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層教學是當前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分析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指出當前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從科學分層、精心設計、優化互動、完善評價四個方面提出相應的實踐策略,以期為推進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分層教學;初中數學;教學策略
1引言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政策的不斷深入,分層教學逐漸成為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嘗試.分層教學能夠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需求實施因材施教,對于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但從實踐來看,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2分層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2.1有利于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初中階段正處于學生身心快速發展時期,學生在數學認知水平、學習能力、學習風格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傳統的“一刀切”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力.而分層教學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組教學,有針對性地設置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求.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降低難度、加強練習鞏固基礎;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拓展深度、提供探究機會,從而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進步與發展,真正實現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
2.2有利于提高教學針對性,提升教學質量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采用統一的教學進度、內容和方法,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教學.這種“一刀切”的教學模式難以兼顧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不足.分層教學則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特點,靈活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可以針對其薄弱環節給予重點講解與訓練;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提供拓展學習的機會.通過實施差異化的教學,有助于提高教學的針對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適合自己的教育,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這種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從而達到提升整體教學效果的目標.
3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存在的問題
3.1對分層教學的內涵認識不清
當前,部分數學教師對分層教學的內涵認識還不夠清晰,簡單地將分層教學等同于按學生成績高低進行分組教學,忽視了學生在認知特點、學習需求等方面的差異.這種片面的認識導致分層教學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有的教師擔心分層教學會加劇學生之間的差異,影響后進生的自尊心,因此在實施分層教學時心存顧慮,態度不夠堅決.教師對分層教學內涵的模糊認識,是當前初中數學實施分層教學的一大障礙.
3.2分層教學內容設計不合理
當前,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內容設計還存在不合理之處.部分教師在設計分層教學內容時,要么過于簡單化,要么過于復雜化,只是機械地將教材內容劃分為基礎、提高等不同層次,為不同層次學生設計完全不同的教學內容,增加了備課負擔.教學內容設計的簡單化,難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需求;而教學內容設計得過于復雜,又不利于教學的組織實施.如何根據學情設計分層教學內容,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大難題.
3.3分層教學評價體系不完善
評價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對于督促學生學習、改進教學實踐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實踐中,評價體系還不夠完善.很多教師仍然沿用傳統的評價方式,偏重結果性評價,忽視了過程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這種單一化的評價模式,無法全面、客觀地評估學生在分層教學中的表現和進步,也難以為進一步優化分層教學提供有益反饋,學生自評、互評等主體參與評價的環節還比較薄弱,評價主體較為單一.評價體系的不完善,制約了分層教學效果的進一步提升.
4分層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策略
4.1科學診斷,合理分層
開展分層教學,首先要做好學情診斷,全面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能力水平、學習特點等,在此基礎上進行科學分層.教師要突破簡單按照學習成績分層的做法,綜合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風格、學科興趣等因素,利用多元化的診斷工具,如測驗、問卷、談話等,力求客觀、準確地把握學生的實際學情,進而結合教學內容,科學設置分層標準.分層不應是固定不變的,要根據學生的發展變化進行動態調整,切實做到因材施教、動態管理.
例如以“平行線及其判定”為例,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進行診斷,可借助一些趣味測試題,如“看圖辨析平行線”“尋找平行線”“平行線判定填空”等,快速診斷學生對平行線的直觀認知和判定方法的掌握情況.在此基礎上,可將學生劃分為基礎夯實層、能力提升層、拓展創新層等不同的層次.基礎夯實層主要針對空間想象能力較弱、對平行線判定定理掌握不牢的學生,教學內容側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練習;能力提升層主要針對能夠正確運用平行線判定方法,但在多步判定、證明方面還有提升空間的學生,教學內容可適度拓展,強調能力訓練;拓展創新層則面向學習能力強、思維活躍的學生,鼓勵其探究平行線的應用實例,拓展思路、提升創新能力.通過科學診斷和合理分層,能夠為后續的因材施教奠定良好基礎.
4.2精心設計,因材施教
分層教學的關鍵在于教學設計,教師要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精心設計教學目標、內容、方法、過程等,體現差異性和針對性.教學目標的設置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基礎層可側重知識目標,提高層強調能力目標,拓展層注重情感態度目標;教學內容要兼顧全面性和差異性,做好基礎知識的滲透,同時為不同層次學生提供豐富的拓展資源;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基礎層強調直觀演示、示范引導,提高層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拓展層鼓勵創新實踐、課題研究;教學過程要為學生提供選擇余地,增加師生、生生互動,注重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1].
例如以統計內容中的“直方圖”教學為例.對基礎層學生,教師應該重點講解直方圖的基本概念、繪制方法和讀數方式,通過列舉貼近生活的實例,如班級同學的身高分布情況,引導學生理解直方圖反映數據分布的特點.為學生提供適量的基礎練習,鞏固學生對繪制與讀數方法的掌握.對提高層學生,可適當拓展一些難度較大、綜合性較強的問題,如某單位職工工資分布的直方圖,引導學生分析數據的集中趨勢和離散程度,培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對拓展層學生,可鼓勵其嘗試一些開放性的探究活動,如自主收集某方面的數據并繪制直方圖,分析其反映的現實問題,撰寫小論文.通過這種差異化設計,使不同層次學生的數學統計思想和實踐能力得到充分發展,體會統計的廣泛應用價值.
4.3優化教學,突出互動
分層教學的生命力在于課堂教學,教師要不斷優化教學方式,突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和主動性.要努力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通過啟發誘導、對話交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注重小組互助學習,發揮協作探究的優勢,鼓勵學生相互幫助、共同進步,要創設有利于發散思維的開放性問題情境,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敢于質疑、善于思考,培養創新意識和批判精神.在互動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能夠加深理解、碰撞思想,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各有所獲[2].
例如在教學“勾股定理”時,教師首先要以多媒體演示或實物展示直角三角形模型,引導學生回顧直角三角形的特點,理解勾股定理的內涵.接下來,可設置分層探究任務.對基礎層學生,可給出若干個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長度數據,讓學生自主驗證勾股定理.教師巡視指導,對學生的疑問給予解釋.對提高層學生,可拋出一些勾股定理的綜合應用問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引導學生用邊長關系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對拓展層學生,可請他們自主探索勾股定理的證明方法,通過動手操作、小組討論等方式嘗試論證勾股定理.在此基礎上,教師組織各小組交流分享,對不同層次學生的發現給予點評指導.引導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感受數學探究的樂趣.通過這種分層互動,能夠調動不同層次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3].
4.4完善評價,促進反思
評價是分層教學的關鍵環節,教師要建立健全分層教學的評價體系,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全面考查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的發展變化,引導學生反思總結、查漏補缺,不斷改進教學、優化策略.要處理好結果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的關系,兼顧總結性評價與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的結合,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表現,要拓寬評價的主體,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引導學生學會自我分析、自我探究,提高自主學習能力[4].
例如以“隨機事件與概率”教學為例.教師首先要聚焦學習目標,從對隨機事件和概率的理解、計算、應用等方面制定評價要點.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提問、練習、小組討論等方式隨堂檢測,及時了解不同層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課后及時批改作業,分層布置練習,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給出反饋意見.階段性測試時,針對基礎層學生側重考查基本概念和簡單計算,對提高層學生增加綜合應用題,對拓展層學生設置開放性探究題,全面考查學生在不同層面的學習表現.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學習差異,學會反思總結.組織學生進行自評互評,交流學習體會.鼓勵學生通過制作學習日記、學習檔案等方式,記錄自己的學習歷程與成長點滴,學會自我管理.教師則要依據評價結果,反思教學中可以改進完善之處,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策略,促進分層教學不斷優化[5].
5結語
分層教學作為一種有效的因材施教模式,要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發揮應有的價值,還需要教師不斷探索實踐.在科學診斷的基礎上實施合理分層,做好差異化的教學設計,突出師生、生生互動,完善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教師要結合學校實際和學生特點,摸索行之有效的分層教學策略,努力實現分層教學從理念到行動的轉變,不斷推進初中數學分層教學走向更加科學化、精細化、高效化的發展軌道,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伍澤暉.淺談“雙減”背景下分層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J].試題與研究,2024(19):55-57.
[2]馬德海.分層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分析[J].今天,2023(20):99-100.
[3]雷鳳才.分層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電腦愛好者(電子刊),2023(09):809-810.
[4]徐亞萍.分層合作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