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益氣活血方聯合倍量厄貝沙坦片治療脾腎氣虛兼血瘀證特發性膜性腎?。↖MN)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醫院收治的60例脾腎氣虛兼血瘀型IMN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接受常規劑量的厄貝沙坦片治療,觀察組接受益氣活血方聯合倍量厄貝沙坦片治療,比較兩組中醫證候積分、腎功能指標[24 h尿蛋白(24 h U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脂指標[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高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73.33%,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24 h UP、Scr及BUN水平均低于對照組,ALB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TC、TG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益氣活血方聯合倍量厄貝沙坦片治療脾腎氣虛兼血瘀證IMN的臨床療效顯著,能有效緩解臨床癥狀,改善腎功能,調節血脂,不良反應增加不明顯。
關鍵詞:脾腎氣虛兼血瘀證;特發性膜性腎病;益氣活血方;倍量厄貝沙坦片;中醫證候積分
特發性膜性腎?。↖MN)是導致成人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的常見病因之一。該病起病隱匿、病程遷延,臨床主要表現為腎病綜合征的相關癥狀[1]。中醫認為,IMN發病病機以脾腎氣虛為本,兼見血瘀為標,脾腎功能失調導致水濕瘀血形成[2]。厄貝沙坦片是臨床常用藥物,具有降壓、減少蛋白尿及腎臟保護作用,但單用療效有限,長期應用易出現耐藥性;益氣活血方是一種中藥復方,具有益氣健脾、活血化瘀之功效[3~4]。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益氣活血方聯合倍量厄貝沙坦片治療脾腎氣虛兼血瘀證IMN的臨床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醫院收治的60例
脾腎氣虛兼血瘀型IMN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男15例,女15例;
年齡23~67歲,平均年齡(46.54±2.10)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3.50±1.30)年。觀察組男14例,女16例;
年齡22~68歲,平均年齡(46.42±2.40)歲;病程1~7年,平均病程(3.52±1.20)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符合IMN的診斷標準[5],中醫辨證為脾腎氣虛兼血瘀證;中醫辨證為脾腎氣虛兼血瘀證(主癥見面浮肢腫、倦怠乏力、腰部酸痛、尿中泡沫多;次癥見納呆腹脹、便溏、肌膚甲錯、肢體麻木刺痛;舌質淡暗有瘀點瘀斑、邊有齒痕,苔白膩或白滑,脈沉細澀);年齡18~70歲;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心、腦、肝、肺等臟器功能障礙;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1個月內使用過免疫抑制劑或細胞毒性藥物。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劑量厄貝沙坦片治療,口服,150 mg/次,1次/d。
觀察組給予益氣活血方聯合倍量厄貝沙坦片治療。益氣活血方劑組成:黃芪30 g,黨參、山藥、茯苓、澤瀉、丹參各15 g,桃仁、紅花、金櫻子、覆盆子、芡實各10 g。加水煎煮,取汁200 mL,分早晚2次服用。厄貝沙坦片,口服,300 mg/次,1次/d。兩組均以8周為一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評定,包括神經疲勞乏力、腰部膝蓋酸痛或軟化、肢體麻木或疼痛、面色晦暗、肌膚甲錯現象、舌質紫暗或有瘀點、靜脈細澀等癥狀,按無、輕、中、重分別計0、2、4、6分。(2)比
較兩組腎功能指標:治療前后,檢測24 h尿蛋白
(24 h U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3)比較兩組血脂指標:治療前后,檢測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4)比較兩組臨床療效: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進行療效判斷,中醫證候積分減少≥95%,24 h UP定量<0.3 g/d,ALB≥35 g/L,為臨床痊愈;中醫證候積分減少≥70%,24 h UP定量下降≥40%,ALB上升≥10 g/L,為顯效;中醫證候積分減少≥30%,24 h UP定量下降≥20%,ALB有所上升,為有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為無效。總有效=臨床痊愈+顯效+有效。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高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73.33%,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腎功能指標比較
兩組治療前,24 h UP、ALB、Scr及BUN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腎功能指標均較治療前改善,觀察組治療后,24 h UP、Scr及BUN水平均低于對照組,ALB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血脂指標比較
兩組治療前,TC、TG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TC、TG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
2.4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P<0.05)。
2.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在中醫理論體系中,腎臟疾病多與脾腎虧虛、瘀血阻滯相關,益氣活血方中,黃芪甘溫,歸脾、肺經,為補氣升陽之要藥;黨參味甘性平,歸脾、肺經,二者相須為用,可大補脾肺之氣,增強脾胃運化水濕功能,改善脾失健運所致的水濕內停、面浮肢腫等癥狀。丹參苦微寒,歸心、肝經;桃仁苦甘平,歸心、肝、肺、大腸經,二者擅長活血祛瘀,能疏通腎絡瘀阻,改善因腎絡瘀阻導致的腎臟氣血運行不暢及微循環障礙,使腎絡通暢、氣血調和。從現代藥理研究來看,益氣活血方中黃芪富含黃芪甲苷、黃芪多糖等活性成分。黃芪甲苷能調節免疫細胞功能、糾正免疫紊亂狀態,還可調節足細胞相關蛋白表達,從而減少蛋白尿;黃芪多糖能改善糖脂代謝、減輕炎癥反應。方中丹參中的丹參酮ⅡA可抑制腎小球系膜細胞異常增殖、減少細胞外基質積聚,從而減輕腎小球炎癥反應、延緩腎臟纖維化,同時還具有抗氧化、保護腎臟細胞的作用[6~7]。倍量厄貝沙坦作為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通過更充分阻斷血管緊張素Ⅱ與AT1受體結合,可有效抑制腎臟局部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的過度激活,降低腎小球內壓,修復濾過屏障結構,減少尿蛋白排泄。益氣活血方具有健脾益氣、活血化瘀之功效,通過多途徑、多靶點改善腎臟功能;倍量厄貝沙坦則直接作用于發病機制阻斷有害病理過程,二者聯合形成 “扶正”與“祛邪”雙管齊下的治療策略。中西醫結合方案發揮協同增效優勢,能顯著降低患者尿蛋白水平、改善腎功能指標、延緩疾病進展。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高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73.33%,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24 h UP、Scr及BUN水平均低于對照組,ALB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聯合用藥在減少蛋白丟失、促進白蛋白合成方面效果更優。益氣活血方中黃芪甲苷等成分可有效降低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倍量厄貝沙坦具有足細胞保護作用,可穩定膜結構。此外,觀察組治療后,TC、TG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中醫理論認為,血瘀可致脂質代謝紊亂,活血化瘀類藥物通過改善微循環和血流動力學促進脂質清除;而厄貝沙坦可通過降低腎小球內高壓,間接改善脂代謝異常,兩者形成機制互補。觀察組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
(P<0.05)。益氣活血方通過健脾補腎、活血通絡,從整體上調節機體狀態。值得注意的是,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倍量厄貝沙坦聯合中藥未增加安全性風險。
綜上所述,益氣活血方聯合倍量厄貝沙坦片治療脾腎氣虛兼血瘀證IMN的臨床療效顯著,能顯著緩解臨床癥狀,改善腎功能,調節血脂,不良反應增加不明顯。
參考文獻
[1]薛志杰.特發性膜性腎病的臨床治療進展[J].天津醫科大學學報,2022,28(3):336-338.
[2]史洲,李建英.特發性膜性腎病中醫藥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3,21(18):202-205.
[3]鄧滔,吳兆東.正清風痛寧聯合厄貝沙坦對特發性膜性腎病Ⅱ期蛋白尿的影響[J].江西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3,35(6):42-44.
[4]徐丹,王敏,吳冰,等.益氣活血清熱化濕法對特發性膜性腎病抗磷脂酶A2受體(PLA2R)抗體滴度影響的臨床觀察[J].世界復合醫學,2020,6(6):167-168,171.
[5]于澈,王榮.特發性膜性腎病診療指南解讀[J].臨床內科雜志,2015,32(8):575-576.
[6]張正媚,申子龍,王梅杰,等.益氣活血清利法聯合西藥治療特發性膜性腎病的meta分析[J].海南醫學院學報,
2022,28(10):756-765.
[7]郭傳琦,戴曉霞.益氣活血清熱化濕法治療特發性膜性腎病的臨床應用[J].天津中醫藥,2018,35(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