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定義
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科學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認識、理解、解決問題,并且使學生能夠高質量、高效率的完成學習任務,從而豐富學生的知識與技能。讓學生能夠在輕松、自由、和諧的環境下學習,也使其在學習過程中樹立正確的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教師的教學實踐,發掘并培養學生的潛力與創新力,培養學生不僅能夠準確的掌握數學知識,還能夠熟練、靈活的運用到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中去,使其將理論與實際高效的結合在一起。
二、構建高效課堂原則
有限時間發揮出無限的作用。高中階段學生的課程壓力比較大,學生的學習精力有限,每節課程的時間也非常有限。建立高效課堂就必須在完成學習任務和達到學習質量的前提下,較大限度的降低學生學習數學時耗費的時間和精力,使學生運用較短的時間學習和理解到較多的知識內容。高效課堂除了強調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要注重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和能力,教師的進步直接關系到高效課堂的建設,因此教師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促進學生靈活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注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其能夠較快適應教師的教學進度,從而使教學和學習高效的結合。數學高效課堂既要注重理論知識的積累,又要注重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不僅要提高整體學生的數學素質,還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生接受能力的差異,這就要求教師要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不斷的根據學生每階段的實際需要作出相應的調整,從而促進整體教學效果的提高。
三、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途徑
(1)教師要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備課不僅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首要前提,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這要求教師在備課時,運用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鉆研教材內容,準確的掌握教學的重點、難點,根據學生每一階段的實際需求,將教學內容和方式作出適當的調整,從而使其在講解課程內容時能夠做到詳略得當,使學生能夠快速準確的掌握學習內容中的重點、難點。也可以根據實際教學的需要適當的運用相應的教學道具。并且在每節課程結束后,都要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布置有針對性的習題練習,使學生所學知識得到不斷的鞏固。例如:在講解“直線與方程”時教師在課前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明確講解的順序和目標,要先讓學生掌握直線方程的基本概念,使其能夠判斷一個點是否在一條直線上,明確并掌握直線特征的性質和直線方程的概念是本節課程的重點,教師只有明確講課重點,才能設計出高效的教學策略,實現教學目的
(2)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較大動力,學生只有想學才能認真學、學的好。被動的讓學生學和學生主動的去學,得到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高中數學是理論性很強的課程,很多知識內容都比較抽象,所以往往會讓學生覺得學習內容比較枯燥乏味,因此新課標改革著重強調了,教師要運用科學有效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且要根據學生每個階段的不同需要進行教學設計,這樣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3)運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效率:隨著科學技術的而不斷發展,計算機技術已經普遍應用到教學中,高中數學教學也要與時俱進。教師要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適當的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學生已經逐漸的對單純的語言講解產生了厭煩的心理,而多媒體教學的運用能夠有效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果,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教師的工作量。例如:在講解“兩條直線的交角”一課時,如果只是單純的理論講解,學生肯定理解的不夠透徹,而且教師在書寫板書時也比較繁瑣。如果運用多媒體進行講解,教師可以利用課件準確、清晰的將講解內容呈現給學生,并且能夠將原本靜態的內容做到動態的講解,使得學生理解的更快,掌握的更好。教師也不用再為了使學生能夠理解而制作大量板書,這樣既省時又省力。教師還可以在學生掌握知識后,運用多媒體隨機的為學生布置相應的習題,并且快速的為學生呈現詳細的解題思路和答案,這種方式提高了教學效率,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提高,也為構建和諧、高效的課堂奠定良好基礎。
總結:在新課程背景下,建設高中數學高校課堂,首先要運用合理、有效的方式,改變當前的教學現狀,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其次要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適當的調整教學方案和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雖然高校課堂在建立和實施的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問題,但只要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夠有效的改變目前的教學現狀,在滿足新課標要求的同時,推動高中數學教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