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雙減”政策的提出,以及黨的二十大對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充分強調,體育教育被人們所認可的程度愈來愈高。而在小學體育教師中基于項目化學習方式,開展大單元教學實踐活動,對驅動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探索能力,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具有積極作用。而身為小學體育教師,應熟悉項目化學習與大單元教學的概念,從而以與時俱進的教育思想在項目化學習模式下創新大單元教學策略,以求提高小學體育教育質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而本文將以“基于項目化學習指導,助力大單元教學實踐”為主題,對小學體育教學進行一番較為詳細的闡述與說明。
關鍵詞:項目化學習;大單元教學;小學體育
一、引言
在傳統時期的教育教學活動中,體育教育受重視的程度較低。但是在五育并舉政策提出后,體育作為重要內容,已經得到了廣大教育實踐者的高度認可。因此,教育新形勢之下,小學體育教師當了解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根據基礎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保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采取有效策略發揮項目化學習模式的育人價值,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創造思維水平,助力學生全面汲取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綜合能力,推動小學體育大單元教學高質量發展。
二、項目化學習與大單元教學的概念
(一)項目化學習
項目化學習,以學生為中心。重在增強學生對學科中學習主題的認識,充分理解核心概念,同時培養學生跨學科學習的意識。通常情況下,教師發出驅動性的學習任務,讓學生自主或合作展開探究,在探究創新的過程中,以積極主動的態度生成知識,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素質。
(二)大單元教學
大單元教學,以學科新課程標準為前提,以核心素養為導向。通常以一個主題,對單元整體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分析,確定教學目標后,將單元知識結構化。培養學生將碎片化的知識進行整理的水平,提升學生的整體學習的能力,將大單元中的重點知識融會貫通,使學生可以將學科核心素養充分汲取。
三、項目化學習視域下對大單元教學帶來的積極作用
(一)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項目化學習視域下,開展大單元教學實踐活動。通常情況下,活動導入階段,是教師根據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后為學生設計基礎學習任務。這一環節中,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在開放性的環境中將體育知識與技能初步熟悉,為使學生身體素質得到鍛煉奠定基礎。
(二)提升學生創造思維水平
項目化學習視域下,開展大單元教學實踐活動。一般來說,學生會有合作探究的機會。這符合新課程標準中以學生為中心的要求,有利于建構民主的課堂氣氛。從而使學生在項目化學習中保持輕松的學習心情,使學生對體育知識和技能深刻理解,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良好品格,提高學生合作探究的關鍵能力。
(三)全面汲取學科核心素養
項目化學習視域下,開展大單元教學實踐活動。會使學生對單元中的重點體育知識與技能有一個深刻地認識,并將知識靈活掌握。這對于學生全面汲取學科核心素養,形成積極的體育情感,優良的體育品格,較強的運動能力,良好的運動習慣,豐富的健康知識,最終形成終身體育意識。
(四)有助獲得綜合能力提升
項目化學習視域下,開展大單元教學實踐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鍛煉策略,期待學生在體育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產生愉悅的學習體驗,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項目化學習模式下小學體育大單元教學策略
項目化學習模式之下,學生是學習任務的主要參與者,教師起組織、引導作用。而大單元教學內容較多,必須采取有效教學策略驅動。
首先,小學體育教師要通過對教學任務的深入閱讀,確定單元主題,為學生制定項目化學習任務,使學生熟悉主要的學習內容,形成探究興趣;
其次,為學生劃分小組,給予學生民主的、和諧的項目化學習環境;再以真實問題驅動,培養學生創造性學習的能力,發展學生項目化學習思維;
最終將學生的項目化學習過程和項目化學習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做出整體教學評價,肯定項目化學習意義。
以下幾點,則是本人結合自身從教實踐,對項目化學習模式下小學體育大單元教學策略所做出的具體論述:
(一)確定單元主題,制定項目化學習任務
一般來說,項目化學習模式下小學體育大單元學習內容具有綜合性。若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無法感受到課堂趣味,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心態,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降低學生體育鍛煉的熱情。為此,小學體育教師應深入分析大單元教學重點,確定單元主題后,以趣味性為原則,制定符合學生體育能力的初始項目化學習任務,使學生以積極情感參與項目化學習,漸進性地了解大單元中的學習重點,從而保障學生項目化學習的質量,優化小學體育大單元教學效果。
以“籃球運球”為主題的大單元教學實踐活動為例,教師可先通過信息技術,了解籃球對小學生身體素質帶來的積極影響。了解到籃球可以促進學生的生長發育,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但是掌握籃球運球技能,提高對籃球的支配能力,需要一定的時間鍛煉。一些接受知識能力較弱的學生,在大單元教學中很容易形成學習壓力。基于此,可以“玩中學,學中完”為思想,設計游戲性質的初始項目化學習任務。
教學初始環節,教師可先通過簡單語言敘述本單元的項目化學習任務,讓學生對接下來要學習的體育知識與技能做到心中有數。接著,教師分別引導學生進行熟悉球性練習與原地運球游戲;行進間運球游戲;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游戲。由此構建體育課堂趣味,培養學生的身體協調性。然后,教師可要求學生回憶游戲過程,對籃球運球的方式進行自主練習,旨在為學生建設足夠開放性的環境,投入地進行籃球運球練習。在學生的練習過程中,教師從旁巡視,對學生動作不規范指出及時提出,幫助學生改正。之后,教師可對學生介紹籃球這項運動對身體鍛煉帶來的益處,使學生肯定籃球鍛煉的價值,積極主動地參與籃球活動,獲得身體素質的提升。最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重新歸納原地運球、行進間運球、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的動作方法,方便學生以正確的方法進行鞏固練習。
這樣,在確定單元主題后制定趣味性項目化學習任務,激發了學生參與大單元教學活動的熱情,使學生對主要重點學習內容有了初步了解,并有效掌握了鍛煉方法,為學生在籃球運球活動中提高運動能力,增強身體素質奠定了基礎,充分保障了學生的項目化學習質量,推動了小學體育大單元教學效果的優化。
(二)劃分學習小組,建設項目化學習環境
隨著項目化學習任務的實施,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索,其已經有了對大單元重點學習內容的初步了解。但若在課堂之上掌握正確的鍛煉方法,提升身體素質,還需要教師的深入指導,學生的深度探究。基于此,小學體育教師應發揮自身主導者的身份,根據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主體性,將其劃分成學習小組,建設民主、和諧的項目化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開放、自由的鍛煉空間,繼續保障項目化學習的順利實施,使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形成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的良好品格。
以“籃球運球”為主題的大單元教學實踐活動為例,學生在初始項目化學習任務中已有了對重點知識的了解,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教師可設計以合作為主的項目化學習任務,進一步發展學生的速度、力量等身體素質,以及對籃球的感知能力。
首先,教師可先回憶學生在初始項目化學習任務中的表現,基于此將學生劃分成學習小組,對學生提出要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的建議。接著,教師可對學生設計合作式的項目化學習任務,對學生說道:“咱們現在先進行原地運球、行進間運球、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的練習,再充分熟悉籃球運球的這些技能后,組內先進行比賽,組與組之間再進行比賽,自主練習過程中,大家要懂得互相評價,有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然后,教師先對組內成員之間的比賽不做點評,在組與組之間開展比賽前,對學生再次強調這幾項籃球運球動作的要領。當比賽結束之后,教師指導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所犯的錯誤,并進行講解和示范。同時對比賽中表現能力較差的小組提出建議,尤其強調組與組之間的比賽強調的是團隊之間的合作能力,不是一個人單打獨斗的能力,讓學生認識到了合作的重要性。最后,教師可以安排表現較差的小組請教表現優異的小組籃球運球技能的掌握方法,希望學生之間能夠形成和諧的友誼關系。
這樣,通過劃分學習小組,建設項目化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了合作探究的學習機會,使學生在開放性的課堂中進一步掌握了大單元中的體育知識與技能。既增強了學生的合作能力,也培養了學生寫作精神,更讓學生享受到了體育鍛煉的樂趣,充分汲取了體育學科核心素養。
(三)真實問題驅動,培養項目化學習思維
項目化學習,重在驅動學生思考,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因此,在學生自主接觸、合作探究項目化學習任務后。作為小學體育教師,還當根據項目化學習的主要內容,創新更加優質的問題情境,從而增強學生在大單元教學活動中綜合思考體育知識的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的項目化學習思維,讓學生深刻認識到項目化學習是情境體驗、創新探究的重要過程,使學生形成在大單元教學活動中進行項目化學習的積極情感,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之上不斷取得進步與成長。
以“籃球運球”為主題的大單元教學實踐活動為例,首先,教師可對學生在初始項目化學習任務,以及合作項目化學習任務中的表現提出表揚,讓學生自主表達籃球運動能力的提升帶來的體驗,使學生在表達過程中形成深入學習的積極性。然后,為進一步培養學生項目化學習思維,教師可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其創建問題情境:“大家現在自主創新籃球運球游戲,看一看哪個小組設計的籃球運球游戲最具趣味。”從而予以了學生合作創新的時間。之后,教師再分別讓各個小組進行游戲示范,讓學生自主評價游戲趣味性最強,鍛煉效果最好的學習小組,以求樹立良好的體育道德作風。最后,教師可對學生強調在項目化學習中將重點知識進行創新的重要性,希望學生形成樂于參加籃球活動的態度。這樣,通過真實問題驅動,培養了學生的項目化學習思維,激發了學生積極參與小學體育大單元教學活動的熱情,有效促進了學生的進步與成長。
(四)整體教學評價,肯定項目化學習意義
在新課程標準實施背景下,教學評價的實施,重在促進學生的發展,提升學科教學質量。在以往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評價幾乎是被忽略掉的一個環節,又或者是在學生鍛煉結束后,進行簡單的總結評價,這都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體育鍛煉方法。因此,在項目化學習視域下的小學體育大單元教學活動中,小學體育教師既要關注學生項目化學習的過程,也要了解學生項目化學習的結果;既要做出過程性評價,也要做出終結性評價,從而提升學生學會體育知識的能力,使學生肯定項目化學習的意義,在整體教學評價中高效提升小學體育大單元教學質量。
以“籃球運球”為主題的大單元教學實踐活動為例,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首先,教師可讓各個項目化學習小組成員進行相互評價,派出一名代表,說出自我評價的結果。然后,教師再根據小組代表所說的評價結果,回憶他們在項目化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對他們小組做出整體評價,并強調項目化學習過程中應該如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最后,教師再對學生的最終學習結果做出激勵性評價,期望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這樣,通過在大單元教學活動中進行整體教學評價,肯定了項目化學習意識,有效促進了小學體育大單元教學的高質量發展。
五、結語
總而言之,項目化學習視域下開展小學體育大單元教學策略,為學生的全面發展,體育教育的高質量提升助力,必須基于有效教學策略作支撐,培養學生參與項目化學習任務的自主性。為此,小學體育教師還當繼續在確定單元主題、劃分學習小組、真實問題驅動、整體教學評價的基礎之上繼續創新教學策略,使學生以熱情的態度,強烈的學習自信學習小學體育大單元重點知識,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實現項目化學習應用在小學體育大單元教學實踐活動中的育人價值。
參考文獻:
[1]郭小娟.基于五育融合視角小學體育項目化學習的構建與實施[J].田徑,2023(06):68-70+83.
[2]苗海燕.“學練賽”一體化理念下小學體育大單元教學的實施與反饋——以小學四年級排球教學為例[J].體育視野,2023(04):85-87.
[3]孫姣.指向核心素養的小學體育項目化學習的實踐探索[J].體育風尚,2023(02):155-157.
[4]刁文棟,張騫月.淺析小學足球大單元教學的有效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3(01):119-121.
[5]錢秀霞.PDC項目經理制:小學體育學習型教研組的創新與實踐——以花樣跳繩課程項目建設為例[J].中國學校體育,2020,39(06):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