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要把握好課程標準要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積極開展主題競賽活動,以全面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分析了主題競賽活動融入高中化學教學的現實背景,從合理設計理論競賽、精心組織實驗競賽、開展融合競賽活動等方面探討了新課改背景下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融入主題競賽活動的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化學教學;主題競賽活動;核心素養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新課標”)明確提出,要更加關注育人目的,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新課標還提出了高中生必須具備的化學核心素養,包含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五個方面。以新課標為指引,當前高中化學課程改革集中體現在課程目標更新、課程結構調整、教學方法變革、評價方式創新等層面,這給化學教師開展教學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主題競賽活動融入高中化學教學的現實背景
從新課改推進、落實的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存在思維認知不統一、教學策略不新穎、教學管理和控制不精準、實踐教學深度不足等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學工作的深入開展,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為此,高中化學教師要積極探索具有實踐性、知識性、趣味性與挑戰性的競賽式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融入主題競賽活動。教師通過精心組織和優化設計,將主題競賽活動有機融入高中化學教學的各個階段,能優化教學結構,豐富課程內容,完善考查評價模式[1]。
教師通過化學主題競賽活動,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豐富課程內容,提升教學的系統性和連貫性,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另外,在主題競賽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與互動式研究,讓學生主動進行合作學習、交流互動和實踐操作,從而為其核心素養的發展提供支持。
二、新課改背景下主題競賽活動融入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設計理論競賽,夯實學生知識基礎
教師在設計、開展主題競賽活動的過程中,需要結合新課改的要求,明確化學課堂教學與競賽活動的聯系,并借助相應的主題將兩者銜接起來,為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創造條件[2]。教師可借助日常的測試、考查活動、隨機抽檢等,豐富主題競賽活動的形式和內涵,促使化學主題競賽活動常態化、多樣化,成為夯實學生化學知識基礎的“催化劑”,從而促進學生知識素養的提升。
例如,在“物質及其變化”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本課的主要知識點,組織一次理論知識競賽活動,以此加深學生對相應知識的理解,培養其應用能力。首先,教師要明確競賽的主題,即“物質及其變化”,以此確保參與競賽的學生對物質的定義、分類有清晰的認識,理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然后,教師要設計覆蓋相應知識點的競賽內容,包括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及特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平衡原理以及物質的量的相關概念。接著,為增強競賽的趣味性和互動性,教師要設計多樣的題目,并組織小組競賽和個人競賽,以此有效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具體來說,圍繞“物質及其變化”這一主題,教師除了可以設計常規的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還可設計論述題、實驗題、計算題等。
論述題可設計如下:(1)論述物質的分類在化學研究中的重要性;(2)討論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類型及其意義;(3)分析化學反應速率對工業生產的影響。
實驗題可設計如下:(1)設計一個實驗來區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2)設計一個實驗來測定水的密度;(3)設計一個實驗來觀察和記錄不同物質的熔化和凝固過程。
計算題可設計如下:(1)一個化學反應中,2摩爾的氫氣和1摩爾的氧氣完全反應生成水,計算反應后生成的水的物質的量;(2)一個化學反應中,消耗了0.5摩爾的硫酸,硫酸的濃度為0.1摩爾/升,計算反應消耗的硫酸的體積。
通過設計類似的題目,教師可以提升理論知識競賽的效果,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為學生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
(二)精心組織實驗競賽,培育學生實操技能
實驗是高中化學教學的核心內容,也是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重要支點?;瘜W實驗能培養學生的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能力,促進學生科學探究能力與創新意識的提升,使之掌握“理論認知→實際操作”的基本技能[3]。因此,高中化學教師要重視在化學教學的各個階段開展實驗競賽活動,以此激發學生的實操積極性,增強學生的操作技能,為學生的深入探究提供助力。
例如,在“化工生產中的重要非金屬元素”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一次主題為“用化學沉淀法去除粗鹽中的雜質離子”的實驗競賽活動。結合課程內容,教師可以明確此次實驗競賽活動的主要目標:讓學生掌握化學沉淀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學習使用化學沉淀法去除粗鹽中的雜質離子的技巧。首先,教師可結合教材,講解此次實驗的基本原理。然后,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分組,并展示實驗競賽活動的規則,同時要求學生在35分鐘內完成實驗。最后,教師可從實驗步驟的完整性、操作流程的規范性、團隊合作能力、安全防護意識、實驗最終效果、觀點驗證結果等方面評估學生小組的實驗情況,選出優勝組與表現優異的學生。
教師可提前準備如下實驗材料:粗鹽樣品,氯化鋇、硫酸鈉、硝酸銀等化學試劑,燒杯、玻璃棒、濾紙、漏斗、量筒、滴管等實驗儀器,離子濃度計或滴定裝置等離子檢測工具。之后,教師可讓各小組按照操作規程,根據所學知識,完成如下操作任務。
(1)稱取一定量的粗鹽樣品,并將其溶于適量的蒸餾水中。
(2)過濾溶液,去除不溶性雜質。
(3)根據雜質離子的種類選擇合適的沉淀劑。比如,若要除去硫酸根離子,則可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溶液。
(4)充分攪拌反應混合物,確保沉淀完全。
(5)再次過濾溶液,分離沉淀物和清液。
(6)收集清液,測定其中雜質離子的濃度,以評估沉淀效果。
(7)分析實驗數據,計算雜質離子的去除率。
在各個小組完成實驗操作后,教師可先根據競賽活動規則對各組的實驗結果進行評估,進而選出優勝組,并公開表揚。然后,教師可帶領學生進行實驗結果分析:一是通過對比沉淀前后溶液中雜質離子的濃度,得出沉淀法的去除效率;二是重點分析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如沉淀不完全、沉淀劑選擇不當等,以及探討如何改進實驗設計。最后,教師可帶領學生一起總結實驗結論和觀點。
(三)開展融合競賽活動,培養學生科學精神
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要扮演好引路人角色,充分發揮引領和幫扶作用,以促進主題競賽活動的開展。教師要認識到,化學競賽活動既要有鮮明的主題,又要融入其他學科元素,體現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有機融合,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究態度。為此,教師可設計跨學科主題競賽活動,以此促進學生化學應用能力的發展,拓展學生學習視野,為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例如,在教學“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一課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將所學化學知識應用于生產實踐中,培養其科學意識與知識應用能力。為此,教師可以組織一次以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為主題的跨學科競賽活動,以此加深學生對自然資源重要性的認識,提升學生跨學科知識整合與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可以結合語文、地理、歷史、物理等學科的知識,設計跨學科競賽活動,具體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分組討論與辯論活動。教師引導學生自由分組,并讓每個小組選擇一種自然資源,結合其他學科的知識,討論其開發與利用的現狀、問題及改進措施。同時,教師組織課堂辯論活動,決出優勝組。
(2)實地考察活動。教師帶領學生參觀相關自然資源開發項目或自然保護區,讓學生了解開發自然資源的實際操作流程,并在參觀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技能測評,以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
(3)主題知識競賽活動。教師通過知識問答、案例分析、項目研究等形式,檢測學生對自然資源開發與保護知識的掌握情況,并結合地理、物理、歷史等學科的內容,引導學生從不同維度開展“知識競爭”活動,以此拓寬學生視野,提升其知識掌握程度。
(4)跨學科實踐方案設計活動。教師讓學生從跨學科融合的維度入手,設計一個可持續利用自然資源的方案,并進行展示和評比,選出最佳方案。
在跨學科競賽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支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活動完成后,教師要從知識掌握程度、思維創新能力、團隊合作效果、表達能力及社會責任感等方面入手,評出優勝組。這樣能加深學生對自然資源開發和利用的理解,讓學生在實踐中明白如何將化學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相結合,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有機融入評價元素,提升競賽反哺效能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在開展主題競賽活動的過程中,要有效融入評價元素,將活動與實踐評價聯系起來,以此提升活動的反哺效果,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的發展[4]。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其要根據競賽活動的主題和要求,設計富有挑戰性和探究性的競賽項目或任務,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思維。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其要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與實踐競賽活動,主動進行實驗操作,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式,提升學習效果。此外,學生還要學會進行自我評價,定期反思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并及時調整學習策略。
例如,在“強酸與強堿的中和滴定”的實驗競賽活動中,教師可以按照“教—學—評”一體化的要求,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具體的評價內容見表1。
在“強酸與強堿的中和滴定”的競賽活動中,師生可圍繞實驗效果、實驗操作技巧以及學生和教師的表現等,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在評價完成后,師生可以根據實驗數據,準確計算出鹽酸的濃度,并分析實驗誤差來源。這樣的評價能加深學生對相應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
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要深入剖析新課標的要求,充分領會新課改的精神,開展高效務實的主題競賽活動,以此豐富學生的知識,促進學生化學知識能力和應用素養的發展。同時,教師要做好化學主題競賽活動的管理與評價工作,以此優化教學工作,促進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胡潤澤.研究生組會模式在高中化學競賽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化學教育(中英文),2024(7):124-129.
龐曉峰.淺談高中化學競賽資源的整合與使用[J].化學教與學,2019(3):63-64.
何琴琴.高中化學主題式教學模式現狀調查及思考[J].當代家庭教育,2022(19):22-24.
武曲寅.高中化學競賽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影響[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