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引用格式:.高職會展專業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研究:[J].藝術科技,2025,38(11):96-98,102.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5)11-0096-03
本文以高職院校婚禮策劃與執行課程為例,對高職院校會展專業課程思政的融人和實踐進行深人探討。
1婚禮策劃與執行課程思政建設目標
德技并修是當代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1],文經類專業課程要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樂觀的生活態度,注重把愛國主義、民族情懷貫穿滲透到專業課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2]。
婚禮策劃與執行課程是高職會展專業具有代表性的綜合實訓課程。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能夠完成婚禮的創意策劃、場景設計與布置以及現場執行等工作。該課程以當今時代對婚禮策劃師的新要求為標準,教學中融人中式美學、家風家訓、中華美德、工匠精神、勞模精神、工程思維和創新思維等思政元素,將婚禮新風尚、文明婚俗等思政之“鹽”,融于課程之“湯”,推行“創美尚簡,匠心致愛”課程思政理念,培養“眼中有光、心中有愛、手上有藝、腳下有路”[3]的“四有”學子。
2婚禮策劃與執行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課程圍繞學生“方案策劃模式化,照抄照搬不走實”“場景設計形式化,盲目模仿不走心”“文化表達淺表化,生搬硬套不走深”等學情,探索“三堂聯動、三階遞進”的課程思政實踐。
2.1聯動第一、第二、第三課堂,培養“四有”學子
課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為人民生活美滿幸福努力奮斗”[4]為方向,根據當今時代婚禮策劃師人才培養要求,聯動第一、第二、第三課堂,培養“眼中有光、心中有愛、手上有藝、腳下有路”[3]的“四有”學子。
課程以項目為載體,有效銜接第一課堂課程教學、第二課堂社團活動和第三課堂社會實踐,形成課堂教學主渠道、社團活動主陣地和校外實踐多空間的三課堂立體互動、同向發力的思政育人體系。
第一課堂:理論奠基。采用“模塊化 + 情境化”教學模式,對接婚禮策劃師崗位新要求,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重構“傳統、現代、新中式婚禮”教學項目,根據婚禮策劃與執行工作流程序化教學內容,利用婚禮案例庫、虛擬仿真平臺幫助學生建立婚禮策劃與執行的核心知識框架。
第二課堂:技能進階。依托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的“九一會展社”專業社團,開展婚禮方案策劃比賽、主題婚禮場景征集和婚禮手工花制作等活動,組織學生參與學校4 5?25 心理健康節暨生命教育周活動”,指導學生申報創業項目,實現課堂成果轉化,在實踐中提升學生職業技能。
第三課堂:項目實戰。與本地民政部門、婚慶行企業合作,指導學生深度參與文明婚俗宣傳活動、婚禮志愿服務和婚禮文化節等真實項目,在實戰中提升職業素養,在志愿服務中深化社會責任感。
2.2建立“認知喚醒一行為塑造一文化沁潤”三階遞進式培養路徑
課程以“創美尚簡,匠心致愛”為指引,深入聚焦認知、情感和行動三個層面,通過建立“認知喚醒一行為塑造一文化沁潤”的遞進式培養路徑,將中國式浪漫引入教學內容,將中國式審美作為標準,將中國式傳承作為目標,培養具有中國特色的婚禮策劃師。
課程中通過展示并闡釋中國傳統婚禮中的典型象征符號、講述中華優秀傳統婚俗文化發展脈絡,增進學生對中國傳統婚禮文化底蘊的理解,喚醒學生對中國式浪漫的文化認知;通過傳統婚服試穿、婚書書寫、傳統婚儀體驗和同心結編制等方式,引導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婚俗文化產生歸屬感,增進學生對中國式審美的文化認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中式婚儀展演、舉辦傳統婚俗文化展、參與文明婚俗宣傳活動和“家和計劃”項目等實踐,促進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婚俗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實現在文化沁潤中踐行中國式傳承。
3婚禮策劃與執行課程思政教學實施
3.1教學策略
課程聚焦婚禮市場新需求、瞄準婚慶典禮新風尚、緊扣婚禮策劃新要求、對標婚禮匠人新定位,依托集體婚禮真實項目,創設學習情境,打造定制式“珠、聯、璧、合”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教學策略。
3.1.1珠:串珠連線全流程,活用“虛實結合,數智一體”三域資源
匯聚育人力量,將師資、平臺、場地與技術等(珠),針對婚禮方案策劃、婚禮場景創設和婚禮現場統籌三大典型工作流程(線),打造婚禮創意策劃場域、場景數智設計場域、婚禮現場執行場域三大資源場域。婚禮案例庫、婚禮場地VR資源庫和AI生成工具提供個性化創意,解決婚禮策劃同質化問題。VR婚慶策劃仿真系統和3D婚禮虛擬仿真平臺智能快速搭建婚禮場景,高效呈現婚禮場景的色彩美、空間美與氛圍美,實現婚禮場景形式美到內涵美的跨越。
3.1.2聯:解構聯動真任務,實施“切磋琢磨,三課并進”教學流程
堅持“以任務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根據婚禮策劃執行典型工作特點,構建方案策劃、場景創設和現場執行三類課堂,通過“三切、三磋、三琢、三磨”實現“琢玉育人”。以項目為載體,課前析需求做方案,課中解方案構場景,課后踐場景優方案,通過社團活動第二課堂、校外實戰項目第三課堂實現知識遷移,第一、第二、第三課堂聯動,提升育人成效。
3.1.3璧:琢玉成器高品格,推行“創美尚簡,匠心致 愛”課程思政
課程以“創美尚簡,匠心致愛”為指引,突出“文化 + 技能”課程思政特色,教學中融入中式美學、家風家訓、中華美德、工匠精神、勞模精神、工程思維和創新思維等思政元素,將婚禮新風尚、文明婚俗等思政之“鹽”,融于課程之“湯”,通過建立“認知喚醒一行為塑造一文化沁潤”的遞進式培養路徑,以技賦能,以文化人,潤物無聲培育婚禮匠人。
3.1.4合:和而不同提成效,開展“三階六維,數字協作”智能評價
堅持“和而不同”的價值理念,正視個體差異,關注學生“達標 + 成長”,依托職教云教學平臺,課前學生自學、課中小組探究學、課后小組拓展學,開展三階全過程評價考核;依托山海鯨數據可視化平臺,整合學習數據,建立學生成長檔案,動態觀測學生達標與成長情況;根據任務成果屬性,構建“真善美信達雅”六維評價體系,探索分類評價。評價中引入師評、自評、互評和社會評價等多元主體,通過綜合評價動態評估學生成長狀態。
3.2實施案例
3.2.1案例主題傳播中式美學,匠心打造新中式婚禮場景。
3.2.2 結合章節任務5:布置婚禮場景。
3.2.3 思政元素
(1)文化傳承與文化自信。在新中式婚禮策劃與執行過程中,引導學生認識到傳統婚俗文化的獨特魅力,在保持對本土文化的尊重和傳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傳承意識,增強文化自信。
(2)正確審美觀。在婚禮場景打造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運用中式美學元素來提升婚禮場景的審美品質,避免在婚禮場景布置中過度追求外在的奢華與繁復,從而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3)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婚禮場景布置中,引導學生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場景細節,增強工作責任感,提升婚禮場景的品質。
(4)創新精神。新中式婚禮強調在傳統中式婚禮形式上結合現代審美、需求進行創新,在教學中引入婚慶行業發展趨勢,引導學生將新技術、新材料與新工藝等運用到婚禮場景布置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分組實訓一磋案明理。針對“不走深”學情,通過課前行業典型案例調研,引導學生關注行業發展新趨勢;分組實訓完成婚禮場景布置,在實踐中熟悉新材料、新技術在新中式婚禮場景布置中的應用;現場實景對比分析,幫助學生掌握新中式婚禮場布中的中式美學,強化教學重點。
模擬實操一示范琢技。針對“不走實”學情,各組確定場布負責人,制定任務分工表,細化任務責任到人,模擬婚禮場布工作場景;教師示范講解、提煉技法口訣,破解教學難點。針對“不走深”學情,教師在示范講解中強調新中式婚禮在場布中的中式美學理念。
場景匯報一評驗磨技。各組對照實訓要求對場布實景進行展示匯報,教師從生產實踐角度進行點評分析,確保任務成果的市場性;設計圖、過程圖與實景圖三張圖對比復盤任務要點;自評、互評和師評等多元評價方式全方位考核任務成效。
(3)課后:兩維度實現鞏固拓展。
踐項目,提升技能:教學平臺提交階段性成果,課程交流群解決學生困惑,線上交流會向甲方匯報進度。
拓思維,知識遷移:社團二課活動平臺發布“婚禮場布校外實踐”,引導學生將專業技能應用到崗位實踐
3.2.4實施過程
根據學情分析,布置婚禮場景任務的課程思政教學思路:在“創美尚簡,匠心致愛”思政理念的指引下,將中式美學融人教學,以“認識美一欣賞美一分析美—創造美—傳播美”為主線,設計教學過程。
(1)課前預習:三部曲完成任務準備。
知識準備:在職教云平臺發布自主學習任務單,學生查看任務單明確學習內容、方法與目標,重點學習《解讀新中式婚禮之婚禮場布》微課資源,通過學習初步掌握新中式婚禮場布之新內涵,并完成知識測試。
項目準備:在職教云平臺推送選出的3個場布方案,準備婚禮場景布置物料。
任務探究:組間合作完成婚禮場景背景搭建,完成婚禮場布案例調研。
(2)課中新習:“切磋琢磨”推動協作實踐。
方案匯報一切案知理。針對“不走心”學情,教師整合學生課前困惑點、關注點與實訓技能點,虛仿平臺展示場布方案,現場分析場布實景,虛實結合引導學生理解“新中式婚禮的場布之新”。
4婚禮策劃與執行課程思政建設的特色與成效
4.1貫穿“創美尚簡,匠心致愛”課程思政,探索課程 思政育人路徑
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奮斗目標,貫穿婚禮“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采用“理論教學 + 實踐體驗 + 文化浸潤”多維模式,組織學生參與文明婚俗宣傳活動、“家和計劃”項目與婚禮志愿服務,將文化體驗轉化為行動自覺,是課程思政文化育人路徑的有效嘗試。
4.2構建“虛實結合,數智一體”三域資源,打造多元實踐課堂
依托校內外教學資源,將婚慶行業新形式、新技術、新材料和新標準引人課程,打造創意策劃場域、數智設計場域和現場執行場域三大資源場域,開展項目式教學,虛實結合、理實結合,第一、第二、第三課堂聯動打造多元實踐課堂,突破“三不走”學習困境,為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4.3實施“珠聯璧合、三課并進”教學策略,落實三階遞進培養路徑
貫徹文化會展人才培養理念,建立“認知喚醒一行為塑造一文化沁潤”三階遞進式培養路徑,以“中國式浪漫一中國式審美一中國式傳承”為主線,實施“珠聯璧合”教學策略,將“思、學、練、展、評、拓”融入教學全過程,創設“切、磋、琢、磨”教學流程,將中國式浪漫引入教學內容,增強學生文化自信;將中國式審美作為標準,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傳播大美中華;將中國式傳承作為目標,踐行華夏禮儀,培養具有中國特色的婚禮策劃師。
5結語
作為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婚禮策劃與執行課程蘊含著豐富的思政元素可供挖掘和融入。在文化會展人才培養理念指導下,通過構建“三堂聯動、三階遞進”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全面提升了學生的職業技能、文化素養和社會責任感,實現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需求同頻共振,專業教學與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參考文獻:
[1」萬平.應然、實然與適然:高職院校新形態教材建設探析[J]: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4,23(4):119-127.
[2]王東云,張水潮,高有堂,等.引入學科競賽知識元素的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探索[J].高教學刊,2021,7(32):1-7,11.
[3」謝德光.重慶工商職業學院:抓好“五個結合”,提升心理育人質量[EB/OL」.現代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網,(2023-04-28)[2025-04-20]. http://www.tech.net.cn/news/show-100007.html.
[4]詹成付.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N].人民日報,2022-1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