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發展的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不再限于知識與技能傳播,而更加注重學科核心素養培育,強調學生應具備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等多方面素質。以核心素養培育為導向,深入分析了基于核心素養構建高職英語教學體系的必要性,并結合當前高職英語教學體系構建存在的困境,從培育目標教學資源、教學內容、教師隊伍、評價方式等方面提出具有針對性的策略,以期為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 核心素養;高職英語教學體系;評價體系;教學改革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9.013
Strateg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System Based on Core Competencies
WU Shuang, LOU Lin
(Institute of Ecology amp; Health, Hangzhou Vocational amp; Technical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rapid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is no longer limited to the dissemination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bu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subject competencies, emphasizing that students should possess various qualities such as innovation ability, practical ability,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Guided by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literacy, this article deeply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building a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system based on core literacy, and combines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system. Targeted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from the aspects of cultivating target teaching resources, teaching content, teacher team, evaluation methods, etc.,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core competencies;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system; evaluation system; teaching reform system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逐漸向培養具有綜合素養的人才轉變。教育部發布的《高等職業教育專科英語課程標準(2021年版)》明確提出,高等職業教育專科階段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職場涉外溝通、多元文化交流、語言思維提升和自主學習完善等四個方面[1]。程龍姣提出高職英語課程應結合職業特點和學生需求,增加實踐性、應用性內容,使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提升語言能力[2]。付瑞陽通過調查發現,當前高職英語教學在跨文化交流能力、批判思維與創新思維、自主學習等方面存在短板[3]。甘樂基于高職英語教學的特殊性,從增加設備投入、增強實踐教學、轉變師生地位等維度提出改進英語教學的具體對策[4]。高職院校作為培養技術技能型專業人才的重要陣地,應意識到英語核心素養培育的必要性,主動響應國家號召,培養高素質人才,為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1" 基于核心素養構建高職英語教學體系的必要性
1.1" 適應時代與職業發展的客觀要求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日益加深,尤其是在國際貿易、科技研發、教育、文化交流等領域,對英語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職學生作為未來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其職業發展多與國際市場接軌,而具備良好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不僅能夠幫助其更好地適應多元化的國際環境,還能在未來職業生涯中占據競爭優勢。首先,跨文化交際能力是英語核心素養培育的基礎內容。具備較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學生能夠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異,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同時傾聽并理解他人的觀點,這對于這有助于其適應全球化的職場和生活。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通過豐富的跨文化交流活動和情景模擬練習,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增強這一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跨文化交流的需求[5]。其次,批判性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是英語核心素養培育的重要內容。高職英語教學通過讓學生閱讀英文資料、參與討論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使學生學會分析問題,評估信息的有效性,形成合理、客觀的見解,并有效地向他人傳達自己的思考,這對解決職場和生活中的復雜問題至關重要。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強化學生核心素養培育,是適應時代與職業發展需求的客觀要求。
1.2提升高職英語教學質量的內在要求
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加深,英語作為基礎教育課程,其重要性愈加凸顯。許多院校積極響應國家教育方針,逐步將英語教學與職業能力培養相結合。通過有效的課程設計和教學改革,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既是對國家政策的積極響應,又是提升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同時,英語核心素養培育體現在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學習能力、文化素養、創新能力等素質的綜合培養上[6]。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注重核心素養培育,能夠幫助學生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從而提升高職人才培養質量。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強化學生核心素養培育,是提升高職英語教學質量的內在要求。
2" 基于核心素養構建高職英語教學體系的困境
2.1" 理念認知存在偏差,目標設置尚不明確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部分高職院校對核心素養培育的認知不夠充分,在英語教學中未設置明確的核心素養培養目標,導致教學內容難以與核心素養的培育相銜接。英語教師仍然沿用傳統教學目標,將語言能力培養作為教學重點,未能有效擴展至人文素質、創新思維、職業品質等方面,導致高職英語教學內容不完善,難以全面體現英語課程的育人價值,影響高職學生的全面發展。
2.2" 師資素養相對不足,教學缺乏有效保障
高職院校在教育資源與教學經費方面的投入大多低于普通高校,導致高職院校在教師人才招聘方面缺乏吸引力,難以構建滿足核心素養培養需求的師資隊伍,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一是教學觀念落后。部分高職英語教師過于專注語言技能的提升,缺乏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關注,忽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導致英語教學效果單一,難以滿足學生實際需求。二是教學方法單一。部分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仍拘泥于應試教育,往往采用填鴨式教學方式,缺乏互動性和趣味性,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不僅影響學生的語言學習效果,也制約其核心素養的提升。三是缺乏教學反思和評估。缺乏對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有效評估手段,無法及時發現和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難以準確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直接影響英語教學成效。
2.3" 評價體系有待完善,影響英語教學質量
核心素養視角下,高職英語教學評價應更加注重全面性,不僅要關注學生在語言知識和技能方面的掌握情況,還應涵蓋核心素養的多個維度。但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尚未建立起與核心素養培育相適應的教學評價體系。一是評價標準單一。多數教師考試成績主要以評價標準,忽視對學生人文素養、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全面評價,導致評價結果無法客觀反映學生實際的核心素養水平,也無法為教學改進提供有力支持。二是反饋機制缺失。高職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且英語學習動力不足,課堂學習參與性不高,缺乏與教師的互動交流,難以給予教師有效的教學反饋,導致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問題時無法得到及時解決,影響核心素養培育效果。
3" 基于核心素養構建高職英語教學體系的策略
3.1" 明確設置培育目標,加強教學資源建設
高職院校應明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目標,并將其滲透于教學目標、教學大綱、教學設計、教學評價等環節,使其成為英語教學活動的有效依據,引領教師將核心素養的培育貫穿于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7]。其次,高職院校應加大對英語教學資源建設的投入力度,如購置先進的教學設備、引進優質的教材資源和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等,并加強與企業的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實習崗位,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同時,教師也應積極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如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輔助教學等,為學生提供便捷的學習資源和個性化的學習支持,提升英語教學質量,夯實核心素養培育基礎。
3.2"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完善英語教學內容
現階段,高職院校基本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初步實現教學數據信息集成和優化。對此,英語教師可利用音頻、視頻、動畫、互動軟件等多媒體資源,為學生提供直觀的教學素材。例如,通過觀看英文電影、紀錄片、TED演講等,鍛煉學生的聽力和口語能力,同時引導學生深入了解不同國家的歷史、風俗、價值觀等,在理解中西文化差異的基礎上,促進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豐富文化素養。在此基礎上,教師應深入探究如何利用教學信息技術等輔助手段拓展教學內容,比如,教師可利用虛擬現實(VR)與增強現實(AR)技術,將英語學習場景化、立體化,使學生在沉浸式的環境中深化對知識、文化的理解,提升綜合素養[8]。此外,教師可利用互聯網收集全球化教學資料,在必修課程有限的課時內增設聽說讀寫等不同內容的選修模塊,作為學生內容學習的拔高訓練與教學內容的延伸,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9]。
3.3" 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夯實英語教學保障
教師是高職英語教學中履行核心素養培養職責的主力軍,因此,高職院校需積極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使其勝任核心素養培育要求。首先,高職院校應加強對英語教師的培訓工作,實施定期的專業發展計劃和持續教育項目,為英語教師提供學習最新教學理論、方法和技術的機會,幫助其革新英語教育理念,夯實核心素養培育能力。同時,高職院校可鼓勵教師積極參加教學競賽、課題研究等活動,促使其學習和借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增強核心素養培養實踐經驗。其次,高職院校應完善英語教師招聘標準與選拔機制,提升師資質量[10]。高職院校可圍繞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育,制定明確的招聘準則,優先考慮引進具備扎實語言基礎、深厚文化底蘊及現代教育理念的人才,并構建相應的教師評價與激勵體系,從學生成績、課堂互動、作業完成情況等多維度,客觀量化教師的教學成果,同時注重考察教師的專業培訓、學術研究產出、參與校內外教育教學交流活動的情況,構建清晰的職業發展路徑,通過完善的晉升、表彰和獎勵制度,激發教師的核心素養培育熱情。
3.4" 重視評價方式融合,完善全面考核體系
高職院校在完善評價體系時,需要考慮宏觀評價指導意見,還需要考慮本校學生的英語基礎,以及企業對學生的能力評估等因素。首先,高職院校應要求英語教師將階段性考核細化到更小單位,采集學生學習情況和對具體知識點掌握的實時數據,并將其作為期末學習成果評價的重要參考數據。其次,高職院校應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評價內容應涵蓋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職業素養等方面。同時,從平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考試成績等不同維度進行教學評價,提升教學評價的科學性、全面性,以便教師能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最后,高職院校應構建學校和企業評價雙軌并行機制,以此完善教學激勵性評價機制,最大程度保證英語教學能夠對學生核心素養和能力作出全面評價[11]。
*通信作者:樓琳
參考文獻
[1] 文秋芳,張虹.《高等職業教育專科英語課程標準(2021年版)》闡釋——研制背景、過程與特色[J].中國外語,2021,18(5):4-11.
[2] 程龍姣. 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視角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探究[J]." 海外英語," 2024(8):" 216-218.
[3] 付瑞陽.“雙高”建設背景下以核心素養培養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J].學園," 2024(8):" 4-6.
[4] 甘樂.核心素養下高職英語教學優化路徑探究[J].校園英語," 2023(33):" 147-149.
[5] 高貝貝.基于核心素養教育改革的高職院校英語教師能力提升——評《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英語學科能力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41(29):2.
[6] 文秋芳,張虹.《高等職業教育專科英語課程標準(2021年版)》核心素養的確立依據及其內涵解讀[J].外語界,2021(5):2-9.
[7] 邰文華.學科能力視角下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研究——評《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英語教學課例研究》[J].教育與職業,2020(21):115.
[8] 楊青.基于“課程思政”理念的高職英語教師核心素養內涵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21(12):52-53.
[9] 陳穩新.微課模式下高職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研究[J].哈爾濱學院學報,2021,42(8):142-144.
[10] 聶冬霞.對接高職英語四項核心素養的“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研究——評《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實踐與反思研究》[J].應用化工,2023,52(4):1303.
[11] 徐可意.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藝術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探析[J].武夷學院學報,2022,41(8):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