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本文探討了組建縣級青年體育教師研修團隊的自愿式模式,通過以課堂教學為核心,引導教師進行“約課、躍課、越課、曰課”的閉環研修,促進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能力的有機結合,有效助力青年體育教師的專業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教育理論;實踐能力;課例研修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5)01-0055-03
要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首先要求教師具備相應的核心素養[1]。這就要求一線體育教研活動要特別突出促進體育教師教育理論和實踐能力的融合。星火體育教研團隊是由縣教研員牽頭,由一批追求上進的青年體育教師自愿報名組成的縣級體育教研團體。筆者作為團隊的導師之一,致力于探索“閉環式”課例研修模式,以課堂教學實踐的研究為載體、以反思和改進課堂教學實踐為核心、以學習相關教育理論為依托,助力青年體育教師實現教育理論與實踐能力的有機融合,促進核心素養的形成(圖1)。
一、卷入式“約課”:全員主角激活備課新常態
約課,即相關人員通過提前溝通,約定上課人員、時間、地點、內容等相關事宜,并開展以集體備課為主的一系列研討活動,為開展“躍課”做好充分準備。確立“卷入式”備課理念,讓各位學員教師“深度參與、人人過關”。
(一)方案約定:民主商議促進全員用心
在下發團隊教研活動正式文件前,教研員會在縣體育核心教研組群中與各小組導師商量,約定活動主題、上課內容、活動形式。之后在團隊大群里發出預通知,讓有意愿上課的老師自己報名。在通盤考慮各方面意見之后,教研員才會制定成熟方案、發出正式通知,以便各方都做好充分準備,保障活動取得最佳效果。如“雙減背景下體育課堂四個轉型”主題教研活動,活動環節確定為:“分小組磨課——觀摩大課間——《多種形式的平衡活動方法》研討課——抽簽決定三位教師上課——兩位導師講座——縣教研員點評小結”,促使每位教師都要用心備課,在活動中抓住機會充分展現自己。
(二)設計約講:組內展示搭建磨煉平臺
在接到縣教研員的通知后,各小組便緊鑼密鼓地開展組內教學設計。以小學1組為例,單元教學內容是《水平二:多種形式的平衡活動方法》,各人可以在其中分解出1課時內容進行設計。先是各人分頭備課,之后集中起來進行試講。每人先進行5分鐘之內的說課,說清設計思路、教學目標和練習方法,再進行10分鐘之內的模擬上課。按照順序,每一人展示結束后由后一名學員進行點評。所有學員展示完畢后,由導師拋出代表性的問題引發集體思考與討論。
(三)試教約深:復盤研討集聚團隊智慧
小組內選派一名學員教師進行課堂試教,原則上是進行抽簽,當然也可以由學員毛遂自薦。張老師的教學內容是《跪跳起的動作方法1:跪跳下起》,通過講解、示范和實踐操作,使學生掌握跪跳下的基本動作要領,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平衡感。課后,大家進行討論,認為課堂亮點有“教學設計四轉型”和“教學手段多樣化”兩個亮點,也提出了“精設準備活動、注重個體差異、提升示范技巧、增加游戲時間、強化問題指向”等5點建議。在“復盤”中進行學練方法的“二次設計”,由各位教師扮演學生角色,對教學設計進行模擬性展示。
(四)教案約傳:精準評價優化教學設計
在縣星火團隊教研活動之前一天,所有學員教師都必須將集體備課后的教案發到相關小組的釘釘群文件夾中,由相關導師進行檢查;導師依據浙江省“課堂教學要求四個轉型”教案質量進行積分評價:9~10分為優秀,6~8分為合格,以下為不合格(表1)。較差則打回重新修改再上傳。
二、問題化“躍課”:聚焦疑難挖掘思維新深度
躍課,通過觀摩體育研討課,引起思維的相互碰撞,在疑難問題的探究、解決中提升參與教師的業務素養。因此要圍繞一個大主題,并將之分解成若干小主題給不同小組進行研討,最終匯聚攏來,達到思維的深度挖掘,提升教研活動的質量。
(一)主題要“躍”:引導活動緊追教改熱點
近幾年浙江的體育教研熱點是“課堂教學轉型的四個要求”,即“教學內容結構化、教學組織小組化、教法方法問題化、教學評價精準化”,簡稱“四個轉型”。“四個轉型”切中當前體育教學時弊,深度契合核心素養發展要求,因此也成為我縣星火團隊近幾年的教研活動大主題,多次從不同角度來實踐和探討“四個轉型”如何落實于一線體育課堂教學。本次小學體育教研活動從“雙減”的角度來探討“體育課堂四個轉型”,展開聽課與評課。
(二)聽課要“躍”:合理分工實現多維觀察
在聽課前,導師對學員的職責進行分工,除了在聽課本上常規記錄之外,每個人還要承擔其他的任務。如小學1組圍繞“問題化與雙減”這一子問題進行聽課,各人分工如下:記錄練習密度1人、詳細記錄問題呈現與回應5人、記錄學生情緒反應2人、拍照1人、錄視頻1人。從多角度來進行觀察課堂,從而為深入剖析體育教師的問題化教學成效并提出改進意見奠定基礎。
(三)評課要“躍”:人人主角激蕩思維活力
星火團隊倡導“人人主角”的教研理念。在分組評課中,學員們踴躍發言,常常為了一個觀點爭得面紅耳赤。導師一般不會明確說出誰對誰錯,而是拋出一些專家的觀點或是新課標、省綱要中的論述,引導學員們繼續討論,學員們往往會自己得出答案。比如對于問題拋出的時機,有的人認為是練習前好,有人認為是練習后好。筆者向大家分享了衢州團隊發表在《體育教學》2022年第10期的“專題報道:浙江省體育課堂教學轉型”系列文章中的觀點,學員們在討論后得出“應因材施問,不可將問題化進行機械化操作”的一致看法。
三、實踐性“越課”:理論引領錘煉精品新課堂
青年教師普遍對于教育理論的理解停留于文字上,而對于課堂教學實踐也基本止于模仿,缺乏將兩者結合起來思考的能力和意識。以團隊教研活動為契機,引導青年教師在切身體驗中感受“理論源于實踐、指導實踐”的道理,從而在理論的指導下提升課堂教學能力。
(一)導師約講:結合當場保障理論鮮度
教研員給導師以權力,更是壓力,要求導師不能僅僅滿足于手把手教學員教師設計課、上好課,更應該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能夠從教學原理的高度去指導學員。因此安排導師進行輪流講座,并要求講座要跟當天的課堂教學實際進行結合。3組的楊老師在講座《小學體育課堂任務單的設計及運用》中,結合當天課堂詳細介紹了任務單的設計及運用,讓大家對任務單與“四個轉型”的關系有了更深的認識。
(二)課堂約磨:反復實踐實現自我超越
對于學員教師,要求將當天的學習成果帶回去進行“反芻”,并對原先教案進行“超越性設計”和再次教學實踐,加深課堂與“四個轉型”的契合度,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要將實踐后再次完善的教案傳到釘釘群文件夾中,替換原先的教案,并用不同顏色字體標出修改之處。導師要仔細閱讀學員教案,并進行精品教案推薦到群里,寫出評語引導大家學習。
(三)反思約寫:梳理收獲分享教育思想
每次星火團隊教研活動之后,學員還須寫一篇反思,匯報自己參加本次星火團隊活動的所感、所思、所得。字數在300字以上,一周內傳到釘釘群文件夾。其中一人要進行全面的活動記錄,圖文并茂,并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思考,作為團隊活動資料留存。導師檢查后,發現均為真感受、真收獲,并推薦了三篇為優秀反思發到群里,并作點評引導大家閱讀。
四、理論化“曰課”:沉淀思想提煉科研新成果
論文撰寫是困擾青年教師的一大難題。流于故事敘寫、照抄教育理論、邏輯思路不清是其易犯弊病。導師要從他們上交的反思中去發現亮點,并引導其拓展、提升,轉化為優質的論文。
(一)價值約挖:發現反思中的獨到見解
從學員上交的反思中看出,青年體育教師往往偏重于感性表達,而缺乏理論分析,但往往有獨到見解蘊含其中,需要用心發現。如張老師的《總結促成長,反思促提升》一文,提煉出三個小標題表達自己的收獲,條理清晰。但是對于自己的課為什么能上好、好在哪里,特別是與“四個轉型”之間的關系分析得不夠透徹。于是我推薦她去研讀余立峰、祝芳等專家的相關文章。關聯閱讀她加深了對“四個轉型”的理解,認識到是由于在磨課過程中逐步貫徹了“四個轉型”的要求,才能使課堂呈現出良好的效果。
(二)方法約教:指導論文寫作技巧
亮眼的題目、適切的小標題和圖表文字的修飾十分重要。指導她用“XX背景+內容主題+以XX為例”的格式,將題目改為“四個轉型背景下新教師上好體育公開課的操作策略——以《跪跳起的動作方法1:跪跳下起》為例”。優化小標題為“吃透教材、學情,精準制定教學目標;錘煉語言藝術,激發學生興趣”等。并在文中放入架構圖和適當的表格,將敘述重心放在“四個轉型”教學策略的落實上。經過幾遍充實、修改,一篇優質的課例論文誕生了。
(三)稿件約投:幫助組織論文投稿
論文寫好后,新教師往往不知道該如何去投稿。筆者會鼓勵學員教師向《體育教學》《中國學校體育》等知名期刊投稿。在平時多讓他們閱讀相關雜志,了解雜志辦刊風格和相關欄目,并手把手指導“期刊協同采編系統”等網上投稿的方法。現團隊中已有若干篇文章在知名期刊上發表。
縣星火體育教研團隊經過幾年的實踐與探索,已逐漸形成了“約課—躍課—越課—曰課”的課例研修模式。該模式以課堂教學實踐為主要載體,引領青年體育教師相約研修、能動發展,促進了教育理論與實踐能力融合的閉環,為提升新時代的青年體育教師的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等核心素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尹志華,付凌一,孫銘珠,等.體育教師發展核心素養的結構探索:基于扎根理論的質性研究[J].體育學刊,2022,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