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初中化學教學實踐中,通過引入思維導圖,設計多種形式的思維導圖任務,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思維導圖的構建和分析,可使學生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記憶并強化其應用,促進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以及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的提升,進而有效提高初中化學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思維導圖;初中化學
[中圖分類號]" " G633.8" " "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5)02-0054-05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化學作為初中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因其知識點細碎,學生常常記憶不牢、理解不深,導致做題困難,成績不佳。傳統教學模式中的講授、演示、實驗等方式雖有一定的效果,但已難以滿足時代發展下學生對知識的多元化需求,且較難有效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和思維能力的培養。而思維導圖作為一種能夠清晰展示知識結構和邏輯關系的工具,不僅能幫助教師高效地傳遞知識,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記憶和整理知識,實現知識的全面歸納和總結,進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本文通過對核心素養下思維導圖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旨在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從而提高初中化學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思維導圖的定義
思維導圖是由英國心智圖表專家托尼·布贊創立的一種有效的思維工具[1]。它是以中心主題為核心,輻射向各個分支,利用關鍵詞、圖片、箭頭等展現各分支之間的邏輯關系。
二、思維導圖的特點
1.圖形化表示:思維導圖的主要特點是以圖形的形式來展示各種相關概念和關系。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同時,圖文結合還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2.層級結構:思維導圖以中心主題為核心,層層遞進地展開相關思路和知識點。這種結構能夠清晰簡潔地呈現知識大綱、框架和思維邏輯,符合學生的閱讀和理解習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3.網狀結構:思維導圖不僅展現了層級結構的特點,還通過相互連接的網狀脈絡來展示課程中各個部分之間的聯系。這樣的結構能夠幫助學生全面地認識知識點之間的潛在聯系。
三、思維導圖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在教師備課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能夠幫助教師整理和歸納備課過程中的繁雜信息,進而構建出清晰、有序的框架,快速梳理課程內容,減少無效的重復工作,提高備課效率。另外,應用思維導圖還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層次化和分類整理,使知識結構更加明晰。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通過深入思考和優化調整,使教學安排更加系統且有序。在備課過程中構建思維導圖,不僅能夠啟發教師發現新的教學角度和方式,從而提升教學的創新性和吸引力,促使教師展開更多的聯想和創造性思考,還能夠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為課堂教學增添新的活力。
(二)在課前預習中的應用
在課前預習中,學生通常僅通過閱讀課本內容來理解知識,但這種方式往往會導致理解不夠深入,預習效果不佳。此時,思維導圖便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通過應用思維導圖,可以將眾多零散的知識點有機地串聯起來,構建出一個圖文并茂、層次分明的知識體系,清晰地展現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知識結構,還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化學元素周期表”這一知識點的預習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如圖1)作為課前引導工具。這樣既能幫助學生在課前對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結構和基本特征形成初步認識和理解,又能使他們較好地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組成、分類和周期性等知識。
(三)在新授教學中的應用
在學生接觸新的概念或者學習更復雜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對相關知識進行梳理、整理和歸納,展示出一個層次分明、結構簡潔的知識框架,從而使知識更加清晰明了。借助思維導圖,學生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化學知識的概念和內涵,更全面地掌握化學知識的結構和組成,以及更清晰地認識到不同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和關聯性。如此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生加快學習進度,還能使他們高效地掌握化學知識,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例如,在學習“水的凈化”這一節時,由于知識點眾多且零散,不同凈水方法的凈化程度也有所不同,學生往往難以理解和記憶。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先設計一張關于水凈化方法的思維導圖(如圖2),將各種凈水方法及其特點展示出來,再在課堂上逐一講解這些知識點,從而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條理清晰,知識點明了易懂。
(四)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在化學實驗的設計和分析中,首先需要厘清思路并明確目的。在實驗探究環節繪制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整理并了解實驗過程及其所涉及的化學反應,厘清實驗設計的思路,從而使學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實驗的目的和意義,增強實驗意識,并提高學生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中考流程圖題是基于實驗操作過程設計的思維導圖類題目,學生普遍認為這類題目難度較大,得分率不高。同樣,中考實驗探究題也是對學生相關能力的考查。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實驗教學,通過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來培養他們的繪圖和讀圖能力。
例如,在探究堿的變質這一問題時,由于存在不變質、部分變質、完全變質等幾種情況,實驗過程較為復雜,所加試劑及相關反應多樣,產生的現象和每一步實驗的目的也不同。許多學生在學習時容易感到困惑,不清楚每一步操作是為了檢驗哪個物質,或是為了除去哪個物質,以及還會剩下哪些物質。此時,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如圖3)來直觀地展示整個探究過程,使學生學得更加明白。
(五)在復習教學中的應用
在復習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整合和總結所學知識點,將零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更好地展現知識的規律性和歸納性,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知識記憶、理解和應用能力,進而提高他們的復習效率[2]。
例如,在進行酸堿鹽這部分內容的復習時,由于涉及的化學反應較多,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每一類物質的性質進行總結,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呈現相關的化學方程式,并分析和歸納這些化學反應之間的內在關系,從而總結出物質的通性(“酸的通性”思維導圖如圖4所示)。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和原理,提升自身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創造能力。
(六)在教學診斷中的應用
化學知識點繁多而瑣碎,教師往往很難判斷學生是否扎實掌握了化學知識,而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填空或繪制單元知識的思維導圖,可以有效診斷學生化學學習中的薄弱環節。這種方法不僅能幫助學生自我識別學習中的疑難點,還能讓教師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從而及時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此外,學生在思維導圖填空訓練中,通過查看給出的思維導圖框架,就能夠迅速地了解該內容的知識結構和要點,這有助于學生自主梳理知識、查漏補缺。
例如,在復習“金屬材料”單元時,教師可以預先將單元思維導圖中的重要知識點進行挖空處理(如圖5),然后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進行填空補充。這樣教師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學生對哪些知識點掌握得不夠扎實,從而在后續的教學中進行針對性強化訓練。
(七)在作業中的應用
通過布置作業,讓學生自行繪制關于某個知識點、課題或單元的思維導圖(如圖6、圖7),可以幫助學生整理思維,對所學知識進行重新梳理,并建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這種對思維的整理和歸納,對于學生的學習而言至關重要。在構建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和思考,從而更深入地理解知識點,并將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體系。一張出色的思維導圖,不僅能夠展現學生的思維技巧,還能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促使他們對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
四、思維導圖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優勢及作用
(一)知識呈現更直觀
思維導圖通過圖形、顏色等多種方式直觀地呈現化學知識,使學生能夠更輕松地理解和記憶化學概念,更容易形成深刻的印象和聯想,從而有效掌握和記憶化學知識。
(二)知識組織更系統
通過思維導圖對化學知識進行有機整理和銜接,使化學知識體系更加完整、系統,能讓學生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各化學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和聯系,從而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
(三)增強學生的記憶力
化學是一門基礎知識較多且概念抽象的學科,學生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掌握。而思維導圖的設計和應用,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概念,還能夠增強學生的記憶力。
(四)提升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化學中的知識點和概念緊密相連,思維導圖的設計和應用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這些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并進行有效整合,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五)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
學習不應僅僅依賴于教師的講授,更需要學生的主動投入。繪制有趣、美觀的思維導圖,能夠鼓勵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增強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此外,思維導圖還可以根據學生的理解程度進行個性化的梳理和歸納,幫助學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化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六)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教師采用互動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自主繪制思維導圖并進行分享。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不斷歸納總結,厘清思路,將知識以豐富且清晰的方式全面展示出來。對于同一內容,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想法和思路。通過分享講解、相互評論和補充,學生之間產生思維的碰撞,這不僅能幫助學生完善知識內容,還能激發學生的靈感,有效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綜上,思維導圖是一種簡潔有效的教學工具,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初中化學教學中,對于增強學生綜合素質和提升其化學學習能力具有積極的意義。教師應用思維導圖,能夠針對不同的教學需求和教學場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記憶和應用化學知識,提升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總之,在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進而提升教學質量。
[" "參" "考" "文" "獻" "]
[1]" 唐軍.為意義學習設計:知識可視化工具教學應用[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
[2]" 陳圣平.思維導圖在初中化學實驗復習中的應用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8):219-220.
(責任編輯" " 羅" "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