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法律經濟學視角下民營企業行賄行為的內生邏輯與治理進路

2025-08-02 00:00:00李涵笑
關鍵詞:民營企業犯罪單位

[中圖分類號]F276.5;F27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2689(2025)05-0103-12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5年2月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強調,要“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民營企業行賄治理是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民營企業主體相較于本身就與公權力機構具有較強政治關聯(politicalconnections)2的國有企業,更容易存在“為便捷地獲得某些稀缺資源或受到政府部門‘關照’”[]而進行權力尋租的行賄傾向。據統計,在2017—2021年5年間,單位行賄罪和行賄罪已經成為我國民營企業所有觸犯罪名中位列前十的高頻罪名[4。以法律經濟學中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為視角,民營企業行賄犯罪高發頻發的背后,是中國在經濟轉軌過程中,與腐敗所可能獲得的巨大經濟效益相比,腐敗的機會成本,即廉潔的效益顯得微不足道[s]51。我國中央層面也關注到治理民營企業行賄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02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構建民營企業源頭防范和治理腐敗的體制機制,并成立了民營經濟發展局加強相關領域政策統籌協調。同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二)》(以下簡稱《刑法修正案(十二)》)的通過,在刑法規制層面對民營企業行賄治理體系進行規范完善。近年來圍繞這一主題也有不少研究,一些側重于圍繞行為準則以及法律和監管制裁展開研究[6-7]。另一些則基于誠信維度,注重企業行賄內生原因,對公司價值觀、組織道德氛圍和自我控制等方面進行研究[8-9]。

目前在法律經濟學視域下運用經濟學的分析方法①,聚焦于民營企業行賄這一法律問題的經濟學動機以及行賄產生的土壤環境方面的研究并不豐富,有鑒于此,本文立足于民營企業市場主體的經濟學定位,在回顧梳理我國民企行賄類犯罪治理模式演進發展的基礎上,結合不同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特征把握行賄治理的階段性特征,從成本效益分析的角度探析民企主體的內生趨利性特征與行賄治理模式選擇之間的內在邏輯,以期為民企行賄治理模式的優化提供中國智慧與理論建議。

一、我國民營企業行賄治理模式的歷史演進與特征

當代政治學家薩繆爾·亨廷頓[10]64指出:“腐敗程度與社會和經濟現代化的迅速發展有著相當密切的關聯。”回顧新中國成立后民營企業行賄治理模式的發展脈絡,無論是在新中國成立初期計劃經濟時代還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經濟發展進程中,民營企業行賄治理機制的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的狀況呈現附隨、伴生關系。

(一)新中國成立后民營企業行賄治理模式的探索

1.從寬處理:計劃經濟時代的治理導向

在新中國成立后的初期階段,由于當時經濟資源極為匱乏,小農經濟占據主體,因而還沒有出現明確的民營企業概念,這類主體往往被歸于從事非公有制經濟活動的群體[]。從1949—1956年進行的以“三大改造”為主要標志的社會主義革命,使得國有經濟成為計劃經濟最重要的微觀基礎[12]。由此帶來國家經濟資源分配權力高度集中于政府,導致一部分私營企業主為謀取政府“關照”而大肆行賄。“據武漢、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沈陽等九大城市統計,45萬戶私營工商業者②中, 75% 都有不同程度的經濟違法活動。有 25% 工商戶在國家財政機關中安插‘坐探’,甚至‘臥底’,采用‘拉出去,打進來’的手法,干了許多壞事。”[13]26在此背景下,行賄犯罪的危險性在黨中央層面得到高度重視。1952年中共中央開展大規模的“五反”運動,嚴厲打擊這類行賄犯罪行為,并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貪污條例》(以下簡稱《懲治貪污條例》)。

該條例作為建國后第一部專門打擊貪污賄賂犯罪的法律規定,在第六條專條專款規定一切向國家工作人員行使賄賂者,除按貪污罪論處外,并沒收其財產之一部分或全部[14]。但需要注意的是,條例對于徹底坦白并對受賄人實行檢舉的行賄方,設置了免予其他刑事處分的從寬情節③。該條例在刑法正式出現有關行賄的罪名設置前,在較長時期內成為當時治理行賄犯罪的重要法律依據。盡管在制度設計上存在行賄犯罪主體并未區分單位犯罪與自然人犯罪,行賄犯罪構成要件缺乏主客觀構成要件,行賄犯罪治理體系缺乏獨立性等不足,但是結合當時積極推進國家大規模計劃經濟建設的社會大環境,這種對于行賄犯罪從寬處理的政策原則客觀上有助于建國初期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為后續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型打下良好的經濟基礎,提高了市場活力。

2.從嚴懲治: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時期的治理導向

隨著1949—1978年30年的計劃經濟時期的結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轉型,諸如價格雙軌制等改革手段在促進資源配置向生產效率更高、產品更適銷對路的企業傾斜的同時,也導致“官倒”腐敗、“六股風”⑤等與企業行賄相關的問題產生。以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以下簡稱《刑法》)中行賄罪的獨立罪刑規定和1988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的《關于懲治貪污罪賄賂罪的補充規定》(以下簡稱《懲治貪污補充規定》)中首次出現單位為主體的行賄罪相關規定為代表①,對非國有企業行賄犯罪的懲治從計劃經濟時期的政治運動逐步走向法律實施,注重以法規的明確,構成要件的規范和主體的區分界定來治理行賄。梳理十八大前涉及民營企業行賄治理的規范性文件和法律條款可以發現,這段時期民營企業行賄治理規定與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趨勢呈正相關,具體可劃分為三個階段。

一是探索治理初期(1988—1997)。在這個時期,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成熟推動民營企業參與工商業活動,經濟犯罪危害性凸顯。企業的違法和犯罪活動,可能對社會和公民個人造成前所未有的損害[15]。為了應對這種情況,1988年《懲治貪污補充規定》除了首次出現以單位為主體的行賄罪以外,還細化犯罪主體清單②。1997年《刑法》開始關注以單位為主體的行賄犯罪治理問題,區分行賄對象為國家工作人員(含國有單位)與公司、企業人員,創設對單位行賄罪與對公司、企業人員行賄罪,形成雙軌罪名體系。但是由于這一時期民營企業行賄治理依然處于探索階段,存在民營企業的概念不清、企業違法犯罪活動的界定模糊、單位行賄犯罪定罪比例低于自然人行賄犯罪等問題。

二是治理體系完善階段(1998—2006)。1998年我國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和宏觀調控。民營經濟在當時的背景下發展勢頭強勁,1999年憲法修正案將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從“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提升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立法層面深化對非公有制經濟的認可,在法律約束層面對于民企行賄行為的治理也體現出精細化、針對性的變化趨勢。1999年《關于在辦理受賄犯罪大要案的同時要嚴肅查處嚴重行賄犯罪分子的通知》(高檢會19991號)鮮明提出“受賄行賄一起查”的刑事政策。隨著經濟現代化進程的繼續推進,市場競爭加劇催生行賄行為增量。因此在2006年《刑法修正案(六)》中,進一步區分了向國家工作人員和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的概念。三是國際化拓展階段(2006—2011)。2011年的《刑法修正案(八)》則結合當時國家經濟發展需要以及經濟全球化大趨勢,將外國公職人員、國際公共組織官員納人單位行賄的犯罪對象中,并對罰金的計算方式進行明確。可見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單位行賄治理模式也展示出從粗放到精細、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預防的趨勢,在制度層面基本形成單位行賄犯罪治理的罪名體系。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民營企業行賄治理模式發展

從黨的十八大開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從2012—2022年,我國民營企業數量翻了兩番,民營企業占企業總量超九成[1]。在2025年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我國民營經濟已經形成相當的規模、占有很重的分量。”與此同時,為進一步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法律層面也聚焦行賄和民營企業內部人員腐敗相關犯罪規定作進一步完善,以期從制度和法律上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新時代以來對民營企業行賄犯罪的治理模式基本貫徹了寬嚴相濟的原則,既有“懲前毖后”的嚴厲刑罰,也有“治病救人”的減免刑事責任規定。

1.貫徹“懲前毖后”嚴的基調

進入新時代以后,對于民營企業行賄問題,貫徹了從嚴懲治的基本基調。在2015年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中,加大了罰金刑在單位行賄犯罪上的覆蓋。將“原本適用于‘情節 + 數額巨大'時并處的罰金刊”,覆蓋數額較大的犯罪情形。此外,在行賄罪的罪名體系中還新增了單位對有影響力的人行賄的法律規定。在2015年出臺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六)》中明確單位觸犯的該罪名為“對有影響力的人行賄罪”,該條的修正進一步擴大了打擊單位行賄犯罪的范圍。在對單位行賄罪以及單位行賄罪中,《刑法修正案(九)》新增了單位觸犯此兩類罪名時,對單位直接負責人員并處罰金刑的規定。隨著《刑法修正案(十二)》的出臺,明確規定了行賄罪的六種從重情節,對單位行賄罪設置了梯度刑罰,將該罪名的法定最高刑期提高到七年有期徒刑。在單位行賄罪中,將原本五年的最高刑期提高到十年,加大了對包括民營企業在內單位主體的行賄犯罪懲治力度。

2.體現“治病救人”寬的政策

在保持嚴的基調的同時,為了響應黨中央對于民營經濟的高度重視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新時代民營企業行賄治理模式也體現了“治病救人”的從寬政策。在民營企業涉及的幾種行賄犯罪中,自《刑法修正案(八)》起就沿用了明確的出罪條款①。在2013年施行的《辦理行賄問題解釋》中第七條第二款明確規定單位行賄與個人行賄同等享有特殊從寬量刑情節[18]。《刑法修正案(九)》進一步細化了行賄犯罪能夠減輕、免除處罰的出罪條款,將認罪表現、犯罪情節、是否對偵破重大案件起關鍵作用等要件均納入從輕處罰的考量范圍。在《刑法修正案(十二)》中,放寬了行賄罪減輕免除處罰的適用范圍,從“對偵破重大案件起關鍵作用”擴大為“對調查突破重大案件起關鍵作用”,還在單位行賄罪中降低了基礎刑期,由原本的五年降為三年。由此可見,民營企業行賄犯罪治理模式基本形成了“寬嚴相濟、治病救人”的制度導向,既不斷加大對民營企業行賄犯罪的刑罰嚴厲度和刑罰覆蓋面,也結合時代發展不斷豐富單位行賄犯罪的適用范圍,在貫徹嚴的基調時,同樣也把握好民營企業在我國經濟制度中的獨特定位,秉持“治病救人”的原則,對不妨害甚至幫助突破重大案件的民營企業設計相應的出罪機制,并且也根據行賄情節的輕重針對單位主體的特性設置不同的罰金刑。

(三)民營企業行賄治理的經濟邏輯

1.治理模式與民營經濟發展轉型的耦合性在整個民營經濟發展過程中,行賄行為在不同時期呈現不同的特點和類型。

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大力恢復經濟發展時,私營經濟逐漸出現,由此導致以單位形態發生的行賄行為開始成為行賄治理中的重要組成。到20世紀80年代,越來越多私營經濟主體開始為了獲得經濟轉型時期的政策便利,向掌握資源的國家工作人員或者集體經濟組織工作人員行賄,由此推動了單位行賄主體與客體的具體內涵的界定;再到20世紀90年代企業股份制改造過程中,民企地位不斷提升,也相應帶來了行賄手段的多樣化以及行賄對象的差異化,因而在這一階段單位行賄治理上逐漸形成了區分犯罪客體,擴大犯罪主體,細化刑罰輕重的基本治理構造。再到進入20世紀后,我國加入WTO,經濟發展全球化趨勢下民營企業的發展樣態和接觸對象更加多元,由此也導致單位行賄治理出現了對外國公職人員行賄、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以及對單位行賄等相關的制度內容。但需注意的是,此時期民營經濟體的行賄犯罪問題并未成為關注焦點,行賄犯罪的治理也更多聚焦于自然人主體而非民營企業主體。

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后,民營經濟成為國民經濟中的內在要素,行賄高發領域包括工程建設、金融、能源等領域。部分民營企業基于趨利性,為了非法獲取更多發展紅利而產生的行賄犯罪活動也日益猖獗,由此產生的腐敗賄賂新形式更加復雜多變。在此社會環境下,準確把握行賄的類型特征是建立有效的民營企業行賄治理模式的關鍵環節。行賄治理的刑事政策積極回應社會需求,在原本四類行賄罪名體系的基礎上,針對民營企業特征設置了相應的行賄治理條款。在2013年施行的《辦理行賄問題解釋》中第七條第二款°規定了單位行賄主體同樣享有自然人行賄主體在第三百九十條第二款享有的減免處罰的條款,并且提高了在行賄類犯罪中情節嚴重與情節特別嚴重的立案金額標準。2016年兩高出臺的《關于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更是進一步提高了單位行賄犯罪的入罪金額①。此外,在行賄治理模式上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的決策部署,形成了“寬嚴相濟,治病救人”的基本行賄懲治模式。尤其是在《刑法修正案(十二)》出臺后,將行賄治理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改變以往重受賄輕行賄的政策理念,提高了行賄罪的最高法定刑刑期,并結合情節輕重設置不同梯度的刑罰處罰。

2.經濟學成本效益分析理論下的治理框架

成本效益分析作為經濟分析的一種行為理論②,應用于法學領域不但能夠解釋法律和行為的相對關系,還能解釋行為以及行為直覺的產生由來[19]169。梳理民營企業行賄犯罪治理模式的演進歷程可以發現,治理模式不但與民營經濟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息息相關,背后還蘊含著法律經濟學中成本與效益的博弈。民營企業作為市場主體,主要的經濟活動是買賣交易,而買賣交易背后隱含的是利益的交換、處置和流動。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取得新進展之時,經濟市場的交易方式和媒介也不斷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相應的法律作為社會治理的一種工具性手段,其功能性價值也演變為以興利為核心,即采取何種法律規則可以使經濟活動如魚得水越來越被納入立法政策的考量。有研究指出,“成本低獲益大是不法商人行賄的重要原因,行賄的違法獲利金額往往為行賄金額的多倍。”[20]

從民營企業行賄行為的成本因素出發,在《刑法修正案(十二)》出臺之前,單位行賄犯罪能夠被判處的最高法定刑為五年有期徒刑,而個人犯行賄罪的最高法定刑可以達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這導致以單位為主體實施行賄犯罪所付出的成本遠遠低于個人行賄犯罪,與此同時,無論是以單位的名義行賄抑或以個人的名義行賄,其謀取的利益并未發生質的變化。在不同成本導向同質利益的背景下,實踐中也出現一些行賄人以單位名義行賄,規避處罰,導致單位行賄案件較多的現象[21]。此外,從行賄治理模式的效益因素④出發,現階段監察法和刑法主導的行賄治理模式為民營企業行賄犯罪提供了減輕、免予處罰的路徑,執法機關是否給予民營企業減免處罰的政策是一種“利益”,民營企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是否主動在被追訴前交代行賄行為是一種“利益”,減免處罰是民營企業積極配合的最大動因也是最大利益,可見在民營企業行賄治理中,所有參與方都將利益的考量放在了第一位。民營企業行賄治理模式的構建,背后的邏輯實際上是成本效益理論在立法領域的實踐運用。

二、對民營企業行賄行為內生邏輯的經濟分析

在法律經濟學視角下,民營企業行賄行為產生的社會性因素主要有長期的負外部性行為的積累帶來的重懲治輕預防的行賄治理政策、理性經濟人風險規避選擇引致的單位行賄發生概率提升、公共選擇視角下的法法銜接機制缺位等。科學評價這種中國式民營企業行賄治理模式,有助于更好地在現有行賄治理模式上查漏補缺,實現中國式民營企業行賄治理的路徑優化。

(一)長期負外部性行為積累下行賄治理政策重懲輕預

經濟外部性是指某個經濟實體的行為使他人受益(正外部性)或受損(負外部效應),卻不會因之得到補償或付出代價。由于外部性的存在,社會收益或成本大大高于行為者的個體收益或成本。從法律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民營企業行賄頻發主要是由個體的負外部性行為延展累積形成的。由于民企行賄行為通常具有潛伏性和隱蔽性[22],由此導致在民企出現苗頭性行賄行為時,難以受到有效外部制約從而導致其行賄帶來的收益并未付出相應的社會成本,而公權力機關往往只有在該負外部性行為積累到構成犯罪的程度時,才能運用刑罰手段保持高壓震懾。因此,現行的《刑法》《刑法修正案(十二)》以及2008年“兩高”印發的《關于辦理商業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等均側重在事后懲治方面實現民企行賄犯罪活動的全覆蓋,明確民營企業構成行賄類犯罪的具體標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刑法作為懲治犯罪的最后手段,本身應當具備謙抑性,應當作為懲治民企行賄犯罪的“后墻”而非“前院”,單一的刑罰手段并不能有效解決民企行賄治理的系統性問題。對于這一問題有學者[23]早就指出,“單純依賴刑事制裁手段來規制企業賄賂犯罪不但難以實現期望達成的懲治自的,還會損害刑法在人們心中的威信。”要有效遏制民企行賄的長期負外部性,需要將政府干預機制提前,在行賄預防關口構建機制。

實際上建立健全完備的企業腐敗治理預防機制已經成為國際層面的普遍共識。《聯合國反腐敗公約》中就明確規定要建立防止私營部門腐敗的預防機制,包括出臺預防腐敗的法規制度、建立定期腐敗評估機制、設立獨立的預防腐敗機構等。2013年美國量刑委員會修訂的《組織量刑指南》中明確鼓勵企業建立自己內部的風險預防機制,并規定如果企業在事前已經建立了規范的內控計劃和機制,在懲治其賄賂犯罪時能夠據此獲得減刑或者罰金刑的減免。意大利則通過的《231號立法法令》(D:Lgs231/2001)①規定,企業如果能證明其已經實施了有效的預防賄賂措施,那么可以避免或減輕刑事處罰。

目前我國民營企業行賄治理在立法模式上并未著重體現預防性特征,一方面民營企業行賄治理模式往往是公權力主導的“家長模式”②,民營企業主體在行賄治理中處于被動接受處理的一方,這導致民營企業主動參與行賄治理的意愿不強,其行賄行為在長期的負外部性中容易產生程度積累和罪刑疊加的風險。另一方面民營企業行賄犯罪作為一種經濟犯罪,發展與演變與經濟規律息息相關。相較于作為監察對象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內外部往往均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導致其行賄風險在苗頭時期通常不能被有效發現,等到構成行賄犯罪時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相較于早期預防,后期刑事懲戒也耗費了更多的司法資源。

(二)理性經濟人的風險規避傾向下單位犯罪趨向提升

基于貝克爾犯罪決策模型(Becker'sModelofCriminalDecision-Making)③,民營企業行賄決策取決于:預期收益 (R)= 行賄成功概率( P ) × 超額利潤( (E );預期成本 (C)= 查處概率( ) × 刑罰損失( s ) + 社會聲譽損失 。當 R>C 時,企業傾向于行賄。當前治理體系中,由于查處概率 和刑罰損失 s 偏低,部分領域超額利潤 E 可達行賄金額的數倍,形成“低成本高收益”的扭曲激勵。結合國家監察委員會、最高檢、最高法等機關聯合發布的行賄犯罪典型案例可以發現,民營企業通過行賄獲取的超額利潤( E )可以達到行賄金額數倍。例如在江西王某某行賄案中,王某某作為民營企業的老板,為促成自己的公司被高價收購,行賄500萬元,非法獲利2.15億元,利潤率高達 4300%[24] 。相較之下,民營企業行賄行為的查處概率! 與刑罰損失(S)存在偏低情況。例如,在湖南省紀委監委查處的投融資領域系列案件顯示,民營企業向投融資平臺公司主要負責人或監管人行賄行為有些甚至長達11年未被發現[25],寧波車檢行業“交錢過檢”潛規則同樣持續5年未被發現2等。在刑罰損失方面,海南省紀委監委通報的某民營企業實控人唐某行賄案中,唐某先后累計行賄共計1200萬元,其判處的罰金為120萬元,僅為行賄金額的 10%[27] 。在社會聲譽損失(L)方面,目前我國行賄人信息庫尚未與銀行信貸、資質審批等關鍵領域實現全面聯動,依然存在制度缺位的情況。因此在法律層面國家也注意到這種“重受賄輕行賄”的實際趨勢,在目前新修訂的《刑法修正案(十二)》中,基本實現了對個人行賄行為的復合式治理,按照“權責相適應”和“罪刑相適應”原則,圍繞責任身份、重點領域、對公職不可收買性的損害程度、犯罪頻次設置了7種從嚴懲治行賄行為的情形,包括國家公職人員行賄,在國家重點工程項目、重點行業領域中行賄,為謀取職務、職級晉升、調整行賄,對監察、行政、司法機關執法執紀公職人員行賄,多次行賄或者向多人行賄等情形,這些從重懲治的具體規定在壓實嚴的基調的同時,也契合個人行賄者承擔的行賄責任與其行賄行為所帶來的社會危害性相匹配的要求。

然而,“‘中國式’腐敗更為特殊之處在于,長期以來,國家單方面不斷加大腐敗行為的刑事懲治力度,卻忽視對人事關系的源頭預防,迫使腐敗尋找到一種更為安全的方式,即以‘人事關系’為基礎,從個體腐敗演化為‘系統性’腐敗。”[28]在加大對個人行賄懲治力度的同時,很有可能導致個人作為“理性經濟人”①為逃避重罰轉而尋求以單位主體的方式實施行賄。因為在理性經濟人的理論中,民營企業天然具備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為需求,當約束其行賄的制度存在漏洞或者執行中缺乏約束力時難免會導致行賄動機,進而產生行賄現象。而目前單位行賄治理依然通過增設主體類型以實現罪名的體系化,未能有效體現對不同權力類型、交易模式行賄行為的評價差別,難以充分反映不同行賄行為造成公權益受損的實際情況。由此可能導致在單位行賄與個人行賄同樣可以獲得超額利潤(E)的情況下,單位行賄的行賄成功概率( P )更高,查處概率(Q)、刑罰損失(S)、社會聲譽損失 (L) 更低,出現單位行賄享有與個人行賄相同的從寬處罰情節,卻免于個人行賄具備的從重處罰情節的情況。實際上單位行賄也越來越多集中于原本個人行賄較多的領域中,有研究表明,近年來企業行賄犯罪多集中在資源富集、政策支持力度大、競爭激烈的制造業、建筑業、批發零售業、房地產業、交通運輸業、金融保險業、醫療衛生業、教育業等領域[29],這些領域實際上與個人行賄犯罪中從重處罰的具體情形高度重合。因此要有效遏制行賄,需要阻斷民營企業的行賄機會,使得行賄帶來的效益必然小于付出的沉沒成本,而這種成本效益的分析同樣需要結合行賄的不同權力類型,不同交易模式進行差別化評價。

(三)公共選擇視角下法法貫通的系統協同機制不暢

在法律經濟學框架下,民營企業行賄治理的制度缺陷本質上是公共選擇理論中“制度交易成本”②與“部門自利性”③共同作用的結果。由于民營企業行賄行為的負外部性難以在市場行為下實現內部化,由此引致公權力主體需要介入約束。公權力主體需要通過頒發相應的法律規范,并通過公務行為保障這些規范的有效執行,以此來治理民企行賄的負外部性行為[30。在制度引導和執行上,當涉及多部門協同時,制度性摩擦產生的交易成本會引致政府部門及其成員在決策和行動時因自利性產生分歧,也會增加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風險和防控風險。從公共選擇理論的角度而言,即便是公權力機關自身也具備一定的自利性,在出臺政策和執行方面,也會考慮相關制度規范的出臺成本,以及跨部門協同工作的效率和可行性。特別是在民營企業行賄發生時,有關部門往往不會在形勢尚未明朗時貿然行動,因為民營企業行賄問題不僅僅是法律問題,其行賄犯罪行為已經嚴重破壞了市場經濟秩序和國家公職人員的廉潔性。尤其是在公共部門領域發生的民營企業行賄犯罪,其行賄對象往往是黨員、干部以及監察對象等監督執紀的對象,容易出現政商勾結、資本向政治領域滲透的情況,對于政治生態和當地經濟發展環境具有嚴重的破壞作用,從而涉及多個公權力部門、多重制度規定的協同配合。在此背景下,公權力機關的法律制度缺位,或者制度執行的薄弱,均會對治理效果產生影響。

在構建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相貫通的執行機制方面,存在制度供給的邊際成本與收益失衡的潛在問題。目前紀檢監察機關、檢察機關以及有關行政執法機關之間在構建暢通連貫的“受賄行賄一起查”協同機制上仍處于初步探索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監察法條例》)

第二百三十八條①對不屬于監察對象的行賄犯罪案件如何處置進行了規定,根據情節輕重設置三種不同的案件處理移送路徑。但是在目前的實踐中,這三種處理路徑的“后半篇文章”在監督和落實層面依然缺少一個明確的程序指引。一方面,有些重大職務犯罪的行賄人往往有十幾個、幾十個,在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時,是按照主要行賄犯罪發生地進行屬地管轄,還是通過指定管轄將行賄案件與受賄案件指定到同一個檢察機關起訴,在規范指引上亟待明確規定。從法律經濟學的制度效率視角看,規則的模糊性,將導致跨區域案件處理需支付額外的協調成本,與這種遞增的邊際成本不同,同案中的多個行賄人被不同檢察機關起訴時,存在行賄數額相差巨大的情況[31]。由此導致不同地區在付出同等溝通協調成本的前提下,獲取的收益同樣存在相差巨大的情況,從而可能導致不同地區的檢察機關為爭奪案件管轄權,出現選擇性執法的困境。

另一方面,在法律經濟學框架下我國民企跨境行賄的外部性內部化缺失。由于目前我國刑法對于單位在境外行賄犯罪的管轄尚未建立長臂管轄的原則,跨國民營企業在境外實施行賄行為時,其產生的負外部性(如破壞市場公平、損害國家利益等)未能通過制度設計轉化為企業的內部成本,導致企業無需承擔全部社會成本,形成了制度性的“監管套利空間”。目前在德國、英國等國采取的是擴張性管轄的原則,即在屬地、屬人、普遍和保護管轄的基礎上,還增加了域外長臂管轄的相關規定。例如在德國《刑法典》第五款規定了在某些情況下,德國刑法可適用于在國外犯下的危害國內合法利益的罪行,而不論該行為發生地適用何種法律。英國《2010年反賄賂法》規定與英國有“密切聯系”②的個人或實體參與賄賂犯罪的,英國當局可采取司法管轄權,使企業因行賄喪失未來商業機會,如此可以通過法律或經濟手段將外部性轉化為企業內部成本。此外,《監察法條例》中規定的不予移送起訴的行賄單位和人員,其采取的批評教育、具結悔過等處置方式,同樣缺少必要的與工商、稅務、財政相關的行政處罰相銜接的機制[32]。基于單位犯罪的主體特殊性,德國《刑法典》第七十九款和《管制犯罪法》(theAct onRegulatoryOffences)第三十款規定了沒收令和行政罰款,且要求罰款應超過法人實體從犯罪中獲得的經濟利益。對比域外部分國家所采取的跨境治理制度,我國跨境治理規則的供給不足可能導致民營企業境外行賄的預期成本低于其預期所獲利益。

在民營企業行賄聯合懲治機制方面,存在資格刑缺失的激勵扭曲。目前立法層面對于民營企業行賄所采取的剛性手段主要為罰金刑,但是基于民營企業單位法人主體的經濟學特性,按照貝克爾犯罪決策模型,單純處以罰金容易導致企業行賄的預期成本( c )低于預期收益(R),形成“犯罪收益私有化、成本社會化”的扭曲機理,難以有效規制民營企業的行賄犯罪,企業更傾向于選擇“一罰了之”的機會主義策略。相比之下,在域外如英國、美國等國則采取多元地對企業賄賂犯罪懲治手段,包括限制企業經營范圍、剝奪企業相關榮譽稱號、吊銷企業營業執照等資格刑方式,不僅在經濟損失上進行懲罰,也在運營資格上進行懲罰[33]。根據《歐盟公共采購指令》,被判犯有賄賂罪的公司也可能面臨公共采購合同的禁止。意大利《231號立法法令》規定,在企業實施行賄犯罪時,除了承擔犯罪刑事責任以外,還需要自愿采取措施來提高其社會責任水平,這包括促進企業透明度、財務報告的透明度和良好的公司治理。英國2023年出臺的《經濟犯罪和企業透明度法案》(EconomicCrimeand Corpor-ateTransparencyAct)第一百五十四條取消了律師協會能夠對經濟犯罪事項進行處罰的金額上限,并且為法律服務委員會這一承擔一線法律監管責任的獨立監督機構,增加“促進預防和偵查經濟犯罪”的監管目標。這種聯合其他行政機關、社會組織進行治理的模式將犯罪成本與企業持續經營能力綁定,使預期成本( C=S+L+ 未來收益損失)超過預期收益 (R) ,這種模式在目前我國民營企業行賄懲治機制上仍存在有待加強的空間。尤其是對于存在行賄行為的涉案民營企業應當適用哪些法律,按照何種順序銜接不同的法律時,如何有效協同實現經濟法、行政法、監察法與刑事法律規定的銜接貫通,仍有待進一步探明。

三、我國民營企業行賄治理模式的實踐進路

隨著金融服務、電子支付、網絡交易等經濟業態多樣化發展,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花樣翻新,行賄所謀取的不正當利益形式、行賄的手段也不斷異化翻新,在此新形勢下要打破較多依賴刑事法規制的治理模式,以系統思維重新審視民營企業行賄治理問題,建立涉及經濟活動領域、行政管理領域、監察領域、刑事司法領域的跨領域治理框架,完善預懲協同的罪名體系,構建行業廉潔從業規范,實現全鏈條全流程民營企業行賄治理。

(一)點面結合:構建全域性行賄治理框架

目前民營企業行賄犯罪多見于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等“三集”領域,如工程建設、資源開發、醫療衛生、金融等[34]。這些領域往往與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權力尋租環節多[35],行賄成本相對低于效益,是民營企業行賄的高發易發領域。因此,構建全域性行賄治理框架,要運用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辯證法思維,點面結合系統施治。

首先,需要重點施治,歸納提煉“三集”領域的民營企業行賄治理的重點問題,以此為構建治理框架的主要抓手。“三集”領域具有政治問題與經濟問題交織的鮮明特征,在治理層面僅從單位行賄罪的不同主體出發無法精準壓縮行賄尋租的空間,需要從不同權力類型、不同交易模式、不同法益的損害程度入手,構建單位行賄復合式治理制度。具體而言,應當在整體單位行賄的治理框架中,專門性構建權力集中型領域行賄治理、資金密集型領域行賄治理、資源富集型領域行賄治理體系。對于權力集中領域民企行賄問題,需要構建以公權力不可侵犯性為核心法益的罪刑體系,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的原則,將權力尋租作為犯罪構成的客觀表征,以對公權力造成的損害性作為懲治程度的衡量標準,進而壓縮權力潛在尋租空間。對于資金密集型行賄,則要注重結合《審計法》《預算法》界定財產性利益的規范,以財產性利益的流轉去向為界定依據,在罪刑體系上設置兜底條款以應對包括代持型行賄、期權交易行賄、政商旋轉門等領域內新型行賄形態,并且建立多行業協同治理機制,利用證監會、人民銀行等專業機構力量加強此類犯罪的預防與打擊針對性。對于資源富集型行賄問題,需要結合《能源法》《礦產資源法》等資源領域法律法規,把握資源特性和監管責任,明確資源規劃部門相關人員所行使的審批權對于資源優化配置、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關鍵作用,聚焦新型隱性各種違規審批行為,圍繞是否“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以謀取資源配置違規”來界定資源富集型領域的行賄行為,突出資源富集領域開發作業周期長、工作流程長、監管周期長的特點,建立預防性治理框架,將未能有效預防資源富集領域行賄作為治理的重點。

其次,需要系統兼治。刑法作為維持社會秩序的最后底線,基于其嚴厲性,不應作為治理民營企業行賄的第一選擇。民營企業行賄其實質是由趨利動機產生的非法行為,根源在于為企業經營謀取發展優勢,反映的是企業經營權責任清單的缺位。因此要治理民營企業行賄,需要搭建以《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經濟法、《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等行政法、《監察法》《監察法實施條例》等監察法為前置法的治理體系,采取遞進式治理框架,形成以前置法的適用為優先原則,以刑法的適用為保障原則的治理順序。在經濟法、行政法和監察法中已經明確對不正當行使經營權的行為和情節作出規定,設置了行政訴訟的追訴期限,并且設定了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吊銷營業執照、從業禁止在內的法律責任。上述前置法的規定實際上有效規制違法但不構成犯罪的企業行賄行為,較大程度上滿足了行賄治理與保護民營企業發展的動態平衡,對于前置法難以懲戒的行賄犯罪,則通過承擔刑事責任加以規制,并且在銜接過程中需要根據《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由行政執法部門按照《公安機關立案追訴標準》《刑法》《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對民企行賄行為進行構罪判斷,結合違法情節、涉案金額等綜合研判是否需要移交刑事程序,確有必要的要注意行刑銜接的證據材料、訴訟程序的順暢銜接,這種行賄案件分流處置的方式既有助于提高治理的針對性,也有利于提高治理效率。

再者,在系統治理方面還可以借助大數據平臺,搭建全國行賄企業數據庫,在目前已有的行賄人信息庫基礎上,獨立出以單位為主體的企業行賄信息庫,并建立與政府有關項目審批部門,財政部門等部門的信息互通互聯機制,根據信息庫中企業行賄檔案的輕重情節和具體領域,相應在項目審批,行業準入許可等方面設置更加嚴格的評估標準,壓實對于行賄企業的剛性約束,對企業形成不敢行賄的震懾。

(二)嚴密法網:建構預懲協同的罪刑體系

全域性治理框架的搭建是從宏觀層面對民營企業行賄治理作出制度指引,在具體治理結構上體現為分階段治理。通過劃分預防階段、懲戒階段和修正階段的治理結構,既能夠滿足不同階段的法益保護需求,也有助于形成治理效果的由始及終

在預防性治理階段,主要治理目的在于防范未發生抑或未造成危險的行賄行為,此時保護的法益受侵害的程度低于行賄行為已發生或危險已造成所侵害的法益程度。因此可以采取增設輕微罪名的方式示明預防行賄的法律責任,考慮在單位行賄類罪名體系中增設預防民營企業行賄失職罪,以罪名的形式劃定預防行賄的負面清單,壓實潛在行賄主體的預防行賄責任。此外,在程序方面,應當鼓勵民營企業設立預防行賄的內控機制,并將之作為行賄犯罪減免處罰的抗辯情節。

在懲治性治理階段,主要目的在于通過法律威懾力提高犯罪成本,彌補犯罪所侵害的實際法益。在此階段,在實體法層面輕微罪刑成本已經無法超過行賄犯罪效益,需要在單位行賄罪中增設與個人行賄相同的七種從重處罰的量刑情節,并針對單位主體特征增設金融制裁、貿易管制、行業禁止、行賄單位失信名單等直接影響民營企業經營活動的資格刑,最大程度提高犯罪成本,形成治理震懾。在程序法層面,一方面需要借鑒電信網絡詐騙的管轄規則,完善境外單位行賄犯罪管轄規定,采取擴張性管轄權規則,對于與我國有密切聯系的境外單位行賄,同樣適用我國司法管轄權。另一方面,要健全國內對于涉及跨地域行賄犯罪的指定管轄機制。對于同一案件所涉及的多個行賄單位,應以指定主要案件事實所在地的市級或者省級法院審理為一般性原則,確有必要在多個省份內同時開展審理的,可以考慮建立跨區域辦案會商機制,保障相關犯罪證據、事實的認定一致性。

在修正性治理階段,主要自的在于修復行賄犯罪所侵害的法益。在此階段,行賄犯罪所侵害的法益處于可恢復的狀態,比如行賄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破壞,可以建立企業事后規范性整改制度實現治罪與治理的協調統一。在對民營企業行賄“立法入罪”的同時,對于滿足條件的民營企業適用“司法出罪”,將修復損害法益作為其規范性整改的條件,在有關機關評估驗收通過后從輕或不再追究刑事責任,通過這種方式提高民企治理行賄的實質效益,將行賄治理由外力規制化為內在動力。

(三)源頭治理:制定行業廉潔行為規范

民營企業在經濟活動中行賄的驅動力是趨利性,根源是欲望。要遏制這種內生欲望,搭建治理框架和完善罪名體系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推行行業廉潔行為規范,形成全行業的廉潔文化同樣不可或缺,甚至更加意義深遠。“文化的力量,或者我們稱之為構成綜合競爭力的文化軟實力,總是‘潤物細無聲’地融入經濟力量、政治力量、社會力量之中\"[36]149只有將行業廉潔教育納人民營企業行賄治理體系中,使得廉潔文化成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才能幫助民營企業真正脫離依賴于成本效益分析理論的經濟學窠白,在參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活動中明確行為準則,恪守行業規范。

在行業廉潔行為規范的內容上,可以借鑒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試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有關廉潔紀律的主要規定,以“舉重以明輕”的思路,根據處于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民營企業生產經營中可能遇到的賄賂風險點,制定更具有針對性的廉潔行為手冊。此外,在行業廉潔行為規范的貫徹落實上,可以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定期組織教育學習,將學習廉潔行為規范作為企業建立內控機制的必要環節,建立行業廉潔行為規范數據庫,并創新行為規范的學習形式,通過案例警示、主題教育、研討交流等形式深化內化行業廉潔規范的具體要求,從源頭上杜絕民營企業行賄的欲望和動機。同時,還可以借鑒我國加入的國際性組織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inancialAction TaskForceonMoneyLaunder-ing——FATF)的做法,通過行業協會商會定期對民營企業成員遵守及落實相關內部反賄賂建議的有效性等情況進行評估,被認定存在內部廉潔規范嚴重缺陷的企業單位將被列入“灰名單”或“黑名單”,要求其按照建議措施整改并接受對落實情況的監督,必要時將對其實施制裁,以此加強行業廉潔行為體系的完整性和穩定性。具體而言,列入“灰名單”的民營企業內部廉潔規范風險低于列入“黑名單”的民營企業,且列入“灰名單”的企業如果承諾在商定期限內解決缺陷,并積極接受行業協會商會監督則可以退出該名單。而列入“黑名單”則是一種嚴重的行業制裁措施,可以考慮與法律層面的全國行賄企業數據庫相銜接,提升黑名單對于民營企業的剛性約束。

四、結論

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經濟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民營企業行賄以各種形態呈現和演變,唯一不變的就是與經濟發展的緊密交織屬性。在法律經濟學視角下治理民營企業行賄行為,本質上是通過構建全域性的治理框架,將民營企業原本預期行賄所能謀取的利轉變為其合法規范廉潔經營所謀取的利,扭轉原本歪曲的趨利性導向。通過預防與懲治協同的罪名體系實現“疏”“堵”結合的功能,一方面以“立法入刑”來提高民營企業預防行賄的預期效益,另一方面以“從嚴懲治”斬斷民營企業行賄行為的潛在效益,并通過企業規范性整改的方式實現“司法出罪”,從源頭上鏟除民營企業行賄滋生的土壤條件。

[參考文獻]

[1]劉志強,葛夢超,王云衫.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重要講話鼓舞人心、催人奮進[N].人民日報,2025-02-19(01).

[2] FACCIO M.Politically connected firms [J].AmericanEconomicReview,2006,96(1):369-386.

[3] 萬華林.企業尋租理論及對我國經濟改革的啟示[J].企業研究,2007(8):24-25.

[4] 張遠煌,孫昕鍇,葉子涵.2023企業家刑事風險分析報告(2022暨2017—2021數據對照分析)[J].河南警察學院學報,2023,32(4):36-56.

[5]過勇.經濟轉軌、制度與腐敗[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6]李本燦.企業犯罪預防中合規計劃制度的借鑒[J].中國法學,2015(5):177-205.

[7]張明楷.行賄罪的處罰根據- 兼議《刑法修正案(十二)》對行賄罪的修改[J].政法論壇,2024,42(2):3-17.

[8] 錢小平.企業合規的刑事責任原理與司法限度——單位意志決定論之堅守[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24,27(2): 22-36.

[9]陳瑞華.合規整改中的高層承諾原則[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23,41(3):76-88.

[10]亨廷頓.變動社會的政治秩序[M].張岱云,聶振雄,石浮,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9.

[11]王喆.“私營企業主”和“民營企業家”稱謂的歷史內涵辨析[J].秘書,2021(4):83-92.

[12] 賈雙躍.政黨整合與中國式現代化的耦合發展邏輯-以新中國成立以來政黨整合模式變遷為中心的考察[J].社會主義研究,2023(6):17-23.

[13]楊永華.中國共產黨廉政法制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4]魏昌東,張笑宇.我國“分體式”賄賂犯罪罪名體系構建:原理、反思與重構[J].廉政學研究,2021(2):17-52,238-239.

[15]郭自力.改革開放四十年經濟刑事立法的回顧與展望[J].地方立法研究,2018,3(6):74-88.

[16]任澤平.1999年我國成功改革啟示:戰勝亞洲金融風暴,加入WTO[EB/OL].(2024-05-08)[2025-06-07].https://www.163.com/dy/article/J1KH9VHT0519NINF.html.

[17]曾詩陽.民營經濟創新創造活力進發[N].經濟日報,2022-07-08(01).

[18]劉憲權.論行賄犯罪特殊從寬量刑情節的刑法修正以《刑法修正案(十二)》相關條款為分析對象[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24,42(2):44-53.

[19]熊秉元.正義的效益:一場法學與經濟學的思辨之旅[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6.

[20]本刊調研組,石艷紅,李,等.推動實現腐敗問題的標本兼治——關于受賄行賄一起查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J].中國紀檢監察,2024(3):14-22.

[21]許永安.我國歷次刑法修正案總述評[J].中國法律評論,2024(2): 178-197.

[22]趙軍.《中國反賄賂合規調查報告(原版)》及相關說明[J].犯罪研究,2022(6):2-33.

[23]ORLAND L.Reflections on corporate crime:Law insearch of theory and scholarship [J].American CriminalLaw Review,1980,17(1): 501-520.

[24]最高人民檢察院官網.行賄犯罪典型案例[EB/OL].(2022-04-20)[2025-03-24].https://www.spp.gov.cn/spp/xwfbh/dxal/202204/t20220420_554596.shtml.

[25]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深度關注|破除投融資領域受賄行賄亂象[EB/OL].(2022-04-24)[2025-06-07].https://www.ccdi.gov.cn/toutiaon/202204/t20220424188280.html.

[26] 蔣杰,馬子滟.打破“交錢過檢”的車檢“潛規則”[N].檢察日報,2023-12-12(05).

[27] 王樂.海南省紀委監委通報六起行賄典型案例[EB/OL].(2023-04-28) [2025-06-07].https://www.hncdi.gov.cn/web/hnlzw/article.jsp?articleId=26c28f63-828d-43ed-b21b-b8b1ef538c54.

[28] 錢小平.我國懲治賄賂犯罪立法檢討——以積極治理主義為視角[J].法商研究,2018,35(1):42-50.

[29] 張遠煌,趙軍,黃石,等.中國企業家腐敗犯罪報告(2014—2018)[J].犯罪研究,2020(6):2-46.

[30] 郭軍煒.從“經濟基礎”到“經濟秩序”:埃利希對馬克思法律思想的繼承與批判[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5,41(2):107-114.

[31]王曉東.新時代背景下懲治貪腐犯罪若干問題的思考——基于審判貪腐案件的實踐展開[J].法治研究,2018(6):89-97.

[32] 孫國祥.“受賄行賄一起查”的規范化法治化路徑[J]中國刑事法雜志,2023(4):3-19.

[33] 陳禹衡,尹航.預防商業機構賄賂失職罪的中國化進路——基于英國《反賄賂法》的分析[J].廉政文化研究,2021,12(5):63-74.

[34] 管筱璞.精準懲治單位行賄[N].中國紀檢監察報,2023-08-07(04).

[35] 李鵑.持續深化重點領域腐敗治理[EB/OL].(2022-07-21)[2024-07-11].https://www. ccdi.gov.cn/pln/202207/t20220721_206468.html.

[36] 習近平.之江新語[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Research on the Endogenous Logic and Governance Approach of Bribery in Chinese Private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 and Economics

LI Hanxiao (China Academy of Discipline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Beijing 10o194,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governance of bribery in private enterprises has gone through a lenient approach in the planned economy era,severe punishment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and a governance model of both leniency and severity after entering the new era,which isin fact,this changing trend is in line with China’seconomic transition.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s closely linke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 and economics analysis,factors such as long-term negative externality policy orientation,rational economic man’s profit-seeking choices,and poor connection of intervention mechanisms under public choice theory willall make it easier for private economies to exploit institutional loopholes to pay bribes to obtain business benefits.Therefore,to optimize and improve the bribery governance model of China’s private enterprises, we need to focus on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governance model in governance policies,crime and punishment systems,and institutional connection,and transform into a comprehensive governance framework that combines points and aspects. With a complex crime and punishment system that combines pre-punishment and coordination, we will formulate industry integrity behavior norms for comprehensive governance and help eradicate the conditions that breed bribery.

Key words: private enterprises; bribery governance;economic development; corporate bribery; cost-bene-fit analysis

猜你喜歡
民營企業犯罪單位
單位化思想統領下除法運算的學習路徑
基于學習路徑的“公頃和平方千米”單元整體教學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高三復習教學路徑探究
考試周刊(2025年24期)2025-08-14 00:00:00
單位犯罪“雙罰制”難題與破解路徑
“支付結算幫助”行為定性及法律后果
水利單位在會計核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改善措施
中國商界(2025年13期)2025-08-06 00:00:00
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證據適用的實踐檢視與完善進路
論犯罪附隨后果的限縮適用
“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
華人時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5:58
尋租、抽租與民營企業研發投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综合网久久|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国产视频a|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尤物特级无码毛片免费|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yy6080理论大片一级久久| 亚洲精品桃花岛av在线| 视频国产精品丝袜第一页| 国产浮力第一页永久地址| 免费在线看黄网址| 亚洲美女一区| 成人综合网址| 欧美第一页在线|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欧美激情第一区| 亚洲天堂网站在线|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国产三级毛片|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露脸真实国语乱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一级一级a|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色综合五月|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精品一區二區久久久久久久網站|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 美女免费精品高清毛片在线视|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一级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找国产毛片看| 伊大人香蕉久久网欧美| 日韩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白浆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青青国产视频| 亚洲一区精品视频在线| 天天婬欲婬香婬色婬视频播放|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大全| 欧美日本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av| 午夜欧美理论2019理论| 久久免费成人| 天堂av综合网| 91精品免费久久久| 国产av一码二码三码无码|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欲色| 素人激情视频福利| 日韩不卡高清视频| 免费在线色| 免费啪啪网址| 成年av福利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精品视频在线一区| 国产精品欧美日本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大片高|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精品伊人久久久香线蕉 |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app| 色九九视频|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久久青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九色视频线上播放|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国产免费自拍视频| 日本影院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