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實施群文閱讀活動,不僅能夠凸顯教育的深層價值,而且有助于學生以結構化的方式掌握語文知識,并構建相應的語文知識體系,從而最大程度地提高語文教學的成效。本文將立足高中語文教學現狀,對群文閱讀的實施方式進行深入分析,旨在彰顯群文閱讀優勢,讓高中語文課堂“熠熠生輝”。
關鍵詞:高中語文;群文閱讀;實施策略
在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方法也應契合現代化教育思路。群文閱讀正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創新教學模式,它可以鍛煉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想要提升群文閱讀的實施效果,必須遵循一定的章程,而明確議題便是其中最基礎也是最緊要的一環。在某種意義上,議題堪稱群文閱讀的“頂梁柱”。如果缺少議題,群文閱讀活動也無從談起。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從多重視角確定議題,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具體而言,教師既可立足新課標以及核心素養的培育目標,制定議題;也可根據語文科目的特點確立議題,彰顯議題的啟示意義;還可結合單元語文要素以及人文主題制定議題,實現語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融合效果。通過上述角度,可為群文閱讀注入活力[1]。
例如,在教學《夢游天姥吟留別》時,教師可基于不同角度確定議題。首先,為提高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根據核心素養培育目標,教師可將“李白的奇妙游仙之旅”作為本次群文議題,并將《西上蓮花山》《游泰山六首》《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蜀道難》等具有代表性的游仙詩引入其中,讓學生開展群文閱讀,以此拓展學生的語文視野。教師也可結合語文課程特性,從詩詞鑒賞的角度設計議題,如“如何品鑒詩詞中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這類議題具有一定的討論價值和開放性,可以加深學生對詩詞的理解與感悟。
群文閱讀素材的篩選與學生多樣化閱讀能力的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不同文章素材在情感態度、思想主旨以及題材、體裁、結構等方面存在差異性,會對學生產生不同層面的價值引導。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對閱讀資源進行優化整合,根據閱讀能力培育目標,篩選適宜的群文閱讀素材。
例如,針對《鄉土中國》這部社會學著作,教師組織相應的群文閱讀活動時,將整合能力、思辨能力、審美能力、遷移能力等作為群文素材的篩選標準以及群文閱讀教學的核心目標,并為學生推薦《江村經濟》《皇權與紳權》《許三觀賣血記》《故鄉》《蒲柳人家》。選擇上述作品,主要基于如下考慮。首先,《江村經濟》《皇權與紳權》與《鄉土中國》屬于同一作家的作品,在語言特色、藝術風格、主旨內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或關聯性,學生通過閱讀這些作品,其自身的思辨能力和整合能力能在原有基礎上實現強化。其次,《故鄉》《蒲柳人家》收錄在初中語文教材里,與《鄉土中國》一書存在一定聯系,學生在重溫這兩篇文章時,會將其與《鄉土中國》一書進行橫向對比,并結合自己的學習經歷重新理解課文內涵,無形中實現知識遷移的目的。
為確保閱讀效果,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必不可少。特別是組織群文閱讀活動時,閱讀環境是否生動有趣,將直接影響學生的閱讀狀態。傳統語文課堂中,教師過分追求成績,常常采取灌輸式教學模式,很少對教學環境進行優化,導致課堂氛圍枯燥沉悶,難以激活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為提升群文閱讀的實施效果,教師可結合文本素材創設閱讀情境,讓學生充分浸潤群文素材。
例如,高一語文必修下冊第二單元主要涉及《雷雨》《竇娥冤》《哈姆雷特》三出戲劇的經典選段。在開展群文閱讀以前,教師利用多媒體設施為學生播放《雷雨》《竇娥冤》等精彩片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加強學生對戲劇內容的深層次理解。在播放過程中,教師可立足文本特征以及相關知識,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把握核心內容,從而深入體會劇中人物的情感變化。等學生看完視頻以后,教師可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此前的視頻內容,之后鼓勵學生將課堂討論成果帶入文本素材中。這樣的教學設計,既能幫助學生深入戲劇作品,感知戲劇情節,體會人物情感,也能加強學生對文字信息的鑒賞能力和洞察力。
集體建構是群文閱讀教學最核心、最緊要的環節。教師可利用多樣化渠道實現集體建構,引導學生在平等、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中形成共識,實現群文閱讀教學目的。可將群文閱讀教學目標作為集體建構的大前提,在課堂設置關于素養內涵的閱讀分析模塊,從而落實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目的。也可利用師生互動、生本互動、生生互動的方式,增添語文課堂的活力色彩,鼓勵學生參與課堂互動,引導學生對議題展開個性化探究。還可開展對比閱讀以問題指引學生的群文閱讀過程,讓學生通過對比掌握群文素材核心要點,收獲良好的思辨體驗同時達成群文閱讀成果。
例如,教學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荷塘月色》一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積累建構”“聚焦探究”“體驗創造”“感受領悟”四個主題進行課堂互動。首先,教師可引導學生圍繞問題進行互動交流,如“《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為何產生愁緒?”“《荷塘月色》的審美價值和文學意義體現在哪里?請從語言角度分析。”“請從語言風格方面鑒賞《清塘荷韻》與《荷塘月色》,梳理歸納其異同點。”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主題討論。其次,教師可采取對比教學思路,引導學生對多個群文素材進行多層次對比,分析其異同之處,這樣更容易引導學生把握文本的思想內涵,使學生形成集體共識。
綜上所述,為提升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實施效果,教師應篩選合適的群文議題以及群文素材,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從多角度促進集體建構,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群文閱讀成果落地,增強語文課堂的活力色彩,實現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全方位成長。
參考文獻:
[1]李永清.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談略[J].中學語文,2023(24):25-27.
作者簡介:江蘇省沭陽縣建陵高級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