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雖是河北省廊坊市下轄的一個縣,但地處燕山南麓平原,與北京、天津接壤,素有“京畿明珠”之稱。
一次報告
20世紀80年代,我在香河城關鎮供銷社任售貨員期間,曾三次獲得省級榮譽。在我被評為省勞模,也就是第二次獲得省級榮譽時,縣供銷社劉主任找我談話,讓我寫一篇個人先進事跡材料,到市供銷系統做個人先進事跡報告。
我很為難,說:“您讓我做什么都行,就是別讓我去做報告。您還不知道我那兩下子,就我那點兒化,講上5分鐘,一準就沒詞兒了。”“你可以發揮你的優勢。我平日看你和大家聊天兒時,不都是滔滔不絕的嗎?”“我那不是扯閑篇嗎?您要是讓我說正經的,我還真就說不上來。”“讓你去市里介紹先進經驗,是市供銷總社關主任提議的。你如果不去,我可沒法向關主任交差啊。”“別說是關主任安排的,就是劉主任您安排的我也要去。可就我這點兒文化水平,哪里寫得了發言稿啊?”“你寫不了就讓政工科的周江幫助你寫,周江寫的新聞稿子都上過《人民日報》。”
我一聽可以讓周干事幫助我寫,當然求之不得,馬上說了下自己的想法:不希望夸天其詞。劉主任瞪了我一眼,“你自己寫不了,別人幫助你,你還提上要求了,事兒真多!不管咋樣,一定要把先進給咱爭回來。\"劉主任還沒說完,就被人找走了。
去市里介紹先進經驗那天,是北方4月里一個難得的好日子,小葉玫瑰在馬路兩邊如火如荼地盛開,樹葉全都綠了。看到這一切,我高興極了。發言也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在一個小時內竟收到了17次掌聲。當我從主席臺走下來時,劉主任高興地說:“你講得太好了,不過,我怎么沒看到你拿發言稿啊?”我不好意思地說:“我沒用周干事寫的那個發言稿,文約約的,我念起來費勁兒,還不如我直接說呢。”“你脫稿講其實更生動。當你講到孩子發燒,你顧不上照顧孩子,一個人扛了兩噸食鹽聽到這里,很多女同志都哭了,我心里也酸酸的。職工要都像你這樣,咱早就成為全國先進供銷社了。\"“其實我也沒想當什么先進,只是覺得應該對得起自己拿的這份工資。在生產隊干活兒可比在供銷社上班累多了,到了年終,還分不了幾個錢。”
我是從孫村被招到供銷社來上班的。當年我是孫村的鐵姑娘隊隊長,有一次我去城北勝利渠挖河,我的肋骨突然被小推車給砸斷了兩根。傷好了以后,也干不了重活幾了,這時正好供銷社要從村里招一名臨時工,村里就把我派來了。最初我來供銷社時只是打雜,不管什么活兒我都搶著干。我不光搶著裝貨卸貨,還搶著幫忙掃院子。即使這樣,我也覺得供銷社的活兒比干農活兒省力。
劉主任著我干活兒不惜力,在我來到供銷社的第二年,就將我轉成合同工。3年后,他又破格將我轉成了正式職工。
兩地聯營
那些年,城關供銷社的業績很好,營業額甚至超過市百貨大樓。
劉主任為了擴大銷售業績,又在縣城西街開了一家分店,也就是城關第二商場,并且讓我去第二商場做經理。
“您還是讓那些老職工去當經理吧,我干活兒還成,就是當不了領導。”我找到劉主任,有些為難地說。劉主任卻一臉嚴肅:“誰天生就會當領導,不都是邊干邊學嗎?我最初不也是售貨員嗎?讓你去做領導,是對你的信任。\"看著劉主任不容分說的樣子,本還想推辭的我也不敢多說了。“那我先試試,要干不了您再換人。”劉主任的表情和緩了很多,他放緩語氣說:“要干就全部心思去干,即便干不好,也肯定干不壞。”
城關第二商場開業這天,縣城和周邊來了很多人,縣里主管商業的趙副縣長還為商場剪了彩。開業的第一天,營業額竟然超過了城關商場,劉主任高興地鼓勵大家要齊心協力,爭取成為香河商業戰線上的一個標桿。

我有些不自信:“您可別抱太大期望,今天的營業額雖然不少,那是因為商場剛開業的緣故,等到新鮮勁兒一過,銷售額馬上就會降下來。\"劉主任立馬沉下臉。可沒等劉主任說什么,同事們就表達了信心:“咱們雖然是第二商場,但這里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況且西街又沒有任何商業網點,一定會創造出更好的業績的。”
光有信心肯定是不夠的。如我所料,第二商場的營業額只持續了一段時間,便大幅度地縮水。劉主任很不滿意,雖然沒有直接批評我,但他那嚴肅的表情比批評還讓我難受。
這天,我正在盤點貨物,在北京西集供銷社上班的表哥突然來看我。“聽大姑說你當了經理,其實我早就應該來看你,只是因為前一段我去北京學習了。”他一邊說,一邊在商場里隨意轉了起來。我好似抓到了救命稻草,立馬說:“表哥你可是老商業了,這回你可得多傳授我些經驗,要不我非得挨批評不可。”
“你們經營的貨品太單一了。比如在糕點和醬油醋方面,你們可以和我們搞聯合,因為香河距離北京西集只有十幾里路,平日你們香河人經常騎自行車去我們西集供銷社購買糕點和醬油醋,假如我們兩家搞聯營,兩地的貨源就可以互補。據我所知,我們西集那邊的人,也經常來你們五后戶公社邢營村購買臭豆腐,還有你們東風飯店的香河肉餅。”只轉了一會兒,表哥就看出了門道。
我心里忽地亮堂起來,把表哥送走后,立刻向劉主任做了匯報。劉主任也很高興,說很支持我們和西集供銷社搞聯營,至于運輸工具,供銷社可以為第二商場提供一輛平板車。
此后每隔一天,我就和新分配到供銷社不久的劉江師傅,拉著劉主任為我們提供的平板車,將西集供銷社那邊需要的貨物送過去,然后將我們這邊需要的貨物運回來。如此忙活了一段時間,雖然我和劉江師傅都很累,但商場的營業額卻直線上升。現在,不光縣內的很多顧客來我們商場購物,就連距離我們不遠的北京覓子店的一些顧客也慕名而來了。
后來,我們又和天津以及唐山的商業系統搞起了聯盟,商場的營業額直線上升,成了香河縣城的“商老大”。劉主任每次開會,都要表揚第二商場,說我們不光在經營各種副食品方面搞得很好,還打破了商場這么多年來固守的經營模式。現在,第二商場每天早7點就開始營業,晚上9點才關門,這樣不但照顧了周邊的一些農民和上班的工人,方便了大家,還增加了別的商場都沒有的收入。
然而,所有的事情都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我們這樣搞了一段時間,不光城關商場的經理和職工對我們產生了意見,就連百貨大樓的干部職工也對我們非常反感。
一天,縣百貨大樓的劉經理看到我,冷嘲熱諷地說:“季經理,你現在可是出盡了風頭,什么時候你有時間,我去你們那里取取經。”“歡迎劉經理來給我們指導工作,劉經理能來視察工作,是全體職工的榮幸。\"劉經理看我這油鹽不進的樣子,不咸不淡地說:“李經理你吃肉,也得讓我們喝點兒湯吧。再這么搞下去,我們早晚都得關門。\"“您怎么能這樣說呀?我們的經營都是在計劃經濟框架下運行的,別看我們商場利潤高,但職工的工資一分錢都沒有多拿,只是拿少許的加班費。”
我整日沒黑沒白地干,別說同行不理解,就連丈夫和婆婆也不體諒。我丈夫在縣磷肥廠當副廠長,因為磷肥在那些年是緊缺商品,所以他們廠的工資很高。每次我下班回家,丈夫都對我甩臉子,而且很多次都是鍋冷灶涼,我只好對付著吃口涼飯就上床休息。我婆婆也冷言冷語,說:一個做媳婦的咋總不著家呢?
三次轉折
這天,我正在卸貨,劉主任風風火火地來找我,說縣委組織部的周部長要見我。我又不是干部,周部長見我做什么?但既然通知,我去便是。
周部長在縣委第三排的平房辦公。辦公室的門前有一簇翠竹,翠竹在溫暖的陽光下生長得郁郁蔥蔥。我剛想敲門,周部長就微笑著將門打開了。周部長為我泡了一杯茶,說:“這幾年你干得不錯,前幾天縣委召開常委會,研究決定先把你借調到縣政府來。因為你的身份不是干部,也無法任命你,等什么時候有指標了,到時再解決你的身份問題。”
我考慮了一會兒說:“謝謝您,可我沒什么文化,在機關也幫不上忙,還是售貨員最適合我。”周部長笑著說:“你還是應該認真考慮一下。我查了檔案,從解放初期到現在,咱們縣能連續幾年多次獲得省級榮譽的,只有你一個人。縣里要是為你解決了干部身份,你以后不管調到哪里,可都是干部。”“這事兒我就不考慮了,能當好一個售貨員,我就非常知足了,而且我好好干也不是為了得榮譽、當干部。”周部長看我的態度很堅決,也沒有阻攔,“那只能尊重你的選擇了,不過,什么時候家里有困難,都可以來找政府和縣委。”
回到商場,劉主任早就在辦公室等我了。見到我,他急不可待地問周部長找我有什么事兒。得知詳情后,劉主任生氣地說:“你是不是傻?去政府上班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兒,別人削尖腦袋都輪不上,你怎么就給推掉了呢?”“我沒啥文化,只會賣貨,去縣政府能做什么?\"“你不用會啥,只要老老實實地待著,過不了三五年就能熬個身份,過些年再加個一官半職。”“還是饒了我吧,要不是在孫村被小推車砸斷了兩根肋骨,我現在還在農村修理地球呢。我連做夢都不敢想,還能到縣城的供銷社當經理,我覺得做人還是認清自己、踏踏實實為好。”“那你就好好當你的經理吧。”說完,劉主任氣呼呼地走了。
轉眼就到了20世紀90年代,此時很多商場都承包給了個人,縣城里的很多小超市也如雨后春筍一般,增嘈地往外冒。我所經營的城關第二商場,勉強維持了幾年,最后不得不宣布倒閉,我和職工們也都下了崗。
商場倒閉前,劉主任找過我,他想把我調進供銷辦公室。我還是謝絕了他的好意,因為商場雖不在了,但職工們還在,我不能一個人高枕無憂,得對他們負責。“我已經和商場的幾個姐妹商量好了,準備租下化輕公司的那幾間門市房。這次不光經營各種副食品,還賣些面食,比如炸油條和蒸饅頭”聽我這樣說,劉主任緊緊地握住了我的手,說:“我提前祝賀你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