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程建設是當前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為了提升“Android項目開發”課程的教學質量和育人效果,實現全方位育人目標,文章研究專業課程實施課程思政的策略與方法,探索形成移動應用開發專業“Android項目開發”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策略,從課程目標、教學內容、課程建設框架、教學步驟、評價體系等方面,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業技術教學的過程中,以思政教育引領Android項目開發知識和技能的培養,使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強化國家意識和文化意識,獲得正確的道德意識和職業素養。
關鍵詞:課程思政;Android項目開發;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高職教育;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TP311"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5)08-0177-04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 標識碼(OSID)
0 引言
近年來,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信息技術教育也隨之有著前所未有的變革。Android操作系統占據了智能手機市場的大部分份額,Android項目開發也成為目前最受歡迎的移動開發方向之一。隨著社會對移動開發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長,如何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職業教育的移動開發專業教學中,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是當前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1]。
隨著在線教育的蓬勃發展,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以其靈活、便捷、資源豐富的優勢,為Android項目開發這類技術更新迭代快的課程提供了新的教學模式,也為課程思政的實施提供了新思路[2]。本文在課程思政視域下,探索“Android項目開發”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與實踐路徑,圍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建設框架、教學實踐步驟、評價體系等幾個方面,提出構建“Android項目開發”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具體策略,將思政教育有機融入專業課程的課程教學過程中。
1 課程目標的梳理與設定
在課程思政視域下構建“Android項目開發”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學校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術技能,同時也要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標體系要覆蓋專業技能和思想政治教育,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3]。
知識技能目標:學生應該掌握Android項目開發的相關知識并能應用到項目開發中,包括Android開發環境搭建、Android項目開發過程、用戶界面設計、UI交互、菜單、動畫、數據存儲技術、數據庫管理、多媒體播放等。引導學生通過項目實踐,培養Android項目開發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國家意識目標:了解我國計算機技術,移動應用開發技術的發展歷程,了解學科前沿知識,通過鴻蒙系統的異軍突起,了解國內移動互聯網領域核心技術的發展歷程,強化科技創新的責任意識,堅定文化自信,提升中華民族文化自豪感。
職業道德目標:理解移動應用項目的設計方法和開發流程,培養嚴謹規范,誠實守信,成就用戶的工程師素養,確保用戶的利益受到有效的保護,恪守行業職業道德規范,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觀和職業操守。
法律意識目標:理解和遵守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尤其是信息安全、知識產權和個人隱私的保護,提高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
通過明確課程目標,培養學生成為有技術、有素質、有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2 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構建策略
2.1 重塑教學內容
為實現課程思政目標,本課程采用項目導向的教學模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主義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Android項目開發的各個環節,實現知識技能與價值塑造的有機融合[4]。
為實現這一目標,課程主要內容以五個手機項目的開發過程為主線,合理設置各個教學項目的知識目標和價值目標,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誠信教育、法律意識教育、職業道德意識教育等課程思政理念有機貫穿于課程教學體系之中,促使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實現智育與德育相互融合,如表1所示。
通過觀察、比較分析、自主探究、討論等方式,在項目開發過程中融入了思政教育。學生通過完成這些分解的任務,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的Android項目開發知識開發應用軟件的能力。在完成任務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加深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的理解。
2.2 課程框架功能模塊設計
構建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需要選擇合適的互動式學習平臺。為了能夠高效開展在線教學工作,實現教學目標,“Android項目開發”課程團隊教師選擇了“超星泛雅網絡教學平臺”來搭建網絡課程。該平臺具有先進的技術架構、豐富的資源展示形式和良好的口碑,功能模塊齊全,可以系統設置課程內容體系,其知識圖譜功能可以有效設置教學資源內在關聯,為師生提供良好的教學互動功能。課程框架主要功能模塊設計如下。
1) 課程章節模塊。該模塊是學生進行課程學習的主要模塊,主要涵蓋各個單元教學內容,包括:任務描述,相關知識介紹,任務實施過程介紹以及對應的課件和視頻等。學生課前查看任務描述,學習相關知識的視頻,掌握任務實施所需要的知識;課堂上進行任務實施,教師輔助解決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課后,學生通過查看操作視頻,鞏固所學知識。
2) 班級活動模塊。該模塊以學生上課簽到、選人回答問題、搶答、主題討論、隨堂練習、分組任務等環節組成[5],通過豐富多樣的課堂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 課程資料模塊。該模塊主要供教師團隊和學習者使用,主要包括課件、微視頻、教學文件、教學軟件等,充分運用課程資料,可以使得教學資源更加豐富。
4) 教學統計模塊。該模塊對學生線上學習產生的各類數據進行統計,可以實時對學生學習動態進行監測,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未及時完成課程任務的學生進行督促。教師還可以通過統計數據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生成學生的平時成績。學生也可以通過該模塊數據及時了解自己學習的進度,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做出相應的調整。
5) 題庫模塊。教師可以通過手動創建或者智能導入的方式,添加各種類型的題目,包括單選、多選、填空、判斷、簡答等。每種題型可以設置關聯知識點,以及題目對應的難度系數等。
6) 作業和測試模塊。教師可以在該模塊發布課程作業,批改課程作業;發布章節測驗,實時測試學生學習情況;發布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題目內容均可以從題庫中提取。該模塊產生的作業成績、測驗成績、考試成績等都會統計到教學統計模塊中,形成學生學習的過程性數據。
2.3 課程教學步驟設計
在課堂教學中,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學生為中心,以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形成了“理解項目任務點的需求”→“討論任務解決方案”→“編寫任務實現代碼”→“分析和解決出現的問題”→“歸納總結,深化拓展”漸進式的實踐學習模式,如圖1所示,教學過程中關注實踐過程的細化要求,強調工匠精神。
lt;E:\飛翔打包文件目錄002\電腦2025年03月中第八期打包文件\9.08xs202508\Image\image102.pnggt;
圖1" 課堂教學過程
1) 課前了解任務需求
“Android項目開發”課程的重點在于培養學生Android項目開發的能力,項目開發要遵循軟件工程過程,先進行需求分析,學生課前通過教學平臺了解完整的項目需求,本節課要完成的任務點以及學習完成該任務需要用到的相關知識點。在此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把握全局,理解當前任務點與整個項目的關系,同時又要關注細節,了解當前任務點的重點難點及易錯點。
2) 課中分析實踐
① 以學生為中心,設置主題討論,引發思考,學生在課程平臺寫出自己的實施方案,一起討論制定出任務解決的方案。在方案討論過程中,引導學生要有創新精神,同時要理論聯系實際,根據項目的實際需求,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② 學生根據共同討論出的解決方案,編寫項目代碼。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要嚴格遵守編程規范,耐心專注,養成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
③ 學生調試編寫好的代碼,分析和解決出現的問題。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多思考、多想辦法,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必要時教師協助學生調試程序,不斷優化代碼,培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 課后完善總結。教師將任務實施過程的操作視頻上傳到教學平臺,學生根據視頻內容繼續完善代碼,歸納總結,培養學生治學嚴謹,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最后學生在課程平臺上交實踐成果。
2.4 課程教學評價
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是課程考核設計的總體要求,價值目標考核與知識、能力目標考核并重。因此, “Android項目開發”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課程評價應該包含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成果,思政教育的實施效果等。要全面反映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需要構建一個全過程的教學評價體系,包括過程性評價和結果評價,如表2所示。
表2" 課程教學評價考核表
[考核方式 考核載體 考核主體 考核占比 過程評價 任務點完成數 平臺統計 15% 章節測驗 平臺統計 10% 作業 教師評價、平臺統計 10% 簽到 平臺統計 5% 課堂互動積分 教師評價、同學互評、平臺統計 15% 主題討論 教師評價、同學互評、平臺統計 15% 結果評價 考試 教師評價 30% ]
1) 過程評價。過程評價依托教學平臺,根據課程章節任務點,章節測驗,作業,簽到,課堂互動積分,主題討論等進行綜合評價。教師可以對學生提交的課堂練習進行打分,學生可以通過生生互評功能相互評介、也可以對同學的討論進行點贊,在線平臺自動記錄學生的學習進度,活動完成情況和互動情況,為教師提供及時的客觀的數據支持,以便進行個性化的指導和干預。
定期檢查學生的學習成果,如章節測驗,作業和項目的完成情況,不僅要關注結果的正確性,還要評估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通過課堂互動、討論參與等在線活動,評估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效果;通過階段性展示匯報,評估思政教育方面的理解和內化程度,如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感等,結合團隊協作、溝通技巧、創新能力等非技術技能的評估,全面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情況。
2) 結果評價。結果評價旨在課程結束時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全面評估,確定學生是否達到了課程的學習目標。通過技術技能考核的方式,評價學生對Android項目開發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包括基礎知識、編程技能、項目開發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
通過以上全過程教學評價體系的設計與實施,能夠確保“Android項目開發”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不僅能夠高效傳授必要的專業技術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在過程中有效融合思政教育,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培養適應時代需求的復合型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3 課程實施成效
本課程于2022年開始在超星教學平臺初步建成,在教學平臺中共發布了57個任務點,135個視頻。經過兩年的教學實踐發現,教師能夠較好地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技能教學中,教師的課程思政教學能力有所提升。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最近的一個學期數據統計,學生的平均簽到率為 97%,作業完成率為97%,任務點完成率達 98%,發起15次討論,參與率90%,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明顯提高。搶答、討論等課堂互動情況也表明,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較高。學生在課堂練習中,能夠持續優化代碼,提交的課堂練習代碼中,變量命名、字符串命名、函數命名等能夠遵循編碼規范,表明學生在完成教學任務過程中,掌握了Android項目開發的知識和技能,培養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規范意識,提升了職業素養。
4 結論
“Android項目開發”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結合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我校移動應用開發專業的教學中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技術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精心設計課程內容與結構,選擇適合的互動式學習平臺,運用創新的教學方法與技術,還需要建立全面、多維的教學評價體系,以確保教育目標的實現。通過這些策略的綜合運用,可以有效提升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培養出既具有扎實專業技能又具備良好思想政治素質的高素質人才。后期將通過教學實踐,繼續探索如何構建可持續發展的課程思政建設機制、如何將課程思政融入專業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等問題。
參考文獻:
[1] 李美珊,張憲紅,薛佳楣,等.立德樹人視域下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思政建設路徑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3,19(14):125-127,180.
[2] 曹立群,劉德陽.計算機學科教育中的課程思政建設探究:以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為例[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2,18(22):115-117.
[3] 鐘妮.新工科背景下計算機基礎課程思政建設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1,17(35):266-268.
[4] 閆艷,闞鴻,邸鵬.中藥資源綜合利用與產品開發課程改革實踐[J].特產研究,2021,43(4):124-126.
[5] 馮美仙.課程思政背景下在線精品課程建設與實踐:以電子技術與技能訓練課程為例[J].科教文匯,2023(3):120-123.
【通聯編輯:王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