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大單元教學是推動課程改革的重要支點,也是落實新課標教學的有效措施.單元作業設計是大單元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單元整體作為教學目標,重構教學內容,強調知識的結構性,優化現有的作業設計結構,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落實學科育人功能.單元作業設計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進教師的作業觀,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發展.
關鍵詞:大單元;單元教學;作業設計
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的“課程實施”這一章節中,提出了重視“大單元教學”和“重視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要求.新課標強調了課程要以育人為導向,將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作為最終目標;課程實施要用整體觀念開展,才能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作業是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單元理念統領教學,單元作業應運而生.高質量的單元作業能夠為學生的深入學習提供支點,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知識與技能,增長經驗,獲得鍛煉意志的情感體驗.以下是筆者基于自己的一些實踐總結的大單元視角下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
1 聚焦大單元教學,落實單元作業目標
新課標提出立足整體的大單元教學理念,作業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與課程改革目標保持一致.單元作業設計應指向學習目標和教學內容,將數學知識、技能經驗和思維方法融入其中,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課時作業目標緊扣每一節的目標和重難點,主要考查某一單獨課時中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單元作業不同于課時作業,單元作業不應該是單純的各個課時作業的累積,而是立足單元整體教學目標,體現單元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單元作業以一個主題為中心,圍繞主題串聯所學習的知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落實核心素養的發展.
大單元理念與單元作業設計目標是一致的,單元作業設計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旨在通過系統性的設計提升作業的質量和效果,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2 大單元視角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優勢
2.1 優化現有作業結構
2021年7月《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的頒布,喚起了教師作業觀的改變.作業量的減少就意味著作業質量必須提升.單元作業設計就是要省略繁雜且重復的作業,讓學生從題海戰術中解脫出來.單元作業設計要注重單元知識之間的聯系,如計算方法前后的聯系,要注重實踐性;測量數據,要注重形式多樣,激發學生挑戰的心理,貼近學生真實生活,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從而提升作業質量,發揮學科的育人功能.
2.2 落實整體化教學
基于大單元教學理念的單元作業設計,要注重單元的整體性,加強單元內各知識點的聯結,為學生建構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在單元作業設計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深化零散知識點的認識,通過解決具體的問題,考查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主動調動已有知識和經驗,構建系統性的知識結構,強化單元知識的理解與認識,從而實現課程目標.
2.3 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展
大單元教學理念下的單元作業設計要立足單元整體教學內容,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整合與運用.根據不同單元教學內容的特征,單元作業的設計要有側重,做到綜合性較強的同時難度層次分明,既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1]數學單元作業設計還要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為學生提供開放性作業,讓學生集體協作,全程參與,在完成單元作業的過程中深化單元教學內容,內化知識,習得解決問題的策略,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2.4 推動教師專業成長
大單元教學理念下的單元作業設計,有利于教師專業技能的成長.大單元教學要求教師明晰本單元的整體教學目標,串聯零散的知識點,基于大單元視角重構教學內容.大單元教學還需要通過具有全局觀的單元作業設計,最終才能得到落實.在單元作業設計中,教師要深入剖析教學內容,把握各知識點之間的關聯,要了解學情,設計難度適宜的問題.單元作業的設計要立足整體,將學生帶領到他們伸出手,跳一跳,就能摘取成果的“最近發展區”,從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提升教師單元整體教學的水平.
3 大單元視角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策略
3.1 立足新課標,落實單元作業目標
新課標提出大單元教學理念,實現結構化教學,單元作業設計要圍繞單元教學目標而設計,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2]在單元作業設計時,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注重考查學生思維能力,而不是解答的套路.單元作業的設計要做到考查目標明確,貼近學生生活,內容精煉,引發學生深度思考.
以四年級“整數混合運算”大單元作業設計為例,進行以下分析.
(1)單元教學目標:
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使學生自主探索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并掌握計算方法,知道加減法是一級運算,乘除法是二級運算;理解、掌握括號對于運算順序的改變,含有小括號和中括號的混合運算中,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
(2)單元作業:購物問題.
櫥柜里有許多文具用品,橡皮2元,尺子1元5角,卷筆刀3元,文具盒15元等.購物者必須購買兩件不同文具,總價是多少?可以怎樣付款?如果有50元,可以買哪些文具?營業員該找回多少元?
在計算的過程中,學生對混合運算中的四則運算有更深刻的理解,明白小括號和中括號對于運算順序的改變,體會運算規則雖然是一個人為的規定,但它是符合客觀規律的.通過角色扮演,學生可以體驗不同的購物視角,增加生活經驗.
3.2 明晰教學內容,厘清單元知識結構
大單元教學理念下的單元作業設計意圖不是簡單的作業練習與鞏固復習,而是要梳理單元知識點,建立單元知識結構,鍛煉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發展思維能力.在單元作業設計時,教師要考慮單元內知識的關聯與整合,還要兼顧之前的舊知識,建立好知識點之間的縱向聯系.
以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大單元作業設計為例,進行以下分析.
單元作業:找出生活中常見的長方體或正方體物品,選擇一個面,想辦法把它的邊長測出來,并計算其面積.
在一年級的時候學生就已經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并且知道長方體的一個面是長方形(或正方形),正方形的一個面是正方形,將圖形畫下來,再計算它的面積.這樣的作業設計,既加強了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聯系,也深化學生對于面積公式的掌握,為高年級體積的學習作好鋪墊.
3.3 尊重學生個性差異,豐富單元作業形式
根據認知心理學的研究,學生的認知水平具有整體性、階段性、發展性,低學齡兒童以形象思維為主,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向具象思維過渡,在單元作業設計時要考慮與學生認知能力相匹配.由于不同學生自身生活經驗、知識儲備以及學習能力的不同,所以完成作業的效率和時間也不相同.在單元作業設計時要兼顧學生差異,合理設置不同難度,激發學生興趣,提升學生信心.
以五年級“多邊形的面積”大單元作業設計為例,進行以下分析.
單元作業一(基礎):
計算下面各圖形的面積(如圖1).
單元作業二(提升):利用圖形學具,任意拼出一個多邊形,求出它的面積和周長分別是多少.說說面積和周長的區別,你有哪些體會?
針對“多邊形的面積”大單元作業,教師按照單元目標,設計具有鞏固知識功能的基礎題;聚焦大單元理念,設計思維含量較高的提升題,通過不同形式的作業,助力學生共同進步.
3.4 指向核心素養,完善單元作業設計評價
新課標明確指出小學數學教學要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大單元教學理念的提出就是為了更好地落實這一教學目標.單元作業設計要體現對學生能力的考查與提升,落實不同單元教學內容對應的核心素養的要求,制定可操作的評價標準.單元作業設計評價先要明晰本單元的教學內容,然后在圍繞知識層面、學生認知能力和思維水平等方面設置評價目標、任務和標準,最后通過課堂表現和單元作業等方式,將學生學習的內化程度表現出來.教師要判斷學生是否掌握本單元的基礎知識或基本技能,需要統一的評價標準.根據評價結果,教師可以及時改進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更好地學.以四年級“垂線與平行線”大單元作業設計評價為例,設計以下作業評價表(見表1).
4 結語
大單元視角下的數學作業設計,是在研讀新課標和單元整體目標后,在學生學情的基礎上,針對單元教學內容的二次開發和整體設計.單元作業設計通過重新整合教學內容,關聯教學內容,引導學生主動橫向聯系單元內部知識,縱向聯系跨單元知識,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提升綜合能力,促進教與學的改革,實現數學學科的育人功能.
參考文獻
[1]郝旭嵐.冀教版初中數學教材學科核心素養探索[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7(1):19-21.
[2]楊會麗.淺談低年級小學生數學思維品質的培養[J].學周刊,2017(28):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