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傳統教學模式在重點知識強化方面的不足,文章提出了一種以數據庫技術課程為研究對象,融合了現代信息技術的混合教學模式。該模式結合課程獨特性,從多個維度展開教學。該模式注重構建豐富的在線課程資源,為學生提供了扎實的學習基礎。同時,線上翻轉課堂和線下教師面授指導相結合,既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此外,線上思政翻轉課堂的融合使課程內容與思政教育相融合,培養了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課后線上練習的強化則幫助學生鞏固學習效果,提升學習效率。通過這一系列舉措,該混合教學模式不僅有效改善了教師的教學效率,還顯著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這種創新的教學模式為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撐,對于培養高素質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數據庫技術;混合式教學;在線課程;思政翻轉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5)16-0160-03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 標識碼(OSID)
0 引言
隨著新興技術的迅猛發展,各大高校正積極探索網絡技術在教學實踐中的新應用,以打破學習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這種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在線開放資源,如建設網絡精品課程、知識圖譜網絡課程等,與傳統課堂教學雙管齊下,進而促進學生自學、互學、線上討論和互評等學習活動。打造一種在線課程和課程指導的混合式教學形態。這種教學模式既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也能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手段,現如今,成為高等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的一種新趨勢和新途徑。
以專業基礎課數據庫技術為例,國內外在線精品課程百花齊放,如何能將線上資源和線下教學進度實現完美契合,如何將傳統線下課程有機轉移到線上課程,利用“學習通”平臺開設課前預習、視頻導入知識點學習、章節討論、翻轉思政課堂等課程教學模塊。從傳統教學的講授法過渡到師生之間相互切換中心。使學生充分沉浸在課程的知識體系中,沉浸式學習,促使學生對枯燥的計算機知識萌生興趣,教師能更好地達到教學要求,是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師急需研究與探索的問題。
1 數據庫技術課程教學現狀及其特點
數據庫技術課程屬于電子信息類課程的專業基礎課,線下講授多以知識點講解和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方式[1],但是由于高職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結構存在一定差異,知識點講解過程學生無法全神貫注,所以在做數據庫相關實驗操作時,知識點不能很好地得到運用,進而造成實驗困難。具體表現在,操作步驟不熟悉、界面誤操作和實驗命令有誤等問題。
當學生在數據庫實際操作中遇到困難時,往往需要額外的線下講解,這不僅延長課程時間,也影響了整體教學進度。當學生做技能實驗遇到困難時會導致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點產生厭學行為,兼顧到課時計劃,也不能面面俱到地講解每一道習題。當遇到數據庫知識點偏難的課程時,由于課時緊張,學生反應時長會相應變長,師生之間無法做到快捷有效的溝通,針對上述問題急需一種新型模式引導學生,以便更好地學習數據庫的枯燥知識點。
2 混合式教學的含義與特點
傳統教學方式注重課堂交流,教師通過直觀的講解和演示傳遞知識。相比之下,開放在線學習模式讓學生有更多自主權,他們能通過網絡靈活安排學習時間與地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路徑?;旌鲜浇虒W模式是將傳統線下授課教學與開放在線學習課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旌鲜浇虒W模式融合了傳統與在線學習的優勢,教師可靈活安排線上線下教學內容與時間,讓學生在兩種教學模式中均能獲得有效的學習體驗。教師根據線下授課進度合理安排線上課程的教學章節,將兩種教學方式有機結合在一起,從而使課前預習、教學環節和知識擴展等模塊內容完整豐富,使學生在整個過程中發揮主體作用,將枯燥的數據庫問題采用模塊化拆解法,將復雜知識簡化,讓學生分步驟完成獲得成就感。靈活的時間與空間安排及個性化學習路徑,滿足不同學生需求,是該模式的關鍵優勢。
混合式教學模式賦予了學習時間與空間的高度靈活性。學生可通過線上平臺自由選擇學習時間與地點,無論何時何地,都能輕松進入學習狀態。這種靈活的安排方式不僅適應了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還讓他們能根據自身的生活節奏和習慣來高效安排學習。同時,教師會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速度和興趣點,精心設計個性化的學習路徑,以更精準地滿足每個學生的獨特需求。混合式教學,真正實現了教育的個性化和高效化。
3 在線課程資源建設思路
在線課程是高等學校教師必須建設的網絡資源,其面向教師、學生和社會學習者提供全面、優質、便利的學習資源[3]。在線課程資源建設應遵循優質、便捷與個性化的原則。優質資源確保教學信息的準確與權威。個性化資源則根據不同學科和層次學生需求定制教學方案。資源庫涵蓋視頻、演示文稿和拓展閱讀等內容,生動全面地呈現課程內容。同時,設立在線討論與問答區等互動平臺,強化師生間的交流與互動。定期更新與反饋機制確保資源時效性與前瞻性。
在附件上應上傳課堂教學演示文稿、課外拓展閱讀材料,精選具有代表性和實用性的案例,確保與課程內容密切相關,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建立良好的反饋與改進機制是確保課程持續優化的關鍵。教師可以通過實時監控學生的學習情況,快速發現問題所在,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此外,定期匯總和分析數據,形成報告與課程開發團隊分享,促進教師之間的討論與合作,共同制定課程改進方案。
按照上述建立的教學資源庫建設,收集學生的學習情況,利用知識圖譜路徑推薦技術,建立個性化學習路線,分析學生在線課程數據與成績,智能推薦教學資源及路線。此技術手段能按學習記憶點精準推薦,讓學生自由學習數據庫知識。教師須監控學生自學情況,以最大化學生自主學習空間,找到適合的學習節奏。技術手段與實際應用緊密相連,提升教學效果與學習效率。在難易程度的設置上,按照學習路線也可以自動分配難、中、易三種程度的知識點練習題。
4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思路
本文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構建主要從線上翻轉課堂[4]、線下教師面授、線上思政反轉、課后線上練習4個階段的課程考核方式進行改革。
線上翻轉課堂環節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沉浸在學習通平臺預習。在平臺上學習本章應學的知識點,將知識點形成教學大綱,使學生和教師之間形成契約,教師不能故意拖延和講快。
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可以大致掌握本節課的知識脈絡,對于執行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根據線上視頻自己練習相應實際操作,遇到問題可以在線提交到學習通平臺,課上根據問題,通過學習通平臺發起搶答,讓學生共同參與其中,解決問題。
有了線上翻轉課堂的課前準備,學生對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有了簡單認識,在面授的過程中以課本的基礎案例為切入點,在對知識點講解的同時,直接進行實際操作,做到一邊知識融入一邊講解代碼,將復雜的問題拆解成細小問題,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善于運用SQL腳本的注釋,將講解內容形成注釋,學生在敲代碼的過程中便能看到注釋內容,做到一邊敲代碼、一邊聽講解、一邊看注釋,做到手、眼、耳不同層面強化知識點。當學生全部掌握后,采用類比法,再出一道類似的題目,但是難度升級,學生需要組隊完成,學生在組隊的過程中,將例題作為抓手,不斷分析本道題的考點,逐步地將難題化繁為簡。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增強知識點記憶的同時也提升了團隊合作意識。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身份是來回切換的,沒有固定主體,教師能更好地檢測學生動向。
線上思政反轉旨在實現立德樹人,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八枷胝谓逃亲鋈说墓ぷ?,解決的是‘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的問題,是我們黨和國家的優良傳統和各項工作的生命線”。按照數據庫技術的課程特點,深挖課程思政教學案例和教學觀點。比如:在介紹數據庫背景時,從通用數據庫講起,逐步引入國產數據庫。學生在線上可以觀看國產數據庫的發展視頻,將科技自信灌輸給學生,使學生充滿民族自豪感。通過上述教學資源,讓學生對數據庫感興趣,也能看到國產數據庫的崛起。教師不用在課堂上耗費大量時間播放視頻,解決課堂視頻比重多的困擾。再比如,在講授約束時,通過馬克思主義哲學表明:人都是具體的、歷史的。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引申到社會關系,讓學生線上觀看電影《第二十條》,將最新的賀歲檔電影《第二十條》作為課程思政案例,迅速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對影片的角色臺詞暢所欲言。電影映射的刑法“第二十條”,引申到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校有校規和班有班規。
課后線上練習的目的是消化本節知識點,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按照不同梯度設置不同類型的題目,并且不同梯度的題目設置必做題和選做題,選做題作為課后作業的加分項,促進優質學生的鞏固與提升,必做題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選擇題,將細小的知識點融入每道選擇題,使學生課后在沒有計算機設備時也能很好地達到鞏固知識點的效果。
另一種題型是SQL腳本語言的填空,比如“行級”“列級”設置主鍵、where子句后面謂詞的選擇、存儲過程參數的設置等。將學生熟練掌握的查詢語句弱化,學生掌握度不高的問題以填空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既能把熟悉的語句做到強化,又能使掌握不了的問題得到練習。對于難度系數過大的試題,建議教師采用線上視頻引導,線下回顧抽查的方式解決。
在評價方式上,與傳統的考核方式不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過程化考核,過程化考核將平時成績拆分為出勤、線上視頻觀看、線上討論、線上搶答、線上作業、階段測試以及上機操作。將平時成績細化到各個細小環節占比80%,這樣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更加注重平時的積累,讓學生更加有信心迎接期末考試的20%。
5 以存儲過程為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探索過程
按照教學大綱和教材,制定數據庫線上課程大綱。線上教學大綱設計為4部分:課程定位與設計思路、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實施建議。在課程章節中開設任務安排、自我修養、教學視頻、知識點預覽和拓展練習共5個模塊。在任務安排上,讓學生了解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師要按照任務安排為學生抽絲剝繭,同時使學生了解課程的重難點。以最經典的題目“1~100的累加和”讓學生思考。結合課前預習掌握的定義存儲過程的方式,學生能將定義存儲過程的語句書寫出來。
引導學生運用C語言、Java語言編寫累加和代碼。教師比對三種語言編程的語法規則,引導學生注意存儲過程編程的注意事項。講完思想過程后,教師在編譯軟件上逐行書寫1~100累加和過程,并用在語句后加以注釋。使學生不斷強化運用存儲過程1~100累加和。
當整個過程結束后,讓學生進行舉一反三練習?!?~100的累乘、1~100的奇數和。課后作業線上提交——“1~100偶數和”。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程序封裝的重要性以及調用存儲過程的流程,引入了數字貨幣這一案例。通過在線平臺播放數字貨幣視頻,學生能夠深入了解其原理和技術實現。分組討論和代表講解的方式,讓學生更深入地探討數字貨幣的優點及其對生活的便利性[5]。教師強調——中國正在積極推進人民幣的數字化發展,以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和便利支付體驗[6]。存儲過程可用于處理數字支付交易數據,確保支付數據的安全、準確和高效。在編寫存儲過程時,應注重數據的安全性、穩定性和合規性。
6 結束語
本教學模式具有顯著的學生中心性,它通過引入生動實際的案例,如數字貨幣,為學生提供了一種沉浸式的學習體驗。在此過程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單純傳授者,而是學生思考、探索的引導者和助手。這樣的教學模式顯著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使他們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培養了分析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邏輯思考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同時,通過思政元素的融入,學生在學習技術的同時,也得到了思想政治的熏陶,全面提升了他們的綜合素質。
盡管這種教學模式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仍有改進的空間。教師可以通過更精細的過程評估,更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效果,從而更有效地調整教學策略。未來,還應進一步探索技術與教學手段的融合,以更創新、更高效的方式促進學生的學習。應將思政教育更自然地融入專業課程中,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能得到思想政治的熏陶。通過持續的創新和應用,可以不斷完善這種教學模式,使其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參考文獻:
[1] 呂曉娜,吳文英,顏偉霞.基于超星學習通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公關世界,2024(18):160-162.
[2] 付春艷,霍萬里,朱文杰,等.面向非計算機專業的Python語言程序設計混合式教學改革[J].計算機教育,2024(8):55-59.
[3] 于濤.混合式教學在高職院校學前教育理論課程中的應用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24(23):74-77.
[4] 趙濤,達新民,李全勝,等.基于秾大云平臺的計算機網絡課程翻轉課堂模式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4,7(23):43-46.
[5] 劉云.高職計算機專業課程中的思政教學探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4,20(30):145-147.
[6] 郝佳諾.計算機技術在數字貨幣中的應用[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7,35(12):121-122.
【通聯編輯:李雅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