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成為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環節。智慧課堂作為一種融合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環境,為傳統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當下,初中語文寫作教學面臨著轉型升級的挑戰,需要解決教學方法單一、學生興趣不高、寫作能力提升緩慢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教師需要重視智慧課堂的構建,對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創新策略進行探索。部編版教材中對寫作教學內容和結構進行了新的調整,這為教學實踐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寫作能力的培養一直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習描寫景物》作為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的一個重要教學單元,其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中的景物,運用恰當的語言和手法進行描寫,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們發現學生在描寫景物時普遍存在以下問題。首先是觀察不細致,難以捕捉到景物的特點;其次是表達方式單一,缺乏生動性和感染力;最后是結構混亂,無法形成完整的文章框架。針對這些問題,教師需要思考如何在智慧課堂的環境下,結合《學習描寫景物》的教學內容,設計更有效的寫作教學策略,以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這一實踐探索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也為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案例描述
在智慧課堂大背景下,如何將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實踐與信息技術相結合,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我不斷探索的課題。下面,筆者以部編版《學習描寫景物》教學實踐為例,詳細闡述具體的教學方法。
在講授《學習描寫景物》這一課時,筆者首先引導學生回顧了之前學過的描寫方法,然后筆者利用多媒體展示了教材中的一段景物描寫:“遠處的山巒,層巒疊嶂,仿佛一幅潑墨山水畫。近處的田地,金黃一片,稻谷隨風搖曳,宛如波濤起伏的海洋。”學生們被這段優美的文字所吸引,紛紛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筆者趁機提問:“同學們,你們覺得這段描寫好在哪里?”學生們踴躍發言,有的說:“用了比喻,把山巒比作潑墨山水畫,很形象。”有的說:“描寫了遠近的景物,讓人感覺身臨其境。”筆者肯定了他們的回答,并進一步引導:“那么,我們如何才能寫出這樣優美的景物描寫呢?”
接下來,筆者讓學生們分組討論,每組選取一個景物,嘗試用學過的描寫方法進行創作。在討論過程中,我巡回指導,解答學生的疑問。例如,有的小組選擇了校園里的柳樹,但在描寫時遇到了困難,筆者提示他們:“你們可以觀察柳樹的形態、顏色,以及風吹過時的動態,還可以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經過筆者的指導,學生們很快找到了寫作的靈感。
在學生們完成創作后,筆者讓他們在智慧課堂上互相傳閱、評價,并提出修改意見。在這個過程中,鼓勵學生們積極互動,學會欣賞他人的優點,同時發現自身的不足。
學生A:“我們小組寫的柳樹是這樣的:‘校園里的柳樹,披著嫩綠的長發,隨風翩翩起舞。’請大家給我們提提意見。”
學生B:“我覺得你們寫得很好,但我有個小建議,可以把‘長發’換成‘綠絲絳’,這樣更形象。”
筆者:“同學們,你們覺得B同學的建議怎么樣?”
學生A:“我們覺得很好,謝謝B同學的提議!”
通過這樣的互動,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提高了寫作水平。在課堂的最后,筆者總結了本次課的教學內容,強調了描寫景物時要抓住特點、運用修辭、注意順序等要點。
課后,筆者布置了一篇作文《家鄉的景物》,要求學生們運用課堂所學進行創作。在批改作文時,我發現學生們普遍掌握了描寫景物的方法,作文質量有了明顯提高。這讓筆者深感欣慰,也堅定了筆者繼續探索智慧課堂下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創新策略的信心。
三、教學成果
在教學中,學生們對景物描寫的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他們在寫作中能夠靈活運用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多種感官進行描寫,使得作文內容更加豐富、生動。通過分組討論和師生互動,學生們在課堂上積極參與,寫作興趣得到了極大的激發,課堂氛圍活躍,學生們在課后作業中的表現也令人滿意,學生的作文質量明顯提高,展現出了較高的文學素養,這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四、評價與反思
在本次《學習描寫景物》的教學實踐中,筆者深感智慧課堂為語文寫作教學帶來的便利與成效。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景物的美,從而激發他們的寫作靈感。小組合作和師生互動的模式,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還讓他們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提升了寫作的深度和廣度。從學生的作文來看,他們能夠較好地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這無疑是對教學成果的最好證明。因此,筆者認為這次教學實踐是一次成功的嘗試,它為今后的寫作教學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然而,在反思這次教學實踐時,筆者也意識到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個性化指導不夠,導致部分學生在運用描寫技巧時仍顯得力不從心。筆者對于小組討論的監控和引導不夠細致,使得討論效果參差不齊。筆者在評價學生作文時,可能過于注重寫作技巧,而忽略了學生情感表達和創意思維的培養。針對這些問題,我將在今后的教學中做出調整。一方面,筆者將加強對學生個體的關注,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寫作指導;另一方面,筆者將優化小組討論的流程,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討論中有所收獲。筆者也將調整評價標準,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以期在寫作教學中實現知識與情感的和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