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育實踐能力是師范生應具備的重要技能,師范生教育實踐歷來是教師培養的薄弱環節。師范類專業認證既是師范專業教育改革的新任務,也是推動師范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升師范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手段。認證標準中“合作與實踐”指標體系指出,要從協同育人、基地建設、實踐教學、導師隊伍和管理評價五個環節構建教育實踐體系。文章針對當前高職院校師范類專業教育實踐面臨的困境,從構建“三位一體”協同培養機制、建設互利共贏的校外實踐基地、打造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推進“雙導師”制度落地落實、建立有效的教育實踐評價體系五方面提出相應的舉措。
關鍵詞 師范認證;高職院校;師范類專業;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3.008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Practice of Teacher Education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eacher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JIANG Min
(L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uzhou, Sichuan 646000)
Abstract Educational practice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skill that normal students should possess,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for normal students has always been a weak link in teacher training. The certific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majors is not only a new task of teacher education reform, but also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er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 The \"Cooperation and Practice\" indicator system in the certification standards points out that an educational practice system should be constructed from five aspects: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base construction, practical teaching, mentor team, and management evaluation. The article proposes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or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faced by teacher education majo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ncluding building a \"trinity\" collaborative training mechanism, establishing mutually beneficial off campus practice bases, creating a complet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ual mentor\" system, and establishing an effective educational practice evaluation system.
Keywords teacher certific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er education majors; practical teaching
教育實踐能力是高職院校師范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核心要素,與師范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息息相關。2016年,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加強師范生教育實踐的意見》,提出要構建全方位的教育實踐內容體系,豐富創新教育實踐的形式,組織開展規范化的教育實習,全面推行教育實踐“雙導師制”,完善多方參與的教育實踐考核評價體系,協同建設長期穩定的教育實踐基地。2017年,教育部出臺了《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實施辦法(暫行)〉的通知》和師范類專業認證標準,決定分級分類開展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工作。高職院校師范類專業需要通過小學教育專業認證和學前教育專業認證,認證標準中對教育實踐有了更為明確的規定和更高的要求。2019年,教育部出臺《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強調:“實踐性教學學時原則上占總學時數50%以上。”師范生教育實踐是教師培養的重要環節,高職院校更應注重培養師范類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優化實踐教學模式。如何突破師范類專業教育實踐的困境,順利通過師范類專業認證成為當下高職院校亟須解決的新問題。
1" 師范類專業認證“實踐教學”指標解讀
師范認證對高職院校師范類專業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高職教育培養的是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技能型人才,要求學生既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又具有精湛的技術技能。
《小學教育專業認證標準(第二級)》和《學前教育專業認證標準(第二級)》明確界定了“實踐教學”指標要求。一是要求師范類專業高度重視實踐教學工作,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高職院校要做到學科專業實踐與教育教學實踐有機結合,教育見習、實習、研習與其他教育實踐活動互相貫通,其目標與畢業要求需一一對應,形成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二是要求實踐教學內容豐富,包括師德體驗、課堂教學、班主任工作及教學研究等,與其他教育環節如課后教導工作、教學評價等有機銜接,能正確處理實踐教學與其他教育實踐活動的關系。三是要求實踐教學學時科學合理。實踐教學的時間安排和學分比例要符合《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和《教育部關于加強師范生教育實踐的意見》的規定。實踐教學要全面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動手能力、教學綜合能力。四是要求實行集中統一組織與管理。實踐教學應管理規范,上課時數、學分比例符合教育部文件規定,保障教學實踐質量。通過教學實踐,師范生應具備開展小學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基本能力。
2" 當前高職師范類專業教育實踐面臨的困境
師范認證標準中“合作與實踐”指標體系指出,要從協同育人、基地建設、實踐教學、導師隊伍和管理評價五個環節構建教育實踐體系。然而,當前高職院校師范類專業在這些方面存在突出的問題。一是政校地育人機制不暢。地方政府和大部分高職院校不存在行政隸屬關系,未能形成緊密型利益聯合體。地方小學和幼兒園是高職院校師范生就業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些機構能為師范生提供大量的教育實踐機會,但目前地方小學幼兒園與高職院校的合作缺乏動力,突出表現為高職院校“熱”,而地方小學、幼兒園“冷”,政校地缺少聯動,尚未發揮好多元主體的育人功能。二是院―校合作未能實現互利共贏。高職院校與地方小學幼兒園作為利益相關者,有著各自的利益訴求,由于未能建成緊密型實踐基地,展開深入合作,未能實現資源共享、平臺共建、互利互贏的局面,未能形成共建共享實踐教學基地和平臺的聯動機制。院―校合作流于表面,未能真正實現產教融合。三是實踐教學體系不合理。在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上對“理實一體”“育訓結合”“教學做合一”的職業教育辦學規律遵循不夠。師范認證要求教育實踐時間≥18周,大部分高職院校師范類專業是從中等師范學校或與其他學校合并升格而來,未能探索出適合自身專業發展的課程體系。一部分高職院校直接照搬本科學校課程體系,無法將實踐教學貫穿職業教育全過程,實踐教學各層級缺少清晰的功能定位和能力達成評價。四是導師隊伍建設機制不完善。目前高職院校教師大部分缺少來自小學幼兒園教育服務經歷的直接實踐經驗,有小學幼兒園掛職經歷或外出實踐學習的教師比例偏低,對學生的教育實踐指導有限。部分高職院校對小學幼兒園教師是單向聘任,未形成“雙向互聘”“崗位互換”等共同發展機制。五是缺乏評價體系。教育實踐因形式多樣,內容復雜,持續時間長等特點,在評價原則、評價指標、監督過程等方面存在較大難度。大部分高職院校未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對學生教學實踐質量以及過程監管指導力度不夠,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
3" 高職院校師范類專業教育實踐研究
3.1" 構建“三位一體”協同培養機制
合作共贏的“三位一體”協同培養機制是構建教育實踐體系的基礎。針對政校地協同育人機制不暢的問題,高職院校應整合政校地優質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構建利益共同體,使高職院校與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地方小學幼兒園協同育人。發揮政府行政的主導作用,統籌規劃區域小學幼兒園教師需求結構和數量,出臺本地區的基礎教育政策文件,將實訓基地建設納入教育考核指標,將小學幼兒園教師參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制訂、指導實習生、參與課題研究等納入職稱評審范疇。高職院校要以培養服務地方優秀幼小師資為育人目標,加強內涵建設,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可由政府支持,高職院校和地方小學幼兒園建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共同研制人才培養方案,地方小學幼兒園參與制訂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高職院校根據地方小學幼兒園人才需求動態調整專業課程設置,使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與教育產業需求相適應。共建培養優秀幼小師資的協同育人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新局面。
3.2" 建設互利共贏的校外實踐基地
教育實踐基地是提升專業技能和素養、促進師范生達到畢業要求的支撐平臺,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教育實踐體系得以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師范認證要求建立相對穩定的教育實踐基地,滿足師范生教育實踐需求,比如每20個實習生不少于1個教育實踐基地。基地建設不能只追求數量,更要注重質量,遵循“合作共贏、資源共享”的原則,建立長效的合作機制。按照“技能實訓、跟崗實習、促進就業、師資培訓、教學研究”的多功能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路徑,遴選優質的小學幼兒園校外實踐基地開展合作,建立示范性實踐教育基地,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可根據教育見習、實習需求的多元化進行基地建設,形成多功能實踐教學基地。同時高職院校要加強對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監督和管理,加大對實踐基地的經費投入,把控基地質量,與地方小學幼兒園就人員配置、資源共享、平臺建設,配置管理等方面進行共同研討,真正實現互利共贏。高職院校對實踐基地進行定期考核,考核涉及硬軟件設施、導師指導、實踐效果等方面,考核結果作為續簽合作的重要指標。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將教育實踐基地考核作為地方小學幼兒園工作考評的重要內容,使地方小學幼兒園將接納師范生教育實踐作為應盡的義務和重要的責任。
3.3" 打造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
根據認證要求,高職院校要優化課程結構,加強課程整合,將教育實踐貫穿師范生培養全過程,構建適應師范認證標準的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專業實踐和教育實踐緊密結合,教育見習、教育實習、教育研習有機貫通,建立教師教育綜合技能實訓中心。將師范技能訓練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豐富教育實踐形式,見習和實習涵蓋師德體驗、全科教學、班主任實踐、教研實踐、綜合實踐等環節,增強學生職業認知,提高其教育實踐能力。根據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和師范生實踐教學能力漸進提升規律,系統構建“大一識崗:認知實習、大二跟崗:體驗實習、大三頂崗:就業實習”三階段全程化、系統化、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大一“識崗”認知實習,增強學生對教師職業崗位的崗位認知,了解教師應具備的基本技能以及素質、知識、能力要求。大二“跟崗”體驗實習,進入小學一線課堂,實時觀摩教師教學,通過實訓增強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訓練并逐步掌握教學專業技能。通過大一、大二遞進式實踐教學,大三“頂崗”就業實習,師范生能根據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需要和學生發展需求,積極開展行動研究,提升教學綜合實踐與創新能力。
3.4" 推進“雙導師”制度落地落實
實行校內外聯動的“雙導師”制度是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的重要環節。完善導師選聘機制,積極聘任高職院校教學名師、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等擔任實踐教學導師,聘請優秀教研員和小學一線名師擔任兼職導師,采用“線上+線下”“理論+實踐”“遠程+面授”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指導,著力打造一支專兼結合、素質優良的教育實踐師資隊伍。通過合作探究、定期培訓等多種形式,不斷提高“雙導師”的業務能力和實踐指導能力。成立“實踐教學名師工作室”,推動實踐教學教師隊伍素質整體提升。建立導師培訓和實踐研修制度,加強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培養,充分發揮老教師傳、幫、帶的作用。優化教師評價與激勵機制,將校內導師指導實踐教學活動工作量納入教師年度考核,指導實踐活動經歷與職稱評聘、職稱晉級、崗位聘用等相關聯。對優秀導師進行公開表彰,不斷提升教師參與教學實踐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地方小學幼兒園加強對導師的監督和管理,建立指導導師考核制度,加強對學生實踐過程的指導,助力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推動實現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有效銜接。實行指導教師激勵機制,提高導師的勞動報酬,并將指導師范生教學實踐納入學校年終考核,考核結果與職稱晉升、評優評先、個人績效掛鉤。
3.5" 建立有效的教育實踐評價體系
管理評價體系是對教育實踐環節的規范管理和質量監控,構建科學規范的教育實踐評價體系是教學效果的有力保障。不斷優化教育實踐評價體系和實行持續改進制度,是實現培養目標,達成畢業要求的重要保障。教育實踐評價包括教師實踐指導評價和學生教育實踐評價。加強對教師實踐指導評價的考核,評價主體多元化,同行、督導、學生、自身評價相結合;評價方式多元化,量化評價和質化評價相結合,倡導教學成果代表作評價;評價手段信息化,利用學校信息平臺進行準確、及時、科學的評價。通過評價主體、評價內容多元化,構建多維立體的評價機制。《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是國家對合格小學教師的要求,包括專業理念、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四個維度,13個領域。關于教學實踐能力的評價,可根據這些維度進行細化和量化。同時探索相對集中的師范生頂崗實習制度和建立相對穩定的實習指導教師隊伍,重視實踐教學的過程性評價,對實習生的上課時數和上課效果進行有效跟蹤和指導。
項目基金:瀘州職業技術學院特色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師范類專業認證視域下的語文教育專業綜合改革研究”(TSZY-202008)。
參考文獻
[1] 齊曙光.師范類專業認證背景下高校師范生教育實踐的困境和思考[J].邢臺學院學報,2020,35(1):80-83.
[2] 曾憲文.師范類專業認證背景下全方位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22,32(3):81-85.
[3] 康玉君.專業認證背景下高職師范類專業實踐教學工作改進探索[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4(9):105-106,109.
[4] 李金鑫,蘆穎.師范認證視域下的實踐教學困境分析及解決策略[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23,44(3):13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