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為滿足對園藝專業人才的多樣化需求,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和專業素養,通過明確園藝植物育種學課程的教學方案設計,對該課程進行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教學方案設計方面,系統梳理種質資源、引種等理論知識,應用線上線下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實現課程教學目標。具體探索包括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問題引領教學以及小組研討分析等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將討論—合作—參與式教學模式引入課程,并在課前、課后推送學科前沿研究成果,使教學緊密聯系科學,拓寬學生專業視野;采用科教融合的教學方法,將教學內容與教學科研基地或校外聯合基地相結合;優化考核評價體系,采用多元化的過程性考核評價。實踐表明,該教學改革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實現了較好的教學達成度,學生的及格率達100%,教學效果顯著提升。本文為提高園藝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推動專業建設與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園藝植物育種學;園藝專業人才培養;混合式教學;園藝植物
中圖分類號" G642;S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5)03-0116-04
DOI號 "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5.03.025
Exploration of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l of Horticultural Plant Breeding course
MENG Jingjing ZHOU Yanli YU Yang YAO Fangjie QIAO Hongyu WANG Yan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118, China)
Abstract" To meet the diverse needs for Horticultural majors and further cultivate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and major quality, a blended teaching model for Horticultural Plant Breeding course was explored by clearly defining the teaching program design of this course. In terms of teaching program design,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introduction was systematically combed, and the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model was applied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ternet to achieve the course teaching objectives. Specific explorations included using blended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methods, as well as problem-based teaching, group discussion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o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introducing the discussion-collaboration- participation teaching model into the curriculum, and pushing cutting-edge literature on the subject before and after class to closely link teaching with science and broaden students’ professional horizons; adopting integrated teaching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methods, combining teaching content with teaching and research bases or external joint bases; optimizing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and adopting diversified process evaluation. Practice showed that this teaching reform had effectively simulated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achieved good teaching achievement, the pass rate of students was 100%, and the teaching effect had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is article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Horticulture major and promoting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 Horticultural Plant Breeding; cultivation of horticultural talents; blended teaching; horticultural plant
園藝產業作為支柱性產業之一,其發展迅速,規模不斷擴大,因此,培養適應現代農業領域具有創新能力的園藝專業人才至關重要[1-2]。園藝植物育種學是研究園藝植物新品種選育與良種繁育原理和方法的一門學科,是高等農業院校園藝專業的一門必修課,其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術能指導和加速園藝植物新品種的優質、高產及高效選育。曾慧蘭等[3]對園藝植物育種學課程的理論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模式和考核評價方式進行改革,認為該課程在園藝專業綜合型人才培養中占有重要地位;通過優化教學內容、細化考核方式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創新思維、科研素質等綜合能力?;旌鲜浇虒W模式可實現線上線下教學的有機結合。巴青松等[4]對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研究,該模式可根據學生需求提供更多優質的學習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課堂參與度,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陳小芳[5]探索了基于SPOC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認為線上線下教學的有機融合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其積極性和參與度,進而提升學習效果。李慧敏等[6]研究了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蔬菜生產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改革,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發揮兩者結合的優勢,提高了教學效率;該模式涵蓋了課前學習任務、課中線下講授實訓和課后拓展3個階段,重視過程性考核,同時在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技能競賽和實踐活動等,有效提升了教學效果。
園藝植物育種學課程在園藝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過明確該課程教學方案設計,利用線上線下教學模式,從學生主體化、教學內容優化、科教融合化和考核評價多元化等方面進行混合式教學設計,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成為教學主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教學效果。
1 園藝植物育種學課程教學方案設計
鄭曉東[7]研究認為,該課程以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為主要方向,通過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及技術技能的應用,學生掌握園藝植物育種基本技術,為其從事園藝植物育種工作奠定重要理論和實踐基礎。該課程以學生為中心,學生通過系統學習園藝植物育種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在理解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參與實際生產工作,充分認識社會生產對園藝植物新品種的要求,提高對園藝學科的學習興趣,培養復合型、創新型專業人才。該課程教學方案的制訂涵蓋如下幾個方面。首先,系統梳理理論知識。根據課程特點,將理論部分按照種質資源、引種、選擇育種、常規雜交育種、優勢雜交育種和營養系雜交育種等幾個方面進行系統化梳理,授課時將其與園藝植物種類中的果樹、蔬菜及花卉等內容相互銜接,并有選擇性地突出教學重點。其次,應用線上線下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為出發點,深度融合面對面授課與現代網絡教學的優勢,實現由“以教師為主”到“以學生為主”的轉變,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發揮教師引導作用。最后,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實現課程教學目標。結合農業創新發展要求,讓學生認識到提升自主學習、創新實踐的能力,是新農科建設中多方位培養農林人才的重要方向;將種業振興作為學習動力,培養學生在園藝植物育種領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增強其推動種業振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2 園藝植物育種學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
結合該課程建設目標,依托精品線上教學資源,采用混合式教學、問題引領教學以及小組研討分析等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將討論—合作—參與式教學模式引入課程,并在課前、課后推送學科前沿研究成果,使教學緊密聯系前沿科學,拓寬學生的專業視野,激發其學習興趣。
2.1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課前要求學生通過慕課等平臺預習相關知識,課中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課后通過超星學習通在線教學平臺閱讀推薦文獻及討論相關問題,使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以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為出發點,增加課堂提問、討論和翻轉課堂等教學設計,通過案例引入、思維啟發和問題探究等方法,讓學生參與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教學內容中加入學科前沿研究成果,將科學層次與學科前沿相結合,增強學生的信息檢索能力,鞏固和拓展其專業知識[8]。例如,設置議題“我來講育種”,要求學生結合學習內容,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對各組選定的園藝植物進行品種產業現狀分析,并進行小組展示。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豐富了其所學知識,而且有利于其總結發現品種選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了解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對種業振興的重要性。
2.2 問題引領式教學
采用任務驅動、小組討論、方案設計和報告等多種方法開展教學,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實地學習和操作,讓其參與到園藝植物實際生產工作中,激發其學習興趣和潛力。課前,推送相關研究文獻資料,鞏固上一節課所學內容,并閱讀新的文獻內容,以學習新知識、發現新問題;將視頻、圖片和案例等教學資源導入課堂,引發學生思考,并設置主題討論活動,讓學生帶著問題和思考進行學習,發揮問題引領作用,促進學生深度思考。例如,在講授園藝植物育種途徑知識時,提出“你所知道的園藝植物新品種是通過什么途徑選育出來的”“對于同一種園藝植物,其選育新品種的途徑是否可以不同”等學生熟知且感興趣的問題,將這些涵蓋重要知識點的問題貫穿教學內容的始終,利用實例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對于有性雜交技術等知識,可采用視頻教學方式,將抽象的、難以理解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為后續的實際操作打下基礎,并在課后開展實踐教學活動,促進理論與實際的有效結合。
2.3 小組討論式教學
以學生為主體,成立4~5人的育種學習小組。通過小組共同討論和辯論完成課堂學習任務,師生共同梳理和歸納知識框架,并針對性地做出相應的解釋說明和總結,培養學生溝通合作和提出觀點的能力。例如,在“種質資源”這一內容的課堂教學中,提出項目“以一種園藝植物為例,給出適宜的種質資源保存方案”,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根據植物的特征,比較不同種質資源保存方法的優缺點,并提出適宜的保存方案;各小組代表以PPT形式進行匯報交流。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和創新,提高發現、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增強其自信心、責任心和團隊合作精神,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專業復合型人才的目的。
2.4 科教融合教學
科教融合在園藝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中具有重要作用。張健[9]對深化科教融合培養創新創業人才進行研究,認為采用整合資源、加強合作以及校企協同育人等方式,能有效推進園藝專業科教融合工作。董華芳等[10]研究了產學研相結合在園藝植物育種學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應用,認為其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理解透徹知識點,更要學會將理論應用到實踐,并提升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教學內容與教學科研基地或者校外聯合基地相結合,根據特定的教學內容開展實地學習和操作,讓學生感受和參與實際生產工作,激發其投身園藝事業的熱情。例如,學生實際參與專業教師的研究課題,操作雜交授粉、植物性狀調查和品種比較鑒定等實驗,并到企業參觀和實踐,以形成綜合運用課程內容進行實際探究和知識遷移等能力。此外,設計“雜交技能”小競賽,讓學生對茄果類和瓜類蔬菜進行雜交授粉實驗,經過管理后收獲果實,培養其嚴謹踏實的做事態度,促使其感悟育種學家們堅持不懈的科學探索和創新精神。
2.5 考核評價體系優化
完善考核制度,是采用多元化的過程性評價體系,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將教學中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進行有機融合。該課程的過程性考核內容包括線上學習情況(教學視頻觀看、主題討論和試題測試等)和線下學習過程(學習主題分享、課堂互動表現、PPT匯報、實踐操作和作業完成等)2個部分,課程最終成績采用線上學習評估(30%)+線下學習評估(30%)+期末閉卷考試(40%)的綜合性評價方式,形成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
3 園藝植物育種學課程混合式教學實踐成效分析
在該課程混合式教學實踐中,教師團隊通過總結不同學年的授課經驗與成果發現,學生學習成績的及格率明顯提高,其中創新班學生的及格率達100%?;旌鲜浇虒W改革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實現了較好的教學達成度,教學效果顯著提升。經過該教學改革實踐,大部分學生能主動參與課堂學習和互動,其普遍認為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明顯增強,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習效果顯著提升;大部分學生表示會繼續選擇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模式開展學習,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通過實施科教融合模式,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實踐課堂參與積極性有所提高,實踐能力提升顯著。實踐中,學生積極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和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等項目,參賽人數明顯增多,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在2022、2023年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獲省級二等獎和三等獎。課程教師團隊的教研水平顯著提高,教研課題獲批、論文發表和教學競賽獲獎的數量明顯增加。園藝植物育種學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轉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拓展了其學習的廣度與深度,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堂教學趣味性明顯增強,教學效果提升明顯。
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通過線上完成基礎知識學習、學習進度觀測,通過多種線下教學方式的融合,實現對課堂的有效翻轉,結合講座、演講、實驗操作和項目設計等活動,發揮小組討論、任務協作和面對面交流等形式的優勢,提高課程教學效果。同時,應用超星學習通等網絡教學平臺,采用線上線下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將學生被動學習轉變為自主規劃學習;通過多層次、混合式教學,增進師生之間的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綜上,本文通過明確園藝植物育種課程的建設目標,利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通過問題引領、小組討論和科教融合等方式,優化教學內容設計,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并讓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優化過程性考核評價等。實踐表明,該教學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啟發其主動思考和研究,提升了教學效果,將現代農業發展與農林院校人才教育進行創新融合,為園藝專業課程建設和提高園藝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高青海,陸曉民,賈雙雙,等. 農林院校園藝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以安徽科技學院園藝專業為例[J]. 安徽農業科學,2019,47(7):280-282.
[2] 吳立全,于興業,姜佳奇. 高等院校園藝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 黑龍江農業科學,2018(6):142-145.
[3] 曾慧蘭,高陽,李興杰,等. 基于綜合能力培養的園藝植物育種學教學改革初探[J]. 現代園藝,2022(23):173-174,177.
[4] 巴青松,張蘭蘭,李桂萍,等. 基于SPOC的園藝植物育種學混合式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索與實踐[J]. 淮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42(1):83-88.
[5] 陳小芳. 基于SPOC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 集寧師范學院學報,2023,45(3):14-17.
[6] 李慧敏,郭益紅,尤偉忠,等. 基于深度學習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蔬菜生產技術課程中的應用[J]. 安徽農學通報,2024,30(11):119-122.
[7] 鄭曉東. 園藝植物育種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 高教學刊,2022,8(36):155-157,161.
[8] 魏兵強,張高原,吳玉霞,等. 新農科背景下園藝植物育種學課程教學改革策略與實踐[J]. 甘肅高師學報,2023,28(5):90-94.
[9] 張健. 深化科教融合培養創新創業人才: 以園藝類專業為例[J]. 園藝與種苗,2021,41(12):88-91.
[10] 董華芳,張旭東,楊軍,等. 園藝植物育種學課程改革探析[J]. 現代園藝,2022(13):178-180.
(責任編輯:楊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