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櫻
摘要:當前,在中職教育中,由于生源情況、專業學科、培養目標、社會需求、學生發展方向等各個環節都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許多學科的教學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困境,英語作為一門文化基礎課程也不例外。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筆者認為,實施英語分層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中職教育進一步發展的有效途徑。本文從分層教學的指導思想、分層教學的內容以及實施分層教學的意義等方面闡述了在中職學校實施英語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關鍵詞:中職學校 英語 分層教學
近年來,由于大學擴招,普高熱門,中職學校生源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學生入學水平越來越低,英語基礎越來越差,而且存在著很大差異,怕學、厭學英語的情況普遍存在,英語教學陷入困境。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在教學中嘗試分層教學,在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方案,面向全體學生,分層施教,分層評價,使學生在各自的“最近發展區”得到充分的發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一、分層教學承認學生差異,體現因材施教原則
每個學生智力發展的水平不同,各人的認知結構和對語言的敏感程度、表達能力也不盡相同,學習的方法以及投入的精力各異,這些導致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能力和速度有差別。給每一個學生盡可能地創造一個既適合自己的學習速度,又易于與同伴們進行共同學習的環境,同時,也便于教師實行因材施教,這便是“分層教學”實踐的指導思想。
“分層教學”指根據大綱和教材要求,針對不同類型學生的接受能力,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提出不同層次的學習要求,給予不同層次的輔導,進行不同層次的檢測,從而使各類學生分別在各自的起點上選擇不同的速度,獲取數量、層次不同的知識信息。“分層教學”的內容主要包括五個要點:學生分層;目標分層;分層施教;分層評價;矯正、調整、共同提高。如針對本校2006級學生的入學基礎,筆者將其劃分為A、B、C、D四個不同層次,確定了與之相協調的分層教學目標。(見表1)
“分層教學”承認學生的層次區別,實現了“因材施教”,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讓優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差等生“吃得了”,使各層次學生都學有所獲,大大提高了施教效率。
二、分層教學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讓學生全面、主動、和諧發展是我們對教育追求的理想境界。課堂教與學的和諧,首先是學生自我教育目標和客觀要求相和諧;其次是學生作為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體和對象相和諧。分層教學突出的是“層次”,它通過分層備課、分層施教、分層評價等教學環節促使教師的“教”更適應于各層次學生的“學”,使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更趨一致,從而達到師生心理相容,教學和諧。
1. 分層備課
教師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相適應的教學目標,以保證各層次學生能夠實現目標要求,使學生逐步消除自卑感,增強自信心,既發展了學生個性,又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于學生人格的發展和素質的提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2. 分層施教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和個體需要,選擇最優化的教學設計,調動學生的能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潛能并獲得成功的愉悅,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筆者在對06級藥劑班進行教學時,發現本班生源水平參差不齊,層次多樣化比較明顯。因此,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注意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提問、答題的機會,并適當向后進生傾斜。例如:在開展口語教學時,首先進行師生(優等生)對話;當全班學生對對話內容有一個整體的認識之后,對話改在教師與學生小組之間進行,進而發展到學生集體(組與組)之間進行,最后再過渡到兩個學生之間進行。通過對話形式的變化和發展,以集體去帶動基礎較差的學生循序漸進,給基礎較差的學生提供進步的機會,同時又激勵了水平稍高的學生。
3. 分層評價
形成性評價的形式多種多樣,分層評價的基本要求是差異性、及時性和鼓勵性。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使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如表揚評價、激勵評價、競爭評價等。如:筆者今年擔任06級中醫骨傷班的英語教學,針對該班學生的文化基礎在全年級中屬較低水平的特點,在教學中,設立了獎勵措施(如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可加分),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選擇對話或課文朗讀,根據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表揚評價,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使盡可能多的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減少心理壓力。實踐證明:分層評價有助于激發學生內在動力,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挖掘他們內在的潛能。
三、實施分層教學是加強課堂管理和降低學生流失率的需要
近幾年來,常聽到不少教師抱怨:“現在的學生真難教啊!”課堂教學、管理難已成為教學中最棘手的問題,而學生流失率逐年上升更是讓教育工作者感到頭疼。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筆者了解到絕大多數學生退學都是由于補考的科目太多,以致產生了怕學、厭學心理,最終選擇了逃避學習。
學生文化基礎知識差,水平參差不齊,認知能力和知識結構呈現多種類型,這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事實。試想,面對這樣的生源,我們不考慮學生層次實際,仍按統一的標準要求所有學生,勢必造成課堂難以管理,學生大量流失。因此,針對學生實際實施分層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突出學生個性,發揮學生優勢特長,促進各層次學生發展和成才,是加強課堂管理,降低學生流失率的重要手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留住學生,才能吸引更多的生源。
四、實施分層教學是滿足中職教育多層次培養目標的需要
許多教育專家提出:中職教育應該走“合格+特長”、“就業與升學兼顧,就業為先”的路子。中職學校應該嘗試分層教學,對一部分知識基礎較好的、有繼續深造愿望的學生,重點應放在強化文化課和專業理論知識教學上,為他們參加升學考試,走進高一級學校深造打下必要的基礎;而對大部分選擇就業方向的學生,則應在合格的基礎上注重專業技能的強化訓練,為他們將來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近幾年,筆者認真了解生源實際情況,嘗試分層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選擇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和策略,逐步增強學生自信心,培養學習興趣,擴大知識面,提高聽、說、讀、寫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