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開展項目化學習,往往會遇到項目情境任務驅動性不足,學生缺乏開展項目化學習支架,項目評價耗時長、統計難、反饋慢等一系列問題。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嘗試將數字化教育技術融入其中,為解決以上難題提供一些可行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 小學科學;項目化學習;數字化教育技術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5)17" " 0019-03
2022年教育部發布了新版《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在課程總目標中明確提出要培養學生初步的探究實踐能力,其中包括能理解技術與工程涉及明確問題、設計方案、實施計劃、檢驗作品、改進完善、發布成果等要素,具有初步的技術與工程實踐能力。而項目化學習正好符合《課程標準》的這一要求,它倡導學生通過調動自身的知識、能力、品質去創造性地解決項目問題,并對項目成果公開和評價,從中形成對核心知識和學習過程的深刻理解并能遷移應用。
2023年廣東省教育廳頒布了《廣東省教育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2023-2027)》,提到要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和創新應用。為此,筆者與課題組成員針對“如何利用數字化教育技術開展小學科學項目化學習”的問題進行了一系列教學實踐和探索,總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以供同行參考。
一、利用數字化情境動畫,推進項目化學習任務過程
了解驅動性問題,明確項目任務,是學生開展項目化學習的首要條件。項目化學習的理念認為,只有基于現實的生動情境才能真正地讓學生發現亟須解決的問題,才能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項目任務的實施。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開展項目化學習時都會以圖片、生活資訊或視頻為載體,告訴學生本次的項目化學習的任務,其實際教學效果僅僅是“引入主題”而已,接下來的項目化學習環節并未緊扣原有的生活情境。隨著項目化學習環節的逐步推進,學生就容易落入“老師讓我設計制作”“老師讓我測試調整”“老師讓我展示評價”的缺乏自我驅動力的學習狀態。為解決以上問題,可以利用數字化技術制作生動有趣的情境動畫,動畫的情節推進需要與項目化學習環節的推進互相契合、環環相扣,貫穿整個學習過程。
例如,筆者在執教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制作鐘擺》一課時,運用數字化軟件制作了一個生活情境動畫:“學徒小丹制作鐘擺”。動畫情節與項目化學習環節的呼應關系如圖所示。
動畫情節與項目化學習環節的呼應關系
從上圖可以看出,本節課創設的動畫情節與項目化學習的環節相互配合,協同推進。加之數字化技術給學生帶來沉浸式情境體驗,能有效地讓學生保持項目化學習的驅動力和積極性。
二、利用數字化學習資源,為學生搭建學習支架
在面對一個具有挑戰性的項目任務時,學生往往感覺難以開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缺乏完成此項任務所必需的知識、技能和背景了解。為此,給學生提供關于“科學概念背景”“科學實驗示范”“科學學習資源”等的支持,搭建學習支架,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完成項目的信心和能力,更能全面地覆蓋科學教學目標。如何給學生提供上述學習支持呢?準備與項目任務相關的數字化學習資源是重要途徑之一。
案例1:課題組成員執教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上冊《食物在身體中的旅行》一課時,授課教師通過平板給學生推送充滿趣味的人體消化系統科普視頻,并發放形象生動的科普小手冊,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形成學習共同體,充分了解了人體消化系統的結構特點與功能,為接下來學生制作人體消化系統模型作品搭建了堅實的學習支架。
案例2:筆者執教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制作鐘擺》一課時,制作與調試單擺的細節操作較多,對學生來說,難度要求較高。為此,筆者錄制了制作單擺示范微課,并通過平板推送給學生,讓學生明確制作單擺如何分工合作與操作注意事項,為接下來學生制作單擺提供了可靠、詳細的技術操作支持。
案例3:課題組成員執教的科學實踐拓展項目《模擬光纖》一課中,學生制作光纖模型前需要了解“什么是光纖”“光纖的科學原理”等背景知識。為此,授課教師給學生提供了介紹光纖原理的科普視頻,讓學生明白光纖是利用光的反射現象來傳遞信息的,為接下來學生制作光纖模型打下良好了的知識背景基礎。
三、利用線上協作表格,加強學生對數據的收集和分析能力
學生在項目探究過程中進行實驗時,往往需要將全班各小組測量的數據在教師制作的圖表中進行匯總,以便對數據集體論證。當測量的數據量多的時候,小組學生代表會在匯總過程中耗費過多時間,而其余學生也只能在座位上等待。
為改善上述情況,筆者在執教《制作鐘擺》一課的過程中,在組織學生探究影響擺動快慢的因素過程中,利用線上協作表格功能,讓學生將每次測量數據直接通過平板記錄在線上實驗匯總表中。每個小組的測量數據都能同步、實時上傳,讓數據的收集匯總變得高效便捷。
在學生分析測量數據的過程中,由于數據量大,如下表所示,有18個小組,每個小組4個數據,共72個數據。如果采用傳統的方法,只在黑板或者互動電子白板的屏幕上展示匯總數據,很容易讓學生陷入數據的“茫茫大海”,無從下手。而借助線上協作表格收集數據,學生可以通過平板自由觀察測量數據,同時進行小組討論交流,集體論證,有效提高學生在數據分析方面的思維能力。
四、利用數字化編程技術,提升項目化學習中科學實驗效果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開展項目化學習,需要將科學探究實驗融入其中,使之成為項目化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如何提高項目化學習中科學實驗效果呢?在筆者執教的科學拓展項目——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制作一個太陽能熱水器》一課時,學生在項目實驗過程中要探究在光線照射下,影響材料吸熱能力的因素(如材料的顏色和反光能力等)。筆者將數字化編程技術與項目實驗有機結合,同時在分析實驗數據時,融入數據折線圖這一常用的科學分析工具,培養學生提取數據信息、總結實驗規律的能力。
如果采用傳統授課策略,本節課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到戶外陽光照射處開展實驗,非常依賴天氣狀況,如果遇上天氣不佳,如下雨、陰天,或者陽光不強烈,都會讓實驗效果大打折扣,甚至無法開展。加之教師要組織學生到戶外,會耗去很多課堂時間,因而實際教學中,本節課都是以觀看實驗視頻為主,或者教師直接生搬硬套地把實驗規律講授給學生聽,效果很不理想。
為了突破這一教學重難點,筆者融合信息技術進行了教具創新設計。創新改進后的實驗裝置,用石英燈模擬陽光照射,通過編程和傳感器技術測量材料表面的溫度變化,大大提高了數據的準確性,使本節課的項目實驗擺脫了對晴朗天氣的依賴,有效提高了學生完成項目任務的質量和效率。
在本節課開展材料反光能力與吸熱能力的關系的項目探究中,筆者通過掌控板數字化技術,將材料表面溫度的實時數據上傳至云平臺中,讓云平臺根據溫度數據以折線圖的形式進行呈現,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項目探究任務。
五、利用線上評價問卷系統,為項目化學習評價賦能
項目化學習的展示評價環節,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檢驗,是讓學生傾聽、評價、交流,繼而產生思維碰撞,提高思維分析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以評價促反思,學生由此發現項目實施與學習實踐的過程的不足,并提出改進措施,付諸行動。
課題組成員在一系列項目化課堂教學實踐中,特別注重學生項目作品的評價標準設計。結合教學實踐經驗,我們認為,項目評價標準的設計與教學應用需要綜合考慮以下三個方面因素。第一,評價標準需要結合該年級學生學情特點來表述。如,對于1~2年級的學生,評價標準需要以簡潔生動的圖形來表達;對于3~4年級的學生,評價標準則要圖文并茂;對于5~6年級的學生,評價標準需要語言精練,不能模棱兩可。第二,評價標準的文本閱讀量較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預留足夠時間讓學生明確評價標準內容,也可以將閱讀評價標準前置,在學生充分了解項目評價標準后,再進入項目制作環節。第三,小學科學項目化學習的評價標準,要指向學科核心知識與能力,這也是基于小學科學核心素養開展項目化學習的重要體現。
在實際教學中,開展項目評價往往會存在耗時長、統計難、反饋慢、評價主體單一等問題,這除了需要師生、生生之間制定高效合理的評價維度和標準以外,還可以利用數字化技術,搭建項目線上評價體系來支持交流互動、即時反饋等學習活動。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課題組成員利用問卷星平臺設計了線上評價問卷,在項目評價環節,學生評分員可以通過平板掃描問卷二維碼,打開線上評價問卷進行實時評價與反饋。當所有項目成果展示完畢后,學生完成評分并提交,教師即可在電子交互白板上展示評分統計表格。通過數據篩選、排序、分析,學生既可看到優秀作品的可借鑒之處,更能看到班集體對自己項目作品的整體評價,知道自己作品的不足之處,繼而反思改進。
將信息技術融入小學科學項目化學習,為解決項目化學習中遇到的諸如項目情境任務驅動性不足、學生缺乏開展項目化學習支架、項目評價耗時長、統計難、反饋慢等實際教學問題,提供一條可行的解決思路。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以及小學科學學科特色與項目化學習模式的深度融合,學生的科學核心素養培養將進一步得到落實。
【本文系2023年深圳市羅湖區軟科學研究項目一般資助課題“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科學項目化學習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LX202301042】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夏雪梅.項目化學習設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11.
[3]耿克飛.信息技術支持的項目式學習推進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21.
[4]柯清超,呂曉紅.信息時代的項目式學習:課堂教學的重構與超越[J].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18(3):7-9.
[5]沈啟正.項目式學習中表現性評價的設計[J].基礎教育課程,2020(23):66-74.
[6]申燕,陳尚寶,鄒志譜,等.基于STEM理念下的項目式學習課例設計:""以“探秘人體的呼吸”為例[J].化學教學,2019(9):50-55.
[7]賀慧,陳倩.大概念統整下的學科項目式學習設計[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21(1):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