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目標首先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在眾多教學方法中,“游戲化”教學無疑是一種激發并保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可以在中小學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環節融入游戲化英語教學模式,不僅可以降低學生英語知識的學習難度,而且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知識的意識,確保學生的學習能力通過英語閱讀有效教學得到突破性提升,提高中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中小學英語;英語閱讀
一、背景
據調查,我國中小學英語教育效果仍面臨分層化問題,相當一部分學生從學習開始因興趣問題就面臨“學困”,這對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教學有更高的要求和挑戰。英語閱讀教學作為英語教育中的核心環節,其效果和趣味性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英語素養和綜合能力。然而,不少教師仍專注于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過于注重文本的肢解式解讀和知識傳授,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和興趣,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閱讀效果不佳。中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游戲化,是一種受到學生關注的教學方法,已得到國內外教育界的認同。它將游戲元素和游戲設計理念融入教學中,結合現代的教學工具,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符合“雙減”的時代要求。
二、游戲元素在中小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積分系統
積分系統是最常見的游戲化教學手段。相關的任務是積分的來源,在游戲里表現為簽到、完成挑戰任務、召回好友等。教學中則表現為完成知識點的學習、進行團隊合作等。把積分系統應用到教學中,表現為在學年初定規則出勤、在課堂上完成挑戰和進行小組討論即可獲得積分。
(二)等級系統
在游戲里積分是有進度條的,到五分、十分的時候都有相應的升級和獎勵。如果只有積分系統而沒有細分的等級系統,那么學生面臨的可能是從零分積起卻到一百分才有獎勵,容易缺乏動力。在教學中也可以把學生的積分切割為不同的等級,學生會因為很快可以升級而提升積極性。
(三)勛章系統
在游戲里,當玩家獲取一定量積分或者到了某個等級就可以獲得勛章或者榮譽稱號。在教學中可以設置“小達人”“機智之星”之類的稱號。還可以把勛章打印出來貼在教室后面。對于一個小組來說,達到一定積分可以獲得優秀小組、積極小組等稱號。
(四)獎勵
在游戲里每次獲得一個積分和達到一定等級都有獎勵。游戲里的獎勵可以是道具、部件或者金幣。好的獎勵模式是讓學生去挑戰但不一定獲得獎勵。學生抽取的可能是促進游戲或者拖累進程的物品。促進性的道具功效可大可小。
(五)選擇權
玩家在游戲里有選擇做什么以及先做什么的權利,而在教學中,通常是學生被動地按照教師的設計一步一步地學習。有時候如果順序不是很重要,可以讓學生選擇順序,選擇先學哪個,也可以選擇用什么方式學。選擇權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內在動機。
(六)排行榜
在游戲里排行榜可以激發玩家的好勝心,促使他們為了提高排名而投入更多時間與精力。在教學中,可以把學生的積分實時展現出來,小組的分數也展現出來,動態變化。
三、游戲化在中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一)預讀
在英語閱讀教學的預讀階段,主要目標是幫助學生了解文章的背景信息、作者資料以及激發他們對相關話題的認知圖式。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避免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可以采用一種互動性強、競爭激烈的小組搶答游戲。在這個游戲中,學生被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都有機會根據教師即將講授的內容來回答問題。每回答正確一個問題,小組就能獲得一分;而每回答錯誤一次,小組就會被扣掉一分。這里使用了游戲的積分制度和及時反饋制度。這種計分機制,不僅增加了游戲的緊張感和競爭性,還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積極參與和課堂氣氛的活躍。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積極思考和回答相關問題的過程中,實際上是在進行認知圖式的激發和構建。他們不僅需要回憶和調動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還需要在小組內部進行討論和協作,共同尋找最佳答案。這樣的活動設計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新知識,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技巧。
(二)正式閱讀
在正式閱讀階段,通過賦予學生選擇權,提高學生學習動機。學生可以選擇下一節是上閱讀課還是語法課。閱讀課上,提供兩篇同類型的文章讓學生選一篇閱讀。如果段落是并列的關系,可以讓學生選擇先讀哪一段。
閱讀分為略讀、尋讀和研讀。略讀的常用活動有匹配段落大意,一般教師給的是把段落大意和對應段落連線的練習。引入游戲的元素,在連線正確的時候左右兩邊的字像消消樂一樣消失。這個步驟把學生的成果可視化。
閱讀文本的時候可以設置一個拼圖游戲,不同小組閱讀不同的段落,小組間的信息差讓每個小組必須與其他的小組交換信息從而獲取拼圖碎片進而得到完整的文章信息。最后拼圖的完成可以滿足學生的成就感。
尋讀的環節學生回答完問題后可以適度的反饋。比如設置一個飛行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答對的可以往前挪一步,哪個小組先到終點就贏。
研讀部分,設置辯論賽的環節。把所有學生分為正反雙方,對文章中的論據和論證過程進行論述。最后獲勝的一方全員加分。
(三)閱讀后
閱讀后的環節分為兩個部分,鞏固和運用。鞏固的措施有聽音跟讀和復述等。聽音跟讀傳統的模式是教師播放錄音,學生機械跟讀。更好的辦法是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為學生提供配音的機會。每一個句子都有對應的畫面。讀完之后,對學生的流暢度、準確度、完整度進行評價。這里的即時的分數反饋類似于積分,學生會為了獲取更高的分數而反復努力。
復述為了確保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把要復述的文章劃分為多個部分,每一個學生復述完某一部分后隨機選擇另一位學生接力復述。這使用的是游戲里的團隊合作元素。全體學生選擇復述最好的同學,則該學生加分。
四、總結
德國哲學家席勒曾經說過:“只有當人是完整意義上的人時,他才游戲;只有當人在游戲時,他才是完整意義上的人。”游戲在教育中亦然,如果教師能適度把它應用到教學中,就可能更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動機,給學生帶來價值感和成就感,更好地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而且在“雙減”政策下,我們完全可以利用游戲的思維來進行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