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慧 虞海峰 王謙 竺海波


[摘要] 目的 觀察碎石術后患者結石復發的相關因素以及護理干預對結石復發的影響,以期為臨床工作提供理論幫助。 方法 收集820例碎石術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應用特定的護理干預,觀察兩組結石的發生率及影響結石發生的因素。 結果 碎石術后結石復發與患者的遺傳因素、泌尿系統感染史及飲水情況密切相關。觀察組術后結石的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 結論 碎石術后結石復發與遺傳因素、泌尿系統疾病感染史及飲水少有關。護理干預能減少碎石術后結石復發,提高生活質量,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臨床中可以應用。
[關鍵詞] 碎石術;尿路結石;復發;生活質量;危險因素;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 R473.6[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29-0106-02
尿路結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見病,隨著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生活習慣的改變,泌尿系結石的發病率和復發率呈逐年上升趨勢[1],5年復發率高達50%[2]。結石的復發與遺傳、飲食、日常生活習慣等密切相關。本研究調查碎石術后患者結石復發的相關影響因素,關注護理干預對結石復發的影響,以期為臨床工作提供理論幫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為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泌尿系結石術后患者820例。納入標準:①入組患者均經過腹部B超、腹平片、CT或靜脈腎盂造影確診;②患者碎石30 d后復查腹部B超,腹平片證實結石排凈;③有完整的臨床隨訪資料;④患者自愿參加。本組中男504例,女316例,年齡34~70歲,平均年齡51.2歲。結石部位:輸尿管結石430例,腎結石234例,膀胱結石156例。碎石方法:體外超聲波碎石150例,輸尿管鏡氣壓彈道碎石435例,經皮腎碎石235例。根據患者的入院順序進行編號,單號為觀察組,共410例,雙號為對照組,共41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職業、文化程度、經濟狀況、婚姻狀況、結石部位等一般臨床特征的比較中,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調查內容
對所有入組患者跟蹤隨訪2年,調查內容包括性別、年齡、遺傳因素、泌尿系統感染史、飲水情況等。
1.3 護理干預
兩組患者住院期間均依據泌尿系結石護理常規進行規范化護理,并給予疾病健康宣教,出院后均給予出院指導。觀察組在此基礎上,于出院后持續進行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3.1 飲食指導飲食習慣在結石的形成復發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食物中的糖、蛋白質、脂肪攝入過多都會導致尿液中結石成分的過飽和狀態,是結石形成的條件[3]。臨床上根據結石成分分為草酸鈣結石、磷酸鈣結石、磷酸鎂結石、尿酸結石以及膀胱酸結石等,大多數患者結石成分為混合性,應根據結石成分的不同對患者進行個性化飲食指導,將限制攝入的飲食制成圖表,便于患者及家屬在日常生活中參考。
1.3.2 飲水指導通過大量飲水增加尿量,降低尿中形成結石物質的濃度是防止結石形成的最簡便有效的方法,適用于各類結石[4]。指導患者保證足夠的飲水量,一般要求每日飲水3000 mL以上,每日尿量在2500 mL以上,對于戶外工作者、運動員等高代謝職業應增加飲水量以保證足夠的尿量。在液體選擇上以溫開水為主,避免攝入咖啡、濃茶、酒等。有研究發現結石成分的排泄在夜間和清晨出現高峰,因此應養成夜間飲水的習慣,以降低尿液結石的過飽和度,預防結石形成[5]。
1.3.3 預防感染尿路感染可加速結石的形成和腎實質的損害[6]。指導患者定期復查,如發現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1.3.4 運動指導對于結石體質的患者應加強體育運動,保持體重指數(BMI)11~18[7]。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合理安排運動方式以及運動時間,如慢跑、快步走、跳繩等。
1.3.5 家庭干預除了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外,還應將家屬納入干預范圍內。指導家屬監督患者的遵醫行為和飲食、運動的執行情況等。另外,由于家庭成員共同的生活、飲食習慣,不排除其他家庭成員結石發生的可能,應指導家屬防患于未然,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1.4 生活質量評價方法
采用SF-36生活質量量表對兩組干預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8]。
1.5 統計學方法
實驗數據應用SAS6.12進行統計分析,兩組間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組與對照組結石復發率的比較
患者于術后20~24個月進行觀察,觀察組共406例完成隨訪(14例失訪),對照組共401例完成隨訪(19例失訪)。由表1可見,觀察組術后結石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結石復發率的比較
注:*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P < 0.05
2.2 觀察組與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在SF-36 8個維度的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2.3 本組患者術后結石復發相關因素分析
結石復發與患者的遺傳因素、泌尿系統感染史及飲水情況密切相關,而與性別及年齡因素無關。見表3。
3 討論
泌尿系結石是臨床的常見病、多發病,此病容易造成輸尿管、尿道的阻塞及繼發感染等,處理不當會損傷腎臟功能,引起尿毒癥,危及生命[9]。結石手術后復發率高,復發原因與社會經濟發展及人們日常飲食結構、生活方式及感染等因素有關。如果食物中含有過量嘌呤、草酸、鈣、磷、鈉等食物,可引起其在尿中含量增加,進而形成結石,因此有選擇性地預防性治療可以有效降低結石的復發率,且安全、簡單。目前的治療手段是通過手術或體外碎石清除尿路結石,并不能去除結石病因。有研究認為本病發病率和復發率與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為密切相關[10]。雖然患者在住院期間獲得了泌尿系結石的相關知識,但是出院后缺乏防病意識和專業的督導,極易引起結石的復發。本次調查發現術后結石復發與患者的遺傳因素、泌尿系統感染史及飲水情況密切相關,也說明對上述患者應進行重點監測,以更好地預后復發。本實驗顯示觀察組的護理干預使術后結石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臨床中可積極應用特定護理干預以減少復發率,提高生活質量。通過對結石術后患者進行全程的護理干預,使護理干預措施延伸至社區、家庭,更好地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學的飲食運動,充分體現了護理服務的內涵,提高了患者的遵醫行為,降低了結石復發率,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在干預中積極進行患者生活飲食的指導,糾正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使其飲水量增多,積極預防感染,使患者積極消除復發的顧慮、消除其不良情緒,使其獲得樂觀和自信。觀察中我們主動接觸患者,了解他們的需求,主動表達對患者精神上的關心,幫助其樹立治療疾病的信心。
總之,碎石術后結石復發與遺傳因素、泌尿系統疾病感染史及飲水少有關。護理干預能減少碎石術后結石復發,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臨床中可以應用。
[參考文獻]
[1]王芳,向惠. 護理延伸服務在預防泌尿系結石復發中的應用[J]. 中國衛生產業,2011,8(10):19-22.
[2]嵇桃瑛,徐夢清,王曉樂. 護理延伸服務對泌尿系結石患者自我管理的作用[J]. 中國醫藥指南,2011,9(34):5-7.
[3]史柏強. 泌尿系結石患者術后飲食干預預防結石復發[J]. 河南外科學雜志,2011,17(6):53-55.
[4]劉常清,李曉玲. 尿石癥患者的飲食護理[J]. 華西醫學,2012,27(1):125-127.
[5]米華,鄧耀良. 草酸鈣結石的危險因素及預防性治療[J]. 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09,14(1):74-76.
[6]李會利,范惠. 泌尿系結石復發的家庭預防護理[J]. 基層醫學論壇,2010, 14(7):669.
[7]王雯,張佩雯,章璟. 護理延伸服務在預防泌尿系結石復發中的作用[J].護理學雜志,2010,25(16):81-83.
[8]龐久玲,肖紅雙,劉悅. 護理干預對老年大面積燒傷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18):2389-2390.
[9]高潤. 泌尿系結石保守治療89例的護理[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 12(9):2251-2252.
[10]郭彥菊,王俊霞,安淑銀. 系統性健康教育在泌尿系統結石患者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4):34-35.
(收稿日期:2012-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