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063.2文獻標識碼:A
伴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增長和居民收人水平不斷提升,居民消費需求從生產型消費開始轉向發展型消費,服務消費需求也大幅增加。同時,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加強調創新驅動、綠色可持續、結構優化等要求,著眼于實現更加均衡、協調和全方面的經濟增長。當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加強,在新發展格局下,內需是拉動經濟的主動力和穩定錨,尤其以消費升級和投資優化為核心驅動。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在構建國內大循環格局,拉動經濟發展的內生性上扮演著重要角色。
在這一背景下,首發經濟作為一種新興經濟形態應運而生,成為拉動消費需求、推動當地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完善擴大消費長效機制,減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費,積極推進首發經濟。” [2]2024 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收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擺在2025年重點任務的首位。各地區也紛紛制定相應的政策,大力發展首發經濟。目前,首發經濟的活躍區域在上海、北京、武漢等一線城市,中小城市發展首發經濟尚處在探索階段。河北省是傳統產業大省,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傳統產業對轉型升級的需求十分迫切。首發經濟以創新為根本驅動力,能為傳統產業轉型提供發展方向,同時拉動地區消費需求,對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首發經濟契合當前消費升級的趨勢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體現了地區的消費實力、商業活力和創新能力。因此,本文以河北省為研究切入點,在闡明首發經濟的內涵、內在邏輯基礎上,探究首發經濟賦能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現路徑,意在為地區依托特色資源、因地制宜發展首發經濟提供現實指導意義。
一、文獻綜述
當前,學術界對首發經濟的研究還處于初級探索階段,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宏觀方面。學者從首發經濟的內涵、內在邏輯、運行機理角度展開。徐國華(2025)以首發經濟的“首發性”“經濟性”“發展性”為切入點,認為首發經濟遵循“組織一價值一平臺”的成長邏輯,在動力之變、效率之變、質量之變的價值邏輯驅動下,借助全國統一大市場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從而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王文姬和夏杰長(2025)認為,首發經濟遵循“技術驅動一需求拉動一市場選擇一政策引導”的發生機制,由點及面擴散、由局部引領向生態協同進階4。歐陽日輝和唐暢(2025)認為,首發經濟遵循“技術一場景一流量一生態”的成長邏輯,通過技術創新,借助場景融合實現“破圈”發展,依托生態構建支撐產業5。黃胤鱗和徐崢(2024)從首發經濟的理論、市場和產業三大優勢角度,指出首發經濟發展的關鍵著力點。二是將首發經濟和新質生產力相結合。研究在新質生產力背景下,首發經濟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以及新質生產力和首發經濟之間的交互邏輯。余正勇和陳興(2025)從理論、制度和現實邏輯三個維度分析新質生產力與首發經濟的關系,揭示技術創新與生產力發展、要素配置與產業升級的內在聯系。宋丹和徐政(2025)認為,首發經濟和新質生產力存在相互促進的辯證統一關系,首發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關鍵依托,而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首發經濟加速發展的強勁引擎。陸岷峰(2025)基于“經濟—資本一生產力”三重嵌套機制理論框架,構建了以“耐心資本一新質生產力”為核心要素的生態循環系統,指出三者的邏輯嵌套關系。程惠芳和朱喆(2025)通過梳理首發經濟的內涵、特征、現狀與政策,闡明在新質生產力背景下首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機制與實現路徑。三是相關要素對首發經濟的賦能作用。陸岷峰和劉英梅(2025)揭示數字科技賦能首發經濟的邏輯原理,認為數字技術能驅動消費場景創新、數字技術賦能新零售模式的構建、引領個性化消費趨勢。李向陽(2025)從創新要素、協調要素、綠色要素、開放要素和共享要素等五個方面研究數據要素對首發經濟的賦能路徑[12]。還有學者基于案例分析首發經濟的自信效應和創新機制。王元地和周劍(2025)通過典型案例,以“首發經濟自信效應”為核心,探究首發經濟通過創新產品的首次發布所觸發的信心傳導機制及其經濟影響[13]。
綜上文獻,可以看出,學者對首發經濟的研究處于初級階段,側重于理論層面,而對于地區具體如何發展首發經濟尚未研究。且對首發經濟的研究大多基于一線城市,對中部地區及三、四線城市如何發展首發經濟的研究甚少。本文從微觀層面人手,以河北省為研究對象,對首發經濟如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展開具體研究,以期在豐富理論研究的基礎上,為地區發展首發經濟提供實踐指導意義。
二、首發經濟的內涵及作用機制
(一)首發經濟內涵
首發經濟發軔于“首店經濟”,最先在上海興起并得到發展。2020年,《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的發布,為首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首店經濟”主要通過品牌首店的開設,提供全新的消費體驗、產品和服務,從而拉動消費需求。在此基礎上發展的“首發經濟”不僅僅局限于首店的開設,更側重強調,從產品到產業鏈的深度變革,是從單一商圈經濟發展為綜合性多生態的產業生態群落。
首發經濟是指企業發布新產品,推出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新技術,開設首店等經濟活動的總稱,涵蓋企業從產品或者服務的首次發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開設門店、首次設立研發中心,再到設立企業總部的鏈式發展全過程[14]。
首發經濟本質是以科技創新為底層邏輯、以首次市場化價值實現為特征的經濟形態,并非簡單的創新集合概念[15]。首發經濟的“首”是產品、服務或者模式等原創性要素首次進入市場體系,通過系統的發布機制實現價值轉化,形成了供需關系重構的經濟效應。
(二)發展首發經濟的重要作用
1.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首發經濟將創新成果結合多元消費場景,培育新消費,拉動需求。消費又反作用于生產,進一步促進生產領域的再創新,推動區域商業模式新舊動能轉換,帶動傳統產業升級,形成良性的產業生態圈。首發經濟以跨領域的創新機制整合科技前沿的最新研發成果,通過高效的技術轉移體系,將尖端技術從實驗室迅速推向應用場景,使傳統經濟突破技術限制,將生產能力提升到技術層面
一方面,首發經濟推動形成產業鏈首發。首發經濟通過技術首發,搶占產業鏈技術高地,吸引上下游企業集聚,促進研發設計、供應鏈管理等高端環節首發落地,形成產業鏈協同首發,將技術首發拓展成整個產業鏈首發,推動傳統產業向高附加值環節升級。另一方面,通過擴散先進技術,促進本地生產鏈升級。首發經濟企業與本地相關的上下游產業緊密相連,以產業供應鏈和客戶關系網為載體,將技術、管理經驗層層滲透,倒逼本地上下游企業主動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以契合其高標準的供應需求,帶動產業鏈升級,增強地方經濟韌性。同時催生產業集群效應,降低區域內企業交易成本,提升創新協同效率,強化地方經濟應對外部沖擊的能力,促進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7]
2.深化產業協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現如今,首發經濟已不僅僅局限于終端產品與服務的“消費型首發經濟”,逐漸發展成覆蓋產業鏈各環節、產品各個階段的“生產型首發經濟”。主要凸顯于從產品至產業鏈各環節的衍生、各階段的深度變革,從單一商圈經濟邁進綜合性多業態的產業生態群落,由消費型功能朝向生產型功能的“三個轉變”[8]。首發經濟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力,通過技術革新和產業升級,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首發經濟可持續發展需要完善的產業鏈配套支撐。首發經濟通過其經濟整合優勢與創新驅動特性,為深度重塑產業結構提供新動能,同時有效重塑產業鏈與供應鏈結構,實現資源配置效率和生產能力的協同提升,建立高效能產業與欠發達區域之間的深層次聯系,動態優化區域經濟結構,為生產要素從傳統產業向現代化產業有序轉移提供穩固的基礎[19]
三、首發經濟的內在邏輯:“供給創新一消費需求”雙向互動機制
研究首發經濟如何推動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于探明其內在邏輯。作為一種新興經濟形態,它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首發經濟基于底層科技創新支撐,通過“供給創新一消費需求”雙向互動機制,依托數據要素的抓取,通過多元的消費場景,刺激消費,促進消費結構升級,拉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熊彼特創新理論由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提出。他指出,創新是生產過程中內生的,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在創新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能夠不斷創造出新產品、新需求。而消費者處于被動地位,由生產者刺激其消費需求。這在一定程度上為首發經濟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首發經濟通過創新成果的首次亮相吸引消費者,刺激消費需求。在這一視角下,首發經濟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和新服務更側重于是一種供給創新,是企業或者行業內部的創新和變革。但是熊彼特理論忽視了消費者需求對高質量供給的倒逼機制,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驅動供給創新,催生了新業態、新技術等。而新熊彼特創新理論在經典熊彼特創新基礎上,將技術供給一需求互動機制納入創新影響。它認為技術供給不是企業創新中的單方面行為,而是與市場需求緊密相連,技術供給和市場需求之間具有互動關系。當前,個性化、多元化的消費需求不斷提高,企業通過首發新品和服務等方式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新穎性的追求,促進了首發經濟的發展。同時企業需要深入捕捉消費者需求,在此基礎上不斷進行供給創新,最終形成“高質量供給一消費需求”的雙向互動機制。
從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角度,同樣可以揭示首發經濟產生的基礎和內在邏輯。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指出,經濟發展的動力來源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時,舊的生產關系無法適應新生產力的發展要求,需要新的經濟模式來解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首發經濟通過創新的商業模式,通過首店、首展、首發等活動滿足消費者需求,推動資源配置和市場結構變革,從而促進產業結構優化。馬克思的供給需求理論認為,生產決定消費,即供給決定消費,消費反作用于生產。高質量供給的核心內涵在于打破傳統低質量供給的依賴路徑,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提供產品和服務。高質量供給可分為創新型供給和升級型供給,創新型供給是從0到1的引領型供給,主要取決于新技術的創造和轉化,對應的是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的誕生[2。首發經濟主要通過創新型供給,刺激消費需求,同時消費者的反饋和消費潮流趨勢又反向影響生產供給的方向。
四、首發經濟在河北的發展現狀
當前,我國首發經濟發展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武漢等一線城市,中部地區和三、四線城市仍處于首發經濟發展初期階段。河北首發經濟發展處于初級階段,主要表現為以省會城市石家莊為主的餐飲、零售為主的首店經濟蓬勃發展,各地市首發經濟尚未得到充分發展。且河北整體首發經濟發展模式單一,目前仍以餐飲、零售業態為主。
近年來,石家莊憑借其經濟優勢和強大的消費潛力,大力發展首發經濟,不斷吸引品牌入駐,構建“首店 + 特色街區”“首店 + 核心商圈”的發展模式,激發消費,促進經濟發展。目前已有200多家知名品牌首店、旗艦店先后落戶,激發了城市消費活力。灣里廟步行街街區組建“首店聯盟”,為創業者提供服務和支持,已經開設首店、旗艦店32家,成為石家莊市發展首發經濟的重要載體。猛犸象、趁熱集合等國內外知名品牌和本土特色品牌入駐石家莊市。城市商圈引入勞力士等高奢品牌首店,打造戶外運動品牌華北地區首店和最新形象店。勒泰商圈等首店聚集區域形成了“首店打卡一場景體驗一社交分享一二次消費”的閉環生態。
廊坊固安依托自身制造業優勢產業,積極發展首發經濟,激活創新發展新動能。作為國內數控機床領域的創新先鋒,企業自主研發高精度五軸聯動激光刀具機床,填補先切割機床領域的空白。
綜上可以看出,河北首發經濟通過“首店”模式,拉動了區域消費,帶動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但自前河北整體首發經濟發展模式單一,仍以餐飲、零售領域的“消費型”首發經濟為主,業態創新不足,產業層面的首發性創新發展較薄弱,尚未形成首發經濟產業鏈。同時,首發經濟以實體產品為主要業態,與服務產品結合不足,例如康養、醫療、保健等行業知名品牌產品創新不足。地域文化特色挖掘不夠深入,大多數地區尚未依托自身優勢資源和特色產業,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首發經濟。
五、首發經濟賦能河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現路徑
(一)依托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構建京津冀首發經濟產業體系
自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行以來,區域整體經濟實力得到提升。河北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均得到有效發展,為首發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北京作為中心城市,其首發經濟的發展能有效帶動產業上下鏈協同發展。河北可利用區位優勢,鼓勵北京企業在雄安新區建設區域性總部,引入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帶動河北地區產業轉型升級。
一方面,京津冀地區可聯合構建首發經濟網絡,搭建首發經濟共享平臺,共享資源,搭建人才共享庫,打破人才流動的障礙,促進地區之間人才、技術和資金等要素的流動。同時借鑒先進地區經驗,聯合舉辦京津冀跨地區的大型首發活動。例如,長三角多市聯合舉辦長三角科技創新首發大會,整合了各地在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方面的最新創新成果,集中展示了新產品、新技
術和新服務。
另一方面,借助北京、天津首店經濟的發展,促成品牌首店與上下游企業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增強中下游供應鏈韌性,發揮產業協同效應。北京以高端服務業和信息產業見長,天津擁有便捷的港口資源和先進制造業基礎,河北則在大宗商品加工、傳統制造業、農產品貿易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三地跨地區聯合發展首發經濟,形成產業鏈互補,構建首發經濟產業體系,錯位發展首發經濟。
(二)實現新質生產力與首發經濟融合發展
新質生產力發展和首發經濟不是兩個平行的進程,而是相互促進、相互賦能的關系。新質生產力重塑生產方式,促進了技術創新與產業深度融合,為首發經濟開辟了新的增量方向,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為首發經濟注人源源不斷的活力。首發經濟能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進而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同時,首發經濟也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強勁引擎。首發經濟以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力,企業率先推出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模式,推動技術升級和產業優化,助力新質生產力增長[2]。河北省在發展首發經濟時,不能割裂其與新質生產力的關系,要在新質生產力發展背景下,加強創新驅動力,推動產業升級。因地制宜借助產業優勢,打造差異化發展格局。借助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優勢,將首發經濟和新質生產力融合發展。
近年來,河北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其中算力產業發展較突出。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綜合算力指數(2024年)》報告中,河北省取得全國綜合算力指數第一,廊坊市和張家口市在城市算力分指數中位列一、二。廊坊和張家口可依托豐富的算力資源儲備和完善的基礎設施,發展“算力經濟 + 首發經濟”,發展產業層面的首發創新。吸引大數據、人工智能企業等算力領域優秀企業在此布局。培育本地算力應用場景,將算力技術與多元場景結合,實現技術優勢向產業勢能轉化。構建“算法 + 首發經濟”的全鏈條生態,促進產業鏈協同發展,進而推動產業升級。
1.因地制宜發展首發經濟,形成錯位發展格局
彰顯地域特色,依托各城市優勢產業,錯位發展地市級首發經濟。不同城市在經濟基礎、消費特征、產業結構、資源稟賦等要素上存在差異,這就決定了不同城市必須采用差異化的發展策略。各地區應充分考慮當地的消費能力和優勢資源,根據自身經濟實力確定首發經濟發展模式,形成層次分明、協同共進的梯度發展格局[22]。
依托特色優勢資源,發展首店經濟。對于省會石家莊而言,地區經濟水平較高,擁有成熟的消費市場,消費需求相對較強,具備新品首發的優勢。而首店經濟作為首發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最能反映首發經濟的發展情況。因此,省會城市可以大力發展首店經濟,引進全省首店、區域首店,開展首展、首秀等活動。將首店經濟發展成“多次首發”,將短期爆款流量變成長期可持續性。“多次首發”多表現為產品與服務的動態創新。構建“產品創新一消費反饋一升級迭代”循環發展體系。開設首店后,要不斷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及時捕捉市場需求,加速產品迭代,不斷創新供給,增強消費者黏性。依托本地資源優勢,引進首店、首發、首展資源,結合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與區域知名品牌合作開展限量款首發活動,擴大市場聲量。
2.依托產業資源優勢,打造“特色產業 + 首發經濟”
當前,河北首發經濟發展以“首店”為主要模式,模式單一。這種側重流量驅動型的經濟活動更趨向于營銷端的創新,產業鏈協作方面參與度低。要想實現首發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注重全流程、產業鏈的協同創新,將“流量”轉變為“留量”,需要深度挖掘地區特色資源,使得首發經濟超越同質化競爭,實現錯位發展。
各地市可依據自身資源優勢和特色產業,發展“產業 + 首發經濟”。首發經濟的發展不應局限于少數核心城市,縣域經濟同樣可以依托短視頻平臺和直播等方式,發展鄉村特色產品的首發,形成省域范圍內多層次、互補共生的首發經濟生態。縣域更加接近原材料產地,可利用農特產品資源,開發綠色農產品、加工品首發直供消費市場。發展線上平臺,推廣新產品。同時為本地小微企業、農戶提供新產品包裝、營銷培訓等,培育本地特色首發經濟,深度整合供應鏈,促進城鄉消費聯動,為更高能級的城市首發經濟補充生態位[23]。例如,瑞幸咖啡打造的“醬香拿鐵”一經上市,就成功吸引消費者,成為爆款產品,實現首月銷量4400萬杯。而這款爆款產品正是與寧夏塞尚乳業等本土企業合作,通過“白酒風味厚奶”等定制原料生產的。“醬香拿鐵”帶來的爆款流量,啟發我們可以利用河北特色資源,同樣打造聯名IP、爆款產品,拉動地區消費。例如,河北承德市灤平縣憑借其地勢高差大、晝夜溫差大等自然條件,孕育出豐富、優質的野生中藥材[24]。當地中藥材資源種類豐富,其中“灤平黃芩”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目前逐漸形成“規模化種植 + 產業化發展”形成產業鏈。未來可依托中藥材資源創新產品,打造特色中藥茶飲、養生茶、減肥茶等,開發特色新產品,發展首發經濟。一方面,依托道地藥材產業鏈,打造新產品、新服務、新模式、新業態。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東太行的資源優勢,借助道地藥材的特色資源,打造“藥材 + ”特色產品,持續進行產品創新,形成“中藥種植 + 創新產品 + 銷售”首發經濟鏈式發展,將爆款“流量”轉變為持續創新的“留量”,實現可持續發展。
對于制造業強市,可圍繞支柱產業升級推進首發經濟,在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領域,鼓勵本土企業首發新技術、新產品。通過產業集群協同創新推進新品產業化。例如,唐山遷西作為河北典型的鋼鐵型城市,傳統產業面臨綠色升級需求。遷西鋼鐵產業發展歷史悠久,產能全國縣級第一,產品種類齊全,打造國家精品鋼鐵基地、新型工業化基地的基礎優勢得天獨厚。同時遷西具有通達的區位優勢,地處“京津唐秦承”都市圈的中心位置,具有承接東北亞經濟輻射、帶動冀東經濟發展的獨特優勢[25]。區域內交通便利,已形成了通達京津大中城市的“1小時通勤圈”,“外通內暢”的交通格局更加完善,有效匯聚了物流和信息流2。遷西還具備從研發到產業化的全鏈條支撐能力,當前新能源汽車等優勢產業,正在成為重要的首發主體。做為鋼鐵型城市,遷西可以依托優質的鋼鐵資源,參與新能源汽車智能研發、制造的產業鏈,發展“生產型首發經濟”。
(三)發揮“首發經濟 +. 政策支持”的長效機制
首發經濟在河北處于發展初期階段。首發經濟初級階段主要依賴城市區位稟賦和政策紅利,通過推動首店、首展吸引消費流量2。對于首發經濟發展處于探索階段的城市來說,政府的推動至關重要。
首發經濟對消費結構升級的長期促進效應并不顯著。受市場范圍、消費習慣和創新供給不足等因素影響,首發經濟在長期難以單獨推動消費升級,需要適時激勵或許可解決這一難題28。這就需要發揮政策的協同作用。新熊彼特創新理論也強調產業、金融和公共部門三方面在創新環境中的作用。
一方面,優化政策供給。制定稅收優惠、政府補貼等政策,鼓勵品牌融入本地市場,增強消費者黏性和品牌忠誠度,將短期的市場消費“流量”轉化為長期穩定的“留量”增長。給予稅收優惠減免,能更直接地減輕企業在初創時期資金壓力,有利于企業將更多資源投入研發創新,推動產品迭代。另一方面,優化營商環境。首發經濟不是單一的企業經濟行為,而是企業與地方經濟雙向選擇的結果。實施優化審批程序、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加強消費市場監管等措施,為企業提供良好、公平的市場環境。
(四)發揮數據要素賦能首發經濟的關鍵作用
當前,數據要素是首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生產要素。國家《“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以數據為關鍵要素,以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數據要素借助其“虛擬性”,與傳統生產要素深度融合,作用于生產環節,逐漸改變生產過程各要素的應用比例,增加技術、管理等要素的投入,從而增強傳統生產要素的配置效率,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首發經濟不僅僅局限于消費領域,更側重于整個生產鏈的協同發展。由此可以看出數據要素的重要性。
完善政策激勵,鼓勵企業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促進傳統產業與數字要素深度融合,提升生產效率29。個性化、定制化、數智化等產品創新在首發經濟發展中更容易吸引年輕消費群體。年輕消費群體影響首發經濟發展的創新方向,他們的成長伴隨著互聯網、社交媒體的普及。這就更加需要發揮數據要素的作用,精準捕捉市場信息、潮流趨勢,加速產品迭代和創新,刺激消費需求。在消費模式方面,年輕消費群體在消費過程中更加依賴數字化平臺。因此,首發經濟需要構建完善的數字化消費生態。
(五)完善物流體系、建設交通網絡
依托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河北發展首發經濟需要依托發達的物流體系和交通網絡、商品儲備、航空物流以及冷鏈物流等。交通基礎設施薄弱會削弱供應鏈對市場需求的反應速度,進而影響生產型首發經濟產業鏈的發展。京津冀跨境物流、交通網絡建設作為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重要抓手,對區域經濟一體化具有顯著促進作用,同時對發展首發經濟發揮重要作用。河北地市雖有一定數量的鐵路、公路通道,但整體運輸網絡的專業化程度與區域連接性仍然存在不足,城市間貨物流動時效與成本差異較大。北京和天津憑借其相對成熟的產業鏈,培育出高端制造、現代服務業集群[30]。
當前,北京首發經濟發展態勢較好,對高時效、高標準的物流服務需求旺盛。而河北仍以部分傳統制造業和資源型產業為主,其跨境物流需求較分散,附加值低,導致本地高端服務需求不足、物流服務供給與市場需求匹配錯位,無法高效滿足京津地區首發經濟發展的物流需求。因此,需要提升河北省物流服務能力。一方面,加快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物聯網在跨境物流體系的應用,提高物流運作的智能化水平。搭建京津冀物流信息共享平臺,統籌規劃城市交通網絡,提高信息獲取的效率。加強公路、鐵路、航空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高物流運作效率。另一方面,建立跨區域協調機制,統籌區域內跨境物流的戰略規劃和資源整合,明確各城市的功能定位,依托腹地資源打造專業化物流節點,與京津形成功能互補。
參考文獻
[1]張夏恒.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邏輯基礎、內在機制及實施建議[J].蘭州學刊,2024(11):113-119.
[2]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N].人民日報,2024-07-22(1).DOI:10.28655/n.cnki.nrm一rb.2024.007770.
[3]徐華亮.首發經濟的驅動邏輯與市場響應[].理論與改革,2025(2): 173-186.DOI:10.13553/j.cnki.llygg.2025.02.012.
[4]王文姬,夏杰長.首發經濟的發展機理、演化路徑與培育策略[].經濟問題,2025(5):10-22.DOI:10.16011/j.cnki.j-wt.2025.05.008.
[5]歐陽日輝,唐暢.首發經濟的內涵、特點、運行機理和未來圖景[J/OL].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5(5):1-13[2025-05-13].https://doi.org/10.14100/j.cnki.65-1039/g4.20250124.001.
[6]黃胤鱗,徐政.首發經濟的理論內涵、價值意蘊及其發展的關鍵著力點[].湖湘論壇,2025,38(1):115-124.DOI:10.16479/j.cnki.cn43-1160/d.20241225.001.
[7]余正勇,陳興.新質生產力賦能首發經濟發展:價值意義、基本邏輯與實踐路徑[J/OL].改革與戰略,1-7[2025-05-1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5.1006.C.20250506.0856.002.html.
[8]宋丹,徐政.首發經濟與新質生產力的交互邏輯和路徑[/OL].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3[2025-05-1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4558.G.20250414.0908.002.html.
[9]陸岷峰.首發經濟引領、耐心資本驅動與新質生產力躍升:基于“經濟-資本-生產力”三重嵌套機制的理論研究[J/OL].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8[2025-05-1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3.1277.C.20250325.1611.002.html.
[10]程惠芳,朱喆.新質生產力背景下首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機制與路徑[J].中國流通經濟,2025,39(3):9-20.DOI:10.14089/j.cnki.cn11-3664/f.2025.03.002.
[11]陸岷峰,劉英梅.數字科技賦能下首發經濟驅動消費升級的創新策略研究[J].南海學刊,2025,11(1):88-96.
[12]李向陽.新發展理念下數據要素對首發經濟的賦能[].學術界,2025 (1):59-72.
[13]王元地,周劍.首發經濟的自信效應研究:基于案例DeepSeek和電影《哪吒2》[J/OL].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7[2025-05-1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2.1593.C.20250303.0845.002.html.
[14]《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375.
[15]依紹華.首發經濟何以破圈迭代[J].人民論壇,2024(16):24-27.
[16]朱瑞博.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核心要義、制度障礙與體制機制創新[J].上海經濟研究,2025(1):5-18.
[17]王元地,張漪雯,王天宇.首發經濟內涵、實踐、機制及啟示[J].軟科學,2025,39(3):1-9+18.DOI:10.13956/j.ss.1001-8409.2025.03.01.
[18]積極推進首發經濟[N].經濟日報,2024-10-26(10),
[19]費艷穎,曹佳.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下首發經濟的驅動邏輯、重要功能與應對策略.上海經濟研究,2025(3):5-13.DOI: 10.19626/j.cnki.cn31-1163/f.2025.03.003.
[20]程明月,杜仕菊.新質生產力生態意涵的三維探賾:兼論對西方生產力理論的超越[].理論月刊,2024(12):94-101+159.DOI:10.14180/j.cnki.1004-0544.2024.12.012.
[21]擴大內需戰略研究課題組,史丹.論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經濟學動態,2023(11):3-19.
[22]宋丹,徐政.首發經濟與新質生產力的交互邏輯和路徑[JOL].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3[2025-05-2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4558.G.20250414.0908.002.html.
[23]王文姬,夏杰長.首發經濟的發展機理、演化路徑與培育策略J].經濟問題,2025(5):10-22.DOI:10.16011/j.cnki.j-wt.2025.05.008.
[24]張騰揚.發展中藥材產業拓寬農民致富路[N].人民日報,2024-05-10 (17).DOI:10.28655/n.cnki.nrmrb.2024.004724.
[25]孫迎春,王新城.新發展理念背景下鋼鐵資源型城市轉型路徑探索:以河北遷安為例[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23,21(2):116-119.
[26]馬保軍.對我市發展沿海開放型經濟的思考[].現代商業,2015 (31): 83-84.D0I: 10.14097/j.cnki.5392/2015.31.041.
[27]賴立,胡樂明,粟小舟.首發經濟賦能消費升級的內涵機理和路徑選擇[J].經濟學家,2024(12):74-83.
[28]張洪昌,田子豪,邱蓉.首發經濟何以賦能消費結構升級?[J/OL].消費經濟,1-14[2025-05-21].htp://kns.cnki.net/kc-ms/detail/43.1022.f.20250325.1253.002.html.
[29]程惠芳,朱喆.新質生產力背景下首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機制與路徑[J].中國流通經濟,2025,39(3):9-20.DOI:10.14089/j.cnki.cn11-3664/f.2025.03.002.
[30]易舒心,張紫琳.京津冀區域跨境物流協同發展評價及促進機制研究[J/OL].價格月刊,1-14[2025-05-07].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6.1006.F.20250318.1801.008.html.
(責任編輯:楊艷軍)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Energizing Hebei Province’s High 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Debut Economy
ZHANG Yaoju
(Hebe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Economic Forum Magazine,Shijiazhuang O5oo51,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new development pattrn,consumption is an important engin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a keylink indeveloping thelarge domesticcirculation.Currently,withthedeepening uncertaintyof theexternal environment,there are still many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intheoperationof China’seconomy,theeffective domesticdemandbeing insuficient.Itisimperative to vigorously boostconsumption,comprehensively expand domestic demand,and fully leverage the driving role ofconsumption in the economic circulationto enhancethe endogenous driving for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s an emerging economic form,the debut econom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riving consumer demand,promoting consumption structure upgrading,and energizing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its innovationand marketleadership.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internal logicof the debut economy,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practical path of energizing Hebei’s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the debut economy from a provincial perspective.Suggestions have been put forward tobuild acollaborative network for thedebut economyinthe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integrate newquality productive force withthe debut economy,develop“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debut economy”,leverage policyand data elements,improve th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etc. By adapting to localconditions and relyingon advantageous resources,a differentiated development pattern will be constructed to promot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bei.
Key Words: Debut economy; High 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Beijing-Tianjin
Hebei collaborative network; Heb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