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5)17-0062-04
中職臨床護理專業課思政教育資源庫的創建,是在教育政策和職業教育發展趨勢的雙重驅動下應運而生的。教育政策層面,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明確提出要促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融合,以滿足社會經濟的多元化需求。中等職業學校作為職業教育的基礎環節,其專業課程的改革與創新成為政策關注的焦點。在此背景下,將思政教育與臨床護理專業課教學深度融合,是提升中職學生綜合素質、響應國家號召的必然選擇。
臨床護理作為應用型學科,需要不斷更新教學內容與方法,以適應不斷變化的醫療環境。護理專業具有特殊性,其從業者所展現的職業道德和人文關懷將直接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通過構建思政教育資源庫,可確保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結合,培養出既具備專業技能又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護理人才。(以下簡稱梧州衛校)臨床護理專業教師團隊以課程基本知識和技能為載體,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方式同步推進資源庫建設,將思政元素有機融入教學之中,致力使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同向同行,塑造有情懷、有溫度、有深度的創新型卓越護理人才[]
一、中職臨床護理課程思政教育面臨的挑戰
課程思政是在專業課程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教育理念,有利于全方位培養專業人才[2。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領域,中職臨床護理教育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取得了顯著的進步。然而,伴隨著醫療環境的變化和社會對護理人才需求的提升,中職臨床護理教育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和挑戰,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入。其中,課程設置與臨床需求的脫節便是一個突出的問題,目前普遍存在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挖掘難、融入難、評價難的“三難”問題[3]。傳統的護理課程往往偏重理論知識的教授,而對實踐技能和臨床思維的培養重視不足。這種現象導致學生畢業后可能面臨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困境。而思政教育在這種情況下更易成為附加任務,與專業課程之間缺乏自然的融合。此外,傳統的教學材料往往不能及時反映社會和醫療行業的新變化,特別是思政教育相關素材的更新速度較慢,難以滿足學生對時事和熱點問題的討論需求。這使得思政教育顯得陳舊,缺乏吸引力,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考。因此,如何促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發力、同時發力,大力提升育人成效,成為中職教改的重點內容4]。
針對以上挑戰,本研究以建立思政教育資源庫為抓手,對臨床護理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路徑進行實踐研究,力求達到完善課程思政、強化教師德育素養、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有效開展教學實踐、創新教學方法的教改目標,以期推動中職學校課程思政建設的發展與創新[5],培養出既能解決實際護理問題,又能感悟思政理念的護理人才。
二、中職臨床護理專業思政教育資源庫的構建
(一)多元探索,明確資源庫構建的方向
本研究采用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以確保思政教育資源庫的創建和實踐研究具有全面性和科學性。首先,梧州衛校教研團隊運用文獻分析法,系統梳理了思政教育、職業教育、臨床護理以及教學資源庫建設等相關領域的文獻,明確了思政教育在中職臨床護理專業課中的融入策略。其次,教研團隊邀請職業教育領域的專家與學者、臨床護理專家以及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就思政教育在臨床護理專業課中的實踐路徑、內容選擇以及教學方法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多方的見解為資源庫的構建提供了專業的指導,確保資源庫內容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與此同時,教研團隊面向中職臨床護理專業的學生和教師設計了詳細的問卷,以收集師生對思政教育的態度、期望和建議。這些數據為資源庫的設計和資源選擇提供了直接的用戶需求反饋意見,確保資源庫能夠滿足實際教學的需要。在實踐中,教師不斷收集師生使用思政教育資源庫的反饋意見,對資源庫進行迭代更新,確保其內容具有時效性,能夠有效發揮教學效果。教研團隊還定期組織教學觀摩和研討,通過分析實踐中的問題和策略調整,優化教學方法和資源庫的使用模式。
(二)搭建思政教育資源庫的框架
資源庫的構建是課程思政的核心環節,需打造一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程思政平臺,滿足中職臨床護理專業課的教學需求。搭建思政教育資源庫的框架須圍繞思政教育的核心目標,結合臨床護理專業的特點,致力實現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
資源庫的內容設計應基于四大模塊,即理論知識、實踐案例、視聽資料和互動工具。理論知識模塊包括思政教育的基本理論、政策法規、道德規范等內容,旨在幫助學生奠定堅實的思政理論基礎;實踐案例模塊收集真實的臨床護理情境和案例,這些案例既要能反映思政理念的應用,又要能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理解思政價值;視聽資料模塊則引入生動的視頻、音頻和動畫,以增強教學的吸引力,使思政教育更具感染力;互動工具模塊提供模擬操作、在線討論和自我測試等功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
例如,梧州衛校教研團隊依托超星學習通平臺,構建了如圖1所示的線上思政教育資源庫組織結構:教師采用層級分類的方式,覆蓋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兒科護理、婦科護理、老年護理、護理倫理等6門臨床護理專業課程,并將資源按照專業領域、知識模塊、思政元素和思政活動設計進行劃分,使教師能夠快速找到滿足教學需求的資源。
(三)打磨資源庫的內容
資源庫內容建設是思政教育資源庫建設的關鍵環節,旨在提供豐富、多樣且滿足中職臨床護理專業教學需求的教育資源,主要包括線上資源和線下資源兩個部分。
在構建線上資源庫內容時,教師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可以依托學習通在線平臺構建豐富多樣的線上思政資源庫,整合多類型思政教育資源,包括思政案例、知識腦圖、圖片和相關理論知識等。例如,梧州衛校構建了外科護理、內科護理、兒科護理、婦科護理、老年護理、護理倫理等6門課程的線上資源,具體包括思政案例58個、知識要點文檔82份、知識腦圖82張、學習內容速覽圖82張、課程思政元素設計表6個等。另一方面,可以與醫院共建思政精品課程,開發原創視頻或引用視頻,完善題庫等資源,實現德技并育。例如,梧州衛校技能方面教研團隊在2020年與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急診科、急危重癥科共建自治區級線上精品課程——護理專業技術實訓,包括原創視頻(微課)45個、引用視頻(微課)15個、題庫試題5690題、圖片及其他資源66份,實現護理人才品德修養與專業技能協同發展,共同培育綜合型高素質人才。
在構建線下思政教育資源庫時,教師可以按照“構建文化內容框架一設計特色活動項目”的思路展開。例如,2020年梧州衛校開始推進“中草藥文化園”項目建設,教研團隊依托校園中草藥園開發線下思政教育資源,構建融入中醫藥文化特色的內容體系,創建“文化引領、課程融入、活動推進、體驗服務”的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實施路徑,廣泛開展傳播中醫藥文化的特色工作,使校園成為臨床護理教育的活教材。同時,學校依托中醫藥文化特色設計競賽及德育特色活動項目,包括德、知、技三個方面,旨在發展學生德智體美勞,實現“活動育人”。至此,學校構建了完整的中醫藥文化思政育人內容體系。
以外科護理課程為例,教研團隊根據課程的21個章節分別構建了對應的思政教育資源庫(部分內容如表1所示),其中思政元素涵蓋醫者仁心、尊重生命、人文關懷、責任感與同情心、緊急救援、團隊協作、尊重隱私與保護權益、健康教育與社會責任等方面,同時設計了包括樹立榜樣、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健康講座、應急演練等在內的各項活動,旨在將外科護理專業知識與思政教育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各類活動中涵育素養。
三、思政教育資源庫助力中職臨床護理教學優化
梧州衛校教研團隊基于整群便利原則,選擇學校2021級護理專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進行教改實踐研究,學生共計417人,年齡在15一19歲之間,其中男生48人,占 11.51% ,女生369人,占 88.49% 。課程結束后對學生開展教學評價調查顯示,396人認為非常有必要或有必要在臨床護理專業課程中滲透思政教育,占比 94.96% ;399人認為臨床護理專業課程中開展思政教育對課程學習非常有幫助或有幫助,占比 95.68% ;334人認為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相輔相成、同等重要,占比 80.10% ;除了專業知識的學習,學生還希望在課程中增強愛國情懷(多選題占比95.92% )、增強文化自信(多選題占比 91.37% 和提升職業素養(多選題占比 89.93% )。
教研團隊成功構建了中職臨床護理專業課思政教育資源庫,并在教學過程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研究結果顯示,資源庫的運用顯著提高了學生對思政內容的理解度與接受度,激發了他們對護理職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同時,教師的反饋資料也顯示資源庫為他們提供了便利的教學工具,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資源庫的建設和應用充分體現了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思政認知,還增強了學生的專業技能。思政教育不再是一種外在的附加教育,而是成為中職臨床護理專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既具備專業技能又具有良好思政素養的護理人才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這樣的教學實踐模式,也為后續的中職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并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
2022年新修訂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提出“建設國家重視技能、社會崇尚技能、人人學習技能、人人擁有技能的技能型社會”。要實現“技能型社會”,基礎在職業學校。可見,在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中,中職教育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中職教育大有可為。在此背景下展望未來,為進一步促進護理專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從專業設置、課程開發、教師隊伍建設、校企合作、教材開發等多方面發力。梧州衛校教研團隊將進一步優化和推廣中職臨床護理專業課思政教育資源庫構建與應用路徑,將思政教育融入學校教學的方方面面,從而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嚴璐.基于立德樹人的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以“基礎護理學\"課程為例[J].大學,2024(12):132-135.
[2]余黃合,彭彩云,李斌,等.思政案例融入藥理學課程教學設計與實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4,16(10):19-22.
[3]黃祺.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三位一體,四心融入”課程思政建設研究與實踐[J].會計師,2023(4):94-96.
[4]焦顆玲,田鳳娟.醫學高職院校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研究:以護理心理學課程為例[J].菏澤醫學專科學校學報,2022,34(4):87-90.
[6]龍衛平.怎么看中職教育的作用與功能[J]職業技術教育,2024,45(4):1.
[5洪業隆.建筑工程施工專業課程思政實施路徑探究:以江蘇省姜堰中等專業學校為例[J.職業技術,2023,22(5):103-108.
[7李鐵光.“新分流”政策背景下中職教育發展定位與策略研究:打造新基建“五金”,促推“高品質”發展[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4(3):73-75.
注:本文系2021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中職臨床護理專業課‘思政元素資源庫’的創新建設與實踐研究”(GXZZJG2021B287)的研究成果。
(責編劉小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