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華
摘要:建設全民學習型社會,是未來二十年我國教育發展和改革的重要奮斗目標,是國家可持續發展所必須。職業技術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終身學習的實踐載體,本文闡述了學習型社會與職業教育的關系,提出了如何發揮高職教育在構建學習型社會過程中應發揮的作用。
關鍵詞:學習型社會;職業教育;全民學習;終身學習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09)26—0166—02
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科學技術更加迅猛地發展,經濟的知識化和知識的經濟化相互激蕩,社會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學習力。全面學習,終身學習已經成為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建設學習型社會是為國家可持續發展所必須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地關系的緊張度為世界之前列。土地、能源、礦產等自然資源越來越緊張,靠地大物博的自然恩賜來發展國家實現富裕已經不可企及!古中今外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證明,實現發達和富裕,依賴先天自然資源條件固然是一個捷徑,但不是鞏固的和持久的。真正的發達和富裕要建立在充分掌握時代前沿的知識、技術及建立優良社會準則和社會秩序的基礎上。有了這樣的基礎,自然資源的多寡就不那么具有決定意義。這方面的優勢越大,自然資源的因素越小。對這樣的發展來說,國家和民族不但不會背上沉重的人口負擔和就業負擔,相反,國家和民族的人力資源卻成為國家戰略資源中的最寶貴和最可信賴的內容,成為支撐可持續發展與進步的堅實的基礎。人的因素真正成為發展的第一要素。向這樣的發展模式看齊,走類似的發展道路,應該成為邁向未來的戰略抉擇,或者毋寧說,是惟一的選擇。而要實現人的因素成為發展的第一要素,整個國家和民族都要不斷地去學習,不斷地去掌握時代前沿的知識和技術,而且一般的學習還不夠,要超常和加倍的學習,學習成為國家、民族的類型和特征。面對一個迅速發展變化的世界,個人的價值越來越多地體現在個體所擁有的知識含量上,體現在對新知識、新技術的把握和運用能力上。只有“學而不厭”地終身學習、不斷地改變和發展自己,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1]
二、學習型社會與職業教育的關系
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學習型社會是未來社會形態的文化的、教育的特征。建設學習型社會是社會形態和教育形態的深刻變革,它是以知識革命、知識經濟、知識社會的興起為前提的,將從以制度化教育為主要形態的工業社會,轉變為以終身教育為主要形態的知識社會。這個轉變是覆蓋全社會和全部教育的,職業教育也必然會經歷相應的轉變。
學習型社會是一學習全民化、全民學習化、學習終身化、終身學習化社會,是一種教育社會化和社會教育化相統一的社會,是一種學習社會化和社會學習化相統一的社會。[2]創建全民學習、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必然要求加快構建全民終身學習體系,就是發展包括職業教育、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在內的學習體系。全民終身學習體系是以人的“知識驅動”、人的“能力本位”為核心,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成為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技術和文化水平、增加社會的人力資本存量的重要途徑。所以,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是未來20年我國教育發展和改革的重要奮斗目標。
(一)職業技術教育是終身學習的實踐載體
學習型社會是指在一個終身學習、終身教育觀念已經深入人心的社會中,以學習者為中心,以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組織為基礎,能開放、公平、市場化地保障和滿足全體社會成員學習的基本權利和終身學習需求,從而有效地促進全體社會成員綜合素質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以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新型理想社會。因此,學習型社會的前提是終身教育觀念的普及,是全體社會成員都有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覺地把學習作為人生的第一樂趣,大力弘揚學習的民主化、大眾化、生活化的理念,它具有對象的開放性、時間的開放性和空間的開放性。職業技術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終身學習的實踐載體,在構建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建設人力資源強國進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溫家寶總理曾經指出:“職業教育應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夠找到適合于自己學習和發展的空間,從而使教育事業關注人人成為可能。”當前,經濟全球化,技術進步與技能需求導致對勞動者素質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同時要求勞動者在其職業生涯內不斷學習以更新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做到終身學習。職業教育具有與勞動力市場、就業工作密切相關的天然優勢,同時在人力資源開發形式上具有靈活性的特點,能很好地適應技術進步和市場的需求。職業教育正是在這一意義上,擔負起了終身學習這一有關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責任。
(二)職業技術教育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有力保障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構建學習型社會是新世紀我國面臨的雙重歷史任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面臨著兩個最主要的困難,一個是怎樣提高農民的收入,讓廣大農民享受全面小康;一個是如何保障城市部分公民達到全面小康。而現實是,大量在城市謀生的農民沒有技術,城市里有上千萬下崗職工需要重新培訓再就業。全國每年初中畢業生,除到普通高中學習外,其余的人也主要通過職業教育培訓來解決其繼續學習的問題,所以說職業教育是為國家排憂解難的教育,發展職業教育就是發展社會經濟,職業教育的發展直接關系到國民素質的提高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質量。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大力實施科技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強調“要切實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大力發展各類職業教育”。提高人的素質,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人才支撐。為促進就業和再就業,我們必須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職業教育因其本質特征而與其他各類教育有很大區別。它是滿足受教育者就業需要,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勞動者需要的教育,民以食為天,食以業為源,人人能就業,社會問題自然就少了。[3]辦職業教育,教給農民實用技術和致富本領,使農民有增加經濟收入的能力。辦好職業教育,教育培訓出合格的勞動者,不僅為地方經濟培養了人才,還有效地實現勞動力轉移,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城鄉差距,促進經濟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有力的保障。所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需要職業教育,職業教育責無旁貸。
(三)充分發揮職業教育作用,促進學習型社會建設以及知識經濟和人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學習型社會是全民學習的社會。最重要的特征是將教育對象變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終身學習是人類文明史和教育史的一次觀念革命,是從工業化社會向知識經濟社會轉型過程中人力資源開發的必然需要,其中義務教育是基礎,高等教育是重要樞紐,而職業教育是貫穿人的一生的終身學習最為活躍和多樣化的組成部分,職業教育具有經濟功能、政治功能、思想文化功能和育人功能。職業教育在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建設中應該發揮重要作用。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關心:21世紀的教育》的報告中指出:“歸根結底,21世紀最成功的勞動者將是最全面發展的人,是對新思想和新的機遇開放的人。任何把對勞動者的教育計劃局限在可能產生短期效益的勞動技能上的企圖,都將導致大量長期的結構問題。其代價將是一個僵化的非學習性勞動市場”。這就強調培養人才要有不斷變化的有預見的能力和人的全面發展。[4]
在學習型社會中,高等職業學校及各類培訓機構是最重要的教育組織之一,通過高職院可以教會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學習理論和方法,提高職業技能、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培養優良的道德素養。高職教育以培養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為己任,既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的傳統和職業技能的培訓,也應該重視其精神方面的培養,使學生以自覺學習為己任,以不斷獲取新的知識為樂趣,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作為在全日制職業教育學校里學習的學生,主要是學習某種職業技能(技術),作為其謀生(職)的手段,習得某種知識和技能就實現了學習目的。而在學習型社會的終身學習體系中,學習者面對的是職業、職業崗位以及職業知識和技能不斷變化的環境,同時隨著科技進步,各種職業崗位的知識含量也不斷提高。這就要求所有學習者要具備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要有更加寬廣的知識基礎、職業能力基礎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廣東省珠三角相當部分企業都受到了影響,因而關閉了部分企業,致使大批民工被迫離開工廠企業返回家鄉。廣東省珠三角地區產業結構要調整,要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引進高新技術產業。面對這種形勢,求職者必須要有適應新產業的工作技能。這段時間,社會上許多年青人紛紛去參加職業培訓,學習新知識,為自己充電,目的就是要掌握新技術、新技能,以便能找到新的工作。
由此證明,在當今的知識經濟時代,由于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職業能力的構成也隨之變化,人們的崗位職業能力要不斷更新,一生都需要不斷學習與提高。作為學習型社會中的高職教育機構,我們要有一個明確的培養人才長遠發展的理念。既要把學生培養成能夠勝任某種職業的人,同時又能夠為其終身發展奠定基礎。這是一個近期與長遠發展的關系。學生應在現在職業學校里更好地學習各門基礎課,打好基礎,具備再學習的能力,知識遷移的能力,以及再學習后轉換經驗的能力。
如今已經邁向學習型社會的職業技術教育,只有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素養,在教育過程中貫徹終身教育理念,才能為每個人的全面發展提供條件,為社會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張志坤.關于學習型社會幾個問題的探討[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3,(1).
[2]趙文芳,許郁:發展成人高等教育和人的全面、可持續發展[J] .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5,(6):15-17.
[3]汪龍.和諧社會視野下職業教育發展的思考[J].科技創業月刊,2009,(1):70-71.
[4]談松華.邁向學習型社會的職業技術教育[J].職業技術教育[教科版]2004;(1):4-7.
On Learning-Based Society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zhonghua
(Library of Guangdong AIB Polytechnic College, Guangzhou 510507)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education in China aim to build learning-based society in next twenty years.Vocational education makes lifelong learning possible in practice.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based society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quires into how polytechnic education plays the roles.
Key words: learning-based society;vocational education;all the people learning; lifelong learning
(責任編輯/石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