,不斷完善和優化教學方法,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張艷豐.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主題學習活動的探究:以第二學段“年、月、日的秘密”為例[J].新課程導學,2023(32):80-82.
易穎虹.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現狀分析及策略探究[J].科普童話,2023(22):7-9.
黃友初.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的內在邏輯與實施要點[J].數學教育學報,2022,31(5):24-28.
陳桂苗.“互聯網+”背景下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的融合策略[J].中國新通信,2023,25(16):203-205.
張聲龍.談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J].文淵(高中版),2019(6):280.
來鵬飛.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策略研究[J].新課程,2021(3):89.
施峰艷.啟潤課堂下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課的教學策略研究[J].情感讀本,2023(20):153-155.
劉璇.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程實施策略探究[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2,36(1):17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