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英語學習中,閱讀是最主要的輸入方式,而在目前普通高校中,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閱讀能力較差。要想提高閱讀能力,閱讀策略的訓練刻不容緩。閱讀策略不僅指閱讀技巧,還應包括思維能力和學習觀念等,教師要不斷演示閱讀策略,提醒學生使用閱讀策略,而學生也要配合教師進行階段性的總結和反饋,從而達到理想的訓練效果。
關鍵詞:閱讀策略;閱讀能力;訓練
在英語的聽、說、讀、寫四種能力中,閱讀能力占有重要的地位,因為閱讀是最主要的英語輸入方式。每一項閱讀教學活動都有雙重任務,既要讓學生弄清文章的中心內容,又要訓練學生的閱讀技能,提高其閱讀能力。然而,目前大學生英語閱讀現狀不容樂觀,普遍存在著閱讀速度慢、推理和理解能力弱、歸納能力不強以及感受能力欠缺的現象。學生投入的時間、精力與學習效果不能成正比。在普通高校中,很多大學生到畢業時仍無法獨立地閱讀英語報刊、英語專業書籍等。造成大學生閱讀障礙的原因,除了學生自身的語言因素和非語言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學生缺乏對閱讀策略的認識和運用,從而影響了閱讀速度和閱讀能力。所以,教師要訓練學生的各種閱讀策略,如瀏覽、略讀、細讀、歸納內容、猜測詞義等。以閱讀策略為主要目的的專項訓練是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主要途徑,能夠使學生在較短的學習時間內大幅度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從而在英語測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閱讀策略訓練的內容主要包括閱讀材料的選擇、語篇能力的訓練。
閱讀材料的選擇
選擇閱讀材料時首先要看它的編排內容是否包含系統的閱讀策略訓練項目。現在許多高校使用的閱讀教材大多含有專項的閱讀策略內容,體現了現代教學理念,給英語閱讀教學帶來了很大方便。比如,清華大學出版的《新時代交互英語》,這套教材的每個單元都介紹一項閱讀技能,并在課文1和課文2中安排相應的練習。
選擇閱讀材料的另一個標準是看文章內容是否符合學生的需要和興趣。閱讀材料的枯燥乏味是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一大障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多給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學習訓練的閱讀材料。學生對于材料的滿意程度取決于材料本身是否符合他們自己的標準或需求。在閱讀材料的各方面都比較符合要求時, 英語閱讀會帶來強烈的滿足感;相反,若閱讀材料與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格格不入,效果則完全不同,非但不能激發閱讀興趣,反而會使學生心生厭倦,對閱讀產生反感。因此,為了強化閱讀策略的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應考慮學生的學習目的和興趣,選擇的閱讀材料應該能幫助學生有效地達到自己的目的。另外,閱讀材料中的生詞不宜過多,控制在所有詞匯的5%左右,效果比較理想。如果生詞過多,就會給學生造成壓力,對閱讀產生厭倦心理,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也會給正常的閱讀教學帶來不利影響。
語篇能力的訓練
語篇能力的訓練是訓練閱讀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針對的是文本從句子到文章語篇的具體理解策略。訓練語篇能力是指有意識地以語篇為基本單位,從語篇的整體出發,對文章進行分析、理解和評價。在語言結構教學時,有必要在講解語言難點的同時加強文化背景知識的講解,傳授語篇知識,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的組織結構,掌握文章的主題并了解主題的展開方式。語篇訓練包括以下幾種訓練方式。
找準中心議題找準中心議題是抓住作者意圖,理解全文含意的主要途徑,也是全面深入地理解篇章的基礎。一般來講,都會有一個主題句出現在文章中,而且位置大部分都在段首或段末,有時也夾在中間。一般情況下,只需找出主題句即可。對于沒有主題句的篇章,應該對文章進行分析和歸納,然后概括出中心思想。這是閱讀文章的第一要素,也可以稱之為最基礎的閱讀技巧。
利用上下文猜測詞義閱讀當中不要遇到生詞就查字典,不重要、不影響文章理解的生詞可以掠過去,如果生詞對理解整個句子的意思及文章主題很重要,也不要急于看生詞表或查字典,可以猜測它的意思。猜測詞義可從兩方面著手:利用英語構詞法的知識;利用上下文提供的線索。我們這里主要說一下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利用上下文的線索猜詞義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方法:(1)反義詞語的線索。行文當中會以while, but, on the contrary等詞作為暗示。通過上下文的對比來猜測詞義。(2)同義詞語的線索。我們在閱讀教學中應提醒學生注意that is ,that is to say, or rather,or specifically等詞的使用。(3)例證的線索。for example, such as,take…… for example等都是用來舉例說明的。(4)定義的線索。What is?問句之后通常都是對前一詞匯的解釋。另外,在這里也要注意破折號的使用。
做出合乎邏輯的推斷推斷必須是基于文章中直接的論述或間接的暗示以及其他,并基于作者思想的合理判斷,絕對不能是讀者的憑空臆想。準確地說,推斷是通過對全文進行分析、對信息進行提取以及對上下文準確把握而得出的合乎邏輯的判斷。它必須建立在文章中直接或間接證據的基礎之上。
閱讀策略訓練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
很多研究表明,在閱讀策略的訓練中,訓練閱讀能力較差的學習者比訓練閱讀能力較高的學習者效果更佳。一種較為合理的解釋是,閱讀能力較高的學習者已經在無意識中把很多閱讀策略運用到學習過程中,所以有意識的訓練對他們影響不大;而閱讀能力較差的學習者自覺運用的閱讀策略比較少,在有意識的訓練中,會把很多有效的閱讀策略運用到學習當中,從而取得較好的效果。作為普通高校的英語教師,會面對很多閱讀水平較差的學習者,而就目前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狀況來看,教師對于學生的閱讀給予的策略性指導不多,因此,將策略性閱讀融入日常教學很有必要,閱讀策略的訓練刻不容緩。
教師在閱讀策略訓練中的必要工作訓練過程可以包括以下內容:演示閱讀策略,學生進行反饋;不斷提醒學生使用閱讀策略,從而使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在閱讀策略訓練中,除了必要的閱讀策略指導之外,還需要進行元認知策略的培養。比如,提高學生對學習方法和閱讀任務的敏感性,讓他們在閱讀實踐中認識自己的水平,提高閱讀能力。幫助學生對自己的閱讀水平作合理的評估,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隨時掌握閱讀能力提高的進展情況,做到有目的地訓練和階段性提高。閱讀策略指導的主要目標是改變學生對自己閱讀能力的態度,因此,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要幫助學生制定學習計劃,確立學習目標,并選擇適合的學習方法進行閱讀訓練。采取有效手段增強學生的策略意識,擴大策略的選擇范圍,培養學生在閱讀中進行自我監控和調節的能力。
學生應自我反思,提高訓練效果學生本身是學習的主體,在閱讀策略訓練中,應積極配合教師的工作,進行多方面的反思,加強閱讀策略的訓練,從而提高閱讀能力。在日常的學習中,應加強策略意識,進行有目的的訓練,比如,制定英語閱讀的階段性目標,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閱讀材料等。另外,學生要對學習結果進行反饋和自我評價,以培養自我修正能力。一方面,要階段性地總結自己的訓練效果;另一方面,要隨時對閱讀材料的特點以及個人的理解能力做出分析,從而進行心理上的調整,增強自信心,進一步加強閱讀策略的使用。
總之,作為普通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師,要有豐富的閱讀策略理論知識,要從策略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與訓練,讓學生在有意識的狀態下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增強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教師還應該多設計閱讀材料與閱讀策略的結合點,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和體驗的機會,引導學生結合閱讀材料更好地去領會和運用閱讀策略,提高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海林.英語學習者閱讀策略調查[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2008,(1).
[2]李霞.大學英語閱讀策略與技巧[J].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08,(5).
[3]吳偉萍.閱讀策略與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關系之研究[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2008,(2).
[4]曾祥敏.國外近十年閱讀策略訓練研究述評[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8,(4).
[5]張艷.閱讀策略訓練對于大學英語閱讀學習影響的研究[J].科教文匯, 2008,(19).
作者簡介:
姜衛娜(1977—),女,天津市人,碩士,天津工程師范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現代漢語。
(本欄責任編輯:尚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