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設立于1986年,始終堅持以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統籌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切實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深入分析歷年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研究熱點,有助于剖析時代背景下的學科發展脈絡,揭示未來走向。因此,眾多學者以此為背景,聚焦于圖書情報學等領域,通過文獻計量分析總結其研究熱點與趨勢,提出了相應的學科發展建議[。
然而,鮮有學者針對管理學展開此類討論:汪橋紅基于2010一2014年的國家社科基金管理學項目構建了關鍵詞網絡以發掘學科熱點[;楊芳對發表于2010—2019年的327篇國社科基金管理學文獻進行了關鍵詞聚類分析[3]。為突破時效性和文本量的局限,本文以近10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為背景進行文獻計量分析,深入探討管理學研究現狀。
一、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一)數據來源
通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數據庫獲取2014—2023年立項的4072項管理學項目及其項目批準號等基本信息。同時使用中國知網學術期刊數據庫依次檢索項目批準號并收集文獻信息,經過數據清洗和格式處理后,共獲取有效成果文獻24123篇。
(二)研究方法
綜合使用Excel和CiteSpace進行統計分析和可視化呈現。CiteSpace是陳超美教授開發的一款科學知識圖譜軟件,支持對關鍵詞、機構等科技文本單元的共現分析。通過解讀圖譜中的高頻節點、聚類知識群和高中介中心節點,該軟件廣泛應用于探測領域研究熱點[4]。
二、 研究結果
(一)時間分布
成果文獻的發表數量隨著立項項目的增加而快速增長并從2018年開始趨于穩定。此后雖在2020年有所下降,但整體上仍然呈現上升趨勢,見圖1。豐碩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國家社科基金資助管理學研究的成效與影響力,推動管理學學科不斷發展壯大。
(二)期刊分布
許元杰通過主題識別與聚類將管理學期刊歸類于多個子領域。影響因子通常用于標識期刊的學術質量與影響力[5]。據此,本文統計了刊登文獻數大于130篇的期刊,見表1。科學學與科技管理、工商管理、宏觀經濟管理領域均涵蓋4種高產期刊。其中《科技進步與對策》與《科技管理研究》刊文數超400篇,斷崖領先;《經濟管理》的影響因子高達13,學術影響力強;《統計與決策》隸屬于統計學,體現學科交叉特色。

(三)機構分布
科研單位是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推進學科建設的中堅力量。經統計,共14家機構發表120篇以上項目論文,見表2。其中河海大學商學院等6所機構地處江蘇省、河北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等4所機構位于京津冀地區,當地科研工作者深耕管理學前沿,在合作與交流中產出豐厚成果,引領學科發展方向。

(四)關鍵詞共現
關鍵詞是對文獻進行高度凝練的特征標簽,基于出現頻率將其相互關聯并進行共詞分析有助于發掘領域研究熱點。使用CiteSpace處理文獻數據并完成關鍵詞共現網絡圖譜,見圖2,節點大小與線條粗細表現關鍵詞出現與關聯頻率。“影響因素”“技術創新”“創新績效”“家族企業”“供應鏈”“大數據”“信息披露”中介中心性較高,在網絡中處于核心地位。“鄉村振興”“數字經濟”“演化博弈”“融資約束”“扎根理論”“企業創新”等節點較大且新,是近年的熱門關鍵詞,即研究熱點。
鄉村旅游 O O OO 研究熱點 演化博弈 O鄉村振興中國放 指標系 扎根理論產業結構 . 供應鏈綠色發展 科技創新文獻計量 ? 創新影響因素 協同治理 O字經濟 家族企業效評價 大數據 0. 雙重差分1 9 經濟增長 社會資本 因子分析 動態能力 .O技術創新 創新績效 民營企業 中小企業 O 創新能力。案例研究。 O 制造業 . 中介效應 企業績效國有企業門檻效應 。南#面美# 調 政府補創新 O 對策 研發投入 本 攻治關聯 融資約信息 產權性質 內部控制美 。 。
(五)關鍵詞聚類
為進一步了解管理學領域發展脈絡,使用CiteSpace對高頻關鍵詞進行聚類分析并繪制時間線圖譜,以呈現各聚類演進歷程,見圖3。圖中關鍵詞縱向分為“融資約束”等8類,橫向則按時間順序依次排列并通過連線相互關聯,關鍵詞大小仍表現詞頻。
“融資約束”類興盛于2014—2018年,熱門關鍵詞為家族企業、企業績效、公司治理、產權性質、融資約束等,主要聚焦于企業的財務風險與管理,近年來多與數字金融、綠色創新等熱點話題結合討論。
“演化博弈”強調博弈人的有限理性,即個體在對博弈局勢的認識與學習中進行動態演化的行為選擇,具備更強的現實意義[。該理論多應用于對供應鏈、大數據、共享經濟、區塊鏈、人工智能等社會熱點的解釋與延伸。
“影響因素”類主要包含協同治理、碳排放、區域差異、綠色發展、耦合協調、營商環境等關鍵詞。即對管理活動影響因素的探討多圍繞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展開,緊跟經濟社會發展浪潮。
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工作的順利開展,“鄉村振興”類中城鎮化、精準扶貧、鄉村旅游等關鍵詞陸續涌現。但直到2017年底鄉村振興戰略的首次提出,這一關鍵詞才正式興起并催生了一系列學術成果。關鍵詞共同富裕的興起同樣離不開2021年該理念得到的進一步闡述和強調[7]。
科學學作為整體研究科學的學科,其科學計量方式經歷了從基于數理統計到基于知識圖譜的發展歷程,科學知識圖譜已成為代表性方法。而姜春林對科學學文獻進行計量研究得到的創新績效、科技創新、指標體系等高頻關鍵詞也與“知識圖譜”類高度重合[]。2020年起,數字經濟成為該領域熱點。
“技術創新”類主要包含產業結構、制造業、經濟增長、環境規制、中介效益、門檻效益、糧食安全等關鍵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技術的創新與突破始終與國家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轉型息息相關。
“創新績效”類則側重于企業的發展,動態能力、價值共創、眾創空間、政策工具、數字技術等關鍵詞反映了數字化時代企業創新新趨勢,扎根理論、案例研究、作用機制、文本分析等關鍵詞則指向了該領域的主要研究方法。
“對策”類終止于2019年,關鍵詞為上市公司、食品安全、新時代,主要探討社會熱點問題的應對方案。
(六)關鍵詞突現
研究前沿常視為一組突現的動態概念和潛在的研究問題,可通過突變檢測算法識別。利用CiteSpace對關鍵詞進行突發強度計算并依此降序排列,呈現前20位突現關鍵詞,見表3。其中,共享經濟、綠色創新、精準扶貧、產權性質等關鍵詞的突發強度較高,這表明國家經濟政策導向既是企業發展的風向標也是管理學研究的催化劑,短時間內催生了大量成果。協同創新、對策、因子分析、大數據、政治關聯等關鍵詞的突發時間跨度較長,這些研究方向在一段時間內持續受到學者青睞。關鍵詞綠色創新、黃河流域、人工智能、數字金融的突發止于2024年,契合當下社會熱點,符合研究趨勢。

結語
近10年管理學領域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研究熱點與政策導向、社會熱點、理論前沿、學科主體等因素息息相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始終是管理學研究的豐沃土壤,鄉村振興、綠色發展、共同富裕、科技創新等高頻關鍵詞反映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源于社會熱點話題的眾創空間、共享經濟、數字經濟、糧食安全等高頻關鍵詞充分彰顯了管理學研究的應用導向。演化博弈、知識圖譜、中介效應、扎根理論等高頻關鍵詞體現了這些前沿理論在科研中的廣泛實踐。此外,脈絡清晰的“融資約束”和“創新績效”兩類關鍵詞分別聚焦于企業的管理與發展,說明對企業行為的研究仍是管理學的主流。新興關鍵詞綠色創新、黃河流域、人工智能、數字金融的突發強度較高,預計成為未來研究趨勢。
參考文獻:
[1]高海燕.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視角下圖書情報學研究現狀探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0,(01):35-43.
[2]汪橋紅.近年來管理學研究的熱點與評價:基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討論[J].學海,2015,(06):79-82.
[3]楊芳,陳曉玲.我國管理學領域研究熱點及發展現狀[J].甘肅科技,2021,37(14):91-94,110.
[4]李杰,陳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視化(第三版)[M].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22.
[5]許元杰,李建平,吳登生.基于期刊論文主題耦合的學科結構識別方法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24,68(21):3-15.
[6]王先甲,全吉,劉偉兵.有限理性下的演化博弈與合作機制研究[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1,31(S1):82-93.
[7]黃承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J].公關世界,2023,(19):55-58.
[8]姜春林,王曉萍.中國科學學與科技管理熱點領域與研究群體一基于九種科學學類期刊的科學計量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18,(11):9-17.
(作者單位:西南大學商貿學院)
(責任編輯:宋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