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針對新能源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優化措施加以分析,分析結果表明,新能源企業為了解決管理思維陳舊、管理思路不夠清晰等問題,需要基于戰略思維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并理順管理思路,加強業財融合,加大數智化發展的力度,通過內部審計彌補全面預算管理短板,還要為全面預算管理提質增效提供多元保障,繼而提高新能源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有效性。
關鍵詞:新能源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戰略思維;業財融合
【DOI】10.12231/j.issn.1000-8772.2025.06.118
全面預算管理指的是面向企業利用預算手段妥善管控各類資源,確保企業能在資源優化配置的條件下穩健運行,同時能達成運營目標,屬于企業組織規劃工具之一,有著平衡性、全員性、機制性、戰略性等特點,可發揮高效利用資源、決策支持、溝通與協調、風險防控等作用。有些新能源企業存在全面預算管理效果欠佳的問題,出現了管理思維陳舊、管理思路不夠清晰、管理手段欠佳等情況。基于此,為了提高新能源企業全面預算管理質量,探析全面預算管理問題與優化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1 新能源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管理思維有待優化
一些新能源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期間注重解決資源調配問題,側重增強資源流動性,保證資源配置與運營需求相契合,同時可控制成本,提高企業效益。雖然將重點放在資源調配層面上的全面預算管理有可取之處,但存在管理高度有待提升的問題,未能統攬全局依托長效價值鏈思考資源配置問題,造成了資源短期配置效益高于長期配置效益的后果,這有礙新能源企業可持續發展。
1.2 管理思路不夠清晰
新能源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環環相扣,既要提高編制質量,又要加強預算控制,還要根據預算反饋予以調節。當前有些企業存在全面預算管理思路不夠清晰的問題,未能成立管理小組,預算編制質量較低,執行控制效率有待提高,進而影響到全面預算管理的效果。
1.3 部門協同效應較低
全面預算管理的特點之一是以部門為抓手織密管理之網,細化管理分支,追求嚴謹、精準、實時的管理效果。新能源企業部門較多,部門協作是共建嚴密、高效管理系統的一大舉措。部分企業因部門協同聯動效率較低而無法發揮全面預算管理優勢,同時存在全面預算目標很難落實落細的問題。
1.4 數字技術與全面預算的融合度不高
有些企業數字技術、全面預算融合度不高,未能在全面預算領域發揮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管理優勢,在此基礎上,出現了全面預算管理形式固化、風控水平較低等情況,繼而降低了全面預算管理綜合質量。
1.5 未能在全面預算管理發展過程中凸顯內部審計價值
內部審計的主要功能是監督、診斷、反饋與服務,可以助力新能源企業發現全面預算管理有待優化的部分。有些企業未能凸顯內審價值,存在內審范圍窄、影響力不強等問題,很難通過內審督促全面預算管理整改,這不利于相關管理思想、模式等優化升級[1]。
1.6 新能源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保障性條件不足
當前有些新能源企業存在全面預算管理保障性條件不足的問題:第一,工作人員全面預算管理水平不高。第二,管理制度更新速度較慢。第三,技術系統不夠穩定。上述問題不僅是全面預算管理阻力,還是管理提質增效的突破口,為新能源企業優化全面預算管理效果給予支持。基于此,新能源企業需要注重解決上述問題,并為全面預算管理提供多重保障。
2 新能源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優化措施
2.1 基于戰略思維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
新能源企業在優化全面預算管理效果時應提升管理高度,用戰略思維研判局勢,關注企業發展趨勢,在全面預算兼顧短期、長期的前提下科學調配資源,實現發展目標。為了提升戰略高度并強化戰略思維,新能源企業要解析《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用國家政策引導戰略決策,該方案指出,在發展新能源時應推行新發展理念,堅持通盤籌劃、先立后破以及安全與發展兼顧,并扎實推進“雙碳”工作。在國家政策指引下,新能源企業需要將以下幾點視為基于戰略思維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著力點:第一,技術。新能源企業需要將加大綠色技術研發、應用、推廣力度視為發展戰略,并調配資源助力綠色技術升級迭代,消除技術更新阻力,使新能源企業得以達成綠色發展目標。第二,結構。新能源企業需要在新時期調整戰略結構,將生物質能、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領域視為新的拓展空間,用以調節企業布局,緊隨行業發展形勢做好全面預算工作,使新能源企業可抓住新機遇,增加綜合效益。第三,區域。當前有些新能源企業可抓住“一帶一路”機會,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各地區合作,在國內、國外兩大區域同步的基礎上朝著國際化的方向發展。第四,智慧。新能源企業智慧化是增強核心競爭力的舉措之一,因為智慧軟硬件建設需要投入較多資源,所以要做好全面預算工作,繼而賦予全面預算戰略高度。第五,模式。當前新能源企業可在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鄉村振興與新能源融合、建筑與新能源交融、綠色電力等模式發揮作用的條件下與時俱進,企業要從實際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創新型發展模式,并以新模式為抓手制定發展戰略,為全面預算管理指明戰略方向。以荒漠、戈壁、沙漠等重點區域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模式為例,新能源企業需要保證相關發展戰略以大型風電光基地為載體、以節能與高效煤電為支撐、以特高壓輸變電線路為基礎,同時做好全面預算工作,為基地建設目標、煤電清潔與節能化變革目標、輸變電線路高質量敷設目標貫徹落實給予支持,繼而優化全面預算管理效果[2]。
2.2 理順全面預算管理思路
新能源企業全面預算管理若想優化升級,需要工作者理順管理思路,為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奠定基礎。全面預算管理思路主要可解構成下述模塊,為高效開展管理工作提供抓手:第一,成立預算小組。新能源企業需要以戰略發展目標為導向、以資源優化配置為手段、以部門責任為依據建設預算小組,該小組負責做好全面預算工作,強化預測、編制、控制、調節、反饋等職能,明確管理規定、目的、標準、原則等內容,側重剖析新能源企業戰略化運營中存在的重大問題,指向重大問題制定與實施管理方案。預算小組應有組織性與體系性,預算委員會位于該體系的第一層,發揮決策部署作用,預算辦公室位于第二層,負責展開日常性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歸口管理部門位于該體系的第三層,針對新能源企業各個運營部門統籌管控預算,亦需要發揮預算審核、上報預算草案、指導部門執行預算等作用,預算科室位于該體系的第四層,負責組織基層部門解決預算草案編制、預算執行等問題。第二,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一方面新能源企業需要自上而下貫徹落實戰略發展目標,以戰略目標觸底為主線編制預算方案,另一方面各部門需要自下而上提出預算建議,闡明預算需求,說明階段性、戰略性發展規劃,定量分析投入與產出,達到為部門爭取預算的效果。預算小組要結合部門實況、企業發展規劃調整預算編制內容,在上下結合的條件下確定預算指標,保證相關指標實事求是、切實可用。在預算編制期間新能源企業要增強精細化管控意識,用以提高預算科目的詳細性、科學性。第三,加強預算執行。預算編制方案有著權威性,在通過審核后,相關編制內容不可隨意更改,各部門應嚴格遵照預算指標調配資源,進而加強預算執行。第四,做好預算監督工作。為了避免出現全面預算管理“技術變形”的情況,新能源企業需要注重發揮預算監督的作用,側重用“三點式”監督代替完結性監督,其中“一點”為預算執行前的監督,通過監督改進預算審批流程、預算制度等,解決浪費資源、超預算等問題,“二點”為預算執行中的監督,需要疏通預算信息共享渠道,根據預算實況采取措施規避風險,并保證部門運行穩定、安全、高效,“三點”為預算執行后的監督,側重做好歸納總結工作,分析全面預算管理期間存在的問題,積累管理經驗,并聚焦預算實例加以探究,利用探究結果調整全面預算管理方案。第五,注重預算考核。考核的目的是凸顯全面預算管理的全員性,調動每位工作人員解決管理問題、防控預算風險、有效控制成本、自覺執行預算的積極性,進而在人人盡責、人人參與的環境中完成全面預算管理任務[3]。
2.3 在全面預算管理中加強業財融合
新能源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業務痛點”,以采購部門為例,“業務痛點”有以下幾個:一是采購對賬流程較為復雜,面向多家供應商進行手動對賬不僅出錯率較高,還容易降低工作效率。二是開票效率較低,發票退票率較高,需要手動逐一開票、合并明細,工作量隨之增大。三是在手動匹配入庫單、訂單、發票等材料時容易出現錯誤,材料或業務流程很難追溯。為了消除上述“業務痛點”,新能源企業要注重加強業財融合。實踐證明,業財融合是全面預算管理深度發力、貫徹落實的主要手段,可通過構建“端對端”的管理網絡提高管理效率,在此基礎上引入智能云票項目,提高發票歸檔、報銷、入賬等管理質量,有效減少業務端、財務端的溝通成本,為財務人員及時解決采購活動中的對賬問題給予支持。在解決這一問題的同時,新能源企業可對業務端的資源調配、預算控制情況進行客觀、準確、實時的判斷,為展開預算控制、調節等管理工作提供依據,同時一旦遇到全面預算管理阻力,在智能云票項目的助力下,采購、庫管、財務等部門可及時溝通,提高協作效率,使業務部門可在預算控制與執行期間形成合力。智能云票項目可為新能源企業優化全面預算管理效果帶來啟發,引領企業根據部門(業務端)的主營業務及預算管控要點設置配套的項目,避免出現業財融合形式單一、不夠靈活、流于表面等情況,保證基于業務端的預算管理工作有著全面性、特色性與針對性。
2.4 推動全面預算管理朝著數智化的方向發展
財務票據為企業分析業務端的預算管理情況提供了依據,為了解決票據收集整理、分析與利用等問題,有些新能源企業引入智能云票項目,此為數字技術賦能下的產物,是新能源企業數智化發展一大成果。從理論上講,任何高新技術都可成為全面預算管理的有利條件。例如,新能源企業可在分析全面預算管理風險期間運用知識圖譜技術,先用大數據技術采集與企業全面預算相關的數據,再從中提取與風險有關的關鍵詞,而后剖析風險因素之間的聯系,對風險類型、成因、特點、趨勢、影響等有客觀的判斷,并生成全面預算管理風險知識圖譜,為財務人員宏觀、直觀、客觀識別風險并依據風險之間的關聯采取綜合管控措施給予支持,實現優化全面預算管理效果的目標。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加強管理數智化,新能源企業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用以構建數字化管理框架:第一,將全面預算管理理論、新能源企業發展戰略、高新技術理論融合起來,夯實理論基礎,為工作人員利用高新科技展開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提供依據。第二,存儲財務數據,并不斷從業務端采集、匯聚、擴展財務數據,為基于業財融合利用巨量數據定向、定位解決全面預算問題提供條件,同時為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發揮作用奠定基礎。第三,建設輕量級功能模塊,涉及全面預算編制、預算動態控制、預算績效考核等方面,助力全面預算工作轉至線上,達到數智化管理的目的[4]。
2.5 通過內部審計優化全面預算管理效果
在新時期內部審計應強化如影隨形、如臂使指、如雷貫耳的功能,通過內審發現、分析全面預算管理問題,為新能源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優化升級提出建議,并督促整改,助力管理提質增效。為了通過內審提升全面預算管理水平,新能源企業需要做好下述工作:第一,針對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系統進行全方位調研,立足實際對預算小組、流程、技術、模式等是否存在問題加以客觀的測評。第二,以風險導向理論為依托,對全面預算管理風險加以識別、解析、描述,如風險源自編制不科學、預算控制不到位、預算監督力度小、預算管理脫離業務活動的實際情況等,為全面預算整改提供立足點。第三,聚焦實際問題,列出整改清單,根據問題的復雜性、影響力等確定整改時限,并提出整改建議。第四,寫好內審“后半篇文章”,用以點帶面、立行立改、務實求效、標本兼治等工作原則為支撐展開整改工作,同時要邊整改、邊反饋、邊調整,進而使基于內審的全面預算管理改革更具時效性。
2.6 為全面預算管理提質增效提供多元保障
首先,加強人員培訓,組織新能源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崗位專職工作者解析戰略發展思想、行業最新政策、預算法等理論性內容,還要學習數智化管理舉措,如基于智慧云票項目的管理手段、基于知識圖譜的預算風險全面管理手段等,使工作人員的想法、覺悟、技術水平等得以提升,為優化全面預算管理效果提供人才保障性條件。其次,提高全面預算管理制度更新效率,例如在應用大數據技術預判全面預算管理趨勢,并通過前期質控編制預算方案時,可以不斷積累經驗,同時制定與推行《基于大數據技術的全面預算管理風險防控制度》,用該制度說明“大數據+”管理指導思想、意義、流程、要求等,有效指引工作人員利用大數據技術解決全面預算管理難題。在制度更新期間要遵守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制度需要為企業“量身定制”,契合管理需求,亦可在不同管理環節發揮作用,注重增強制度的引領力、權威性。最后,為全面預算管理數智化搭建穩定的系統,除了要保證技術理論扎實、數據充足、功能模塊較多且可及時反饋與調整以外,還要改進軟硬件。當前預算數據安全問題受到了企業的關注,因為新能源企業預算數據屬于一類資源,資源的安全性與管理效益成正相關,所以新能源企業可引用安全技術軟件,如可保證終端安全的軟件Digital Guardian、enSilo等,有些軟件還可主動捕捉與識別威脅因子,進而保障數智系統安全穩定,如Insight Engines等,新能源企業需要根據全面預算管理系統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科學選擇軟件,用以打造安全、高效的線上管理環境[5]。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能源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問題客觀存在,為了解決管理思路不清晰、技術水平較低等問題,新能源企業要強化戰略思維,注重引用數字技術,亦需要消除部門共同完成全面預算管理任務的阻力,進而提高管理質量。未來在高新技術、管理模式等不斷更新的條件下,新能源企業將持續提升全面預算管理水平,有效配置資源,落實運營目標,繼而推動新能源企業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宇帆.中石化全面預算管理思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4(17):94-95.
[2]孫大麗.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建設探討[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4(17):122-124.
[3]畢柳香.現代企業開展全面預算管理面臨的難點與改善建議[J].活力,2024(12):37-39.
[4]劉建設.基于成本管控視角下國有企業應用EVA管理優化全面預算管理研究[J].商業觀察,2024(18):57-60+73.
[5]劉麗.全面預算管理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農業會計,2024(12):6-8.
作者簡介:馮磊(1984-),男,漢族,內蒙古包頭人,本科,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預算管理、融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