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衛紅
摘 要: 在開展“十九大精神進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 共同完成任務的能力,通過讓學生在做中學、 做中評與思,實現教學目標, 收到優良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小組合作 自主探究 同伴教育 十九大精神
《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明確提出,德育教學要遵循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開展富有成效的教育和引導活動,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改進教育教學方法,重視實踐、體驗、養成教育,充分發揮德育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形成綜合職業能力的重要作用。
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如何把理論性較強的學習內容以中職學生容易明白和接受的形式進行教學并收到好的學習效果呢?小組學習法正是恰當的選擇。
小組學習法是指“學生在小組中為完成共同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方法,其精髓是通過合作達到學習目的,實質是生生互動”[1]。“合作學習可發揮和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實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其聯系社會生活、掌握綜合能力的意識和方法,培養團結、創新意識,激發學習興趣,讓每個學生都有效地參與學習活動,促進人際關系和發散思維的發展,鍛煉學生的自學、探索、溝通、協作能力。在小組學習法的課堂中,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參與者、激勵者、評價者”[2]。
以下是我采用小組學習法,引導學生開展“十九大精神進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
一、課前準備
1.上傳資料。利用云班課信息教學平臺,上傳:①“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九大廣東代表團審議”的視頻。②8位廣東代表發言主題的圖片。③“十九大精神”綱要word文檔。④告知學生也可自行觀看相關視頻(如《少年工匠》、《輝煌中國》、《創新中國》等)。
2.合理分組。一如既往6個學生為一組,指定責任心和組織能力均較佳的學生任組長,讓其根據組員的不同能力分別擔任不同角色,并根據他組的表現,與組員們一起填寫《小組合作探究活動記錄及評價表》(如下圖)。
3.小組抽簽。把“十九大精神”分為六個活動主題:“依法治國”、“建設美麗中國”、“實現小康脫貧致富”、“發展創新”、“互聯網經濟”、“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讓各小組抽簽知曉。
4.提出要求。各小組按抽到的主題準備兩個相關案例:案例要緊貼主題、結合專業或生活實際,內容包括現狀、預防、治理、應用、建議等;須清晰陳述、合作探究、團隊共同完成,并且要在課堂上開展演講(每組五六分鐘)、自評、他評及建議(可以是頭腦風暴);小組成員要各司其職,聆聽、記錄、討論、評價、交流、延展,做到盡己所能有所收獲。
二、課中教學
1.播放“十九大精神”的課件;播放“習總書記參加十九大廣東代表團審議”的視頻,簡介8位廣東代表的發言主題。
2.鼓勵各小組成員結合之前的準備內容進行討論交流后,由演說家和制作人用五六分鐘上臺講述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成果——案例,在此過程中其他各組要按照《小組記錄及評價表》做好記錄、進行評價、寫下補充或建議等,教師要及時鼓勵、引導、點評。
3.學生自主探究的成果:6個小組列舉案例、他組評價、教師點評過程摘要:
4.小組自評、互評環節(見下表):
5.交流分享。各組交換評價表進行交流分享,師生根據各要求要素評選出最優團隊。
三、課后鞏固延展
1.全體學生書面完成“十九大精神”相關習題(3題)。
2.每人自選與經濟政治、國家建設有關的其他主題(如:建設海洋強國、一國兩制、網絡強國、一帶一路、航天強國、文化自信等),用30字左右說說自己的感悟、如何踐行,然后上傳到云班課分享交流。
四、收獲與反思
運用小組合作法開展“十九大精神進課堂”教學活動,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積極的引領者的教學理念,培養鍛煉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任務、同伴教育及人際交往、表達溝通能力等綜合素養,把看似嚴肅抽象的理論內容用生動具體、有趣的形式進行呈現和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增強了學習自信。同伴教育還促進了每個學生的發展,收到了優良的教學效果。
采用小組活動學習法時,教師可以跟進學生的自習環節,例如加入班群或在云班課上提醒督促,必要時還可以設計《小組自習情況表》(略),配合小組長、學委等班干部加強對學困生、看客生的引領和鼓勵,及時跟蹤學生自習準備過程,做到心中有數,及時引導或調整,避免在課堂上出現學生準備不足跑題偏題等情況,鼓勵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讓其得到鍛煉有所收獲。要知道有些學生雖然學習基礎比較薄弱,但在口頭表達和發散思維方面卻是表現優秀的。
在評價時教師要考慮學生能力的差異性,體現分層評價。
此外,還要避免出現“課堂鬧哄哄、課后不知道”的情況,注重教學設計保證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和延展性,條件允許的話可鼓勵和要求學生自己制作視頻、PPT或動漫動畫等,呈現教學主題和內容,效果一定會更好。通過不斷探討和反思交流,一定可以讓中職生獲得學習自信,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宋崇玉.小組合作開放式教學[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15.3.
[2]陳進文.優化小組合作讓物理課堂更出彩[M].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