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圖書分類號:R25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簡稱“慢阻肺”)是一種長期的、進展性的呼吸系統疾病,主要癥狀為進行性呼吸困難、咳嗽、咳痰等。該疾病主要特征為氣流受限和肺功能逐漸下降,包括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等,通常與有害氣體的吸入有關。隨著病情的進展,會進一步影響患者的肺功能,出現肺心病及呼吸衰竭等慢性疾病,對患者的生命健康產生嚴重影響。在慢阻肺治療中,臨床常采用西醫治療,可取得一定療效,但治療后疾病易反復發作。中醫學將慢阻肺歸于肺脹及胸悶等范疇中,認為其病因在于機體缺乏正氣,或過食肥甘厚膩之品,亦或是臟腑功能減退,以致脾腎受損、脾失健運,從而導致痰濕積聚,機體內部氣血運行障礙,造成肺失宣降、肺氣不利,最終引發疾病。定喘湯為理氣湯劑,具有宣降肺氣、清熱化痰等功效,可用于治療痰熱內蘊所致的咳嗽、咳痰、氣促等癥狀。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定喘湯加減聯合西藥治療慢阻肺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3年11月—2024年10月醫院診治的120例慢阻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開展前瞻性研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齡 60~85 歲,平均(72.63±5.14) )歲;病程3\~10年,平均( 6.54± 1.13)年。觀察組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齡60~85 歲,平均 (72.53±5.25) 歲;病程3\~12年,平均 (7.51±1.10) 年。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 (2021年修訂版)》中相關診斷標準;年齡 ? 60歲。
排除標準:患有肺癌或其他重大疾病者;合并支氣管疾病或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者;伴有認知障礙、無自主能力者;對本研究中藥物過敏者。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西藥治療。吸入用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經霧化吸入, 5mg/ 次,2次/d,以及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吸入, 2mg/ 次,2次/d。
觀察組在西藥治療基礎上聯合定喘湯加減治療。定喘湯組方包括白果 (去殼,砸碎炒黃) 9g 、麻黃 9g 、蘇子 6g 、甘草 3Δg 、款冬花 9g 、杏仁(去皮、尖) 4.5g 、桑白皮 9g 、黃芩 (微炒) 6g 合并虛哮者加五味子、沉香各 4g 。加水煎煮取汁300mL ,分早、晚2次服用。
2組患者均治療4周。
1.3 觀察指標
(1)中醫證候積分。治療前后,評估患者中醫證候積分,包括胸悶、氣促、哮鳴,各項分值 0~ 6分,分數與癥狀嚴重程度呈正相關。(2)肺功能。治療前后,采用瑞超肺功能儀(浙江柯洛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檢測患者的肺活量(vitalcapacity,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in the first second, FEV1) 、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FVC)和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FVC)。(3)血氣指標。治療前后,抽取患者橈動脈血 2~3mL ,使用血氣分析儀測定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壓(partialpressure of carbondioxide, PaCO2) 、氧分壓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 )和血氧飽和度(oxygensaturation, SaO2) 。(4)臨床療效。臨床癥狀(咳嗽、咳痰、氣促等)基本消失,胸片、CT顯示炎癥消退,為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肺部炎癥有所消退,為有效;臨床癥狀和炎癥均無改善,為無效。總有效率 Σ=Σ 顯效率 + 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
料以 表示,行 χt 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 χ2 檢驗。 Plt;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中醫證候積分
治療前,2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治療后,觀察組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 (Plt;0.05) ,見表1。
2.2 肺功能
治療前,2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治療后,觀察組肺功能各指標水平高于對照組( (Plt;0.05) ,見表2。
2.3 血氣指標
治療前,2組患者血氣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治療后,觀察組各指標水平優于對照組 (Plt;0.05) ,見表3。
2.4 臨床療效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Plt;0.05) ,見表4。
3討論
慢阻肺是臨床常見的、可預防和治療的呼吸系統疾病,特征是持續存在的氣流受限,其發生通常與有害氣體的吸入有關,導致氣管和肺泡異常。據數據統計,大約有 13% 的成年人受到慢阻肺的影響,老年群體占比較高,60歲以上老年患者占比達到 50% 以上。慢阻肺多采用藥物治療,如 β 2受體激動劑、抗膽堿能藥物、吸入性糖皮質激素等。但該疾病具有反復性、難愈性等特點,單一西藥治療雖能改善患者病情,減輕癥狀,但停藥后疾病容易復發8。近年來,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法已被廣泛運用于慢性病的治療中,對調節機體內環境紊亂等有著顯著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 (Plt;0.05)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Plt;0.05) 。結果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臨床療效。硫酸特布他林能夠促進支氣管平滑肌松弛,減小氣管阻力,有助于改善患者呼吸困難和支氣管痙攣的癥狀。布地奈德通過抑制支氣管中炎癥細胞的活性,減少炎癥介質的釋放,改善受損的黏膜狀態,減輕氣管炎癥和癥狀。定喘湯中白果斂肺氣、定喘嗽;麻黃發汗解表,宣肺平喘;蘇子下氣、清痰、潤肺;甘草和中緩急、潤肺、解毒;款冬花潤肺下氣,止咳化痰;杏仁降氣、祛痰止咳、平喘;桑白皮瀉肺平喘、行水消腫,治肺熱喘咳;黃芩瀉實火、除濕熱,治壯熱煩渴、肺熱咳嗽;合并虛哮者加五味子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用于久嗽虛喘;沉香行氣止痛,溫中散寒,降逆平喘。諸藥聯用宣降肺氣、清熱化痰、疏散風邪,從而改善患者癥狀。定喘湯加減和西藥聯合治療通過不同機制發揮作用,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控制疾病進展,提高臨床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肺功能指標、血氣指標水平優于對照組 (Plt;0.05) 。通過霧化吸人的方式,布地奈德能夠迅速進入肺部組織,從而直接作用于肺部,加快起藥速度,糖皮質激素增加氣管 β2- 受體,與特布他林協同,可強化布地奈德藥效發揮,舒緩支氣管平滑肌,抑制炎癥因子釋放,從而改善肺功能,增加供氧量,提高血氣水平。經西醫藥理分析,白果中含有的白果酸、白果酚具有抑菌、殺菌等作用,可抑制炎癥反應;麻黃含左旋麻黃堿、右旋偽麻黃堿等多種生物堿成分,能夠發揮抗感染、止咳、平喘、祛痰等功效;蘇子提取的脂肪油有明顯的止咳和平喘作用;甘草具有較強的抗感染作用,有助于減輕炎癥,止咳潤肺。在西藥治療基礎上聯合定喘湯加減治療,通過藥材各自藥理作用發揮不同療效,從而改善患者癥狀,減輕炎癥反應,止咳化痰,增強肺部氣體交換,改善患者血氣指標。
綜上所述,慢阻肺患者采用定喘湯加減聯合西藥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和血氣指標,提高肺功能,臨床效果更佳。
參考文獻
[1]蔣璐.定喘湯加減聯合穴位貼敷治療對改善慢阻肺患者臨床癥狀的觀察[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文摘版)醫藥衛生,2023(8):48-50.
[2]張煒,王或.撤針治療肺腎氣虛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療效研究[J].陜西中醫,2024,45(1):115-119.
[3]張明武,譚明娜.補中益氣湯聯合地黃湯加減對肺腎氣虛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緩解期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成藥,2024,46(7):2235-2239.
[4]馮超,王秀蘭,李春盈.瀉肺定喘湯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熱阻肺型患者血清 MMP-2、TGF-β1、SOD 及肺功能的影響[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22,28(5):757-761.
[5]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工作委員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21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21,44(3):170-205.
[6]李曉娟,沈愛娟,胡健,等.桑芩止咳湯聯合定喘湯加減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及血清PCT、CRP 的影響[J].遼寧中醫雜志,2024,51(5):111-114.
[7]張夢麗,華明云,韓青.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復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老年醫學與保健,2024,30(3):762-767,780.
[8]花榮,張家春,胡金秀.七味都氣丸加味輔助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聯合噻托溴銨對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血肌酐、免疫因子及T淋巴細胞亞群表達水平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學刊,2024,42(8):199-203.
(編輯:徐亞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