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壺山小學針對學生閱讀以虛構作品為主的“閱讀偏食”現象,圍繞“為何讀?讀什么?怎么讀?”三大問題,構建了以均衡虛構閱讀與非虛構閱讀為目標的均衡閱讀體系,通過環境全景優化、師資全員培育、活動全程設計、效果全息評價的“四全”策略,推動學生持續閱讀,促進學生閱讀營養均衡。
全景優化——打造1分鐘“營養均衡”閱讀圈。學校以兒童的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打造1分鐘營養均衡閱讀圈——“班級圖書角—班級數字吧—年級閱讀小站—專題閱讀小站—滿許書街—滿許圖書館”,優化了閱讀環境,讓孩子們隨時隨地可以自由閱讀。
全員提升——培養“營養均衡”閱讀推廣人。一是倡導先行,激發教師閱讀動力。首先,學校制定“閱共體”教師共讀計劃,確保每位教師每學期的閱讀量。其次,通過每周一期的“半月池之聲”欄目與讀書沙龍,分享“滿許”教師個人閱讀經典圖書的體會等,促進教師共同進步。二是對話名家,增強教師閱讀活力。學校定期邀請特級教師、兒童文學專家等到校開展講座和授課,使教師們接觸更多的閱讀理念,吸收更加豐富的閱讀教育經驗。三是協同研討,培育閱讀推廣教師。首先,由“滿許”閱讀研究中心牽頭,形成“閱共體”內閱讀教研工作整體規劃,每月按主題推進閱讀活動,使閱讀成為教師生活的常態。其次,在閱讀教研活動中,實行“分享—點評—反思—再實踐”的教研模式,提升閱讀推廣人的內涵。
全程設計——開展“營養均衡”閱讀系列活動。一是分層級設計閱讀活動。學校根據學生年齡段的特點,分層級開展閱讀活動。低段開設“滿許”聽書吧,以音頻為紐帶,為低段學生開辟一條“用耳朵閱讀”的新路徑。中高段以書香班級評比為主要載體,開展多種形式的“快樂閱讀吧”活動,如面向四年級和五年級的閱讀馬拉松賽、面向五年級的“詩詞大會”等。二是“紅藍并行閱享科創”主題活動。學校實行“紅藍”閱讀配方,將代表先輩精神的紅色與代表學校特色科創工作的藍色相融合。閱讀配方中必聽必看的內容,學生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閱讀,并進行檢測闖關。三是“梯度閱讀閱享自然”項目化活動。戶外閱讀是營養均衡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全年級“閱·自然”系列梯度閱讀活動為例。一年級學生了解樹的種類、年齡、外形特征,認識樹對人類生活和環境保護的作用;二年級學生在認識樹木的基礎上,分組對樹進行二次對比觀察,制作“樹的名片”;三年級學生每班選擇一棵樹,完成“一年觀察一棵樹”的觀察筆記;等等。
全息評價——打造多元化數字助閱系統。學校設立“滿許”少年評選,表彰閱讀成績優異的學生,樹立榜樣。過程中,引入智慧評價系統,與“超星”闖關活動相結合,并創新性地采用“樂讀幣”作為閱讀積分的表現形式。這一制度將閱讀成果量化為具體的積分,使學生能夠直觀地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進一步激發其閱讀的積極性。
(作者單位: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壺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