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教育部門對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在教學時,除了要注重傳授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本文結合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對學生閱讀能力培養情況進行了分析。另外,我們從強化數學語言、發揮教材作用、符合素質教育三個方面出發,闡述了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最后,我們對培養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策略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 核心素養;小學數學;閱讀能力;培養
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為提高教學效率打下基礎。因為對小學生來說,只有具備了一定的數學閱讀能力,才能理解數學概念,理解數學題目,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所以,數學教師要加強重視。但如何在數學課堂中引導學生閱讀,還需要教師思考探究。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現狀
(一)部分學生不愿閱讀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小學數學教師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時,要重視他們的態度。但部分小學生并不愿意主動閱讀。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其一,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課程難度較高。小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在閱讀數學概念、數學題目時,他們很難理解,會喪失主動閱讀的欲望。教師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時,也沒有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所選的閱讀材料超綱,且忽視了趣味性與實用性,學生會備受打擊,給他們造成挫敗感。
其二,很多學生沒有掌握閱讀方法,盲目閱讀,未能提取有價值的閱讀信息。這就導致學生雖然閱讀了大量內容,但是收不到預期效果。長此以往,學生會認為數學閱讀可有可無,變得不愿閱讀。
其三,學生受學習經歷的影響,對數學閱讀產生錯誤認知,未認識到數學閱讀的重要性。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會通過反復做題的方式鞏固知識,提高成績,這會弱化數學閱讀的作用。學生在這種學習氛圍下,也很難意識到數學閱讀的重要性。
(二)部分學生不會閱讀
部分學生不會閱讀,主要表現以下幾點:
其一,學生缺少閱讀動力。數學知識具有邏輯性和抽象性,小學階段的學生智力發展尚不成熟,學習能力有限。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時,無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其二,學生數學基礎較差。很多學生前期沒有打好基礎,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會出現力不從心的情況,這會影響學生的閱讀能力。
其三,閱讀方法不合適。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所以很多數學課堂仍以教師為主,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沒有得到尊重。小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導致閱讀積極性下降,難以找到合適的閱讀方法。
(三)部分教師不“讓”閱讀
部分教師應試教育理念根深蒂固,一味灌輸教材知識,忽視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雖然學生單純依靠教師講解也能掌握數學知識,但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會導致他們失去學習熱情,數學閱讀能力也難以提高。
另外,教師忽視學生的實際情況,布置的閱讀任務不合理,學生無法在閱讀中提高閱讀能力。
最后,還有一些教師不信任學生,片面認為學生不能自己閱讀,傾向于直接指明,嚴重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
二、小學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分析
(一)強化數學語言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師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增加師生互動,改善師生關系。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要遵循素質教育,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
教師還要注重自身的語言表現力,根據教材內容制定引導策略,增強數學語言對學生的影響。
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期間,教師還要創新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思路,在互動中引導學生閱讀數學公式、數學概念。這樣可以強化學生的數學語言,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促使學生更快速地理解數學知識。
(二)發揮教材作用
教材是數學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一般情況下,數學教師并不會為學生布置閱讀任務。但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時,教師會要求學生自行閱讀數學知識,讓學生更細致地理解數學知識點。
在網絡時代背景下,多媒體教學設備被廣泛運用,使得部分教師逐漸弱化了教材的作用。以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為主的教學活動,恰好可以彌補這一不足,進一步加強對教材的重視,高效發揮教材的作用。
(三)符合素質教育
閱讀能力是數學素養的基礎。教師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有助于他們深入理解數學知識點,可以為之后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但是,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之前,需要他們具備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和想象力。這些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本質要求,教師要加強重視。由此可以看出,培養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符合素質教育的發展需要。
另外,在開展閱讀活動時,學生可以更深入地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提高獨立探索水平,從中獲得成就感,進而更積極地投入數學學習中。
三、小學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的方法
(一)活躍思維,自主預習
深受教育界關注的學生核心素養培育,要求教師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但是小學生的智力發展尚不成熟,難以完成難度較高的閱讀任務。對此,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創建活躍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思考探究,促使學生參與其中。
比如,在“認識厘米和米”教學中,教師聯系學生生活設計問題情境,如“大家使用的課桌有多長?”“同桌有多高?”等,引導學生實踐測量,理解厘米與米的含義。同時,教師還可以開展多媒體教學,利用圖片展示學生熟悉的物體,讓學生在觀察中直觀認識長度單位。一來可以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二來也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自主預習,以此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在預習期間,能夠簡單了解所學內容,確保上課時能夠快速進入學習狀態。而且學生在自習時,會主動閱讀教材內容,獨立學習數學知識,提高數學閱讀能力。
同樣以“認識厘米和米”為例,教師根據學生基礎布置合適的預習任務,學生閱讀教材,查閱資料,掌握厘米和米概念。在預習時,學生可以提前勾畫出知識點,為了保證預習質量,可以咨詢家長,或者上網查閱,更好地完成本次預習。教師上課時綜合學生預習成果,劃分學習小組,讓他們交流討論,取長補短,發揮課前預習的教學價值。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提高教學效率,還能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培養興趣,引導分析
學生的學習態度直接影響著閱讀能力的發展,所以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要引導學生在閱讀時主動分析,深入探究數學知識,促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以“年、月、日”為例,教師可以設計趣味活動,以“時光穿越”為主題,學生扮演時間探索者,以年、月、日為坐標,穿越到不同年代,并分享自己所熟知的不同年代的文化、歷史。在游戲過程中,學生既能掌握“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又能提高文化素養。
另外,教師還可以從生活出發,利用生活案例引導學生探究。在探究過程中,學生會詳細閱讀案例內容,分析其中涉及的數學問題,有利于提高問題處理能力。例如,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日歷的所有月份與天數,提問:“在8天后班級要組織讀書會,請問活動具體是幾月幾號?”學生自行查找,能加深對知識點的印象,也能培養處理問題的意識。
教師除了要注重學生興趣培養以外,還應該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比較年份、月份之間的不同,總結內在關系。比如,通過比較閏年和平年日歷,學生得出閏年二月與平年二月天數不同。教師再一次提出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加深他們對知識點的理解。
(三)明確重點,課外延伸
閱讀能力不僅是語言類學科的必要能力,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下,教師應該明確教學重點,做好課外延伸。教師要想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還需要立足教學重點,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
比如,在“分數”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掌握概念,學會使用計算公式。在制定教學方案時,要合理設計教學內容,為學生布置閱讀任務,讓學生在閱讀中掌握基礎概念。
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要注重課外延伸。教師可以結合教學重點,為學生布置課外閱讀任務。比如,利用互聯網搜集課外資料,讓學生結合所學內容進行深入閱讀,在拓展知識面的同時,提高閱讀能力。
有條件的班級還可以定期組織班會,引導學生互相交流閱讀體會,促使學生閱讀能力與表達能力共同提升,為后期高效學習做好鋪墊。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身心特點為基礎,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兼具趣味性與廣泛性,更有利于激發學生思考。
課外閱讀不能影響學生正常學習,應該根據學習進度安排閱讀時間。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加以指導,提高學生閱讀效率。
教師培養學生閱讀能力需要較多時間和精力,在這個過程中要勇于創新,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促使學生能力得到發展。
(四)以筆助讀,激發興趣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單純引導學生口頭閱讀,會影響學生理解。為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以筆助讀,調動學生眼、口、心、手、腦等多個感官,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學生在閱讀時,要一邊閱讀一邊做標記。比如,在重點知識下方畫一道橫線,勾畫出有用的信息等。這種邊閱讀邊標記的方式,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實現高效閱讀。
很多數學知識中都隱藏著多個條件,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已知條件,找出隱藏條件,深入理解知識點的內涵。比如,教師在講解“三角形的認識”時,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本單元的重點在于“圍成”,而不是“組成”;圍成三角形的是“3條線段”,而非“3條直線”。又比如,學生在閱讀“梯形的認識”相關概念時,深入分析“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作梯形”。學生會自行尋找概念中的關鍵點,重點標記“只有”,掌握梯形的概念,學會正確區分梯形與其他四邊形。
閱讀的前提是正確理解文本。學生養成以筆助讀的好習慣,能夠確保有效閱讀,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教師在培養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時,要注重學生以筆助讀習慣的養成,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深入理解文本含義,高效閱讀。
四、結語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數學教師不僅要注重知識講解,還要關注學生能力的發展。閱讀能力是學生必備的核心素養之一。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革新教學理念,根據教材內容設置閱讀任務,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高效閱讀。同時,教師也應該根據教材知識點,明確閱讀目標,引導學生以筆助讀,提高閱讀效率。另外,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外閱讀資源,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師利用多元教學措施,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確保學生高效學習,走上全面發展道路,進一步推動數學教育發展。
參考文獻
[1]朱敏. 新課標背景下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24(16):23-25.
[2]陳鳴. “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優化與實踐探究[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24(15):29-31.
[3]張敏. 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 當代家庭教育,2024(7):165-168.
[4]張燕. 培養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思考[J]. 考試周刊,2024(4):75-79.
[5]鄭義釵. 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 名師在線,2023(34):58-60.
[6]王尚志. 參與數學課程改革的經歷與感悟[J]. 基礎教育課程,2021(19):4-10.
[7]王敏娟. 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文本閱讀能力提升的策略分析[J]. 考試周刊,2020(69):70-71.
[8]何振平. 核心素養背景下提高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探究與思考[J]. 課程教育研究,2020(17):154-155.
基金項目
2023年度福建省莆田市普通中小學、幼兒園閱讀專項課題“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數學閱讀能力提升的實踐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YDZXKT23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