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統計圖作為一種重要的數據呈現方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里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首先介紹了統計圖的定義及主要類型,然后從認知發展價值、信息處理能力、生活應用價值和情感態度價值四個方面出發探討了小學數學統計圖學習的價值思辨,最后指出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從現實情境出發,引導學生感悟數據價值,漸進體驗統計過程,發展數據思維,并在高階任務中提升數據推理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統計圖;價值思辨;數學思維
1 統計圖的定義及主要類型
1.1 統計圖的定義
統計圖,作為一種數據可視化的工具,通過圖形的方式直觀、清晰地展示數據的特征和規律.它是統計學和數據分析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幫助人們更快速、準確地理解大量數據背后的信息.統計圖通過將數據轉換成易于理解的圖形元素,如線條、柱子、面積等,使得數據的對比、分析和預測變得更加直觀和高效.無論是商業決策、科學研究,還是日常生活,統計圖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1]
1.2 統計圖的主要類型
條形圖、折線圖、餅圖和直方圖是四種常見的統計圖,各自適用于不同類型的數據展示.條形圖以等長的條柱表示不同類別的數據,條柱的高度或長度反映數據的數值大小,適用于比較分類數據,如產品類別的銷售額或地區降雨量等.折線圖通過連接數據點形成連續的折線,展示數據隨時間或其他連續變量的變化趨勢,適用于時間序列數據,如股票價格或氣溫變化,能夠清晰地揭示數據的波動和預測未來趨勢.餅圖將整個圓分割成若干扇形區域,每個扇形代表一個數據類別,面積大小反映數值比例,適用于展示數據的百分比分布,如市場份額或預算分配,便于快速了解數據的整體結構.直方圖是一種特殊的條形圖,適用于展示連續變量的頻率分布,通過劃分區間并以矩形條柱表示各區間內數據的數量,常用于統計分析和質量管理,如產品尺寸或考試成績的分布,有助于了解數據的集中趨勢、分散程度和分布形態.[2]
2 小學數學統計圖學習的價值思辨
2.1 認知發展價值
統計圖的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對學生的數學概念理解、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通過接觸不同類型的統計圖,學生能夠直觀地看到數據之間的關系和趨勢,這有助于他們深化對數量、比例、百分比等數學概念的理解.同時,學生在解讀統計圖的過程中,需要運用邏輯思維來分析數據間的內在聯系,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這種訓練能夠顯著提升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統計圖的空間布局、顏色搭配和圖形設計都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這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構建統計圖,從而進一步促進空間想象能力的發展.[3]
2.2 信息處理能力
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統計圖已然成為處理和解釋數據的重要工具.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學生通過對統計圖的學習,能夠切實掌握數據收集、整理、分析以及解釋的一系列基本方法.在數據收集這一階段,學生必須學會從海量的信息當中精準地篩選出具有價值的數據.當進入數據整理階段時,學生需要巧妙地運用統計圖,將原本雜亂無章的數據進行排列.在數據分析和解釋階段,學生則要借助對比、歸納、推理等多種手段,深入挖掘數據背后所蘊含的豐富信息.這一整個系列過程,不但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信息篩選能力以及整合能力,而且還培養了他們強烈的數據意識和良好的信息素養,進而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奠定了極為堅實的基礎.
2.3 生活應用價值
統計圖在日常生活、科學研究和決策制定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在家庭中,學生可以通過統計圖來記錄和分析家庭成員的消費情況,制定更加合理的家庭預算.教師可以利用統計圖來展示學生的學習成績,分析教學效果,從而調整教學策略.統計圖是科學研究中展示實驗結果,分析數據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評估政策效果,制定新政策的重要依據.通過讓學生認識到統計圖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實際應用能力,使他們更加深刻地理解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2.4 情感態度價值
統計圖的學習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還能夠對他們的情感態度產生積極的影響.學習統計圖,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和實用性,從而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和好奇心.當學生看到自己親手制作的統計圖能夠清晰地展示數據之間的關系和趨勢時,他們會感到無比的自豪和滿足,這種成就感會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動力.統計圖的學習要求學生具備嚴謹的數學態度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制作統計圖的過程中,學生需要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能有絲毫的敷衍.這種嚴謹的態度不僅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能夠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自律性.通過統計圖的學習,學生能夠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思考現實世界,用數學的語言去表達和解決問題.
3 小學數學統計圖學習的教學實踐
3.1 直面需求,從現實情境中感悟數據所蘊含的信息
數據分析活動深深植根于豐富多彩的生活情境之中,它使學生能夠親身體驗將紛繁復雜的實際問題轉化為統計問題,并尋求解決方案的全過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精心挑選那些富有教育意義的現實情境,將其巧妙地融入課堂,從而在數學學習與現實世界之間搭建起一座堅實的橋梁.
以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下冊》“條形統計圖”中探索天氣變化為例,在課堂的導入環節,教師巧妙引入了某城市某個月的天氣情況,通過直觀的展示,使學生在追問中深切感受到統計的不可或缺性,以及統計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教師首先拋出了第一個問題“當你看到這些數據時,內心有何感想”,這一問題旨在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到數據統計的必要性.緊接著,教師提出第二個問題“根據這些數據整理的結果,你認為本市這個月的天氣狀況如何”,這一問題促使學生深入思考數據整理所帶來的結果,并學會利用這些結果來做出合理的判斷.最后,教師提出第三個問題“除了我們之前學過的統計表,你還能想到哪些方法來整理這些數據”,這一問題旨在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使他們進一步感受到數據表達方式的多樣性和靈活性.通過這三個問題的巧妙串聯,整個課堂被緊緊地圍繞在真實的數據周圍,學生在問題的引領下,不僅深刻領悟到了數據統計的必要性,還學會了如何利用數據整理的結果來做出判斷,更在探索中感受到了數據表達方式的豐富多樣.[4]
3.2 漸進體驗,發展數據思維
統計學習并非局限于對某個知識點或技能的簡單掌握,其核心在于讓學生親身經歷一個完整的統計過程,并在此過程中逐步構建起數據分析的觀念.學生的統計能力可以細分為以下三個層次:第一層是能夠直接從統計圖中讀取直觀的、顯而易見的信息;第二層則是能夠通過簡單的推理,挖掘出更深層次的信息;第三層則是能夠對這些數據進行深入解釋,并基于數據進行合理的預測.在統計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始終圍繞這三個層次的目標,有條不紊、循序漸進地展開教學,讓學生在感知與實踐的交替中,不斷豐富他們的活動體驗,并進一步提升他們的數據意識.
以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下冊》“條形統計圖”中數據分析為例,課堂的開篇,教師常常會通過展示一張某品牌手機在過去一年內各月銷售量的條形統計圖來引出主題.隨后,教師會引導學生細致觀察這張圖表,并拋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在這張圖表中,你能夠直接獲取到哪些信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索欲,鼓勵他們大膽發言,分享自己的觀察所得.當學生對圖表有了初步的認識后,教師會進一步提出更具挑戰性的問題,這些問題會促使學生分組展開討論,他們會利用圖表中的數據,進行簡單推理與分析,共同探討銷售數據的變化規律,并為接下來的小組匯報做好充分的準備.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條形統計圖的應用,教師還會提供另一組數據,并鼓勵學生自己動手繪制條形統計圖,進行類似的數據分析與預測練習.
3.3 綜合判斷,在高階任務中提升數據推理能力
領悟數據背后所隱藏的信息,是具備數據分析觀念的一種顯著體現.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著重指導學生通過數據分析,主動挖掘并提煉出有效信息,進而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以一次教師對新生的調查為例.一年級班主任為了更精準地了解新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更具針對性和目的性的教育培養計劃,班主任對一年級學生喜愛的物品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喜歡食物的學生有80人,喜歡玩具的學生有68人,喜歡課外書的學生有31人,喜歡學習用品的學生則有40人.面對這樣的調查結果,教師提出了一個問題“采用何種方式能夠更直觀地展示這些調查結果”,學生紛紛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有學生提出可以使用表格或條形統計圖;另一些學生則明確指出,條形統計圖能夠更直觀地呈現調查結果.還有學生補充道,條形統計圖能夠根據數據的多少,呈現出不同長度的直條,這使得數據比較變得更為直觀.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條形統計圖的特點是什么,與統計表相比,它有哪些優勢.學生積極回應,有學生認為條形統計圖能夠更直觀、清晰地展示各種數據,非常適合用于比較分析;另一些學生則指出,雖然表格也能清晰地表示調查結果,但只能看出數據的具體數值,缺乏直觀性.教師對學生的回答表示肯定,并繼續提問“如果我們要用條形統計圖來展示一年級學生喜愛物品的調查情況,應該如何繪制”.學生紛紛提出自己的見解,有學生認為需要根據整理好的數據來確定條形統計圖每格代表的數量,還有學生則詳細描述了繪制條形統計圖的步驟,如先畫縱軸確定比例長度單位,再畫橫軸,并注意縱軸和橫軸的長度要適中.教師對學生的掌握情況表示滿意,總結了繪制條形統計圖的方法(如圖1).隨后,學生們結合這些方法、步驟以及統計數據,開始繪制小學一年級學生喜愛物品的條形統計圖.[5]
4 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統計圖的學習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的數據分析觀念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統計圖作為一種強有力的數據表達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認知和空間想象能力,同時激發數學課堂新活力.通過統計圖的學習,可以將學生培養為會用數學的眼光、會用數學的思維、會用數學的語言的“三會”學生,讓數學融入學生的生活學習中.
參考文獻
[1]金秋浩.深度學習視角下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培育的策略——以小學數學三年級下“條形統計圖(二)”教學為例[J].現代教學,2024(19):49-50.
[2]高敏.項目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以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條形統計圖”教學為例[J].甘肅教育研究,2024(16):66-68.
[3]康學實.小學數學“條形統計圖”教學實踐[J].新課程,2024(19):40-42.
[4]癿貴文.新課標導向下的小學數學單元教學實踐——以“統計與概率”教學為例[J].新課程,2024(25):135-138.
[5]高子緣.學為中心:多感官參與,促進數據分析觀念發展——“折線統計圖”教學實踐與思考[J].小學教學參考,2024(2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