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素養是新時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導向.構建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單元整體教學,對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推動初中數學教學變革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人教版第十八章“平行四邊形”為例,分析當前單元教學中存在的教學內容割裂、教學方式單一、教學評價片面等問題,并提出幾條改進策略,以期為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單元整體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數學;整體教學
核心素養是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已成為新時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初中數學作為義務教育中的重要學科,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負有重要責任.然而,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長期存在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重結果評價、輕過程考查等問題,使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難以得到有效發展.
1核心素養導向下初中數學單元教學改革的意義
1.1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
數學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主要學科之一,在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面肩負重要使命.傳統的初中數學單元教學側重于數學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科內在蘊含的德育因素,難以有效落實立德樹人任務.基于核心素養的單元整體教學,注重從數學知識中挖掘德育元素,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單元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感悟平行四邊形的獨特性質,聯想生活中的對稱美、和諧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在閱讀數學名人小故事時,引導學生感悟數學家的愛國情懷和科學精神,激發他們的報國之志.
1.2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需要
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數學學習逐步形成的正確的數學觀念、必備的數學品質、關鍵的數學能力和學習數學的正確態度.當前,我國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傳統的單元教學重“教”輕“學”,關注“學什么”而忽視“怎么學”,難以有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開展基于核心素養的單元整體教學,教師要立足學情,優化學習任務和學習資源供給,為學生搭建“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平臺,促進學生在數學實踐中生成知識、內化方法、形成價值觀念,逐步提升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等關鍵能力,培養嚴謹細致、實事求是等優秀品質.
1.3推動初中數學教學變革的需要
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長期存在重講解輕探究、重結果輕過程、重考試輕能力的問題,制約了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單元整體教學強調“整體設計、活動導向、過程參與、合作互助、體驗感悟”,為推動教學變革提供了全新視角.教師要樹立整體意識,從單元整體角度把握教學內容的內在聯系,科學設計教學目標,優化教學內容建構,創新教學組織形式,改變“一言堂”的方式,注重創設探究情境,通過小組合作、研討交流等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學評價要突出過程性、綜合性特點,引導學生在“做中學”的過程中感悟、反思、提升.
2人教版第十八章“平行四邊形”單元教學現狀分析
2.1教學內容割裂,缺乏整體設計
“平行四邊形”是初中數學的重要內容,涉及平行四邊形、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等知識的學習.但目前許多教師在教學中仍習慣于按照“定義—性質—判定—應用”的思路展開教學,各知識點間缺乏必要的整合,使學生難以建立起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不同教學內容在邏輯上環環相扣、前后遞進,但不少教師在備課時缺乏整體考慮,停留在就章論章、就課論課層面,重點難點的設計不夠科學合理,缺乏整體規劃.此外,知識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設計脫節,對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考慮不夠,培養目標定位模糊.在具體教學中,教師習慣“念規律、講概念、驗公式、做練習”,忽視了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使學生難以真正理解所學知識的來龍去脈.教學環節的整體設計不夠,導致課堂氛圍沉悶,學生參與的主動性不高.教學內容的碎片化、割裂化,制約了學生系統思維能力的形成,不利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2.2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參與度不高
“平行四邊形”單元知識抽象,概念性強,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但目前不少教師仍沿襲“講授式”教學,習慣于“滿堂灌”“一言堂”,重“教”輕“學”,師生缺乏有效互動,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灌輸,缺乏獨立思考和動手操作的機會,探究能力難以得到發展.個別教師囿于應試壓力,追求題海戰術,忽視了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參與度不夠;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難以發揮同伴互助、共同提高的優勢.
2.3教學評價片面,忽視考查核心素養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的指揮棒.然而,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初中數學評價長期存在重結果輕過程的問題.許多教師在“平行四邊形”單元教學中過于強調結果性評價,以學生的課堂練習和作業完成情況“論英雄”,對學生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數學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等關注不夠.課后作業評講時,教師習慣于公布標準答案,缺乏引導學生質疑問難、反思解題得失的環節.總結性測試大多以卷面成績論高低,試卷命制缺乏對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
3基于核心素養的“平行四邊形”單元整體教學策略
3.1梳理單元知識脈絡,整體把握教學目標
“平行四邊形”單元內容豐富,包括平行四邊形、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兩個小節.教師要從全局出發,梳理單元內知識的內在聯系,構建系統完整的知識體系.
要厘清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概念之間的包含與遞進關系.平行四邊形是四邊形的特例,矩形、菱形、正方形又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教師要引導學生歸納這些圖形之間的聯系,建立起層次分明的概念體系.
要把握各小單元知識的重點難點.平行四邊形的重點是性質與判定,難點是證明;特殊平行四邊形的重點是定義與性質,難點是性質的應用.教師要在備課時著重研究這些內容,在教學中采取針對性策略助力學生突破這些重難點.
3.2創設問題鏈,引導學生探究新知
單元教學要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可采用“串珠式”的活動設計創設環環相扣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中生成新知.以平行四邊形的判定為例,可設計如下問題鏈.
問題1怎樣判斷一個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引導學生復習平行四邊形的定義,用定義判定四邊形是否為平行四邊形.
問題2如果一個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平行,那么這個四邊形一定是平行四邊形嗎?為什么?
引導學生根據定義說明理由,感悟兩組對邊平行是平行四邊形的充分不必要條件.
問題3一個四邊形有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那么這個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嗎?
學生通過畫圖、觀察,發現這種四邊形符合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從而得出一個重要的判定定理.
問題4如果四邊形的兩組對角相等,那么這個四邊形一定是平行四邊形嗎?
學生通過探究、論證,歸納出平行四邊形的另一個判定方法.
在解決系列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經歷了觀察、猜想、論證等數學活動,掌握了平行四邊形判定的多種方法,思維得到發展.類似地,教師還可圍繞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特殊平行四邊形的定義與性質等內容,創設探究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體系.
3.3開展多元活動,拓展學生思維
教學活動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形式,教師要致力于為學生提供豐富、有效的數學實踐.可參考如下活動開展單元教學:
(1)自主探究活動.學生自主閱讀教材,歸納所學知識的要點,整理知識結構圖,梳理概念、性質之間的聯系.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
(2)合作交流活動.采取異質分組的方式,讓小組成員各自探究不同的問題,如一組研究矩形的性質、一組研究菱形的性質,再開展組間交流,分享探究結果.合作學習有助于優勢互補,共同進步.
(3)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動手繪制各種四邊形,并進行剪拼、組合,歸納發現圖形的共同特征和區別.動手實踐能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培養他們的空間想象力.
(4)變式練習活動.設計一系列變式題,引導學生遷移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例如,學生通過平移、旋轉、軸對稱等變換,將四邊形化為特殊情況,化繁為簡,解決問題.
(5)拓展延伸活動.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情境中,如測量操場、設計包裝等,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鼓勵學生提出新問題,開展課題研究.
活動設計要充分考慮學生興趣特點,創設公平參與的機會.在活動中,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給予適時的點撥指導,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4結語
基于核心素養的數學單元整體教學,強調教學目標、內容、方法、評價的一體化設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科素養的培育,是數學教學變革的必由之路.在單元教學中,教師要立足學情,科學制定教學目標;創新改進教學模式,提升學生能力;構建多元評價體系,注重過程管理.只有從單元教學的全局出發整體優化每一環節才能真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蔣紅.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幾何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思考——以“平行四邊形(第1課時)”為例[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8(08):10-12.
[2]謝小紅,趙丹妮.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圖形與幾何”教學策略研究——以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為例[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教育科學,2022(02):3.
[3]彭南林.常態教學中基于初中生數學核心素養提升策略的探索與研究——以“平行四邊形”復習課為例[J].數碼設計(上),2019(01):36.
[4]鄭潔.教育知識論下的初中數學單元整體教學模式初探——以“平行四邊形中的內角平分線”為例[J].中學理科園地,2024,20(03):62-6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