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務群眾的“最前沿陣地”。然而,當“人海戰術”成為基層工作的“萬能公式”,當“全員參與”異化為“全員疲勞”,不僅消耗著基層干部的精力,更透支著服務群眾的熱情。打破這種低效做功,正是為基層減負的關鍵點,需要以“精兵簡政”的智慧,讓基層工作回歸高效為民的本質。
在基層治理的實踐中,“人海戰術”常被視為解決問題的“捷徑”。無論大事小情,一聲令下全員出動,看似聲勢浩大,實則暗藏隱患。過度依賴人員堆砌,導致責任邊界模糊,看似人人負責,實則容易出現推諉現象;大量時間耗費在組織動員、流程協調上,擠占了真正解決問題的精力;頻繁抽調人員參與非核心工作,讓基層干部在“疲于奔命”中陷入“事務主義”泥沼。這種粗放式的工作模式,如同給基層套上沉重的枷鎖,讓減負的呼聲愈發迫切。
為基層減負,不是簡單地減少工作量,而是要推動工作方式的革新。少些“人海戰術”,需要以“精準思維”替代“撒網思維”。通過科學的任務分解,明確各崗位職能,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利用數字化工具搭建信息共享平臺,減少重復填報、多頭匯報等“隱性負擔”,讓數據多跑路、干部少跑腿。建立合理的考核機制,杜絕“以人數論成效”“以參與度定優劣”的片面評價,鼓勵基層探索“小切口、大成效”的創新舉措。當工作重心從“湊人數”轉向“提效能”,基層干部才能真正從無效勞動中解脫,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務群眾的核心任務中。
基層減負,是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更是一次回歸初心的重新出發。從“人海戰術”到“精準施策”,從“全員疲憊”到“全員高效”,改變的不僅是工作方式,更是對基層治理規律的深刻把握。唯有讓基層干部輕裝上陣,才能讓他們在服務群眾的路上走得更穩、更遠,書寫新時代基層治理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