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金艷
摘要:學習英語的過程,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思維能力,發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英語教師應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創造和諧的氣氛,讓學生快樂、高效地學習,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教學效率 興趣 毅力
“新課標”要求下的英語教學應當是積極狀態下的教學活動,教者應當積極努力地尋求更好的教學方法,創造和諧的氣氛,讓學生快樂、高效地學習,增強教學效果,提高學習效率,本文從教師備課、學生預習、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選擇、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與毅力練習、教學目標節奏、教學測試與信息反饋方面闡述了如何提高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一、教師充分備課并布置學生預習,提高教學效率
備好課是搞好教學的基礎之基礎,根本之根本。教師只有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上課時才能得心應手,左右逢源。教師在備課時,要確定一節課的教學目的與要求,找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圍繞這個中心挖掘教材內容,預定教學方法;準備教學工具、教學課件;設立問題,設計練習題。備課越充分,教案設計得越詳細,越科學合理,課堂教學效率就會越高。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預習。預習前,教師必須提供與課文相關的問題,讓學生提前準備,帶著疑難問題去聽課。如此學生就會帶著強烈的求知欲聚精會神地聽課。教師的充分備課和學生的充分預習相結合,課堂上就會減少時間的浪費,從而能夠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優化教學內容,精心選擇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論專家巴班斯基說:“教學最優化可以說是從解決教學的有效性和師生時間消費的合理性著眼,有科學根據地選擇和實施該條件下最好的教學方案?!鄙险n時,教師必須在教材的取舍組合上下功夫,對所講內容的詳略、先后順序、講練如何結合等必須做出精當的安排。教學方法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狀況來確定,諸如聽錄音、做游戲、搞表演等,采用哪些方式方法,應予以精心安排。只有選擇好正確適當的教學方法,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要多運用鼓勵、表揚等手段,幫助學生克服自卑感,樹立自信心。實踐證明,學生如果經常體驗失敗,會導致志向水平的下降,最終將引起退縮反應,以致喪失學習英語的信心。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應通過多種評價方式和激勵方法,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大膽實踐,體驗成功,有了成就感,就有了學好英語的自信心,尤其是注重活躍課堂氣氛。利用課件進行直觀教學,用課件的大知識量、高密度練習、豐富的圖片、生動的動畫制作、強大的語音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之中去。學生學得津津有味才能提高教學效果。
當然,不同教學階段的任務與要求是不一樣的。詞匯講練要求教師要講一堂課的三分之二,那么練習內容就要精心設計,所采取的形式以造句為主,以選擇為輔;以教師為主,以學生為輔。閱讀課要采取師生互動的形式,50%的時間歸教師,50%的時間給學生,教師摘取重難點的詞匯、語句、篇章加以講授,其余的內容要大膽讓學生完成,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語法課30%的時間用于講授,70%的時間提供給學生練習。學生的練習題要重復性強、針對性強、以加強學生的識記,提高教學效率。
此外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升華學生所學的英語知識。教師應積極組織豐富多彩的英語第二課堂,如:利用課余時間教唱英文歌曲;進行英語朗誦比賽、英語講故事比賽、英語卡拉OK比賽:使用英語進行環境布置;開展英語角、英語墻報、主題班會……以此激發學生更濃的學習興趣及熱情。
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加強毅力練習,提高教學效率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有了動機才能確立目標。一個人只有清晰地意識到自己的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與意義,并以此來推動自己的學習行為時,這種學習行為才可迸發而成一種有利的學習動機。對于高中學生來說,用不著講大道理,應對其設定感興趣的分類目標,促使其產生學習的目標。因此要著力加強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設定相應的小競賽,給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
英語教師應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在課堂上若能運用有趣的實物、簡筆畫或幽默的語調、動作、表情,必能使學生興趣盎然。興趣是一種學習的動力,學習英語的興趣越濃,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學習的效果就越好。這樣才能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然而學習本就是一項艱苦的工作,不可能總是那么饒有興趣。學習中經常會面臨大量枯燥的習題練習。做題過程中往往會耗費大量的時間,這極大地考驗著學生的意志力,因此必須施以一定的壓力,迫使學生增強學習的耐力,逐漸強化學生的能力。
四、把握好教學節奏,精心設立階段目標以此提高教學效率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內容的廣度、深度和密度必須細化、量化,這就要求教師把握好節奏。依時依勢,不斷調整教學進度和任務。那種連珠炮式的講解,使學生無暇思考,也來不及消化。因此,確定教學任務與密度應以學生的接受能力為前提。鑒于英語課的特點,教師在精講必要的語言知識后,應組織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練習的時間應不少于二十分鐘,參加練習的學生最少不得低于80%。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加大了,活動密度增強了,課堂節奏加快了,這種面廣、量大、質高的練習無疑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五、進行不同階段的教學測試,建立信息反饋,及時捕捉教學中得失動態,提高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中的評估應根據教學目標,對語言知識以及聽、說、讀、寫語言技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達成度進行全面的評估。常采用簡易多樣、經常性的課堂教學評價方式,如:觀察評價、隨堂評價、口頭評價、表現性評價、教學專題評價、拓展性評價等,逐步呈現評價標準和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格局,使得評價機制更加靈活多樣,提高師生對課程教學評價參與的積極性,使課堂教學的評價活動開始從終結性評價向過程性評價方向健康和諧發展。
課堂教學中的反饋要適時、具體。學生練習正確時,表揚要簡明扼要、恰如其分;練習出錯時,要講出原因,并提供同類練習,及時強化訓練;對學習基礎較差、自信心不足的學生要分層教學,多提供參與機會,多鼓勵,多表揚;對基礎較好的學生既要肯定成績,又要指出努力方向??傊?教學評估與反饋必須有利于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階段性的教學測試是極其重要的。測試的時間和內容要靈活多樣,每一節課課前的復習測試、課中的語言點測試、結束時的結課測試,時間短而內容精要,針對性強。通過測試找出學生識記的難點、弱點、錯誤發生的地方、原因,從而有針對性地加以強化與修訂,鞏固學生的知識記憶和理解。一周的測試要拿出一節課的時間,針對每堂課的不足加以強化,反復鞏固學生的知識記憶和理解,找出每一個學生的問題,然后布置適當的練習。期中期末的大考要有適當的難度和廣度,既要照顧一般,又要兼顧重點??己笠W生的成績分析檔案,建立信息反饋,及時捕捉教學中得失動態,提高教學效率。
另外,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按照大部分學生的實際水平來授課,但每個學生在學習上又各有差異,因此,要進行問卷調查,收集學生的信息,然后研究反饋信息,及時掌握情況,采取不同的矯正、補救措施,因材施教,以保證課堂教學效率的整體提高。
課堂是教學的主戰場,我們要向時間要效率,創造條件,發揮自身優勢,提高我們在單位時間里的教學效率,以求實現以最少的教學時間和精力,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進行不同階段的教學測試,建立信息反饋,及時捕捉教學中得失動態無疑是提高教學效率的良方。學生的意志力、學習的耐力無疑是取得最佳學習效率的保證。
總之,學習英語的過程,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思維能力,發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新課標”要求下的英語教學必須從教師備課、學生預習、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選擇、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與毅力練習、教學目標節奏、教學測試與信息反饋方面研究如何提高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只有這樣,才能完成黨交給的教育教學任務,優質優量地培養出大量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 章永生,《教育心理學》,河北出版社
[2] 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人民外語教育出版社
[3] 張大均,《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
[4] 周謙,《學習心理學》,科學出版社
[5] 池方浩、池哲萍,《教育課題研究》,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