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平
【摘要】 初中數學科目,是小學數學科目的升華,是素質教育、新課標、新教程要求下數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項目. 新課標下的初中數學教學,要求教師對課程進行系統細致的講解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自我學習和數學實踐能力,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能夠深入初中數學科目知識體系當中,并通過這種深入學習的過程,全方位地掌握科目所含內容,擁有一套能夠自我完善的先進學習方法理論. 那么,如何培養學生這種深入學習的能力呢?這是一個值得研究和探索的實踐性問題.
【關鍵詞】 初中數學教學;深入學習;培養;方法
數學科目的內容是建立在長期的社會數學實踐中總結得出的知識綜合體,具有相當寬闊的社會知識基礎,也具有相當的專業深度和實踐性. 因此,學生對數學科目的學習目的,不能只是停留在公式的積累,基本題目解答的層次,而應當追求全面地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入了解和感知,從根本上把握數學知識,從而得出創造性的結論. 而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是學生學習素養建立的標榜,因此教師應當努力完善自我修養,積極探索改進教學方式,科學地引領學生進行系統、深入、科學、詳盡地數學科目學習中去,完成教師本質要求下“教書育人、建設國家”的艱巨任務.
1.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數學科目的學習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自覺學習、自我完善數學素質的鑰匙,因此數學教學的關鍵首先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學習提供精神動力. 其一,可以設置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情境,運用生活中的數學例子,引導學生進入課堂學習中;其二,積極鼓勵學生開展關于總結數學規律,羅列數學竅門等活動,讓學生切身體驗到數學的樂趣,從而以愉快的心情投身學習中;其三,要科學運用數學實驗,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和課堂實踐、課外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去把握數學知識,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其四,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應當將教學的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讓學生擁有學習自由的快感,同時要積極探尋和學生群體的溝通方法,盡量采取幽默風趣的教學風格以培養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默契,這樣也能使教學過程更加生動更加富有趣味性;最后,要做到善于向學生提問,用科學提問的方式促進學生學習,引發學生的自我思考和總結,讓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回答問題的方式調動起來.
2. 鞏固學生數學學習的基本能力
數學科目的深入學習能力是以基本學習能力為基礎,進一步科學發展和總結的實踐能力. 因此,要想使學生掌握到更好的深入學習能力,須得先讓學生對基本學習能力進行鞏固,在打好學習能力基礎的事實上,進行有機合理地能力升華. 第一是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觀察能力,讓學生對多種數學問題、知識點、數學實際現象等進行細致觀察,養成數學洞察性;第二是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數學科目中絕大部分課程都是需要計算的,可以說計算能力是衡量學生數學素質的一項基本標準;第三是培養學生的數學表述能力,即在數學科目學習中,使學生養成對應用試題的口頭表達、書面解析能力等;第四是要培養學生數學理論的基本實踐能力,在要求學生掌握數學理論的基礎上,科學開導學生學會基本的數學題目解析過程,適用公式和知識點的能力. 通過學生基本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數學素養不斷提高,使學生的數學覺悟不斷得到升華,從而激發學生創造出適合自己的深入學習數學科目的方法.
3. 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質量
數學思維能力是學生數學學習中不可或缺的能力,數學思維品質的高低直接關系著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效果,因此保障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質量,就是確保學生深入學習數學科目,使學生數學學習能力上升,數學素養得到提高的先行工作. 在對學生深入學習數學科目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引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科學、獨立地對事物的規律和本質進行評價,同時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判,對自己的解題思路、解題方法的對錯進行總結,并在此過程中不斷思考不同的解題方式方法;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靈活性思維,讓學生掌握靈活多變的思維方式方法,思維節奏能夠在環境多變的數學學習中跟上節奏,站在理性合理的角度去考慮和解決問題;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使學生擁有思維廣度,橫向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全面地分析數學知識的能力養成;除此之外,還應當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的思維方式更具有時代性,能夠滿足新課標改革下數學科目發展對學生思維模式的要求.
4. 培養學生的執著精神和對知識發掘能力
數學科目的學習,就是要對數學知識的廣度和深度進行了解和分析,這是一種需要長期實踐和探索的活動,因此須要學生具備堅持不懈的精神和對數學知識深度發掘的能力. 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有感情色彩地進行教學活動,積極探尋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以情育人,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產生自我完善的執著精神,掌握改進學習技能;其次,創建一種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輕松、自由、開放的學習環境中進行數學學習活動,通過對執著精神和發掘技巧的交流,廣泛提高學生群體的學習素質.
5.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能力
創造性能力是指在素質教育要求下,學生必須掌握的創新性思維能力和創新性實踐能力,是學生學習新時代教育課程的最先進技能和素養,是學生學習數學這一門復雜多變科目最適用的能力. 這要求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改進,對數學知識進行反復推敲和運用,以提高學習效率. 通過對教學方式的創新,對學習技能的創新建議,引導學生將傳統的學習能力向創新能力進行發展和改進,并在對數學科目學習的不斷探索和深度學習中有效使用起來. 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深刻、系統、深入地掌握數學知識,從而完善他們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王素青.在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思考. 中國成人教育. 2009.
[2]李莉.學生學習數學概念的層次分析.數學教育學報. 2002.
[3]鄭永杰.如何輔導孩子更有效地學習數學.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
[4]吳永森.培養學生學習數學之我見.教育評論.2001.