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華 吳旻芳 姜曉文
摘 要:縮小動筆寫作與詞句表達的距離,可以從生活中捕捉剎那間的生動畫面,從詞、句多方面引導觀察其現象,用適當的詞句考量其表意,形象描寫此時此景的動感,使之言而有物、言之有神,真正做到動筆寫作與詞句表達的零距離,給學生寫作帶來的巨大的幫助和樂趣。
關鍵詞:寫作 表達 零距離
為了縮小寫作與表達的零距離,除了積累詞句之外不妨從生活中觀察捕捉剎那間的生動畫面,訓練在這期間的詞句表達能力,以達到動筆寫作與詞句表達的零距離,使之下筆有詞,動筆有句,詞能達意,句能貼意,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神。我們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詞能達意
1.比如形容詞
在高樓大廈寫下“矗立”;在群山腳下表達“聳立”;在高山下寫下“屹立”;在大街上寫下“熙熙攘攘、車水馬龍、應有盡有、五彩繽紛”等等。
2.比如動詞
人物動作瞬間表達,看大街上各種人物步履動態:踱步——快步——急步。觀察表演時不同動作:抓——打——摔——摁——摸。觀看表演人物情態:滾——爬——匍匐。細心觀察人物神態:教師邊演示學生邊描寫詞:仰望——俯視——遠眺——瞻仰——窺視——遠望——覷——遠看——遠望
3.象聲詞
風聲:呼呼,形容風不停地吹。
蕭蕭:形容風犀利。
雷聲:隆隆,形容劇烈震動的聲音。
雨聲:滴答,形容小雨。
嘩啦:形容水不斷地流下。
水聲:咕嚕,水流動的聲音。
鳥聲:布谷:模仿布谷鳥的叫聲。
咕:斑鳩的叫聲。
嘰:小鳥的叫聲。
蟲聲:唧,蟲叫聲。
禽聲:喔,公雞叫。
嘎:鴨子叫。
獸聲:咩:羊叫。
哞:牛叫。
還有人聲、車聲、槍炮聲、門聲、落地聲、爆炸聲、走路聲……
二、句能表意
1.捕捉社會生活中口頭語句并考查其意義
你好!——文明、優雅、和諧感;飯吃過了嗎——關心他人,親和感;綠水青山——贊美之情、熱愛山水之感;我來吧,您歇著——吃苦在前,先人后己之感。
2.捕捉日常行動中的語句
在描寫景物方面,一是認識山水花草樹木,進苗林園圃,去旅游觀光,走花市。二是了解一些日常物品,逛商場購物,指出物品名稱,豐富其社會生活。
3.捕捉活動的細節過程
譬如“掃烈士陵園”先留意時間與天氣:上午早時天氣灰蒙蒙。準備過程:白花一朵朵,帶上哀樂一支,請老革命者在陵前講話。少先隊員在陵前宣誓,教師講話。此外帶上一支筆:記錄陵碑上的碑文與英烈名字,記錄講話詞句等等。這樣有意識地準備并親身體驗生活,大多數學生能輕松而流暢寫下這篇文章。
4.捕捉自己經歷的心理活動的句子
那天是我的生日,我一回家就飛速寫完作業。6點了,按平常的心理,爸媽早就該回來了,更何況今天是我的生日!可能是去超市給我買東西了吧?想到這里我便打開電視看起來。6點25分,我站了起來,不停的踱步,焦急地等著……難道他們出事了?我心里一驚,又想:一定是他們準備給我一個驚喜……——急切、矛盾、揣度別人、判斷是非的跌宕起伏的心理刻畫。
……
福樓拜說:“對你所需要表現的東西,要長時間很專注地觀察它,以便能發現別人沒有發現過的和沒有寫過的特點”。只有這樣在觀察的基礎上誘導學生,時時捕捉挖掘優美詞句才能寫出別人沒寫過的新奇的作文。
總之,作為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自然流出詞句,提高學生的用詞能力從而暢所欲言,下筆成文。這就縮小了動筆寫作與詞句表達的距離,樂在其中。
作者單位:浙江衢州市龍游縣西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