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數學總復習的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沒有固定模式.一節優質的數學復習課,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查缺補漏,更重要的是能夠推陳出新,進一步提升他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能力,從而塑造更為優良的數學思維品質,提升數學核心素養.本文通過實例,精選幾類模型,歸納分析“熟練模型”在提升總復習教學效果方面應該是助力解題的一個主要抓手.
模型一 (正A型)
1.背景條件:如圖 1,DE// BC.結論: ① 平行線截線段對 應成比 例; ②ΔADE S
圖1
2.構造 A 型導出三角形內(外)角角平分線定理.如圖2,圖3,有
圖2
圖3
3.模型應用演練如圖 4,ΔABD 為等
腰直角三角形且 AB=AD、∠BAD=90° ,點 C在 BD 邊上(不與端點重合),連接 AC ,把 AC繞點 A 逆時針旋轉 90°"到 AE 位置,連接 EC 交 AD 于點 P ,點 F 在 EC 延長線上,且 ∠CDF=∠DAC
圖4
(1)連接 DE ,則 ∠ADE= 度(直接寫出答案);
(2) ① 求證: DF=PF ② 求證:
② 問思路求解:只要證 即可,根 據三角形內角平分線模型
(204號 ,現只需證
中
即可,也即只要證 ΔCDF~ΔDEF 即可.
4.模型變形1 由正 A 型 $$ 歪 A 型 $$ 子母型$$ 射影定理,如圖5所示.
圖5
5.模型變形2 由正 A 型 $$ 多 A 型,如圖6,其 結論為 0
圖6
1.背景模型二 (正8型)條件:如圖7,DE//BC.結論: ① 平行線截線段對應成比例; ②ΔADE~
圖7
2.模型變形1 由正8型 $$ 歪8型 $$ 雙8型雙8型條件:如圖
歪8型
結論: ΔADE?ΔACB;ΔAEB?ΔADC;BCDE 四點共圓: :AE?AC=AD?AB (相交弦定理).
圖8
3.模型應用演練 如圖9,在 RtΔAOB 中 ∠AOB=90°,AO =4,BO= 3,OC 為 AB 邊上中線.點 E,F 分別為線段 AB,OB 上的動點, AO 邊上的點 D (不與端點重合)與點 B 關于 EF 對稱.連接 DE,DF 分別交 OC 于點 M,N 連接 FM ,判斷 DE 與 FM 的位置關系,并加以證明
求解思路1由 OC 為直角 ΔAOB 斜邊 AB 上中線得 OC=BC,∴∠ABO=∠FON. 由折疊知∠ABO=∠MDN,∴∠FON=∠MDN ,由“雙8型”得
, ∠NMF=∠NDO,∴∠FMD=∠NMD +∠NMF=∠NFO+∠NDO=90° ,即 DE⊥FM
雙8型
思路2 同思路1可證 ∠FOM=∠FDM :ODMF四點共圓, ∴∠FMD=180°-∠FOD= 90° ,即 DE⊥FM
4.模型變形2 由正8型 $$ 多8型
結論1 由圖10知
圖10
5.總結歪 A 下面有歪8,歪8補全生歪 A ;歪8和歪 A ,形影不離似孿生.如圖11,圖 12,B,C,E,D四點共圓.
圖12
圖11
6.模型應用演練如圖13,在四邊形ABCD 中, CD//AB ,且CD=2AB ,對角線 AC 、BD 相交于點 P. 若 M,N分別為 AB,CD 的中點,連接MN.求證:點 P 在線段MN 上
證明 如圖14,延長 CB,DA 相交于點Q ,連接 QP 交 AB 于點M ,延長 QP 交 CD 于點N ,由“正 A 型”得
由“正8
圖9
圖14
型”得
(2號 .CN=DN ,
即 N 為 cD 中點.由“正 A 型”得 (204號
: ?CN=DN,∴BM=AM ,即 M 為 AB 中點.: M,N
P 三點在同一條直線上.
模型三 (子母型相似 $$ 射影定理)
1.子母型相似條件: ∠1= ∠2 (錯位),如圖15.結論: ΔABE~ΔACB , AC (切割線定理)
圖13
圖15
2.射影定理(子母型相似的特例)條件: AB⊥ ,如圖16.
結論: ① 有2對相等的銳角 ∠1=∠2,∠A Φ=∠CBE :
② 有3個勾股定理結論: :AB2+BC2=AC2;AE2 +BE2=AB2 BE2+CE2=BC2
③ 有3對相似三角形: ΔABE ~ΔACB~ΔBCE
④ 有5個等式 :AB2=AE?AC BE2=AE?CE;BC2=CE?CA (射影定理): .AB?BC=AC?BE (面積不變性); AB2:BC2=AE:CE
圖16
⑤ 有4個銳角6條線段知道1邊1角或者2邊就可以求出其余元素(類似解直角三角形).
3.(子母型相似與阿氏圓組合解決線段之和的最值問題)在同一平面上有三點 A,B,P ,則所有滿足PA 的點 P 的軌跡是一個圓(阿氏圓).
事實上,當 PA,B 三點不共線時,存在 ΔPAB ,作 ∠APB 的內角平分線 PC 、外角平分線 PD ,由三角形內(外)角角平分線定理得 AC:BC=AD: BD= PA:PB=K 為定值,所以點 C,D 為定點,即線段 CD 為定長,又 ∠CPD=90° 為定角,所以點 P 落在以CD 為直徑的圓上(點 C,D 除外).當 P,A,B 三點共線時,點 P 落在點 C,D 上.綜上,點 P 的軌跡是一個圓.
4.模型應用演練如圖17,若點 P 在線段 BC 上,且 ,在△ABC的AB(ABgt;AC) 邊上作出點G ,使得 ∠BGP=∠CGP ,并簡要說明理由.
圖17
解如圖18,延長 CB 至點 Q ,使得 ,以 PQ 為直徑作 ?O 交 AB 于點 G 即為所求.∵
2,又
∠BOG=∠GOC,∴ΔOBG~ΔOGC (子母型相似),得 由 OP=OG 得 ∠OGP= ∠OPG ,所以 ∠OGP-∠OGB=∠OPG-∠OCG. 即 ∠BGP=∠CGP.
模型四 (手牽手型相似 $$ 瓜豆原理)
1.手牽手型相似(一轉成雙)
圖19
圖20
結論 如圖 ΔABC~ΔADE?ΔABD~ ΔACE?∠BFC=∠BAC=∠DAE(ABCF 為雙歪8型,即四點共圓) (204號D,F 構成雙歪8型,即四點共圓)
2.模型應用演練 在 ΔABC 中, ∠BAC=90° AB=AC=4 : BC 邊上有一動點 D ,連接 AD ,在 AD 邊右側作等邊三角形 ΔADE ,連接 CE 在點 D 的運動過程中,求 CE 的最小值
(20(參考數值: ,cos75° =
圖18
圖21
解如圖21,作等邊三角形 ΔABF ,易證 ΔABD?ΔAFE 得 ∠AFE=∠ABD= 145° ,又 (20 ∠FOP (204號 二∠AOB,:∠FPO =∠BAO=60°, :點 E
必在過 F (定點)且與 BC (定線)夾角為 60° 的射線FP 上,作 CG⊥ 射線 FP 于點 G ,則
模型五 (‘ \"K\" 字線或者\"一線三等角”)
模型應用演練 如圖22,在 RtΔABC 中, 是 ΔABC 所在平面內的一點,連接 PA,PB,PC
(1)如圖 ① ,若點 P 在 AB 左側, ∠APB=135° ,求 PC 的長;
(2)如圖 ② ,若點 P 在 BC 下方, ∠APB=45° ,求 PA 的長.
圖 ①
圖 ②
圖
圖22
解 (1)如圖 ③ 過點 B,C 分別作直線 PA 垂線BD,CE. 在 RtΔBDP 中 ∠DPB=180°-135°= (2號 由“ K′′ 字線得 ΔADB~
在 RtΔCEP 中
(2)如圖 ④ ,同(1)作輔助線構造“ K′′ 字線得ΔAMB~ΔCNA 得 AN=4 設 AM=3x,CN=4x ,則 PN=PM+MN=PM+AM -AN=3+3x-4=3x-1. 在 RtΔCNP 中 CN2+ PN2=PC2 ,即
解得 x1
(舍),x =2,:.PA=PN+AN=5+4 =9.
初三數學復習課堂應著眼于知識的整體結構,溝通知識間的縱向、橫向聯系,通過對已學知識的整理,組建系統的認知結構,構建知識的網絡,促進學生從知識的更深處挖掘、更廣處豐富,深刻地理解已學知識.而好的復習課模型剛好會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在例題選取更具有導向性,更有利于幫助學生重構知識網絡,更有利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深度理解,更有利于提升學生數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